•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教學效能之理論分析

本節旨在探討教師教學效能之理論分析,首先說明教學效能的概念、意涵,

其次探討教學效能的相關理論,最後則是探討教師教學效能的研究層面。

壹、教師教學效能的定義

教育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而在教育活動過程中,要發揮其功能,教師 則扮演著一位極為重要的角色。所以,要提高教育的品質,則主要決定於教師的 優劣。因此,如何提昇教師效能(teacher effectiveness),達成教育目標,實為教 育研究重要的一環(吳清山,1998)。

吳明隆(2003)認為,教學是師生互動過程,學生雖是學習中心,但教師則 是教學主體,是學生學習的導引者,教師教學的行為表現直間接影響到學生的學 習展現、學習成就及教育目標的達成,這就是「教師效能」的理念,也就是有效 能的教師行為。

過去對於教學效能的定義常常因為研究目的不同,以及深受各國文化背景差 異所影響,而難以有統一的定論。林進材(2004)指出,一般而言,學者在研究 過 程 中 , 常 將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teacher efficacy )與教師教學效能(teaching effectiveness)二者混淆並用。教師自我效能通常指教師主觀地評價自己能夠影 響學習者成敗的一種知覺、判斷或信念,作為預期學習者可達到一些特定教育目 標或有進步表現結果;教師教學效能指的是以有效教學為重心,並指出教師在教 學工作中,會講求教學方法、熟悉教材和激勵關懷學習者,能夠使學習者在學習 成就上或行為上具有優異的表現,以追求最好的教學成效,達到特定的教育目標。

由於本研究主要是在探討教師創新教學與教學效能之間的關係,因此研究重點將 著重在教師有效教學部分來進行探討;至於教師自我效能部分,則不在本研究探 討之列。

有關國內外學者及其他研究者對教學效能的定義,其針對有效教學面向來進

行闡述者,整理如表2-5:

表2-5

教學效能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教學效能的定義

郭明堂 (1995) 教師在教室中透過師生的互動歷程,依照學生不同的特性與 學習經驗,運用一連串複雜邏輯的策略,來改變學生的行 為,達成教育目的,此一活動,能符合教學有效性,即為教 學效能。

單文經 (1995) 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時,能掌握教學四因素:提示、參與、改 正回饋、增強的教學效果。並能強調教學提示的品質、學習 者的主動參與及激發學生繼續努力的增強,進行有效的教 學。

黃政傑 (1997) 一位有效能的優良教師應用所學所知於教學實務上,更重要 的是能夠依照自己的教學情境,調整創新,進行行動研究,

考驗教學原理和教法的有效性,使自己成為教學知識的開發 者,而不單是使用者而已。

吳清山 (1998) 一位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能使學生在學習上或行為上具有優 良的表現,以達到特定的教育目標。

陳木金 (1999) 教師教學效能是指教師能夠促進有效的教學與學習,增強自 己對學校教育的力量、學生學習成敗的責任、對學生影響力 等各方面的效能,營造良好教室氣氛,提高教育品質,達成 教育目標。

林進材 (2001) 教學效能是指教師在教室中透過師生互動的歷程,運用一連 串多樣複雜邏輯的策略行動,達到教育的預期目標。

吳宗立 (2007) 教師教學效能乃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能力的肯定,並能在教學 過程中,依照學生差異,安排適當且有效的教學活動,達成 教育目標的主觀知覺與評價。

林鎮賢 (2010)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做好教學計畫與準備,營造友善學習氣 氛,適當運用教學技巧,控制教學時間,系統介紹教材內容 及實施多元教學評量,使學生在學習或行為上有良好表現。

姚忠廷 (2011) 教師在教學歷程中能透過擬定教學計畫及做好教學準備,組 織與呈現系統而妥善的教材內容,並運用多元有效的教學策 略與技術引導學生有效學習,且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

以達成教育目標。

表2-5(續)

許智勛 (2012) 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歷程中,提前對教學作充分的準備,並 且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來塑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以 建立師生良好的互動關係,最後,再透過評量來檢視,促成 學生有效學習並達成教育目標。

丁女玲 (2013)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透過師生和諧的互動、營造良好的學 習氣氛、運用多元、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有效的學 習及優良的學習表現,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以達到預定教 學目標的能力。

Marsh (1991) 教學效能是一種多向度的評鑑,其內容包括學習價值、教學 熱忱、表達清晰、團體互動、和諧師生關係、課程內容、評 量方式、課外指定作業、學習難度等九個向度來評鑑教學效 能。

Borich (1994) 教師教學效能是指教師能夠促進有效教與學,包括教學必須 是明確性、多樣性、任務取向、全心投入並能提高學習成功 比率,以達成教育目標。

Coladarci &

Breton (1997)

有效能的教學包括四大內涵:教學準備與計畫、多元有效教 學策略、多向度教學評量及班級經營。

Jana &

C.Samuel (2012)

