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理論與實務對話

第一節 玉山校長的價值觀與信念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玉山校長的價值觀與信念

「人生無常,沒有永遠不變的事物,守著固定的觀念,

則永遠無法突破自我,臻至完美」

—(2005/9/24,研究者,札)

從玉山校長的課程領導故事中,讀者可以發現玉山校長剛開始時 對於晨曦國小的課程發展是抱持著頑固的信念,或許可稱之為「年 輕,就要有為」的框架。在玉山校長對晨曦國小的第一印象中就有「如 果這學校裡有沒有我都一樣,那我每天往返奔波,到底有何意義?」

「如果再不趕快改變,旁邊新的學校已經設立,晨曦國小的未來發展 可能堪憂」的想法,基於這個想法,玉山校長無論在課程發展或者學 校領導上,一開始均採取強勢主導、力求快速改變學校文化的策略。

玉山校長藉著推動學校課程發展希望達到「改善學習品質」的目 標,這意味著玉山校長認為晨曦國小原先的學習品質是有待提昇或有 所不足的。因此,必須採取某些策略,改變學校原有人際導向關係下 較為鬆散的運作型態,要求教師們付出更多的時間、精神在教學準備 以及學生身上。Schön曾指出:「當我們設定問題時,選擇了在這個 情境中哪些是我們要對抗的事情,我們設定自己注意力的界限,而且 賦予它一個統一的面貌—什麼是錯的,以及這個情境需要往哪些方向 去改變。」(夏林清譯,2004:21)。

雖然玉山校長始終不曾批評前任校長的作風,但潛意識裡多少有 些不認同。因此,雖然一開始進行課程發展時任由晨曦國小教師自行 運作原有的特色(體育教學),但卻將學校大部分的資源(時間、經 費、人員)轉向課程發展的領域,希望藉此開闢另一特色,藉以彰顯 玉山校長在學校的努力與成果,就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一 般,玉山校長牢牢背負著「有為」、「效率」的框架。

既然是追求效率的有為青年,不論遭遇什麼挫折,當然要謹守「打 落牙齒和血吞」的鐵律,咬牙硬撐過去。所以,不論玉山校長對學校 的紛擾多麼心煩,只能自我催眠似的安慰著自己:

農夫們並沒有「今天插秧,明天長穗,後天收割」的神力。..,

畢竟,我並不是走為了取悅別人而在此工作,如果我夠堅持,那就繼 續留下來奮鬥,就如同神鬼戰士般,如果哪天我疲憊厭倦了,那就讓 出這個位置,換別人來打拚囉!可是其他人能像我這樣堅持嗎?

(2005/9/21,P,訪)

這種思考框架最大的問題,除了無法真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外,也 容易因為過度強調目標與效率而不近人情,往往因過度強烈的策略招 來同事的反抗與埋怨。這將導致校長與學校教師走向對抗的局面,其 危險處正如Briggs & Peat所說:「在渾沌系統中…到頭來控制者終會 被反控制,而欲制服他人者,終被制服。」(姜靜繪譯,2000:15)。

這是玉山校長在領導晨曦國小進行課程發展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深刻 警惕,過度目標導向的「有為」,若未能獲得組織其他成員的配合,

對學校的發展還是難有實質的助益。

事實上,在晨曦國小課程發展的第一及第二階段,反覆出現的紛 擾與衝突,大多跟玉山校長與教師們彼此「信念」的激盪有關。玉山 校長接受研究者所提出的觀點,承認:晨曦國小的課程經營,初期階 段是在我個人強烈「信念」的支撐下進行的;但信念不全然是負面的,

如果沒有強烈的信念,我很可能中途就放棄了。(2005/9/21,P,訪)

在整個課程發展歷程中,玉山校長與教師都面臨了信念的衝擊與 挑戰,如玉山校長拋出「我們究竟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教育 本質究竟為何?」…等信念挑戰所有教師們原有的信念,希望他們在 課程設計以及教學方法上投注更多的心力。教師們也以「我們又不是 試辦學校,幹嘛傷腦筋做學校本位課程。」「課程發展並不是我們最 重要的任務吧!」、「沒有必要為九年一貫課程這種錯誤的國家政策 背書!」等話語回應,晨曦國小教師們以堅定的言行挑戰玉山校長的 理念。正如Elliott曾說:「教學實踐問題的經驗會挑戰教師,讓教師 對個人在實際情境中所抱持的信念與假設系統產生質疑,並不斷重新 加以建構。」(引自陳惠邦,1998:45)。在晨曦國小的課程發展歷 程中,玉山校長與所有教師都在衝突與激盪中,反覆的質疑、檢視並

調整自己所抱持的信念與假設系統。

「學校一出名,專案就多,專案一多老師就要參與,就會影響教 學品質。什麼研習、開會都來,打亂教學與備課不說,學校像動物園,

到處有人參觀,吵吵嚷嚷;老師被指派去做教學觀摩,心不甘情不願;

行政人員到處接待長官,逢迎拍馬;哪有上課品質,只是把時間填完,

混過去而已,我們這些當老師的反正都有薪水拿,但是到最後吃虧的 還是學生。然後校長就光榮調升,再來一個校長,又搞另一套,煩不 勝煩。」(2001/9/27,文)

