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中,國民黨人才甄補有哪些變化?

三、中山獎學金對政治甄補來說效益如何?

第二節 文獻檢閱

壹、菁英定義與理論 一、菁英基本定義

在十七世紀時,菁英(elite)起初被用來描述「品質優良的商品」,之後用以擴 大解釋為「優越的社會團體」,例如精銳部隊、高階層貴族等。根據牛津字典記載,

1823 年是英文中已知最早出現「菁英」一詞的年代,當時用來稱述「社會團體」。直 到十九世紀末的歐洲或二十世紀初的英美,因為義大利學者帕累托(Vilfredo Pareto)

的研究以及社會學菁英理論的傳播,才逐漸將菁英一詞廣泛地使用在政治學與社會學 領域中。9

對於「菁英」的定義,學者們有許多不同看法,但大致上分為兩種,一種屬於較 早的說法,依照「個人品質」(先天)如智力高、能力好,甚至有人認為血統也是定 義的標準;另一種是依「社會現實」(後天)如個人財富、社會地位或權力等要素來 定義。當今研究者在探討「菁英」多從「社會現實」的面向進行研究。然而,在「社 會現實」的研究面向也產生差異,有一種學說認為「社會上各種價值,如權力、財富 與地位,在分配上都不公平,少數的每人擁有極大量,但大多數的每人卻擁有極少量。

凡是獲得這些價值的量較多者,即為菁英」;另一種學說則稱「菁英係指對於社會、

政治與經濟等程序運作,有著較多影響力的人」。10

二、菁英理論

當代對菁英的研究,拉斯威爾(Harold Lasswell)於 1930 年代提出政治菁英的概

9 Bottomore, Tom.(1993). Elites and Society.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10 呂亞力(2009)。政治學。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頁 365-36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念與介紹的著作。他又於 1950 年代進行一系列各國政治菁英的比較研究。這些政治 菁英的研究,從理論探討到實證範疇,建立菁英理論之途。11

帕累托(1935)與莫斯卡(Gaetano Mosca)(1939)提出菁英理論,他們認為資 源和權力是由某些少數人所擁有,並非平均分散至個人或社會上,而這些少數人決定 國家與社會的走向。所有人類社會都可被區分為有遠見和能力的治理菁英,以及被治 理的平庸大眾。而現代菁英論者米爾斯(C. Wright Mills)以 1880 至 1930 年代美國 政治發展為例,提出「權力菁英」(power elite)的概念。他認為美國的菁英主要集中 在經濟、政治與軍事這三大領域。而這些菁英的家世、教育及信仰等,都具有相當程 度的相似性。因此這些菁英也無形中形成一種團體,米爾斯將其稱為「鐵三角」(Trangle of Power)。這群「鐵三角」也實質掌握美國政府決策權與領導權。12

帕累托(1935:13)與莫斯卡(1939:25)又進一步認為,菁英透過武力、宗教、

財富與知識來獲得地位,這四個要素在政治實體中密不可分。此外,菁英又分為政治 與行政領域的治理菁英,以及各行各業表現傑出的非治理菁英。迪(Thomas R. Dye)

則認為(2005:88-162),菁英是社會中把持權力角色之人,也是機構裡擁有權威地 位之人。所以他將菁英分為企業、政府與公眾利益三種類型。米契爾斯(Robert Michels)是以組織研究菁英的學者,其著作《政黨》(Political Party)以德國社會民 主黨為研究對象,提出著名的「寡頭鐵律」(The Iron of Oligarchy)。米契爾斯(1999:

184-186)指出從組織到國家都存在少數統治多數的事實,菁英是因為在組織內只有 少數人擔任領導人所具備才智能力所形成,並且在政治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政治菁 英中具有權力者成為統治階級,他們雖然佔少數,但卻壟斷權力,並享有權力所帶來 的資源及利益。

三、政治菁英相關研究

目前關於菁英議題的研究,可分為幾個領域,例如:跨國際的菁英比較,或是菁

11 彭懷恩(1986)。中華民國的政治精英-行政院會議成員的分析(1950-1985)。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頁 10。

12 王譯舟(譯)(1994)。權力菁英(原作者:C. Wright Mills)。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英個人特質、背景、行為模式的比較分析,又或者是探討不同階級(如:中央單位與 地方單位)菁英的互動模式。學界也從這些研究基礎上,逐漸構築理論與批判,甚至 是創新的研究方法。

菁英研究分成兩類,一類是社會學者透過菁英研究來了解社會階層化與變遷的問 題;另一類則是政治學者透過研究來探討政治權力的分配,以及不同階層人士在決策 的影響力等問題。而政治學者的菁英研究也分為兩類,一類是「比較研究」,將兩個 或多數同類型的社會菁英進行比較;另一類是「個案研究」,即對一個社會的政治菁 英或某類型的政治菁英做深度討論。研究的主要變項分別有:社會背景(出生的年代 或地區、家庭階級、父兄影響等)、教育情況、職業類型與升遷、社團歸屬,以及菁 英本身的態度、自我認知與期許等項目。13

西方學者對我國政治菁英最早的研究焦點,大多集中在中共的菁英研究,分別有 美國學者 Robert C. North 於 1952 年出版的《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菁英》(Kuomintang and Chineses Communist Elites)14以及 Robert A. Scalapino 在 1972 年所出版的《中華 人民共和國的菁英》(Elite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5等著作;同為中共的菁英 研究領域,我國亦有寇健文、耿曙等學者針對中國共產黨政治菁英特性及甄補模式進 行深入觀察與研究。

