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長課程領導的內涵、任務與角色

第二章 實踐智慧與校長課程領導

第二節 校長課程領導的內涵、任務與角色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校長課程領導的內涵、任務與角色

課程與教學的規劃與實施是學校最重要的任務,也應該是學校社 群所有成員共同關注的焦點。因為,學校之所以存在,是為了提供學 生充分而均等的學習機會,所以為學生的學習而規劃及實施適切的課 程與教學,便自然而然地成為學校校務運作中的核心項目,是全體學 校成員所需要共同承擔的專業任務。由於校長的職務為綜理校務,負 學校成敗之責,因此,課程與教學領導工作,確實也應該是校長責無

旁貸的專業任務之一,而不只是教務(導)主任、課程發展委員會與 課程小組成員、教師、及其他相關人員的責任而已。

然而,長久以來在外在政治環境的約束,以及中央集權式課程決 定體制的囿限之下,中小學的課程發展工作大多是由中央層級的教育 行政機關所主導。再加上多數科目只有部編本的唯一一套教科書,使 得教學上的設計及管理也十分省事。因而在學校所實際運作的眾多校 務項目當中,絕大多數的學校教育人員並不需要耗費太多的心思在課 程與教學領導之上,尤其是課程部分。例如,在過去的價值體系及組 織架構之下,大部分校長所從事的主要任務,大抵屬於事務性與例行 性的工作,注重維持現狀所需要的管理功能,偏重行政上的領導,或 無暇處理學校的教學事務,或有意無意地忽略了課程領導的任務(李 安民,1999;黃嘉雄,1999;楊振昇,1999)。因此,過去大多數的學 校教育人員並不關心、甚至是不瞭解課程領導。亦即,課程領導並沒 有得到學校成員應該給予的重視。

在 89 年版課程綱要公布、進行試辦及正式實施的教育情境中,學 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念與作法,在教育部採取由上而下方式的大力宣 導、及學者的大力推動之後,已經逐漸成為學校教育人員言談中經常 出現的一個專業術語。姑且不論是主動、半推半就、或是被迫的,學 校本位課程發展也漸漸被學校教育人員所接受(曾榮華,2003;謝寶 梅,2002)。同時,學校教育人員業已承擔相關的課程規劃任務並且 開展課程發展的各項活動。校長所必須承擔的課程領導任務與角色,

也與日遽增。不少研究人員及實務工作者,也開始正視校長所面臨課 程領導角色及其重要性,以便瞭解校長如何充分發揮課程領導者的功 能,而能在國家課程綱要的規範之下,領導學校其他教育人員、家長、

社區人士、及諮詢人員,共同為學校課程的發展與實施而努力。

值此課程改革風起雲湧,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受到大力推動之際,

課程領導的功能益形重要,攸關學校課程發展方案的方向是否適切?

國家課程改革理想能否落實、成效是否彰顯?校長課程領導也因此成 為課程改革能否具體落實的一項重要關鍵因素,課程領導的理念也因 而更受到國內學界及實務界的重視。本節旨在探析校長課程領導的內 涵、任務與角色,藉以瞭解校長在課程領導脈絡中的重要性。

壹 壹 壹

壹、、、 校長課程領導的內涵、 校長課程領導的內涵校長課程領導的內涵 校長課程領導的內涵

校長課程領導是對學校課程設計、發展、實施和評鑑所進行的一 種溝通協調和支援的專業性領導,其目的在改善學校課程的內涵與運 作機制,進而提升教學品質以及學習的成效。它不僅包含行政事務和 管理技術的運用,同時它也在促成學校課程永續發展的組織和制度建 立(陳伯璋,2003b;黃旭鈞,2002;歐用生,2002;歐用生,2003;

Blase & Anderson, 1995;Glatthorn, 2000;Henderson & Hawthorne, 2000)。此外,課程領導也需型塑校園倫理與文化,以利課程實施,

茲就此內涵簡述如下:

一、 行政與技術層面

近年來學校課程的實施,較強調學校行政的涉入與支援,因此校 長課程領導也較偏重影響課程實施因素的管理。換言之,校長行政領 導在於提供課程發展實施的有利條件,例如爭取較多的校內外資源、

經費、建立與社區良好的互動關係,或是改善與家長的聯繫等等。至 於運用管理技術方面,則運用行政溝通、協調和參與決定等方式來促 進教師成立學習型組織,化解教學分工的爭議,或是說服教師及家長 進行課程與教學的評鑑工作。

然而最近的校長課程領導,則逐漸反省此種「行政一技術」取向 的領導,強調「績效責任」及「品質管理」,有流於工具理性主宰的 流弊,此一領導強調「標準化的課程管理」(Standardized Curriculum Management),破壞了課程的「存有」意義,脫離脈絡、工具導向,

甚至剝奪教師的專業權力和能力(歐用生,2003)。因此像Henderson 和Hawthorne(2000)提出了「轉型」(或革新)(transformative)

的課程領導概念,強調「民主」課程領導的重要。不僅要涵養具批判 反省和慎思的能力,更注意民主素養的培養。

二、組織與制度層面

校長課程領導要避免「人治」的缺失,儘量朝向一個健全組織或 制度的建立,才能使課程發展與實施有一永續發展的可能,例如健全 組織方面。像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課程研究與發展單位的建立,

