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養態度的理論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養態度的理論及相關研究

長久以來父母的教養、親職教育以及親子關係一直是社會大眾所關注的議題,綜觀國 內與父母教養的相關研究數量甚多,本研究採取「教養態度」一詞,並進行相關文獻之探 討。

壹、教養態度的定義

國內外各學者對於「教養」一詞的界定與看法分歧,包含認為教養是一種親子互動的 歷程(歷程觀點);教養為父母教養子女時,所呈現的態度、情感、信念(態度與價值觀 點);教養子女的日常生活習慣及行為時所採用的策略即為教養(策略觀點)(陳秀紋,2007)。

關於「態度」的定義,根據林佳薇(2007)整理社會心理學家所指稱之「態度」,共含括 了認知、情感及行為三個層面。

綜合上述教養及態度的定義,教養態度之涵義為父母於日常生活教養子女的過程當 中,所呈現的信念、情感與行為表現。自民國64年起於國內學術論文開始出現「教養態度」

的相關研究,如楊國樞(1986)與林青蓉(1995)認為教養態度係指父母在訓練亦或是教 導子女方面,所持有關認知(或知識、信念)、情感(或情緒)以及行為意圖(或傾向)。林正文

(2001)則以父母教養子女時,表現的態度、情感、信念與在行為上所顯現的基本特徵來 定義「教養態度」。陳秀蓉(1986)也認為父母在教導子女時所抱持的認知、信念、情感 或意圖即為父母之教養態度。謝素分(2005)提出父母教養態度與父母所採取的管教子女 策略和做法有關,包含父母的態度、價值、信念和行為表現,且父母教養態度實際上是一 種複雜的運作過程,會受到父母本身因素與子女特質雙方面的影響。張維中(2005)分析 父母教養態度的意涵為父母在教導子女生活常規和做人的道理,與教養子女行為表現時,

所呈現一套特定的態度和行為模式。劉奕樺(1996)與謝佳容等人(2005)認為教養態度是父母 的一套思想、目標、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楊瑛慧(2005)指出教養態度為父母的教養方式,

例如:對子女的態度、希望、認知、信念、興趣、價值觀、行為及人格特質等。陳秀紋(2007)

則提出教養態度應該包括了信念、情感等心理與實際行動層面。林佳薇(2007)則認為教 養態度是教育、養育子女時所抱持的認知、情感及行為。

除了歸納上述各學者對教養態度之定義著重於了認知、態度、行為及信念外,另有學

者於定義中增入了其他不同的層面,如:一、權威與支配:林世莉(2003)教養態度為父 母在教養子女時,所表現在情感、權威、支配、期待上積極或消極的態度。二、策略:魏 惠貞(1984)提出教養態度為父母對子女以採取下列方式與策略,包括命令、精神及物質 懲罰、精神及物質獎勵、忽視等等給予關照、要求或訓練。

根據上述各學者對於教養態度的看法,研究者整理歸納出「教養態度」所包含的三個 層面:

一、認知層面:父母養育與教育子女時,所持有的認知、信念、思想、目標、意圖、

價值觀。

二、情感層面:包含父母對子女所表現的情感、希望、期待。

三、實際行動層面:涵括父母之行為表現、行為模式、行為策略(命令、獎勵、懲罰)、

訓練。

本研究探討自閉症兒童母親教養經驗,其中包含了教養態度與教養策略,故於教養態 度的部份,將採取上述之「認知」及「情感」兩個層面來討論,至於「實際行動層面」因 涉及父母於教養過程中所採取的策略,將置於教養策略部份再行探討。

貳、父母教養態度之相關理論

Mead(1976)自心理學理論中,整理出包括心理分析論、發展成熟論、認知發展論、

社會學習論、行為論以及存在現象論六種教養態度的論述,試圖由不同理論觀點來解釋子 女社會化的歷程中,父母的教養會經由何種途徑來影響子女。除前述之六大理論之外,林 佳薇(2007)統整之教養態度之理論與研究,則含括了心理分析學派、依附理論、共依附 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完形學派、人本心理學派、氣質理論。本節將統整提出心理分析論、

發展成熟論、認知發展論、社會學習論、行為論、存在現象論、依附理論、氣質理論之相 關理論,以做為了解父母教養態度的理論基礎。

一、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tic Approach)

奧國精神醫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為心理分析論中最具影響力的 學者,他雖然沒有直接特別父母教養態度,但是強調父母在子女兒童時期扮演了極為重要 的角色,根據Freud的看法,個人人格的基本結構大致在六歲以前就已經形成,且嬰兒與兒

童期的生活經驗是形成個人人格的主要因素(張春興、楊國樞,1973)。在兒童三至六歲 與父母相處的過程當中,會逐漸將父母的觀念以及行為準則內化,是以幼年經驗會影響個 體的社會化以及人格的發展(謝素分,2005;林佳薇,2007;李玉芳,2008)。故本理論強 調,生命早期的經驗影響會往後的發展,兒童時期是決定人格的關鍵期,兒童與父母的關 係極為重要(林佳薇,2007)。另外,本理論認為兒童的本我具有「性」和「攻擊」的傾 向,這是人類天性與遺傳的產物,當本我的驅力過強時,需要經由父母的引導、修正而使 之改變。父母的教導可以讓兒童的行為表現由外而內,進而學得自我控制。由心理分析理 論可知,父母的教養態度對於子女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父母要特別注重對子女的教養;

