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招生:成為全人學生

第二章 誰來辦學:行動者出走的軌跡

一、 招生:成為全人學生

體制外中學。

歷經近一個月的設校討論後,辦學團隊於一九九五年暑假,借用人本中辦的 場地,正式召開招生說明記者會,說明學校的自我定位,與所欲招募的特定對象:

現行學校制度的問題,把「知識」當作謀生的工具,機械式反覆練習,

受教育者逐漸失去行動的自主性,失去有創意的思考和批判力的理解,

教育應回到「人為主體」的思考,我們秉持「培養全方位發展的完整人」

的目標,創辦全人中學。

學校預計招收六十名十到十八歲的學生,由教學委員會徵選,安排面 談。學校採全日住宿制、混齡教學、多以團體小組討論方式進行課程,

每學期學費九萬元。41

這個學校的招募計畫,奠定了日後全人招募成員的屬性:第一、因應社會需 求,以及對青少年階段(前期至後期)的想像,招生對象是十至十八歲的青少年。

第二、對培養出「全人」的期待,與私塾移轉至住宿學校的功能,限定招聘對象 為必須負擔學生學習、生活的教師。第三、在民間興學缺乏政府補助的情況下,

前來就學的家庭必須自行吸收教育成本,每學期學費九萬元的客觀條件,無可避 免地排除了中下階層子女,指向中上階層子女。

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所反體制、反升學、以學生為主體的學校,學校招募的 對象,必須「程度上」認同這樣的教育目的。亦即,被招募者必須程度上擁有一 種體制教育的相對剝奪感,將全人視為反體制的出路。42

不過,上述四項招募的對象、屬性,僅能說明全人成立之初,對學校成員的 一種客觀條件、主觀條件的設定,卻無法告訴我們究竟是「誰」,會將全人當作 一個就業、就學的選項。唯有回到招生、招聘的常態性過程,我們才得以釐清這 個「誰」的社會性特徵。

招生、招聘的過程,又涉及兩個不同的環節,招募階段與篩選階段。在招募 階段,全人企圖形塑出一種教師、學生形象,吸引潛在的教師、家長前來申請。

在篩選階段,全人轉而從這些申請者當中,篩選出他們所欲的學校成員。從「招 募-篩選」的過程,重新理解招生、招聘,我們才得以重新釐清究竟怎樣的人,

可能擔任體制外學校的教師?又是怎樣的青少年,可能來到體制外中學。 

那麼,我們或許才能夠理解,一所體制外中學在台灣社會,如何存活、運作 的主要條件。 

一、 招生:成為全人學生        

41  引自《1994 年全人創校招生說明會文宣》,其中多數文字被《教育改革與理念實踐的全人教育 實驗學校》報導引用。 

42 構框(framing)的分析,可參照 Snow、Rochford et al. (1986); Benford and Snow (2000); 何 明修 (2004)。 

45 

在全人中學,每學年固定於學期末展開常態的招生工作,盛大的,具表演性 質的招生工作,在每學年度的下學期開始,幾乎是校內總動員的招生工作,由教 師輔佐、校內學生主導規劃整個招生流程。 

招生的任務,在於催生學生來全人就讀,使潛在的學生成為可能的學生,也 就是說,招生要強化家長、小孩來全人的主觀期待,拉開客觀代價和主觀期待之 間的距離,透過訴諸期待,來減低家長、小孩對客觀代價的考量,使其成為全人 的一份子。因此,在描繪一種招生的語言時,我們不可忽略就讀全人可能付出的 代價,如何影響了招生的展演。 

對一個家庭來說,讓小孩就讀全人所付出的代價極其高昂,他們不但必須放 棄體制學校的教育資源、制度上的升學保障、「考上好大學」的可能性、甚或家 內教育經費膨脹可能造成的經濟負擔,還有讓小孩走另外一條求學路的選擇下,

家庭必須承擔的不確定性與風險。這個代價的落差,反映在招生的邏輯,使學校 必須說服孩童、家長,提高他們的主觀期待,以消弭家長、小孩可能考量的客觀 風險。 

(一) 招生大綱:給孩子一個全人的選擇

        在全人,招生固定由校內高中以上學生舉辦,學生選出招生說明會的總負責 人後,由總負責人分配工作,編列文宣、活動、影片、主持、器材等小組,整個 招生說明會的劇碼,一方面是對外進行潛在行動者的遊說工作,對內則透過說服 他人就讀全人的任務,激發學生對「全人」這個學校的自我觀察。 

  招生的過程,不太在乎途徑,反而比較在乎招生說明會展演的內容,而說明 會的內容,透過籌備過程中師生不定時的對話成形。教師會不斷提出「什麼是全 人?全人的意義是什麼?你覺得全人給你什麼?」的問題,協助學生思考。例如,

一次討論會中,一位自願擔任招募工作的學生談到:「如果想要招到學生,幾種 方案是去『森小』、『種籽』這些固定客戶那邊拉人,我讀過『森小』,應該有辦 法宣揚一下我們的理念。」教師接著詢問:「我們現在去拉學生,有沒有想過我 們怎麼說全人為什麼值得來讀?」43透過這樣的師生對話,指涉一種非威權的、

思辨的、獨立的、主體的招募語言,成為招生文宣的主軸:

給孩子一個全人的選擇

如果你認同:追求熱情、挑戰、視野、勇氣、專注、好奇、知識….比 擔心考試的分數、比擔心未來有沒有工作更重要!