成員的組成及分工合作的機制,此外像合理的教師酬賞制度、教師專 業成長及進修辦法的訂定,這些都是組織和制度的內涵,校長課程領 導皆需顧及。Henderson和Hawthorne(2000)提出「以教學為中心」

的課程設計,可透過學校課程委員會(由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人組成)

的民主運作,來打破某些優勢階級「寡佔」課程和相關利益。

三、倫理層面

校長領導過去常被批評為過於「權威」或「冷酷」,最主要是傳 統的校園倫理或工作倫理太強調由上而下的威權管制,從「校長→教 師→學生」,這種階層性的服從關係,充分表現權力的支配。但是近 年來校園風氣丕變,所謂「去中心化」、「反威權主治」都必須重新 思考倫理的定位。由當今女性主義所提倡的「關懷的倫理」(ethics of caring)揭諸關懷「他者」去建構人與人、主體與主體間相互尊重和

包容(陳伯璋,2003b:162),其實是奠定新校園倫理的基礎。就以 校長與教師的關係而言,若要使教師在課程與教學方面「增權賦能」

(empowerment),那不應該是由上而下的「加持」或「灌頂」,領 導者反而應該是觸發教師的「意識覺醒」,進而反思批判與實踐(Freire, 1970/2004;Giroux, 1988;Pinar, 1995)。換言之,校長課程領導較 屬同儕領導而非「長官式」的領導。

Blase和Anderson(1995)指出,校長的領導不是單一的以「權力 凌駕」(power over)教師的姿態出現,而提出「權力穿透」(power through)以及「權力共享」(power with)的概念,前者在使全體教 師對組織目標達成能配合並激勵其參與的決心,而後者是讓教師充分 參與,並與校長全面協作努力達成目標,亦即是一種「增權賦能」的 過程。

四、象徵價值與文化層面

後現代的狀態中,所謂多元價值常流於價值紊亂,其關鍵在於對 不同價值缺乏同情理解和尊重,同時也缺乏一種「象徵(或符號)價 值」建構(symbolic construction)的共識。舉凡圖騰、CIS(企業辨 識系統)、校旗、校歌、校徽…等,在學校領導活動中雖屬於「符號 性」的層次,但它對組織中的認同和凝聚力是相當巨大且影響深遠 的。因此像「標語」、「口號」也都可能有其意義與價值,並具有社 會動員的力量。但若這些標語口號缺乏共同建構的過程及價值的認 定,那麼就只是徒具「形式」,而無實質價值。

貳 貳 貳

貳、、、 校長課程領導的任務、 校長課程領導的任務校長課程領導的任務 校長課程領導的任務

就理論而言,課程領導必須整合課程與行政領導兩大領域,以行 政領導作為,支持學校課程的發展與改進。茲就校長課程領導的主要

任務分析如下(陳伯璋,2003b;黃旭鈞,2002;歐用生,2000a;Glatthorn, 2000;Henderson & Hawthorne, 2000;Zmuda, Kuklis, & Kline, 2004):

一、 建立學校課程願景與目標

學校必須建立課程的任務與願景,以作為帶領與指引學校課程發 展與努力的方向,並用以激勵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因此,校長 課程領導首應扣緊學校的任務與發展願景,就前者而言,除一般專業 任務的達成外,應充分展現學校教育的特色,就後者而言,從發展學 校願景中凝聚共識及努力目標,並落實於課程與教學實踐中。

如果要避免學校願景及任務是少數人的事,或少數人決定的,那 麼校長對環境脈絡的洞識力與理解,應是提出願景的「觸媒」,而校 長的實踐智慧更需以民主參與的導引及尊重不同的意見加以彙整並 促其轉化。

二、 設計並管理學校課程發展

課程發展有其程序性和整合性,就前者而言,從目標訂定→內容 選擇→教材編排→實施→評鑑,是一線性發展的順序,同時也是循環 回饋機制的建立,其中不僅要考慮標準化程序和步驟,同時也應注意 配套措施及相關資源的投入。就後者而言,課程發展應注意分工的合 理安排,及將人、事、時、地、物作最佳的整合。具體而言,校長課 程領導是在統合行政資源及教學專業,使課程發展轉化為具體可行的 課程方案,並將影響及促進課程實施的重要變項善加管理,能做適切 的評鑑與督導。校長的實踐智慧,就是對這些具體運作系統的有效管 理,但他不該只是「績效責任」的監督,他應該發揮「關懷」的實踐 智慧,成為課程實施及革新的策動者。

三、 規劃並倡導成員專業成長

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是有效課程領導的重要關鍵,所謂「沒有教 師專業發展就沒有課程發展」,其理在此。因此,規劃並倡導教師專 業成長,對於校長課程領導的成效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專業成長活動

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是有效課程領導的重要關鍵,所謂「沒有教 師專業發展就沒有課程發展」,其理在此。因此,規劃並倡導教師專 業成長,對於校長課程領導的成效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專業成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