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省思

謹就研究者於研究歷程所引發相關想法,進行研究省思,敘述如下。

壹、過度涉入研究現場的結果

因緣際會下,研究者在研究所一年級時便進入大化國中進行「質的研究」的 報告,研究生生涯三年,大化國中似乎成了我常進出的地方,研究者與研究現場 多數人維持著不錯的關係。但卻也因為沉浸於此地過久,對於該校的結構與生態

有了一定的瞭解,使得研究者的研究受到了限制。

關於研究對象的選擇,指導教授曾經詢問研究者為何選了小魚老師與佳佳老 師作為主要觀察對象,研究者回答因為覺得這兩位老師上課「很認真」……。那 麼,是否其他老師上課就不認真呢?─當然並非以絕對的二分法方式加以區分,

只是極少部分的老師,讓研究者認為他的上課方式,不知道從何觀察起,如上課 時,播放春秋戰國的歷史劇一整節課,或是播放卡通、電影類的 VCD 讓學生觀 賞,抑或讓學生到操場、籃球場遊玩、運動或是閒盪,多數的時候,學生們似乎 是在看各式各樣的影片與「室外課」中度過。又或在特教評鑑的時後,教師要求 學生好好配合,演一齣看似符合當節課應該如何上課的戲碼給評鑑人員欣賞(當 然,平常該節課並不會這樣上課)。研究者認為,這樣的上課方式也是老師的一種 策略,然而卻讓研究者怯步,認為深入探討的話,對於該校會有著極大的傷害,

並且也會徹底的破壞研究者與該校的關係。

「瞭解的越多、越深,有越多的話不能講」,是研究者在這次研究中獲得的最 深感觸,很多事情似乎得隱藏起來(當然也是因為研究倫理的考量),僅能紀錄在 札記中,卻見不得光。或許等到很久之後,研究者會扮演「深喉嚨」的角色,再 次提出新的見解吧!

貳、研究缺口引發的思考

在蒐集資料與分析資料時,研究者也發現自己可能的缺失,回首研究經過與 審視相關研究資料及研究呈現,發現三年 D 班的五位學生裡頭,有位學生─玟玟 的出場率似乎不高,研究者自我省思後,發現是因為觀察期間,玟玟總是安靜、

甚至是常常呈現半昏睡的狀態,因此讓研究者忽略了她的存在,僅僅將目光與焦 點鎖定在較能以口語表達的學生或是較為活潑的學生身上,這使得研究過程,產 生了缺口。

然研究者卻也思考到另一可能因素,由於蒐集研究資料的方式主要採觀察

法,且以教師作為觀察出發點,亦即研究者的目光主要是隨著教師移動,加以觀 察師生間的情況,那麼,研究者蒐集到玟玟的相關資料不多,是否也表示教師對 於玟玟的關注相較於其他學生來得少呢?關於教師對於個別學生的關注與互動 程度,並非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但從觀察期間,倒也發現了其他可能的問題所在。

縱使班級人數少,但因為每位學生程度不一、個性也不相同,是否形成口語表達 較為清晰且表現熱烈的學生,教師會給予較多的回應;而對於口語表達不流暢且 反應消極者,則會不經意的忽略呢?─這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參、特教班中的「特殊學生」

關於本研究提出特教班師生磋商策略之分析,或許會令人質疑與訝異,智能 障礙學生真的具有磋商的能力嗎?研究發現提出磋商主題者幾乎都是力力,從各 方面的觀察資料亦顯示力力在口語溝通部分,均能順暢的表達,甚至在開老師玩 笑時,也能發展出另類的開玩笑方式,藉由推測佳佳教師接下來可能會說的話,

來開老師玩笑;學習方面,兩位老師也都表示力力能力足夠,但學習態度不積極;

又力力是目前班上唯一沒有殘障手冊的學生。由此看來,特教班中出現像力力這 樣的學生,反而顯得他是較「特殊」的。

那麼,力力為何會在特教班就讀呢?顯然這是一個較特殊的個案,然而藉由 力力這樣的一個特殊個案,也引發我們對於「特教班」招收學生係以什麼標準,

作為評斷學生是否應進入特教班就讀的思考。

肆、獻上一塊拼圖

在第三章的時候,研究者曾表態進入特教班觀察,對研究者而言是一趟不全 然熟悉的異世界之旅,希望能夠透過異鄉人的視野,為特教可能的缺角提供一塊 拼圖。如今,研究者暫時卸下行囊,停止這趟研究旅程,為特教找到了一小塊拼 圖。研究者希望,藉由這塊拼圖呈現的意義,能夠讓大家去思考一些在特殊教育

現場隱而不顯的可能問題(當然,研究者也採用船過水無痕的隱而不顯方式帶 過)。希望後續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特殊教育的世界進行微觀研究,以期能更完 整的看到特教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木榮(1988)。智能不足兒童記憶上的缺陷與補救策略。載於國小特殊班教師教 學研究心得集,頁 103-118。台中:台中師範學院。

王美文(1996)。教師對成人學生的分類與互動策略:一個國小補校班級的質性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方德隆(1998)。班級社會體系。載於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 139-178。台北:師大書苑。

