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中山獎學金菁英甄補分析

本章將留學歸國中山學人依照出國時間分為四個世代,分別為第一世代(民國 49 年至 59 年)、第二世代(民國 62 年至 76 年)、第三世代(民國 78 年至 90 年)以 及(民國 99 年至 103 年)。這四個世代剛好分別在蔣中正、蔣經國、李登輝及馬英九 這四位總統執政時間。研究者以民國 76 年民主化為分界點,深入討論這四位總統如 何進行中山學人的菁英甄補,以及從政黨、政府單位及民意代表三個面向觀察中山學 人歸國後發展。

第一節 有系統的甄補模式

壹、蔣中正時期(民國 39 年至 64 年)

自國民黨遷台後,第六屆中央常務委員會於民國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二日召開臨時 會議,通過「國民黨改造案」。並於七月二十六日,蔣中正指派陳誠、張其昀等 16 人為中央改造委員,進行國民黨的改造。117而這 16 位成員中,屬於海歸派的就有 8 位,占了二分之一。118

在蔣中正擔任總統期間,共經歷五任內閣。分別為陳誠第一次內閣(民國 39 年 至 43 年)、俞鴻鈞內閣(民國 43 年至 47 年)、陳誠第二次內閣(民國 47 年至 52 年)、 嚴家淦內閣(民國 52 年至 61 年)以及蔣經國內閣(民國 61 年至 64 年)。這幾任內 閣中,閣員為海歸派所佔的比例如下:

表 5- 1:蔣中正總統任內閣閣員海歸派比例

內閣 閣員總人數 留學海外人數 留學海外比例

1

陳誠第一次內閣

21 13 62%

117 同註 91,頁 263-264。

118 這 8 位分別為陳雪屏(美國)、崔書琴(美國)、蕭自誠(美國)、沈昌煥(美國)、張道藩(英國)、

谷正綱(德國)、蔣經國(俄國)、連震東(日本)。資料來源:吳春福(1985)。中國國民黨領導階層 之現代化:中央各工作位主任社會背景之分析:一九七二~一九八四。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俞鴻鈞內閣

20 10 50%

3

陳誠第二次內閣

26 18 69%

4

嚴家淦內閣

36 26 72%

5

蔣經國內閣

21 14 67%

資料來源:李功勤(2001)。蔣介石臺灣時代的政治菁英(一九五 O 年~一九七五年)─以中國國民黨 中常委及內閣成員為例。研究者整理。

從上表的資料可以看出海歸派在國民黨遷台初期是相當重要人才甄補的途徑。而 這些海歸派的閣員大多與蔣中正除了有一定淵源外,他們也具有技術專家的特質。119 在民國五十年代之後,海歸派在政治甄補有個趨勢。進入政壇的技術官僚多以財 經與理工的技術部門為主,反映出國民黨隔離黨務與技術部門。雖然黨性不再是甄補 的唯一考量,但以當時中常委以及國民黨高層成員來看,仍係以與蔣家有淵源的革命 菁英為主。民國五十年代可以說是革命菁英與技術官僚共存的年代。120

中山獎學金於民國 49 年開辦,若以攻讀碩士 2 至 3 年,博士 6 至 7 年的時間來 看,民國 49 年出國的錄取者也在民國 54 年之後陸續回國。第一世代的學人出國與歸 國時間正好是蔣中正擔任總統期間。受訪者 A 在訪談時提到:

民國四五十年出國學人學成歸國後,黨中央這邊會有專人輔導與介紹他們到 合適的職務,不過都是基層幹部。因為那時仍是老蔣總統的時代,黨裡面或 政府單位都是當年在大陸的老臣為主,這些剛回國的年輕人較難有機會到像 是部會、內閣單位任職,就算他們是喝過洋墨水的博士。而且在當時黨內也 有一批人都有留學背景的幹部,像是俞大維、黃季陸等。這些中山獎學金學 人才剛學成歸國,各方面經驗都還不足,所以不太會委以重任。不過會讓他 們到黨內或政府單位基層磨練一下,像是吳定就曾與我在青工會共事過,或 是將歸國學人介紹到學校擔任教職。

119 同註 46。頁 250。

120 蔡文軒(2007)。「海歸派」對台灣政經發展的影響,2007 年 6 月 11 日,取自:

http://ccphistory.blogspot.com/2007/06/pogoogle-1940-1-19503-1954519546.html。瀏覽日期:2019 年 5 月 31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者認為在民國五十年代中期以後,中山學人陸續歸國,此時黨內與政府部門 仍以國民黨在大陸時期的老幹部為主。這些剛歸國學人行政經歷較為不足,所以先洽 介到黨內或政府基層單位任職。例如 52 年學人王人傑與莊懷義以及 54 年學人許信 良,皆至黨中央任職;54 年學人趙守博擔任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學校組組長;

55 年學人詹春柏擔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一組幹事。

或是安排至大學擔任教職,如黨史館簽呈中提到 49 年學人彭立任職台灣大學副 教授、49 年徐聖熙任職清華大學化學研究所副教授、51 年學人楊超植交通大學任職 交通大學副教授。121

除了黨中央洽介外,也有中山學人在出國留學前,憑自身努力通過國家考試至政 府單位任職。例如 49 年學人江丙坤為南投縣政府地政科科員;51 年學人張京育通過 外交人員特種考試;55 年學人關中通過乙等特考外交領事人員及格。

