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育部通令童子軍為必修科剪報

第五章   結論

照片 12 教育部通令童子軍為必修科剪報

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七四次常務會議記錄》,黨史會藏,轉引自秦穗齡(2004),

頁97),均為調訓人員。八一三淞滬戰爭後,戰爭態勢逐漸擴大,廬山訓練班 在一、二期克服困難舉辦後,第三期不得不停止辦理,轉為戰時服務隊。然而 期間共計調訓童軍教練員約一千人,影響程度不可不謂不大(中國童子軍總會

《三十年來的中國童子軍》,轉引自秦穗齡(2004),頁 97)。8 月,南京市童子 軍成立戰時服務隊,幹部訓練自8 月 15 日開始(中央日報,1937/8/4,四版)。

11 月,中國童子軍總會隨政府西遷(傅治平,1962,頁 40)。

12 月 1 日起嚴家麟、徐觀餘二人代表我國參加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九次國 際童子軍委員會,獲與會各國認同正式同意我國加入童子軍國際組織為會員國。

(中國童子軍月刊,15(2),頁 36-37;教育部,1957,頁 1123;1974,頁 1620;

傅治平,1962,頁 40;徐觀餘,1953b,頁 12)

1938 年 4 月 4 日國童子軍總會以中英文對照書函「告世界童子軍書」呼籲 全世界童子軍共同制裁世界文化敵人。這封書函獲貝登堡復函,世界童子軍總 會國際辦事處來函同意免除我國繳納會員國年費(黃克仁,2011,頁 285)。

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提出「訓練重於作戰」通過設置中央訓練委員 會議案,以蔣中正為委員長。中國國民黨中央訓練委員會在 5 月 1 日成立,開 始籌設中央訓練團。7 月 9 日由蔣中正兼任團長,陳誠為副團長的「三民主義 青年團」成立(杜元載,1974,頁 322,324)。統籌抗日期間,全國各地各層級 類別的組訓工作。這一年,為學習農民運動公費留學赴德學者吳兆棠奉召返台 [sic]接替劉詠堯主持童子軍總會32(傅治平,1964),並為後續中央辦理童子軍 幹部訓練建構新的方向。

1939 年。元旦,「戰時童子軍」以旬刊方式出版,發刊詞由吳兆棠提「瑜 江巴童子軍新年募款運動的意義與目的」,二月一日出版,吳兆棠續提「我國 童子軍教育的理論與實際」。三月一日出版,由鄭昊樟所撰「極偉園中的訓練 事業」,是文獻中首見「極偉園」一詞。五月,兩江女子體育學院在重慶復校,

校地設置於南岸地區,建築校舍將體育學校擴充並開設童子軍班以培養女童軍 高級師資(戰時童子軍,1939/5/15,頁 31)。

6 月 4 日,教育部與中國童子軍總會,在合川設立「中國童子軍教導人員

32原稿所述為「返台」,此一描述與當時局勢有所競合,特此述明。

訓練班」。第一期學員人數約 100 人。第二期起由陳立夫擔任班主任,吳兆棠

(兼任主任秘書)與葛晏春擔任副主任(戰時童子軍,1939/6/15,頁 25)。8 月20 日,第一期結訓蔣中正主持結訓典禮33(臺灣童子軍,1(8),頁 2;中國童 子軍月刊,12(7),頁 9)。第二期起,中國童子軍教導人員訓練班,改直接歸 屬於中央訓練團組織下,合川教導人員訓練班共計辦理五期,訓練近 2,000 人

(傅治平,1962,頁 40;劉彥俊,1987,頁 97;鍾南,1977,頁 104~105)。

另自6/26 日起舉瓣童子軍四期、羅浮童子軍二期、幼童軍二期之短期訓練班(每 期約10 天),並於 9 月 9 日至 10 日舉辦年度聯歡會(戰時童子軍,1939/6/15,

