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Pollard(1985)指出:策略是某些情境中的必要手段,藉以保護或促進自身利 益,同時策略亦涉及權力與控制,而情境中的參與者無不想運用策略,使自身利 益能在情境的定義與影響下獲得保留。因而教師使用策略之目的,誠如 Pollard 所言,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從而有教師策略的產生。Hargreaves(1979)則認為 教師策略隱含著教師對情境的定義,該定義又受教師對於教育與學生的看法所影 響。由上述可知,教師為因應情境中多種因素對其影響,而發展出各種教師策略。

教師策略究竟有哪些面向?本節嘗試從諸多相關研究加以歸納與分析,發現 教師策略可分為四大面項,分別為:教學過程中的策略、教室管理策略、分類策 略及生存策略,茲分述如下。

壹、教學過程中的策略

教學過程必然涉及教師說話及控制發問的歷程,乍看下極為平常的例行化事 件或動作,當中則隱含著策略的運用,因為教師正試圖透過說話與發問策略,顯 示其權威性或其他目的,分別說明如下。

一、說話的策略

(一)藉由與學生交談而評估學生

教師在課堂中首要策略就是不斷的「說話」。當教師初次接觸學生時,為了能 夠掌握學生會說些什麼或做些什麼,因此教師會花上許多時間思考並與學生交 談,然而這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教學活動中的主要部分。教師將藉著與學生對 話加以評估學生(Delamont, 1983)。

(二)透過說話界定知識範圍及展現教師專業

Flanders(1970)的言談分析研究發現,課堂時間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在進 行師生對話,其中,教師又獨占三分之二的說話時間,稱為三二律(two-third rule)。有趣的是,教師若只是一直說話,也不會被學生接受,教師必須言之有 物(Delamont,1983),展現教師專業,否則縱然掌握了課堂上絕大時間的說話權,

學生仍不會將其視為教師。同時,教師亦藉著說話來界定知識的範圍,由於教學 情境中的師生互動,泰半屬於認知層面,故許多教師實際的教學行為,事實上是 很狹隘的,大多侷限於講授或是詢問學生對課本內容的了解程度如何(Galton, Simon & Croll, 1980)。

(三)藉由掌握說話的權利以維持教學效率及進度

在教室言談的研究中,不難發現教師花了許多時間在說話,說話內容除了講 述教學內容之外,其中有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說話時間,是為了管理學生行為 (方徳隆,1998),教師即使覺知自己在課堂上單獨說話的時間過多(Cazden, 1992),卻可能為了控制教學效率與進度,仍採用掌控多數的說話時間及權利的 策略以達到預設的教學進度。

二、控制發問的策略

Hammersley(1976)提出教師為了維持其權威,所使用的三種策略,一為「表 現出權威的樣子」,教師會預設規範與標準讓學生遵守;再者為「表現優越性」, 例如:教師爲顯示其是知識的唯一來源,往往只會提供唯一標準的答案給學生;

最後是「減輕學生上課的痛苦」,亦即教師有權力於特定的時間內解除對於學生 的規定。而教師為了控制環境與維持課堂主題的進行,其更是可以主宰學生的回 答權利,甚至,教師從課堂開始之際,便直接開始了一課的主題,在主題的建立 上,學生是沒有權利參與的,同時,學生必須仔細聆聽教師「這一刻在說些什麼」, 以便能對於教師的問題提出正確的答案,因此教師的提問成了學生參與課堂的主

要機會(Hammersley, 1984)。關於師生言談互動模式,不論是 I-R-E 或是 I-R-F 的言談序列,基本上也都是循著「教師誘導─學生回應─教師評價」的程序進行,

亦即,學生只能處於被動的情境中,等待教師給予發言機會。學生為了要能夠回 答教師的問題,他就必須接受教師控制問題,並接受教師對問題的評鑑,久而久 之,這樣的情況在無形中更是強化了師生的上下隸屬關係(Hammersley, 1984)。

教師發問策略方面,Bellack(1966)認為教師的發問策略可分為下列四種(引 自 Delamont, 1983):提示結構(structuring)、誘發行為(soliciting)、反應 (responding)及回應(reacting),前兩者為主動誘導行動,後兩者為被動反應的 行動。而 Walker 及 Adelman(1975)則從對於知識的定義與教師對於知識開放討論 的程度此兩面向,展開探討教師發問策略(引自 Delamont, 1983)。所謂知識的定 義係指學生在知識中的角色,若為高度定義(high definition),學生扮演的角 色便是給予教師正確答案,若為低度定義(low definition),則學生可以較為彈 性的回答答案;至於知識開放討論的程度,係將課程內容的組織分為開放(open) 及封閉(closed)兩種,若為開放型知識內容,則學生較可以握有控制、協商的空 間,反之則無。Walker 及 Adelman 透過上述的兩個主要面向,將發問策略發展成 一矩陣,如圖 2-1 所示:

圖 2-1 Walker 及 Adelman 的發問策略矩陣

資料來源: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 (2nd ed):Let battle commence : strategies for the classroom (p.127), by Delamont, S. 1983, London : Methuen.

