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金銀天狗》的音字研究

第二節 用字類型

台灣閩南語書寫的狀況在不同的時代有相當分歧的表現,大體而言以漢字和 羅馬字為兩大主流。漢字傳統起於《荔鏡記》等以閩南方言書寫的戲文,除了仍 佔多數的漢字字源字之外,也出現不少閩南用字;戲文之外最大宗的閩南語文獻 便是「歌仔冊」。羅馬字傳統來自西方傳教士,他們為了傳福音,將閩南語、客 家語、台灣南島語等,以羅馬字拼寫。台灣南島語因為本無文字,以羅馬拼音的 形式作為其書寫系統便成了唯一的發展。但對於閩南語和客家語來說,其初衷可 能僅是為了便於流通,或者作為漢字的替代方案,但隨著教會羅馬字的發展與興 盛,加上台灣接受日本殖民之後的民族反思,羅馬字使用者群漸漸賦予其正式書 寫系統的地位,至今不墜。

台語書面文字的演變詳如第四節,本節企圖將《金銀天狗》的用字選擇加以 整理歸納,除了作為台語文字研究之基礎分析資料外,亦企圖從中獲取「漢字使 用」的社會觀察,以為現當代漢字選擇之參考,同時展現在文本中對於漢字使用 所呈現出來的自由風貌,表現漢字的另一種面向與可能性。

一、歌仔、歌仔冊與歌仔戲

既然閩南語書寫的方式相當分歧,又發展了幾百年,《金銀天狗》的書寫方 式必然有所承襲。如前述,閩南語漢字書寫文獻中,以戲文和歌仔冊為最大宗,

戲文、歌仔、歌仔冊、歌仔戲之間的關係需先釐清。

荔鏡記戲文依其曲式和劇本型態來看,皆為南宋以降的南戲傳統,在泉州地 方則以南管梨園戲為其劇種。歌仔戲則是發展於台灣宜蘭的本土劇種,由福建隨 移民傳入台灣的錦歌(歌仔),原本只有傳唱的小調,搭配上簡單的劇情之後便 有了戲曲的雛形。當加入更多的戲劇元素,逐漸由小戲發展成劇情、舞台、角色 行當等都較為完備的大戲,發展成熟的歌仔戲,其曲式多為七字一句,四句為一 個小單位。而「歌仔」亦多是七字一句,唱些民間故事、鄉野傳說、勸善規惡等 內容,福建的「錦歌」與台灣所說的「歌仔」,或許本質上相同;「歌仔冊」就是 書寫、記錄「歌仔」的小冊子,大致可以用現代流行音樂的「歌詞本」去理解,

但歌仔冊裡的「歌詞」卻不一定用固定的曲式演唱。隨著歌仔冊的印行與流行,

歌仔創作者在值和量上都增加了許多,歌仔的內容也擴及到歷史典故、奇聞軼 事、笑談相褒甚至自然人文風物等等,包羅萬象。

《金銀天狗》是歌仔戲劇本,用字基本上承襲自「歌仔冊」。由於《荔鏡記》

是閩南語早期文獻,很可能也是閩南語(漢)文字化的初嘗試,因此創造了不少 閩南語特殊的方言字,僅出現於閩南語文獻中。部分用字也為歌仔冊所採用,但 歌仔冊比起戲文更為口語,又因其內容多元且貼近庶民生活,在書寫上必然得生 出許多字來,而其選字用字的風格,最大的特色便是大量採用借音字。

借音字一般的定義,乃指取同音的另一字來代替原本要寫的字。之所以需要 借音,或許是原本欲書寫的字不明為何字,或者刻意以較簡易的字來替代。而歌 仔冊的借音字,已超越了這個範疇,原本欲表達的「字」是什麼並非第一條件,

其「音讀」才是最重要的考量。杜建坊(2008)甚至認為:「此種作法根本是將 漢字當拼音字母使用」、「歌仔冊是一種表音文字紀錄」73。筆者認為,言其為「表 音文字」並不甚恰當,「見字知音」的歷程,仍須透過對於借用之字的理解,方 有傳達音讀的效果,而不是將該字視為一個表音符號。我們只能說,歌仔冊大量 使用借音字,不僅數量多,在概念上亦已超出傳統「借音字」的指涉。

歌仔冊吸收了部分戲文中的用字,卻也創造出一批新字,歌仔冊的書寫本身 亦有所承襲,某些字約定俗成之後,成為歌仔冊作者與讀者之間認可的文字,對 於非歌仔冊閱讀者來說,很可能也無法確切明白某些字的意思。有些字的選用理 由讓人無法很輕易地領會,例如以「呆」表示醜的、不好的「 (bái)」,以「省」

表示什麼的「啥」等等。《金銀天狗》在用字上的「承襲」,最重要的倒不是這些 特殊借字,而是其「用字概念」,即以「傳達音讀」為最主要考量的用字風格。

二、閩南語用字類型

閩南語用字的選擇很多,姚榮松(1990)將閩南語用字類型區分如下74

       

73  杜建坊(2008)《歌仔冊起鼓》,頁 9、49。 

74  引自〈閩南話書面語的漢字規範〉,《教學與研究》第十二期,1990。 

(1) 本字 集》,頁 177~192 

是與1990 年的分類最大的不同,1990 的分類中,方言字下再分新造字與新義 字,然新造字可表音也可表義,新義字則借其形體,可能既不表音、也不盡然表 義。1994 年的分類方式解決了這個不清楚的地方。但原本「方言字」一類所欲 傳達的概念也被打散在各類中了。