「人怕出名,豬怕肥。學校被這些人一搞,是有名,但是都是虛 名,並沒有真本領,只會搞一些花招,譁眾取寵。學生種菜的新聞,

報紙、電視也只報導一天,校長似乎就沾沾自喜,以為做了多麼了不 起的事,還不是只是騙人的把戲,欺騙家長、欺騙社會,哪是什麼教 育本質!」(2001/9/27,文)

「不會吧!有這樣的開始,資源就會進來,教學工作或教學研究 才能夠再進行下去,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嗎?」

(2001/9/27,文)

「剛開始我總覺得校長跟主任好像把我們老師都當作傻瓜一 樣,讓我們老師辛苦拼鬥,最後的成果似乎都被他們拿去炫燿,變成 他們的政績;但是轉念一想,我們老師的成就,校長、主任出去宣傳,

不是對我們學校更好嗎!晨曦是在教學與課程發展出名,學生就會覺 得在一所好學校學習,會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光榮感,家長看到學生喜

歡學校,相對地也會給予學校更多的支持。而且我覺得能學習到課程 設計的能力,加強我在教學工作上的競爭力,不也是樂事一樁。」

(2005/11/23,T2,訪)

回顧整個研究過程,研究者發現,玉山校長與教師在彼此的信念 激盪下,共同創造了晨曦國小獨特的課程發展模式。

當前國內課程改革正積極推動,所有的校長都要面對帶領學校改 革的挑戰。置身在混亂的變局中,領導者個人「信念」對學校的發展 實有深遠的影響;如Edwards(2001)認為校長應堅定的護衛著好的 學校究竟應是怎樣,面對懷疑他的人或者上級單位有不同意見時,能 堅定自己的信念,而且有勇氣對於其所投入的事情堅持到底。雖然校 長在領導學校課程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到質疑與挑戰;但不論 環境有多艱難,校長還是要堅持對提升學習品質的承諾—這當然包括 提供更適合學生的課程,提升教師的專業之能,鼓勵創新的教學與熱 誠的服務態度。

信念有如一把雙刀的利劍,雖然有助校長撐過波折重重的考驗,

以長時間的努力來驗證學校發展的方向是否正確。但也因為過度強烈 的信念,也可能讓校長們無法真實理解教師的需求與行為。

校長為了實踐自己的信念,集中所有可用的資源投注在學校課程 發展的向度上,這固然可以成功的豎立了「新願景」、可以塑造出幾 位明星老師;但同樣的也可能激化其他教師的抗拒態度,為組織內部 帶入難以避免的衝突與紛擾。在晨曦國小進行課程發展的第二階段,

玉山校長極盡一切的力量掌控學校課程發展,希望藉此克服教師的抗 拒與反彈,但情況正如Briggs&Peat所說:「試圖控制或制服有限循 環主宰的系統,其結果往往只是助長了他們的氣焰。」(姜靜繪譯,

2000:115)原來和緩的抗拒態度反因而更尖銳,連主要助手海玲老 師的信念也受動搖,態度變得退縮與質疑:

「為了進行課程設計,經常要忙到很晚,下班後回到家裡還要照 顧二個孩子,我跟其他的單身老師不一樣,不要因為花太多精神在課 程設計上,導致其他部分被忽略了!」(2005/11/23,T1,訪)

甚至祐欣主任更成了眾矢之的,飽受同事譏諷嘲評:

「之前同仁有不滿都是衝著我,甚至國罵都出口了,我變成了校 長的盾牌,可是也就因為這樣,校長似乎都聽不到老師的聲音了!」

(2005/11/16,M1,訪)

如果同事關係變得緊張而充滿敵意,這股怒氣會轉移到其他教 師、甚至學生的身上,如鳳瑩老師就曾為她班上學生抱屈,覺得某些 同事對小朋友的態度十分不友善。這種情況如果持續存在,學校就算 提供再好的學習機會,學生也難以受益;缺少那份「人」對「人」最 基本的關心與溫暖,其他的理想都只是空談。

也由於課程發展初期過程的衝突與紛擾,讓玉山校長體認到個人

「信念」帶給學校的影響,而在此同時,玉山校長閱讀了Hunter所著 的《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深受書中「西面(SIMEON)」

修士,以及這本書第一句話:「當領導人和淑女其實沒什麼兩樣。如 果你老要提醒別人你是,就證明你根本不是!」的影響,開始正視每 位教師對學校的影響力,學習開始傾聽教師、家長及學生的聲音,並 且體認到這些成員在學校課程發展中都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Edwards(2001)指出明日校長需要具備的一些能力,其中包含 了反省(reflection)。反省的目的是在「找出原因與影響」,從我們

經歷過的學習新的東西及獲得啟示。領導學校變革如果缺少「全心投 入與勇氣」,領導者就難以挑戰現實;但如果缺乏反省的能力,極可 能因為領導者的武斷、偏執,反而對學校產生負面的結果。

「學校本位課程的推動真的必要嗎?我今天的要求,難道如老師

「學校本位課程的推動真的必要嗎?我今天的要求,難道如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