或許是因為戒嚴時期資料取得不易且諸多限制,對於國內政治菁英的研究大概從 1980 年代才開始,依照研究對象不同,大致可以歸納出幾種類型,彙整如下:

(一) 中央治理菁英

首先,陳義彥(1970)以《宋史》內有所記載且屬於北宋時期者共 1,935 人,以量化研究分析這些人家庭背景,探討北宋統治階層的流動趨勢、因素 與幅度,此研究發現科舉制度確實是寒門入仕的途徑,也是我國首位以量化 方式研究政治菁英者;彭懷恩(1986)與林斯檀(1993)皆以行政院八部二

13 同註 10,頁 370。

14 North, Robert C.(1952). Koumingtang and Chinese Communist Elites, in Harold D. Lasswell and Daniel Lerner eds, World Revolutionary Elites: Studies in Coercive Ideological Movements, 76-402.

15 Scalapino, Robert A. ed.,(1972). Elit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首長層級的內閣菁英為研究對象,前者將 1950 年至 1985 年間的內閣菁 英,從家庭背景、教育專長、甄補方式、結構與變動等因素進行量化分析,

後者則以孫中山先生的「專家政治」觀點,探討 1940 年至 1992 年,各個時 代在不同總統與行政院長的帶領下,我國內閣菁英甄補策略;同樣以行政院 為研究對象,陳鴻章(2011)觀察行政院從 1988 年至 2010 年在不同政黨執 政下,高階政務官與事務官流動的情況與差異;李功勤(2001)將 1950 年 至 1975 年止之國民黨中常委進行分類,並探討歷任內閣閣揆及內閣菁英背 景,他指出內閣菁英甄補的條件分別為技術專家、師生淵源及兼任中常委;

邱育琤(2005)以「代表性中央執政菁英」的觀點,比較分析兩黨執政菁英 個人背景等資料,來檢視國民黨、民進黨政府的中央執政菁英是否具有社會 代表性。

(二) 民選政治菁英

在民選中央層級政治菁英部分,蔡育倫(2001)以第一屆立委退職後的 發展,觀察政治菁英、媒體運作及選舉機制三者對於台灣民主化的影響;而 錢淑芬(1986)、陳明通(1990)、羅郁崑(1996)及鄭博文(2004)則以省 議員為研究對象,錢淑芬從社會學的角度切入,以民國 40 年開始計 10 屆的 縣市首長以及民國 46 年開始計 8 屆的省議員為研究對象,發現選舉確實成 為平民晉升仕途的途徑,並且多由曾任基層民選公職不斷地向上流動;陳明 通探討自民國 34 年至民國 75 年共 2,359 位省議員,在威權體制下的變化及 政治菁英流動的軌跡;羅郁崑則有別於其他研究面向,以時間事件史分析方 式,研究省議員的任期時間所受到社會特徵與結構影響的過程;鄭博文以民 國 48 年至民國 87 年共 382 位省議員,有別於陳明通的威權體制,他探討在 台灣民主化的歷程中這些地方政治菁英的變動與趨勢。

除了立委及省議員外,楊道政(1994)、吳振坤(2003)、蔡政侃(2004)、 張佳霏(2006)及賴盟騏(2009)亦以縣市民選政治菁英為研究對象,楊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政是首位研究地方縣市民選政治菁英的研究者,他以彰化縣基層民選政治菁 英為研究對象,探討這些基層政治菁英變動因素;吳振坤以歷屆宜蘭縣縣 長、縣議員、鄉鎮長、立委及農漁會理事長或總幹事等為研究對象,探討宜 蘭縣政治菁英的流動,這也是少數提及農漁會體系的政治菁英研究;蔡政侃 以 2002 年高雄市第三選區民進黨市議員參選人為對象進行個案研究,透過 個案了解民進黨地方民意代表甄補過程;張佳霏以最基層的民意代表-里長 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台北市里長的人口屬性、職務內容、政治角色及流動狀 況;同樣研究彰化縣政治菁英,賴盟騏有別於楊道政,他以歷史的角度,先 敘述清領時期至日據時代彰化縣的政治菁英以及二二八事件對彰化之影 響,再來分析 1949 年後新一代政治菁英形成與流動以及地方派系。

隨著女權逐漸受到重視,婦女從政情況日漸普遍,江素慧(1996)首開 先河,以民進黨女性參選擔任公職者為研究對象;王名騄(2005)以第五屆 17 位女性立委為研究對樣,透過深度訪談來分析女性政治菁英參政優勢與 模式;洪菽珮(2013)及林廷霖(2014)分別以台南市第一屆女性市議員及 台北市第十一屆女性市議員為研究對象,藉由訪談來了解女性參政者的背景 與女性參政時所遭遇到的問題。

(三) 政黨政治菁英研究

在研究動機提到政黨的主要功能,其一就是培育政治人才,這顯示政黨 與政治菁英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因政黨資料取得不易,相關文獻也較為有 限。吳春福(1984)與曾淑芬(1988)雖皆以國民黨黨務菁英為研究對象,

但吳春福係以 1972 年至 1984 年任職於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黨務主管為對 象,有別於曾淑芬以國民黨第十屆至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為研究對象;余一平

但吳春福係以 1972 年至 1984 年任職於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黨務主管為對 象,有別於曾淑芬以國民黨第十屆至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為研究對象;余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