三、《金銀天狗》的用字類型

本文原則上依循姚榮松的分類方式,再加上筆者的補充,來觀察《金銀天狗》

的用字狀況。

A「漢語字源字」的標準非本文之重點,故對這類的判斷,大致依循教育部

《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並採較寬之標準,以將焦點集中在各種「用字策略」上。

亦不區分本字、準本字及同源字三小類,皆視為漢語字源字一類。

B「閩南語本土字」類下,同樣先分表義與表音;表義類下的「訓讀字」,特 別注意在義訓上較難聯想的例子,以及將訓讀字再加上偏旁的策略。「新表義字」

與「新形聲字」的分類方式固然較為嚴謹,不過,依循這樣的分類,比較不能凸 顯閩南語文獻用字的「承襲」,例如「查某」是借音字(借閩音字),但其幾乎固 定的寫法,有「方言字」的本質,這是在進行分類時需要注意的。

本文的重點放在「標音字」的部分。姚(1994)將標音字分為新形聲、借 閩音與借國音,本文根據《金銀天狗》的用字狀況,將標音字分為五個群組:

(一) 借閩音字:此類等同於姚分類中的「借閩音字」,但在此類中分出四個 子項,後文依其借音策略分述。

(二) 借訓讀音:姚分類中未提出。即所借之音讀並非該字的閩音,而是借用 該字訓讀之後的音讀。

(三) 借音增義:約等同於姚分類的「新形聲字」,但更為複雜,詳後論。

(四) 華語音讀應用:約等同於姚分類的「借國音字」。但有另一種狀況,即 借音字與被借字的華語音讀相同,閩語音讀不同,該借音手段乃立基於 華語音讀,卻非直接借用華語音讀。

(五) 假名借音:姚分類未提出。使用日語假名來表現音讀,包括直接表音與 拼寫表音。

綜上所述,本文對於《金銀天狗》的用字類型分析,依文本特色將姚分類中 的1、2、3 項合併為一類,另增加姚分類中未提出的「借訓讀音」及「假名借 音」,為區分標音與標義的性質,仍保留新表意字與新形聲字的類別,但另外提 出對文獻承襲的觀察,共分為八類:

(一) 漢語字源字 (二) 訓讀字 (三) 新表意字 (四) 借音增義 (五) 借閩音字 (六) 借訓讀音字 (七) 華語音讀應用

表義 

表音 

(八) 假名借音

以下就此八類分別論述之。

(一) 漢語字源字

本類包括本字、準本字及字源字。使用字源字或許仍佔文本多數,不過不見 得是在「本字」概念下所做的選擇,大體而言,使用本字的字,多半是華語在該 字的字義與閩語有較密切的對應,音讀也較能掌握者。故比較值得一提的反而是 該字閩語的語源與現代華語不同,卻能使用閩南語本字者,如表示晚、遲的uànn 用「晏」;表示木板、即便今日異常錯用「板」字的用pang「枋」;表示發炎、

發熱的hông 用「癀」;表示正確、對的 tio̍h 用「著」;表示非血親的認定親屬關 係,如義子kheh-kiánn 的 kheh 寫為「契」等等,這些本字的用法在歌仔冊書 寫中亦多使用本字。

(二) 訓讀字

有些訓讀與華語的對應性高,有些需要聯想,有些情況可視為訓讀亦可能讀 本字音,這種兩可的情況需視構詞、語境、說話者身份、戲劇慣用語等加以判斷。

有些對應性很高,一看就能明白,但有些訓用的對應性很低,需要一點聯想才能 理解。使用訓讀本意,當為不知其字,而以較熟悉的官話用字來替代,但文本中 有部分訓讀字顯然違反這個假設,其本字反而比較容易理解。又或者訓用字的語 意僅有少部分與本字相同,經常是華語找不到對應性高的單字,或承襲自歌仔冊 的寫法等等。

以下將《金銀天狗》中使用的訓讀字中較特殊者列出,並略舉例說明。所列 詞例為文本中之原字,視需要將詞義在括弧中註明。所舉之例的順序,則大致依 照對應性由高至低排列。

「不」→用來表示否定的 m̄,如:不是、不知、不閣(不過)、不通、不 敢、不免(毋免,不需要)、不著(不對)、不甘(捨不得)、是 不(是嗎,疑問語助)、不驚等等。不與其他否定詞如「無」(bô)

「袂」(bē)等混用,但與原字音 put 混用。

「帳/賬」→表示帳目的「數」(siàu),如:賬櫃、帳想、算帳、欠賬、帳 項、賒帳等等,不與「數」混用。

「打」→「拍」(phah),完全對應,如:打算、打呆(打壞)、打拼、打 赤衰(觸霉頭)、打人、打派(差遣)、打死等等。不與「拍」混 用,但與原字音tá 混用。

「腳」→「跤/骹」(kha),完全對應,如:塗腳、雙腳、腳步、腳骨、腳 尾、灶腳等等,肢體的「腳」之意不與其他字義混用,但有借音 的用法。

「香」→「芳」(phang)完全對應,如:真香、鼻香(聞香,過乾癮)、清 香、恰香(比較香),不與「芳」混用,但與原字音hiunn、hiang 混用,另當作hiam 的借音字。

「嘴」→「喙」(tshuì),嘴巴,「嘴」的意思完全對應,但隨閩南語構詞 不同而加以應用,如:嘴唇、嘴角、好嘴(好言好語)、開嘴(開

口)、嘴批(臉頰)、嘴爛(口水)、嘴花(嘴皮子)、嘴鬚(鬍鬚)

等等。不與其他字義混用。

「黑」→「烏」(oo),完全對應,如:黑狗、黑影、黑雲、黑臭、黑暗、

黑龜(男子戴綠帽)、黑炮、黑衫、黑白(隨便、任意)、面黑黑

黑龜(男子戴綠帽)、黑炮、黑衫、黑白(隨便、任意)、面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