在民選菁英部分,因這時期尚未民主化,僅有 49 年學人黃清林擔任僑選第三屆 立法委員、52 年學人郭石城擔任僑選第二屆立法委員。54 年學人許信良則是在民國 62 年當選台灣省議會第五屆省議員。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第一世代雖然在這時期陸續回國,但這時期黨政仍由大老 們所把持。黨中央先將歸國的中山學人往大學送,或是在黨內擔任基層幹部,以增加 中山學人的歷練。研究者認為,中山獎學金也可以說是蔣中正在幫蔣經國培養未來的 人才的途徑,避免蔣經國未來接班時,受到當初遷台的老臣們所掣肘。

貳、蔣經國時期(民國 67 年至 77 年)

民國 67 年 3 月,國民大會以 1,184 票,近 98.34%的得票率選舉蔣經國先生擔任 第六任總統。在他任內(民國 67 年至 77 年)經歷兩任內閣,分別為孫運璿內閣(民 國 67 年至 73 年)以及俞國華內閣(民國 73 年至 78 年)。

在蔣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長與總統期間,致力推動「本土化」。除了持續重用海

121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館藏檔案目錄檢索系統,網址為 http://archives.kmt.org.tw,於網 頁搜尋欄鍵入「中山獎學金」即可查詢與中山獎學金有關簽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歸派,開始任用台灣本省籍菁英。而本土化的人才需求,也大幅減弱蔣中正擔任總統 時期革命菁英的影響力。122在這段期間,我國無論是政治或經濟方面,因外在因素產 生大幅度轉變。政治方面,因中共與美國關係「正常化」,中華民國外交處境日漸嚴 峻。而經濟方面,因兩次石油危機,使得以外貿為主的經濟體系,也面臨挑戰。123然 而,這時中山獎學金的甄補政策也相當明確,係依照當時我國發展方向而訂。受訪者 A 提到:

那時候我擔任中山獎學金指導小組的會議紀錄。在民國 62 年的指導小組會 議中,有位指導委員,但我忘記是誰。他提到說:「中山獎學金要多培養外 交跟國際關係的人才,並多送去美國,來維持我們跟美國雙方良好關係」;

另外,在民國七十幾年的時候,因為當時台灣正在推動各項建設,需要各領 域的人才,就把錄取人數提升到 20 人。

雖然 62 年至 76 年第二世代的中山學人才剛完成學業陸續歸國。但從內部獎學金 資料有由青工會發函給電視台及新聞局,推薦 70 年中山學人,並請對方單位安排當 時攻讀大眾傳播歸國學人工作,但皆受到對方單位回函婉拒。受訪者 D 表示:

我歸國後申請台大教職,那時完全都是自己申請。但當時政府辦理國家建設 研究會,也就是所謂的『國建會』。政府每年會從全球各地挑選五六十人來 參加,了解國內情形以及參觀國家建設,並聽取學人的建言。透過國建會跟 海外留學生接觸,了解未來可以栽培的人才。當時行政院戴副局長對我印象 相當深刻,所以國建會活動結束後,他有提說要我學成歸國後到新聞局任 職,這對一個留學生而言是個很大的肯定。但我認為自己還是要有點本事讓 人家看到。

受訪者 D 又提到:

黨內一直沒有一套制度,培養你拿到學位回來以後有計劃的一步一步把你培 養上去,我不知道,在我們這一代我看不到。我認為國民黨不會因為我是中

122 同註 120。

123 同註 48。頁 1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山獎學金學人而甄補我,而是因為我本來就是有能力的人。畢竟,對任何一 個政治人物來說,如果他現在負責一個單位,他想找人來幫忙,就像我們現 在想找年輕人,我也要找有能力的人,這是一樣的道理。

從訪談來看,第二世代歸國學人雖然在工作安排上開始出現瓶頸,但這時期也是民 國 49 年至 59 年第一世代的中山學人開始嶄露頭角。第一世代的張京育及邵玉銘,雖然 沒有到黨部任職,但他們先後於民國 70 年及 73 年擔任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 任,並且又分別於民國 73 年及 76 年甄補至俞國華內閣,擔任以政府公關、宣傳為主要 業務的行政院新聞局局長。

同為第一世代的關中,則是於民國 66 年至 73 年間,擔任國民黨中央青工會副主 任、國民黨政策會副秘書長、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國民黨台灣省委會主委等職務。

並於民國 76 年甄補至俞國華內閣,擔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受訪者 C 談到:

我認為在蔣經國總統時期培育人才的方式,是很好的方式。他讓這些人先到 政府部門或黨部磨練一段時間,觀察這些人的表現與黨性,才能再晉升到重 要職位。像是王唯農學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歸國後到清華大學跟中研 院任職,然後到黨中央先當青工會主任再去當省黨部主委。孫運璿當行政院 長時,任命他為行政院青輔會主委,之後接任成大校長,這樣行政經驗就很 充足。我們學人學成歸國後,看是先在黨部基層磨練,或者是去大學任教,

這都是一個學習跟成長的過程。

受訪者 C 又提到:

關中是我這屆很傑出的學人,他父親是第一屆立委關大成先生。關中回國後

關中是我這屆很傑出的學人,他父親是第一屆立委關大成先生。關中回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