教師經常思考與琢磨、教學具行動力,並展現專業知識、豐 富上課內容及教學歷程,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並提高學生的 學習成果;簡言之,教師在課堂表現良好。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根據上述學者及其他研究者對於教學效能的種種看法及定義,概可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第一,教師必須善用教學方法及策略;第二,師生雙向互動及良好 班級經營可提升教學效能;第三,教學效能的評判依據在於學生的學習成效。根 據以上的整理,本研究將「教學效能」定義為:教師把不斷累積的教學知識轉化 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及策略,並將其靈活、彈性的運用在課堂教學上,使學生能有 效學習;而在教學時,教師也須營造出良好的班級風氣,透過師生雙向良性的互 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貳、教學效能的理論

由上述有關教學效能的定義得知,教學效能的詮釋會因研究者針對不同的研 究取徑而有所差異。因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教師教學效能著重在教師有效教學部分,

是以研究所歸納整理之理論也以有效教學為範疇,包含Medley的教學效能模式、

二、Kyriacou 的有效教學基本架構

Kyriacou (1989)參考 Dunkin 和 Biddle 於 1974 年所提出的班級教學模式,另 提出有效教學的基本架構,該基本架構是以內容變項、歷程變項和結果變項為主。

上述理論仍然強調所有教學歷程的重要性在於最後的學生學習成果。因此教 師須能掌握足以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諸多內容變項,並掌控好歷程變項中的因素,

以期望得到良好的結果變項,包含學生於短期、長期以及認知與情感上的學習結 果。

三、Borich 的教學效能研究派典

Borich 於 1986 年依各學者所持的哲學和理論之差異,將教學效能研究派典 分為六類:歷程-先前經驗派典(the process-anecdotal paradigm)、歷程-系統 性派典(the process-systematic paradigm)、歷程-結果派典(the process-product paradigm)、實驗性派典(the experimental paradigm)、歷程-歷程派典(the process-process paradigm)以及歷程-歷程-結果派典(the process-process- product paradigm),這些派典的共同原則乃是必須以直接進行班級行為觀察為依 據(引自吳清山,1998)。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歷程-先前經驗派典

時間約自1930 年至 1960 年,主要代表人物有 Wrightstone 及 Beecher 等人。

此派典主要研究目的在於評估教師在班級中的表現,以提供教師回饋和保留之用。

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以觀察法為主,由於所觀察的行為是根據以往的經驗所選擇出 來的,因此行為的選擇常常是期望且主觀的,此為主要缺點;而其優點則在於使 用具有廣泛共享意義的語言來代表教師行為(吳清山,1998)。

(二)歷程-系統性派典

時間約自1955 年至 1965 年,主要代表人物為 Ryans 等人。此派典的研究重 點在於有系統的調查教師行為歷程與一般班級學生行為之間的關係,而 Ryans 曾利用此方法來描述教師、學生間教與學的歷程。此派典的優點在於:1、行為 的觀察是以有系統的研究為基礎;2、行為的程度不只是測量其出現或未出現;3、

使用書面訓練手冊來進行標準化觀察,並且訓練觀察員,以便達到信賴水準。而 其缺點則在於:1、所測量的行為與學生的認知成就測驗無關,只是測量一般的

教室行為;2、有些行為與人格特質之密切甚於教師教學技巧或能力。另外,此 派典所研究的教師行為就範圍上而言比歷程-先前經驗派典來得小,但在數量上 卻較多(吳清山,1998)。

(三)歷程-結果派典

時間約自1965 年至 1980 年,主要代表人物有 Brophy、Evertson、Good 及 Grows 等人。研究的主要目在於認定教師行為與學生學習成就間的相關。此派典 所使用的測量方法屬於低推論性班級觀察,而非高推論性評估,並採用個別行為 分析來取代整體分析。另外,此派典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將互動關係 轉變為變項的操作性定義,因此,能更深入的探討教師行為與學生成就間的因果 關係。其優點有:1、行為是個別、獨立的,測量比以前更正確;2、有手冊和訓 練,觀察者可以被訓練為具有高度的可信度;3、強調教師行為與學生成就間的 互動關係。至於缺點如:1、有些相同的行為卻有不同的操作性定義;2、利用常 模參照測驗來測量學生行為,排除了教師行為與學生結果的密切關係(吳清山,

1998)。

(四)實驗性派典

時間約自1972 年至現今,主要代表人物有 Gage、Borg 及 Klinzing 等人。研 究目的主要有兩方面:1、探討教師教學歷程與學生學習成就的因果關係;2、探 討教師訓練程序與教師歷程行為的因果關係。因此,此派典是利用實驗變項的控

時間約自1972 年至現今,主要代表人物有 Gage、Borg 及 Klinzing 等人。研 究目的主要有兩方面:1、探討教師教學歷程與學生學習成就的因果關係;2、探 討教師訓練程序與教師歷程行為的因果關係。因此,此派典是利用實驗變項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