如果你同意:探索自我、尋找方向比回應世俗的眼光更重要!

如果你同意:考試主義令人放棄追尋知識的純粹快樂!威權讓人錯失好 奇和探索自我的勇氣!

那麼,對於人格形塑期的青少年,中學教育將是決定人生的重要關鍵!

學習是負擔還是樂趣?挑戰是樂趣還是宿命?

       

43 文字摘錄自 2010 年下半學期全人公民教育記錄影片,引述教師志遠,學生家愷的討論,影片 詳細攝錄日期不確定。

46 

六年的中學教育將可能為你的孩子找到答案!44

從招生文宣中,隱約可見一種獨立、熱情、好奇、探索自我、理想主義的青 少年形象,以及這個形象背後,對體制內教育的批判,舉凡追尋知識的快樂優位 於考試主義、探索自我的勇氣優位於威權、有樂趣的學習優於負擔的學習等敘 述,再次體現了體制內、外的兩兩對立,而實踐前者的全人,因而是理想的、可 欲的、體制外的。這樣的招生訊息,在招生說明會的前一個月,隨著廣告、人際 網絡、官方網站幾種管道正式發佈。

台北誠品招生說明會

        五月下旬,招生說明會正式於台北誠品召開,走入招生會場,先看到場外擔 任櫃臺人員的學生,拿著招生手冊,場內擔任主持的學生陸續確認流程,螢幕開 始播放學生自己拍攝、側錄的校園影片。影片細細刻劃了全人的校園生活:「形 形色色的課堂中,中文課教師正與學生辯論著孟子的一篇文章、肢體課程正在拉 筋,學生痛的眼淚掉下來、自治會由學生宣讀告單,宣告跑步一千五的處罰、而 影片的尾聲,一位高二學生說:「在全人,你決定自己的模樣」。45 

    說明結束後,在慣例的問答時間,一位家長問到:「我想問在座的全人學生,

你們快樂嗎?」當場則有幾個學生詰問:「你的快樂是哪一種定義?在全人生活 會經歷很多不一樣的刺激,不能說每個都是快樂的,經歷到衝突才發現自己有些 不一樣的成長。」46在這些提問與回答中,參與者透過現身說法,來消弭選擇體 制外教育的不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全人的教育結果,透過學生的「現身說法」, 得到一種「質」的證明。

其實,當家長走入招生會場的那一剎那,招生就開始了。招生說明會揭露了 一種特定教養方式的集合,這個集合是從一連串的互動中體現的:舉凡學生反詰 家長、教師;成為自己的宣稱;訴諸說理的教育方式;自主規劃活動的種種特質,

這個特定的教養文化,不但被全人視為「正確的」,更以雜亂但可辨識的方式集 合於全人。 

事實上,由學生主辦的招生,招募的從來就不是學生,而是潛在的學生家長,

透過招生現場的全人學生,背後隱含的特定教養型態,無疑指向一種體制教育的 對立面,這個雜亂但可辨識的混合體,無論在客觀條件或主觀意識上,皆使中上 階層家庭的結構性位置,成為被招募的大宗。47 

(二) 行動者的現身:家庭與體制學校的衝突

       

44 2009 年全人招生說明會文宣,全人每年的招生說明會文宣在文字上略有不同,但強調的東西 卻極為相似,由於想完整呈現一場招生說明會的始末,以2009 年單一學年度為主要呈現案例。 

45 2010/05/30 全人招生說明會台北場田野筆記。

46 2010/05/30 全人招生說明會台北場逐字稿。

47 從 Lareau (2010:31)提出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協作培養」概念中,對中產階級教養模式的分 析,和全人相比較,兩者的親和性,明顯相較於Willis (1981)對中下階層家庭文化的距離來的靠 近。 

47 

        招生大綱佈下一條路徑,這條路徑指向中上階層家庭、認同全人教育型態,

滿足主觀認同和客觀位置的潛在家庭。然而,我們不解的是,一個「全人教育的 許諾」,為何足以超越就讀全人必須付出的高學費、高風險、無法鞏固階級優勢 的可能性,使家長做出讓小孩就讀全人的選擇?48這項疑惑,直到瀏覽了校內的

《家長會訊》、《全人週刊》等刊物,得以認識各家長與孩童的生命軌跡後,從這 些生命故事所展露出來,對體制學校的「疏離感」中,得到了一些解答。

對由雙親、小孩組成的核心家庭來說,小孩一直是銜接家庭與學校的觸媒,

亦是「家庭社會化」和「學校社會化」的橋樑。一般的中上階層家庭,若小孩在 學校適應良好,考試成績優良,為學校的評價所肯定者,除了父母親十分認同全 人的家庭,鮮少選擇全人。 

亦是「家庭社會化」和「學校社會化」的橋樑。一般的中上階層家庭,若小孩在 學校適應良好,考試成績優良,為學校的評價所肯定者,除了父母親十分認同全 人的家庭,鮮少選擇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