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背景

「猶豫3必須克服自己的恐懼和喜好安逸的心態,才能替自己 找出一條路來,沒有人能幫他做這件事,或是使他去做這件 事。只要猶豫肯踏出第一步,他或多或少會看到改變的好 處,畢竟雖然比較晚才開始,但也比從來都沒開始要好得多 了!」(游羽蓁譯,1999:91)

3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一書中,二個小人的其中一人的名字。由於乳酪不見 了,無法接受事實,只是盲目的等待,希望偷走乳酪的人能夠趕快將乳酪還回來。

「哈哈4在這兒還有足夠的乳酪可以享受時,他仍經常跑出 N 乳酪區,進入迷宮裡探索新的區域,以便和他周圍的一切保 持聯繫。他深切地明白,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的情況比起將 自己孤立在一個舒適的區域裡安全得多。」(游羽蓁譯,

1999:91)

世界各國在邁入 21 世紀之際,為提升整體國民素質及國家競爭 力,無不積極從事全面性的教育改革工作,而學校在整體教育改革的 環境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Tye(2003)指出學校改革要真正落 實,最重要的工作是幫助全體成員明瞭改革的內涵進而發展學校的願 景,而居於學校領導者的校長即應擔任改革的先鋒。而台灣在九年一 貫課程推動後,校長的角色從除了扮演學校行政的管理者外,同時在 課程與教學領導者的角色也加重了。有鑑於學校教育之核心為課程與 教學,校長自應提供師生在課程與教學上必要的協助與輔導,藉著領 導教師改進課程與教學品質,以增進學生的學業成就。配合九年一貫 課程實施,各校推動學校本位課程之際,校長身為學校的領導者,引 領全體成員適應未來發展,其角色與任務具有高難度與充滿挑戰性,

自是不言可喻。

當前台灣課程領域,校長課程領導的推行備受矚目,也產生不少 問題。在傳統上,校長的領導偏重於行政領導,課程領導完全被忽略 了,校長更缺乏課程領導的意識,當然沒有發揮課程領導的角色,這 也是九年一貫課程改革面臨的困境之一(歐用生,2000b)。如果要提

4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一書中,另一個小人的名字。雖然剛開始也無法接受 乳酪不見的事實,但是警覺再不進入迷宮找到新乳酪,他可能會因身體虛弱而 死,於是鼓起勇氣闖入迷宮尋找新乳酪,最後也終於如願找到。而在尋找新乳酪 的歷程中,他不斷在沿路留下自己的感想,希望猶豫能跟著他的腳步前進,也找

高課程改革成效,落實課程改革理想,恐非加強課程領導相關研究及 功能提倡不可。

Glatthorn(2000:21)曾檢視美國有關校長課程領導的研究情形 時指出:「校長在理解課程領導方面,似乎未獲得專家們足夠的協助,

對校長作為課程領導者角色之研究文獻少得令人驚訝。儘管似乎有數 以百計的文章和書籍討論教學領導,但最近在ERIC資料庫上蒐尋校 長課程領導角色的文獻,卻僅發現極少量的文獻資源。」Glatthorn在 美國所發現的現象,台灣地區的情形亦極為類似。過去十餘年來,台 灣地區有關教學領導的研究文獻,已相當可觀,但有關課程領導的文 獻卻寥寥可數。

然而,最近台灣地區對於課程領導已產生變化,許多台灣地區的 學者開始非常踴躍地投入課程領導的學術研究。此外,單文經(2000)

不但領導國內學者分別於 2000 和 2001 年各翻譯出版完成一本課程領 導的專書,而且亦正積極籌畫邀集台灣地區十五位學者進行一項大規 模的課程領導整合型研究計畫案。

促成台灣地區這兩年來學者踴躍投入課程領導研究領域的主要 原因是台灣地區於 1998 年公布且於 2001 年開始實施國民中小學九年 一貫課程。九年一貫課程改革,重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觀念,在課 程綱要規範下賦予學校相當程度的課程自主決定彈性(林清江,

1999;陳伯璋,1999;黃嘉雄,1999)。因而,基於實施九年一貫課 程實務上的需要,台灣地區的學校校長及教師們乃關注於課程領導的 議題與方法,教育學術研究人員也受實務需求的影響而大幅提高了課 程領導方面的學術研究興趣。

