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育批評的研究效度、推論性與研究倫理

第三章 教育批評研究方法探析

第五節 教育批評的研究效度、推論性與研究倫理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教育批評的研究效度、推論性與研究倫理

教育批評屬於質性研究的一環,質性研究常被誤解為沒有效度,

而且有推論上的限制。一些學者如 Corbin 和 Strauss、Maxwell、以及 Patton 等則提出提升質性研究信、效度的做法(吳芝儀、李鳳儒譯,

1995;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1996),

例如 Patton 提出三種促進質性分析之品質和可信性的方式,分別為:

對信度、效度的三角測定;質性研究者的信譽、能力和所知覺到的可 信賴度;以及研究者對客觀性與主觀性、真理對觀點、類推對推斷、

理論對行動的哲學信念(吳芝儀、李鳳儒譯,1995)。而教育批評研 究法也有其提升效度及推論性的方式,因此本節主要乃在探究教育批 評的研究效度及其推論性,同時說明本研究方法的研究倫理。

壹壹

壹壹、、、 教育批評的效度、教育批評的效度教育批評的效度教育批評的效度

在教育批評中,沒有隨機取樣,但並不表示「什麼都行得通」

(anything goes)。Eisner(1998: 111)指陳,教育批評的效度並無測 量工具,而是一種判斷,是思考合宜闡釋的其他可能性,但不意謂需 抹煞個人觀點。教育批評中,紮實的論點,連貫的實例,強力的證據 可稱是合宜的規準。

教育批評的效度,乃是根據Eisner(1998)提出三種有效知識的 規準:一貫(coherence)、共識(consensus)與工具效益(instrumental utility ) , 而 形 成 的 三 項 可 信 賴 規 準 : 結 構 的 確 證 ( structural corroboration)、共識的效度(consensual validation)與參照的適切

(referential adequacy)。茲敘述如下。

一、結構的確證

結構的確證係指一種透過多種資料間的彼此關聯性,以支持或駁 斥對事務的闡釋或評價的方法,而證據的重要性與連貫性是美感規準 的重要訴求,此即是類似「三角測量」的過程。為達結構的確證,具 體作法包括:

(一) 蒐集多方來源的資料:包括取自於對學校的直接觀察、與教 師面談、對教材的分析,以及與闡釋或評價有關的量化資訊。

(二) 尋找反覆出現的行為或行動,證實被闡釋與評價的事件並非 脫離常軌或特例,而是該情境中的典型特質,以確保結構的 確證。

(三) 藉由攝影機與錄音機的輔助,確保掌握資料的真實性。

(四) 呈現結論時,審慎檢查不一致的證據以及矛盾的闡釋,以維 護描述、闡釋與評價上的一致性。

(五) 於書寫時明白指陳資料的出處,使闡釋與評價符合正當性。

二、共識的效度

共識的效度意指多位有識之士對於教育情境之描述、闡釋、評價 與主題的正確性能達成共識。Eisner(1998)認為,藝術與人文的共 識效度並非旨在尋求批評者間的全然一致性,而是思考批評者給予的 理由、提供的描述、論點的說服力、觀察的敏銳度、事例的連貫性,

以及語言的優雅。故而為達此項規準,具體作法則是透過第一項規準 結構確證性的達成,獲致充分而可信的證據,遂而產生共識的效度。

Eisner(1994: 113)認為,批評中,最具代表的共識效度應是來自於 讀者被批評者之言說,說服而認可的一致性。故而,結論書寫完成後,

請被研究者與瞭解此領域的相關人士閱讀,以獲致讀者的認可,是可 以運用的方法。

三、參照的適切

教育批評的第三項規準為「參照的適切」,即是研究論點的價值 性。教育批評的首要功能即是知覺的擴展與理解的深化,而參照的適 切即隱含這個目標。決定批評的參照適切性則需檢核批評者的言說與 批評題材間的關係。如果批評者所言或所寫能發揮實用性,則讀者應 能以一種嶄新並更適宜的方式來體驗該對象或情境(Eisner, 1998)。

為達到此項規準,具體作法包括:以充分足夠的時間留滯並熟悉教育 場境,避免因學校或教室的無常變動而降低參照的適切性;揭露或發 掘課程設計與發展過程中未被知覺或忽略的層面,將批評的結果作為 閱讀者的一組線索或路標。

貳貳

貳貳、、、 推論性、推論性推論性推論性

所謂推論性,即是「外在效度」。量化研究中的推論主要是以隨 機抽樣的統計處理為基礎。它的想法是:如果選擇是真正隨機的,則 任何一個樣本皆為真,那麼在某種或然率下,樣本的母群也為真,這 即是形式推論。雖然隨機取樣的邏輯是無懈可擊,然而很明顯的,人 們日常生活中並沒有為了推論而隨機抽樣。但是,我們的確從生活 中,從不隨機的事件中,學得許多啟示。而且這些啟示可能是來自單 一個案,並非是隨機樣本所構成的單位。Eisner(1998)認為質化研 究雖然沒有隨機抽樣,但是仍具備有許多建立通則或推論的機會。茲 將Eisner的質化研究推論觀點分述於下。