並且了解孩子的內在趨力,適時、適度的給予其限制或是改進的空間,才能讓孩子人格產 生正向的發展。總括而言,本理論特別強調認同和社會化的概念,這些概念透過學習理論 的解釋後,成為六十年代,研究子女教養態度的重要解釋依據(謝素分,2005)。

二、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 Approach)

認知發展論之代表人物為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Piaget 認為個體認知發展必須經過四個固定且連續的發展階段:(一)感覺動作期(二)前運思 期(三)具體運思期(四)形式運思期。本理論認為父母教養的方式是影響認知發展的主 因之一,因此強調父母在教養上應該配合這四個認知發展階段的特徵,提供有利於孩子發 展與學習的良好環境,給予有利認知發展的刺激,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並鼓勵孩子勇 於探索(黃家燊,2004;楊瑛慧,2005;鄭雅婷,2006;謝素分,2005;鍾聖校,1993)。

三、發展成熟論(Development-Maturational Approach)

發展成熟論由Amold Gesell(1862-1930)提出,強調成熟為個體發展的主要原因,而 發展進行的方式是螺旋狀的,在不同階段有些發展會重複。在此過程中,內在生長因素重 於外在環境,故成熟不受額外特殊訓練及練習的影響。本理論以成熟與發展為主要的觀點,

說明了兒童的學習必須與其身心特質的成熟度相配合,才能獲致有效的學習,故父母的在 教養上要秉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配合子女的身心成熟度與發展,體察孩子的發展的需求,

並重視孩子的個別差異,因應其成熟度的不同因材施教,給予適當的教養、協助、輔導,

如此才能協助子女健全的發展其身心及潛能(王珮玲,1992;李玉芳,2008;陳秀枝,2008;

楊瑛慧,2005;鄭雅婷,2006;謝素分,2005)。

四、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Bandura與Walters(1963)的社會學習論為Mead所提及的六種教養態度的概念中,與父 母的教養會如何對子女產生影響,最具相關性者。本理論的重要概念為「觀察學習」與「楷 模」學習,強調個體是經由觀察與模仿他人行為而獲致學習的,且個人、行為與環境三個 因素彼此之間會因交互作用而產生影響。根據Bandura的研究發現,兒童最喜歡模仿他們心 目中最重要的人(significant others),重要的人是指日常生活中對他最具影響的人,例如:

較有能力或權威之人。社會學習論對父母教養態度的看法為,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觸的人;

也是最早的角色示範者與增強者,故父母生活當中的任何言行舉止都可能被子女經由觀察 後而模仿習得,尤其同性別的父母,更是子女喜歡模仿與主要認同的對象。因此父母要特 別注重本身的身教及言教,以身作則,所謂「教育總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透過父母於 生活中示範正確行為,才能引導子女發展出良好的行為。甚至,父母應當培養良好的親子 互動關係、給予子女溫暖的情感互動、聆聽其說話並且鼓勵其發展社會能力(李玉芳,2008;

邱上真,2008;林佳薇,2007;林虹伶,2005;陳秀枝,2008;楊瑛慧,2005;鄭雅婷,2006;

謝素分,2005)。

五、行為論(Behavior Approach)

Skinner的行為學派在於探討人、環境與刺激之間的交互作用關係,用以解釋人類的學 習行為。個體必須對環境刺激有所反應與操作,才能習得新的行為,且強調人的行為是可 以塑造的,即日後的所謂的行為改變技術。行為論在父母在教養上的運用為,父母可以適 時的運用正負增強、消弱、獎懲原理或代幣原則,建立子女日常生活的行為規範,以培養 子女良好的行為模式。

六、存在現象論(Existence-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存在現象論代表人物首推Carl Rogers,其主張以自我概念為中心,強調個人對現實的主 觀感受且著重個人意識。本理論對於父母教養的看法為:做為一位好的父母,必須要能接 受自己與他人,學習自我情緒的控管,並且對於子女的行為表現給予適度懲罰,另外,要 讓子女發展出對自己及他人行為反應的評價能力,必須對子女的行為應有所選擇。而學習 及懂得聆聽子女所要傳達的訊息,更是增進親子間情感及改變與子女互動型態的重要法則。

七、依附理論

Bowlby於1969年提出了依附理論,觀察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關係,發現嬰兒會將與照 顧者的互動經驗,內化成一個內在運作模式。此內在模式包含了情感、期待、信念、行為 策略、對訊息的解釋,研究顯示早期的依附關係對個人日後的認知發展、社會能力、與他

Bowlby於1969年提出了依附理論,觀察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關係,發現嬰兒會將與照 顧者的互動經驗,內化成一個內在運作模式。此內在模式包含了情感、期待、信念、行為 策略、對訊息的解釋,研究顯示早期的依附關係對個人日後的認知發展、社會能力、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