曾經聽過一個例子:某個學校教師集體抗爭罷寫教學計畫,校長

應用行政權力(考績打乙等),要使教師配合,最後教師還是不寫,

認為教學計畫缺乏實用價值,而且還向教育局檢舉校長利用行政霸 權,不尊重教師專業自主,最後校長還是臣服於眾教師的意見。

其實,沒有一個校長不想做好課程領導,但總有些學校成效卓 著,有些則效果不彰,其中原因何在?是所有校長以及課程研究者最 關心的事情。然而校長的課程領導牽涉的層面很多,陳伯璋(2003a:

3)曾指出:「課程領導不只是行政或技術上層面的問題,它常受到不 同課程觀及學校情境脈絡因素的影響,同時校長對課程的專業素養及 人格特質也會影響到課程領導的實施,換言之,校長的實踐智慧

(phronesis)是學校課程領導成敗的關鍵」。

課程開放之後是各種勢力競逐的競技場(Jackson, 1992),校長如 何以實踐的智慧來分析課程領導發生了什麼困境,尋找各種可能性,

這些可能性也許來自理論的啟發,也許來自個案的分享。Geertz

(1973:12)有個深刻的比喻:「人是一種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 網上的動物」,這個「意義之網」所指為何?對文化工作者而言,「文 化」是這個網;對藝術家而言,「美感經驗」是這個網;那麼對校長 而言,課程領導這個意義之網又是什麼呢?能反映校長自身的實踐智 慧嗎?為解開這個疑惑的真相,只有進入校長課程領導的實際情境 中,藉由深度的質性研究才能夠深刻的明瞭。

Mann(1975)和 Vallance(1991)曾把「課程」以「藝術」作為 隱喻,而提倡轉型領導的學者 Burns(1978)和 Bass(1985)也曾將

「領導」以「藝術」做比喻,既然課程是藝術、領導也是藝術,那課 程領導也應該可視為是一門藝術,既然是藝術就要用探討藝術的方 式—「美學」來探究。在教育/課程領域中,Barone(1994)、Eisner

(1985)、Mann(1975)、及 Vallance(1991)等學者是最致力於美學 探究取向之研究。而當前課程美學探究取向中,以教育批評的方法論 與結構最具系統性。教育批評的提出乃是基於不滿傳統過度量化與簡 化的研究方式,而以質性探究取向,使得教育批評兼具了「評鑑」與

「研究」之功能。而教育批評除了重視「理論」對闡釋研究現象的引 導作用外,也重視理論的適應性,以求能彈性形塑而符合實務。換言 之,課程實踐社群所產生的行動經驗,會因不同的群體、情境或目的 而有所差異,而這些差異的經驗,正創造了課程理論省思與重塑的機 會,形成建構、解構與再建構的生息循環。此觀點不再視理論建構為 專家學者的特權,而是人們在生活世界中思考與推理的一種活動。教 育批評這種強調於理論分析與實務探究兩者間往返辯證的研究行 動,實是充滿了實踐的張力。

在國外,運用教育批評進行經驗探究者,為數頗多(Barone, 1994;Donmoyer, 1993;Dotson, 2000;Siegesmund, 2000),未來可預 期將持續有研究者採用此種方法,然而,綜觀台灣學術研究中,除了 對教育鑑賞與教育批評進行理論介紹與評析外(黃政傑,1987),在 相關研究方面也只有周珮儀(1994)《艾斯納教育批評理論之研究》

碩士論文,但僅限於理論上的分析與國外相關研究介紹。而李雅婷

(2003)及林鈺萍(2003)則採用 Eisner 教育批評方法進行國小藝術 統整課程及教師教學之研究,相較於國外相關研究,台灣則是相當少 數,而以 Eisner 教育批評方法進行校長課程領導領域之研究,國內外 更付之闕如。

儘管台灣地區學者這兩年對課程領導領域的學術興趣非常濃 厚,但無論是美國或台灣,有關本領域的學術成果仍非常貧瘠,課程 領導研究領域仍處於萌芽階段,其學術造型仍在發展中。而歐用生

(2004b)曾提到:「目前國內課程領導過於偏向標準化課程管理模 式,偏重於科技理性的思維,依循線性作業程序,著眼於技術工作的 解決,結果失去『心』與『靈』」。因此,為利於課程領導領域學術造 型建構,以及具有「心」與「靈」的課程領導研究,本研究嘗試採用 課程美學探究取向之實踐方法—教育批評,進行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 導實踐智慧實地探究,以建構出一個新的課程領導研究領域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