頁26),因屬報導性質實際辦理情形與課程確實內容不可考,但在當時以訓練 童子軍幹部、師資作為組織發展的局勢下,此一班隊有其特殊性,仍先行記錄。

1941 年。隨者童子軍事業逐步開展以及國內政治局勢的需求,童子軍師資 的造就更是刻不容緩,才能滿足推行運動的需要,因此中央政府在國立師範學 院增設體育童子軍專修科以及國立中央大學增設童子軍專科(〈中國國民黨五 屆六中全會教育報告〉《革命文獻》第五十八輯,頁182,轉引自秦穗齡(2004),

頁93)設置三年以來僅有 88 位畢業生(表 8),明顯不足以解決人力不足的情 形。

所以中央政府藉由定期舉辦童子軍教練員檢定試驗、舉辦教練員短期進修 班、開辦師資速成班及開辦業餘講習會等四項措施來彌補長期訓練無法解決問 題的窘境(秦穗齡(2004),頁 94)。但是,學校教育與短期班隊訓練,在其 效果上仍有所差異。

表8 童子軍專科班畢業學生數統計(1942~1944)

畢業年度 1942 1943 1944 合計

畢業人數 48 23 17 88

資料來源:節錄〈全國高等教育畢業生數統計表〉《革命文獻》第六十輯,頁129,轉引自秦穗 齡(2004),頁 93)

2、童軍學術化

1942 年。在 1941 年張忠仁先生擔任駐會常務理事後,「童軍學術化」的

33致詞內容:中國的兒童,由於我們國家的特殊環境,決定了負有為國家民族的獨立自由而奮 鬥的重大責任,當然不能和歐美的兒童一樣,享受那種幸運的理想教育。所以我們中國童子軍

,也就不能完全模仿人家,而唯人家馬首是瞻;你們今後教導童子軍,應當明瞭這一點。必須 以中華民族為本位,以三民主義為基礎去訓練兒童,使其成為適合我們國家民族所需要的三民 主義的戰士,才是我們中國童子軍教育的真精神。

風氣逐漸展開。以簫忠國為首結合童子軍相關學術界人士籌組「中國童子軍教 育學會」(蕭忠國,1956a;蕭忠國,1956b)。

1943 年。五月底起,張忠仁等利用每週日上午舉行「童子軍學術講座」,

此一系列講演自5 月 30 日起至 1944 年 1 月 30 日共三十三場講座,其記錄為《童 子軍學術講座》一書主要的來源。6 月 20 日,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由吳兆棠、

蕭忠國、劉詠堯及徐觀餘等人在重慶成立。成立主旨為“闡揚並研究三民主義 童子軍教育理論與方法,及世界童子軍學術的探討,以促進中國童子軍教育之 發展”。推選吳兆棠為首任理事長,陳立夫、朱家樺、谷正綱為名譽理事。劉 詠堯、徐觀餘、朱重明、蕭忠國為理監事。並出版《童子軍教育之理論與實際》

一書(傅治平,中國童子軍月刊,2(1),頁 4;31(2),頁 41;蕭忠國,1956b,

頁11)。此一組織延續至今為童子軍教育具有學術性質與地位,建構良好的基 礎。同年秋天,中國國民黨中央三民主義青年團為統一全國青少年的組訓工作,

將中國童子軍的組訓工作更動歸為該團工作之列,也讓童子軍的發展走入社會 運動之一部。

1944 年春,教育部陳立夫部長認為童子軍教育師資缺乏問題急需解決,決 定在重慶青木關(教育部遷建區)成立「國立童子軍師範學校」,任命嚴家麟 擔任校長,張忠仁擔任生活實驗委員會主任委員。2 月 25 日舉行開學典禮(童 子軍學術講座,頁351)。

3、戰後復員-童子軍運動的思維

1945 年 4 月 16 日,由中國童子軍總會舉行「全國童子軍幹部會議」,共 有浙、皖等十七省代表及教育、兒童、福利、心理、衛生等專家一百餘人參加。

(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鑑,頁1338;童子軍教做學,3(11),頁 3~4)。該最 重要決議有四:

(1) 確定今後十年工作計劃綱要,明白規定工作之步驟,按期 舉行,以奠定童子軍事業之基礎,俾達成中國童子軍教育 之使命。

(2) 規定會員大會辦法,使中國童子軍之門戶大開,凡熱心童 子軍事業之人士,儘量歡迎參加,維持事業於不墬。

(3) 奠定經濟基礎,通過籌集中國童子軍事業十萬萬元基金運

動辦法,並辦理各種生產事業,以期達成自給自足之目 的。

(4) 修訂各種童子軍訓練合格標準,以適應時代之需要,而使 編定教材有所依據。總會組織與人事有重大改變。

此次會議奠定了爾後童子軍運動發展的重要概念,特別是第二項決議,將 童子軍運動從「童子軍教育」窠臼中走出引進了「童子軍運動」的思維。加上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加入中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會為團體會員,並當選為理事

(蕭忠國,1956b,頁 11),讓童子軍運動的學術化、社團化漸漸走出其道路。

5 月 1 日中國童子軍總會第三屆全國理事會改組完成34,並成立第一屆監事 會(教育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頁1336)。八月,為了使「提高行政效率,

延攬專門人才,宜先從改組理事會秘書處,採用總幹事制為始」(袁宗澤,1948),

任命章輯五為首任總幹事(童子軍教學做,2(2),頁 46;聯合報,1952/3/5,二 版)期望能成為執行業務及行政工作的總指揮、成為理事會的秘書、是分組委 員會的秘書而且是專任有給職的(袁宗澤,1948)。在 8 月 9 日隊日抗戰宣布 勝利後,至11 月童子軍總會展開復元工作,訂「復原服務辦法」並派蘇志敏到 重慶,陳啟宇到四川西部,湘鄂區為蕭忠國,皖贛區為袁宗澤,江浙區為陳邦 才,冷雪樵至桂粵閩,負責該區域童子軍教育復原的工作(中央日報,1945/11/17,

第三版)。

1946 年。復原工作受共黨引起內戰的影響復元工作並不順利。童子軍教練 員的培養,除在山東舉辦光復後第一期童子軍訓練有62 人參加(劉彥俊,1962,

頁34),總會在年底遷回南京五台山舊址恢復辦公(教育部,頁 1338;鍾南,

1977,頁 109)。

1947 年。童子軍的主管機關明確歸為”自三十六年開始,奉總裁兼會長手 諭交教育部管轄,並修訂總章規定由教育部長兼任理事長…”(教育部(1974),

p1599;p1629;劉彥俊、朱其榮,1995,頁 57)。

1948 年。5 月 13 日,第三屆第二次全國理事會修正通過「中國童子軍總章」、

34第三屆全國理事會,理事長為張治中,副理事長為嚴家麟。常務理事為康澤、常道直、劉詠 堯、吳兆棠、郝更生、蔣經國、張忠仁。理事為陳誠、吳鐵城、朱家樺、張厲生、王世杰、谷 正綱、張藹真、顧樹森、段錫朋、桂永清、李惟果、章輯五共十九人。趙範生為主任秘書。後 因嚴家麟辭不就職改由周亞衛任副理事長。監事會成員張伯苓、陳大齊、周亞衛、杭立武、賀 衷寒、于斌、陶玄、賴璉、劉季洪、溫麟、蓋其新。

「中國童子軍榮譽評判委員會組織章程」(陳海光,1985,頁 132-142,149-153)。

5 月 16~18 日,於南京五台山召開「三十七年度全國童子軍教育行政會議」(童 子軍教做學,3(12),頁 59)。10 月 1 日,舉行全國行政幹部會議,教育部 公告「初級中學童子軍訓練標準」、「中國童子軍三級訓練合格標準」(台灣 省理事會,頁27~34;陳海光,1967,頁 67-73)。各項政策均為重新建構符合

5 月 16~18 日,於南京五台山召開「三十七年度全國童子軍教育行政會議」(童 子軍教做學,3(12),頁 59)。10 月 1 日,舉行全國行政幹部會議,教育部 公告「初級中學童子軍訓練標準」、「中國童子軍三級訓練合格標準」(台灣 省理事會,頁27~34;陳海光,1967,頁 67-73)。各項政策均為重新建構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