宋林飛(2003)。社會學理論。台北:五南。

巫和懋、夏珍(2002)。賽局高手─全方位策略與應用。台北:時代。

何華國(1998)。啟智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何華國(199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

李昆翰(2003)。教師之學生分類架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林天佑(1997)。學校家長關係。載於吳清山主編:有效能的學校,頁 141-160。

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天佑、吳清山(2005)。教育名詞:零體罰。教育資料與研究,62,頁 178。

林玉喬(2001)。國中特殊技藝教育班課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 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林美和(1992)。智能不足研究─學習問題與行為輔導。台北:師大書苑。

林美玲(1993)。象徵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現代教育,30,頁 20-45。

林麗華(1991)。啟智班之班級經營。特殊教育季刊,40,頁 7-10。

林寶貴、邱上真(1983)。智能不足兒童語言能力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院學報,

8,頁 11-15。

周雅容(1998)。象徵互動論與語言的社會意涵,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姜得勝(1997)。符號互動論初探。教育資料文摘,239,頁 172-178。

教育部(2005)。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民國 94 年 5 月 9 日,取自:

http://www.set.edu.tw/

教育部特殊兒童普查執行小組(1993)。中華民國第二次特殊兒童普查報告。台 北:教育部教於研究委員會。

教育部(1999)。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台北:心理。

黃中興(2001)。學校中的日常生活─舞台、劇本與角色。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友松(1982)。智能不足研究。台北:文景。

黃絹文(2000)。啟智學校語文課教室言談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嘉雄(1998)。課程。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 179-206。台北:

師大書苑。

許殷宏(1994)。高夫曼互動秩序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育嫻(2003)。國中實習教師師生互動策略之質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學富。

曾素秋(1997)。國中啟智班師生互動之觀察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秉璋(1991)。社會學理論(4 版)。台北:三民。

陳奎憙(1996)。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1998)。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 學,頁 15-37。台北:師大書苑。

陳榮華(1992)。智能不足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 倫理,頁 31-91。台北:三民。

黃正鵠(1996)。行為治療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台北:天馬。

黃鴻文(1981)。學校經驗對國中教師教室領導行為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董媛卿(1994)。特殊教育的教學走向。台北:師大書苑。

楊蓉昌(1997)。管理概論。台北市:五南。

楊碧桃(2002)。啟智班學生問題行為及管理的調查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6,頁 99-134。

劉常勇(2005)。劉常勇管理學習知識庫。民國 94 年 7 月 24 日,取自:

http://cm.nsysu.edu.tw/~cyliu/

蔡文輝(1979)。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蔡東鐘(1999)。符號互動論在教育上的應用之探討。國教之聲,32(4),頁 33-45。

盧台華(2001)。智能障礙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載於張蓓莉主編:身心障 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手冊,頁 11-22。

簡明建、邱金滿(2000)。教育安置。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頁 335-360。台北:心理。

鍾蔚起(1989)。簡介符號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教育文粹,18,頁 18-29。

謝建全(1998)。移走正增強的隔離策略在智障兒童行為矯正之成效分析。載於第 三屆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63-191。彰化: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Argyle, M. (1998)。社會互動(苗廷威、張君玫譯)。台北:巨流。

Berger, P. L., & Luckmann , T.(1991)。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鄒理民譯)。

台北:巨流。(原作出版年:1966 年)

Bogdan, R. C.& Biklen, S. K. (2001)。質性教育研究方法─理論與實際(李奉儒等 譯)。嘉義:濤石文化。

Geertz, C. (2002)。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楊德睿譯)。台北:麥田。(原 著出版年:1983 年)

Gray, E. R. & Smeltzer, L. R.(1993)。管理學─競爭優勢(劉明德等譯)。台北市:

桂冠。(原著出版年:1989 年)

Patton, M. Q. (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李奉儒、吳芝儀譯)。台北:桂冠。(原 著出版年:1990 年)

Turner, J. H. (1996)。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吳曲輝等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 年:1986 年)

二、英文部分

Adler, P. A., & Adler, P. (1998).Observational techniques. In N.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Oaks, California : Sage Press.

Bogdan, R. C., & Biklen, S. K.(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 nd ed.).Boston : Allyn and Bacon.

Cazden, C. B. (1992). Whole language plus. New York : Teacher College Press.

Delamont, S. (1983).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 (2nd ed). London : Methuen.

Denscombe, M. (1980).Keeping ‘em quite’ : The significance of noise for the practical activity of teaching. In P. Woods (ed.). Teacher strategies, 61-84. London : Croom Helm.

Edwards, A . D. (1980).Patterns of power and authority in classroom talk. In P. Woods (ed.). Teacher strategies , 237-253. London :Croom Helm.

Ely, M., Anzul, M., Firedman., T., Garner,D., & Steinmets, A. M. (1991).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 Circles with circles. New York : The Flamer Press.

Flanders, N . A. (1970). Analysing teaching behaviour . Lond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Galton, M., & Simon, B., & Croll, P. (1980). Inside the primary classroom . Lond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argreaves, A., Hester, S. K. & Mellor, F. J. (1975). Deviance in classrooms. Lond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argreaves, A. (1979).Strategies, decision and control : Interaction in a middle-school classroom. In J.Eggleston (ed.) . Teacher decision-making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