此矩陣又可細分為四部份,然而 Walker 及 Adelman 只探討了其中三種發問策 略 , 分 別 為 : 集 中 注 意 (focusing) 、 有 限 制 的 (cook’s tour) 及 無 約 束 的 (freewheeling)三類型。集中注意的發問是大部分教師在大多數的時間會做的,

而學生此時的角色任務只需要給予教師高度定義的正確答案,同時也是教師已經 決定好的封閉式的正確答案。有限制的發問策略,雖然也有正確的答案,但相較 於集中注意式的發問,其可以允許過程中主題做改變。無約束的發問則是教師允 許學生以教師非預期的方式進行討論,並且教師不會對學生所提供的答案進行標 籤,評價學生答案是對是錯。由於 Walker 及 Adelman 並未對第四部份進行討論,

因此 Delamont 的學生稱此為「黑洞」(the black hole)。而多數學校會試圖引 導學生相信上課聽講且集中注意就是學習,若課堂中有其他活動,是會轉移注意 力的,這也使得一些採用無約束發問策略的教師會被學生分類為「輕鬆指導型」

(easily led)教師,並且認為這樣的教師是屬於較好過的(soft)教師(Delamont, 1983)。

綜上所述,教師似乎刻意的控制與主導學生的發言權,教師之所以會如此做,

開放的

封閉的

高度定義 有限制的 低度定義

集中注意

無約束的

Edwards(1980)認為係因為教師企圖維持有條理的互動關係,並在互動的情境中 追求良好的秩序。甚至,學校會刻意形塑一種採用集中注意的教學,才是稱為教 學的印象,如此一來,則可更輕易的控制學生。

貳、教室管理策略

Hargreaves(1979)的研究指出教師所使用的管理策略源自於教師對情境的定 義,教師認為學生是希望且需要被管理,以及學生需要透過教師來決定行動的方 式與時間、行動的目標為何及誰是合法的。而 Hammersley(1976)認為教師之所以 會採用管理策略是為了維護教師的權威。另外,Denscombe(1980)表示教師採用 的策略除了會受到學生特質及需求的影響之外,像是學校、其他同儕的態度以及 教師評鑑標準等因素,也會影響教師決定要採用怎樣的策略。Denscombe(1980) 以教師使用各種策略加以控制教室中的喧鬧為例子,由於教室裡的喧鬧或是安靜 程度將成為評鑑教師能力好壞與否的最明顯訊息,若教室過於吵鬧,代表著教室 缺乏控制,教師能力不足,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控制住教室內的喧鬧,盡量讓教室 內是安靜的。Jackson(1968)也提出相同的看法,他認為教室大致上是一個安靜 的地方,而保持教室安靜為教師份內的工作,因此教師多半會設法努力維持教室 安靜的秩序。

綜上所述,教師透過對情境的定義、爲維護自身權威與證明自身能力等原因,

管理好班級成為教師一項重要任務,Waller(1932)指出管理教室秩序的策略包 括:命令、處罰、管束、生氣及懇求等方式,分述如下(引自方德隆,1998):

一、命令(command)

Waller 十分強調師生關係屬於支配從屬的關係型態,因此教師可採用單向的 命令方式來使學生服從之。當教師下達所謂的命令的同時,表徵的是教師真正 的、正式的且是個人的權威。

二、處罰(punishment)

執行命令後實施的制裁即是處罰,其是由代表權威的一方施予在屈服權威的 另一方,造成屈服權威者的不便與痛苦。處罰的價值在於使學生明辨什麼行為是 被允許或是禁止的、什麼是良好或是不良的行為。

三 、 管 束 (management or the manipulation of personal and group

relationships)

為了避免師生間的直接衝突,教師會採用管束策略。教師會使用間接暗示,

諸如說故事、寓言、軼事或真實的表達對某些行為的態度,或是採用隔離的方式,

使得行為不良的學生與所屬的社會關係隔離,亦即切斷其所屬的同儕關係,再 者,教師則會運用群體的權威來責備學生。

四、生氣(temper)

教師生氣的主要作用,是在傳達教師認為某些事情是不被允許的,然而透過 生氣加以控管學生,常會加大師生間的社會距離,因此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情緒有 所知覺,生氣時所欲傳達的訊息必須正確無誤的傳達給學生知道,否則只會造成 學生的不滿,進而試圖製造問題折磨教師。

五、懇求(appeal)

採用懇求策略主要是針對學生輕微的違規行為,或是為了改變學生,懇求態 度才會使用。直接的懇求等於勸說,而間接的懇求則可用反面的言語來要求學 生。當師生間的社會距離較遠時,教師將難以平等的口吻來發揮個人影響力,而 師生間若為敵對狀態時,則會抵消懇求的效果。

參、分類策略

Berger 和 Luckmann 認為分類而形成的類型具有固定意象,是行動者與各類 型互動的基礎(Berger & Luckmann, 1966;鄒理民譯,1991)。分類後形成的類 型為一種認知結構,人們利用各種類型以便最快速的了解世界上的人、事、物,

並且做出適當的回應與詮釋(李昆翰,2003)。分類涉及社會互動問題,當個體在 社會中要與他人產生互動時,首要處理的問題就是判別哪一些類型的互動型態是 適用的,因此個體需要了解他人屬於哪些類別,而在判斷之時也需要將當時的社

並且做出適當的回應與詮釋(李昆翰,2003)。分類涉及社會互動問題,當個體在 社會中要與他人產生互動時,首要處理的問題就是判別哪一些類型的互動型態是 適用的,因此個體需要了解他人屬於哪些類別,而在判斷之時也需要將當時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