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文獻回顧

一、歌仔戲與拱樂社研究

在歌仔戲源流方面,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中的〈台灣歌仔戲 史〉當為台灣最早討論歌仔戲史的著作,呂以其自身的劇場經歷完成此書,今日 視之固有其不足之處,但因為年代很早,故亦極具參考價值,文中並已明確提出,

1928 年台灣歌仔戲劇團「三樂軒」回鄉祭祖,往同安進香,歸途經過廈門,在 水仙宮媽祖廟演出三天(頁241),是為歌仔戲由台灣流傳至中國的文獻記載。

曾永義(1987)《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以其自身深厚的戲劇研究 成果及實地的田野調查,完成這部重要的歌仔戲源流史,其中對於歌仔戲的起源 考之甚詳,多由方志等一手文獻資料剪裁、推敲而來。亦提到拱樂社與陳澄三,

認為拱樂社是當時為數眾多職業歌仔戲班中的「巨擘」,而拱樂社的散班是內台 歌仔戲所做一切努力的結束,並認為明華園、新和興等劇團在國父紀念館及社教        

20  特別感謝邱文錫先生與李南衡先生的大力協助,在詞彙、文化方面給予寶貴的指導,為本研 究之主要訪談對象,另,筆者家人亦提供許多寶貴語料,併此致謝。 

館的演出僅止「曇花一現」,未足以盤據內台(頁76 及註解)。內台歌仔戲的 發展於曾成書之時看來確實如此,然其成書之後,越來越多劇團走入所謂「內 台」,雖然不像過去是主要的娛樂活動之一,卻也走出另一種藝術風貌與存在型 態。

陳耕、曾學文(1995)《百年坎坷歌仔戲》則以中國福建的觀點,陳述歌 仔戲的源流,內容較為淺白,對於源流、發展等與曾書差異不大,惟觀點稍有異 於曾作。

拱樂社的表演舞台多為「內台」,內台歌仔戲戲始於何時,目前大概有三種 說法,呂訴上(1961)認為早在 1916 年,其所憑藉者為演出戲單,陳耕、曾學 文(1995)從之。曾永義(1987)列舉許多文獻記載及對演員的實地訪談結果,

反駁呂訴上的說法,推斷應為是1925 年,劉南芳(1988)從之,邱坤良(1992)

亦認為應在1925~1926 年。

在拱樂社方面,最早的學術專著,應為劉南芳(1988)《由拱樂社看台灣歌 仔戲之發展與轉型》21,這篇完成於1988 年的碩士論文離解嚴不久,台灣相關 研究不僅未被注意甚至尚有點禁忌,而歌仔戲在政府的教育及傳播政策22之下發 展多受限制。該論文首先概述了台灣歌仔戲的源流與發展,並將拱樂社的崛起定 位為歌仔戲顛峰時期的代表之一。文中詳述拱樂社的歷史及老闆陳澄三的經營理 念、過程與方式,其中較為重要者,一是主要演員錦玉己之出走而使得陳澄三考 慮改變劇團運作方式,找來資深演員陳守敬、葉海等專職從事編劇工作,歌仔戲 首度以劇本、以文字的方式呈現;一是錄音班的成立,使歌仔戲的製作走向「文 化工業」式的複製與再造。劉文認為,劇本的編寫使歌仔戲成為成熟的劇種,錄 音班卻傷害了歌仔戲的生命力。該研究最可貴者,應屬「第一手資料」,劉南芳 親自訪問陳澄三先生本人,並實際閱讀拱樂社劇本手稿,故其研究之可信度非常 高,在拱樂社及歌仔戲歷史保存上,功不可沒。

而對拱樂社最深入的研究,當屬晚近出版的邱坤良(2001)《陳澄三與拱樂 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這本著作可以說是拱樂社劇本整理計畫的成 果報告書,邱坤良以其長期劇場研究之功,對拱樂社的歷史源流、營運方式、劇 團內部人事變遷、劇本與舞台分析等等,都有十分周全的基礎介紹,書中並有多        

21  劉南芳,1988,《由拱樂社看台灣歌仔戲之發展與轉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2 1975 年 12 月 26 日,廣電法修訂明令「電視台對國內播音語音,以國語為主,方言應逐年減 少;其所佔比率應由新聞局是實際需要定之。」電視台通常安排半小時閩南語連續劇,半小時 歌仔戲或布袋戲。 

幀珍貴照片,內容也較為詳細,在文化與歷史方面亦有所論述。

二、歌仔冊研究

歌仔冊方面的研究數量較多,王順隆不僅建立了歌仔冊資料庫,也有多篇與 歌仔冊相關之論文,如〈「歌仔冊」的押韻形式與平仄問題〉(《民俗曲藝》136 期,2002)、〈談台閩「歌仔冊」的出版概況〉(《臺灣風物》43 卷 3 期,1993)、

〈歌仔冊的韻字的研究〉(《第三屆台灣語文論文發表會論文》,1999)。

臧汀生的〈試論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之文字記錄〉(《民俗曲藝》55 卷,

1988)、《台灣民間歌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台 灣閩南語民間歌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等,雖非 直接針對歌仔冊分析,但其對押韻的研究方法,成為許多歌仔冊研究者參考的對 象,另外,〈從台灣歌仔簿俗寫形聲字,談形符兼指示變音作用〉(第一屆中國通 俗文學及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3)則討論了用字方面的問題。 