一、推論的意義

Eisner(1998: 197)指出,推論不僅是超越既有的資訊,而且是 不同學習情境間的遷移。易言之,他將「推論」與「遷移」相互融合,

視兩者有相似的特徵。因為「遷移」不僅是指技巧、意象或想法,也 並非指在不同情境間的機械式運用。如果兩個情境或事務是一模一 樣,則就不需推論。但是通常情境都不相同,特徵也各有差異,故而 遷移的過程即具有推論的特徵。

實質上,學習本身即是需要遷移,因為要證明學習已發生,即是 要某人能夠在情境中展現他所學習到的。兩個情境中必然的差異是時 間,但是還有更複雜與細微的差異是必須處理的,將技巧、意象與想 法做跨情境推論的能力,正是人類智慧的再現形式。有些情境看來相 似實卻不然,有些看來不同,卻是相似。這些端視個人帶入現場的觀 點。根據目的而採用某種認知觀點只是推論過程的一部分。Eisner

(1998: 197)指出,從這個推論過程可以發現,隨機選取的統計推論 反而是一種過程中的特例。

二、推論的內容

推論的內容,即是指學習的內容。Eisner(1998)根據發展心理 學 者 , 如 Piaget 、Bruner 曾討論 過的三 種重要的 學習形式 :行動

(enactive)、圖像(iconic)、與象徵(Symbolic),也將推論的內 容分為三類:技巧、意象、與觀念。

「技巧」的推論,係指技巧的運用。技巧一般常被視為是身體性 的操作,實則不然,其仍需思考的融入,缺乏思考難成「巧思」之作。

行為與意象都是思維的顯現,行為表現與意象具體化的能力層次,即 反映出相對應的思維類型與特質。故而,Eisner(1998: 199)認為,

學習觀看與學習書寫觀看所得,是推論時重要的技巧,因為其正反映 出相對應的思維形式。

第二項推論的內容為意象。意象是從吾人與經驗特質互動中建構 而生,其可能浮現自電影、照片、繪圖、圖表、旋律、動作等,或者 是文字的形式與內容,亦有產生意象的能力。例如,對女性美、男子 氣慨、愛國心或道德敗壞的意象都是受人們所遇到的公共意象所影 響。人們感知到這些意象,復而衍生出這些意象(Eisner, 1998: 199)。

Eisner(1998)指出,意象具有強大的工具效益,這個效益即是 推論能力的表現,使推論成為可能。意象的推論能力可引導我們尋覓 學校生活的某些特質、教學的特徵等。一般確定這些範疇中優良的意 象,吾人會將之運用到生活世界中相關的層面。而且意象如同命題 般,能發揮「範疇」(categories)的功能。對質化研究而言,這係指 意象的規準。例如,一個優良教學的生動描繪能成為一個模範原型

(prototype),以作為師資培育或教學評鑑的運用。因為質化書寫通 常是生動而具體的,運用隱喻、類比或脈絡化的語言造型,故而產生 意象的能力也特別強。甚至,理論的觀念,也是以意象為基礎的。

雖然技巧與意象是推論的兩種模式,不過,Eisner(1998)指出,

談到「推論」最先想到的還是形成一個結構,以作為預測之用,亦即 是「觀念」的推論。Eisner提醒人們,觀念的推論不僅可以以語言形 式表現,也可以透過技巧與意象來傳遞。而如上所述,當吾人知道如 何在情境中應用技巧,即已達到技巧的推論。當能使用意象去尋覓世 界特徵中與吾人記憶裡相符的意象,則可稱是達到意象的推論。透過 意象,使吾人能搜尋所交會的世界,並進行分類,經驗得以建構。

三、推論的方法

Eisner(1998)認為推論的方法有三種:「形式推論」、「屬性 分析」與「意象配對」。

形式推論是科學探究中推論的典範,隨機抽樣使形式推論可行。

第二種方法是「屬性分析」,在屬性分析中,我們對某個屬性的意象,

代表了某個特殊的物體或過程類別,該意象能用以辨識經驗中該意象 的存在。我們能夠以部分訊息為基礎進行推論,有足夠的部分訊息,

就能在分類與判斷上具備某程度的自信(Eisner, 1998: 201)。例如,

我們被拜託去接機,我們不認識該人,但知道他會在領口上別朵紫色 玫瑰,如此一來,我們未必需要更多的訊息去正確辨識。在這個例子 中,我們找到一個獨特的屬性,讓屬性足夠告訴我們如何去識別我們 的目的物。

「意象配對」的推論方法有個特色:我們尋覓過程所藉用的不僅 是意象的特殊屬性,尚需藉由尋找符合記憶中意象的總體特質或型

態。「屬性」視為是個人的,而「型態」則是總體特質。Eisner(1998)

相信,人們傾向去信賴「型態」(即「總體特質」),而不是個別的 屬性。例如,一幅嘲諷性的佳畫,每一個屬性可能是錯的—它們通常 是相當誇張的,但是總體特質卻是可行的。相反的,一幅劣質的嘲諷 畫,可能每一個別的屬性都是對的,但是總體特質可能是錯的,並無 法發揮嘲諷的效果。

四、推論的資料來源

如上所述,大部分的推論擷取自生活本身。小孩子碰觸熱茶壺,

之後不管是否相關,他會推論到碰觸其他茶壺的可能結果。「直接體

之後不管是否相關,他會推論到碰觸其他茶壺的可能結果。「直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