此外如林慶勳〈台灣歌仔簿押韻現象考察——以《人心不知足歌》為例〉(第 五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1995)、《問路相褒歌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1999),施炳華的〈談歌仔冊的音字與整理〉(《成大中文學報》第 8 期,2000)

等等,皆討論了歌仔冊音、字、韻等相關問題。 

姚榮松(2000)〈台灣閩南語歌仔冊的用字分析與詞彙解讀:以《最新落陰 相褒歌》為例〉據其於1994 年的用字分類(詳後),將《最新落陰相褒歌》之 用字粗分本字、訓讀、借音、新造字四大類,將全本歌仔用字以此四類區分之,

一一說明。並將借音字的類型再細分為「純粹通假」(有本字而不知,如以搭為 貼、以賓為鬢、以簡為敢)、「不識本字,但求記音」(以乎代予,以岸代捍)、「虛 詞語助,同音假借」(動詞後置成份)、「合音標示字」(這一曰只(或職)不會曰 袂、共伊曰皆)、「詞音假借,近乎連綿」(聖會即啥貨、按盞即按怎)。文中並提 出一字多音的現象,如訓讀字「不」有put、m̄、bē、bô 等音。統計結果並顯示

「借音字」為本字(或正字)之外最大宗的選擇,約佔八成。

杜建坊(2008)《歌仔冊起鼓》,則是積作者長年收集、整理分析歌仔冊的 心得,所完成的歌仔冊研究專著,作者非常肯定歌仔冊的文獻地位,因歌仔冊的 題材幾乎無所不包,傳達了相當多的常識與典故,部分逗趣的內容亦有休閒娛樂 的效用。作者以音韻比對、用字比對等語言學的方法,羅列歌仔冊中的例子來證 明,尤其在方言差異的分析上相當深入。

近年來有不少碩士論文選用單本歌仔冊作為研究對象,並著重於語言研究,

包含音韻及用字。陳雍穆(2002)〈孟姜女歌仔冊之語言研究——以押韻與用字 為例〉,音韻方面歸納整理統計韻腳,探討哪些狀況可押韻,以及押韻的句式等,

也看出漳泉混用的現象,在用字方面則分類各種用字方式,討論用字系統化與否 的問題。其餘類似的基礎研究論文,如郭淑惠(2003)〈歌仔冊《八七水災》語 言研究〉、陳姿听(2002)〈台灣閩南語相褒類歌仔冊語言研究——以竹林書局 十種歌仔冊為例〉等,皆以選定的歌仔冊為文本,分別就音韻、用字、詞彙作整 理與分析。

三、用字研究

漢字研究方面,與本研究相關者,非傳統的文字學,也不盡然是俗文字的研 究範疇,而是「用字學」,即以既存在之用字材料進行類型分析,而非探討文字 之音義等內涵,也就是偏重於選字的方法邏輯,而非背後的文字學原理。這方面 的研究,姚榮松(1990、1994、2000、2005)之研究成果相當全面且具系統性 及實用價值,如〈閩南話書面語的漢字規範〉(《教學與研究》第 12 期,台灣師 大,1990)、〈閩南語書面語使用漢字類型分析〉(《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1994)等。姚認為將用字分類的好處是便於釐清各種用字的性質,

並可進一步統計。並將閩南話書面語的歷史和文獻分為「荔鏡記等戲文」、「韻 書」、「台灣本土通俗文學文本(歌仔冊、流行歌)」、「鄉土文學作品」、「辭典及 日人研究成果」等五類,最後提出閩南語漢字選用原則的評估。選用漢字受到使 用者對漢字的認識與好惡、對閩語的掌握等等因素影響,列舉鄭良偉、洪惟仁、

許極燉之用字理論。

韓可龍(2005)”Written Taiwanese”,以書面台語(在該文中僅指臺灣閩 南語)為主題,由荔鏡記至當代書寫,並包羅漢字、羅馬字、日語假名等書寫方 式,做一全面的歷史回顧與現象分析。從「早期傳統」開始,介紹各種傳教士留 下的羅馬字文獻、戲曲劇本、十五音韻書及歌仔冊,認為漢字書寫的閩南語文獻,

其用字方法至現代都不脫傳統文獻曾經出現過的範疇;接著介紹「台語字母的書 寫」,也就是拼音文字的部分,敘述羅馬字的發展,比較數本羅馬字字典的異同;

在「日治時期」一章,則分述羅馬字與漢字的發展,以及日本人對於台語教育的 政策,以及以日語假名拼寫台語的情況,同時整理1930 年起的鄉土文學論戰中,

台語書寫的相關辯論,簡述從連雅堂到黃石輝、郭秋生等人的正字方案;最後並

簡述「現代台語書寫」的情況,包括台語文學的發展、辭典學的興起及教科書的 編纂情況等,也提到混和書寫(即漢羅夾雜)的方案,對於當代各種拼音亦做了 介紹。作者認為台語正字的道路仍無法看見盡頭,各種書寫方式仍以「多正字並 存」的狀態持續下去。

另外,臧汀生〈從古今形聲字的外在現象談台語書面用字的規劃〉(彰化師 大國文系集刊第 1 期,1996)、洪惟仁《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台北:前衛,

1992)、鄭良偉《走向標準化的台灣語文》(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89)

等等,都是閩南語書寫研究極具參考價值的著作,鄭良偉與洪惟仁對於台語文的 筆戰(收於《台語文摘》),亦充分思辨當代閩南語用字之種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