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折返體制

三、 校規彙編

275 2007/12/23 蒙哥訪談。

276 2010/10/21 思勤訪談。

277 引自〈自治會組織章程〉,詳情可參考附錄三、校規彙編。

176 

所以他們會對九人小組設限,覺得至少在學三年當過一次九人小組才可以當九人 小組,九人小組其實是菁英制度。」278菁英制的想像,使思勤修正九人小組的組 織章程,明訂九人小組內的資深、資淺角色。從此、資深九人小組擔負傳承的角 色,資淺九人小組向資深九人小組學習。

九人小組課程,肩負著傳承的平台。二〇〇七年後,這門課程演化為兩堂課,

前一禮拜討論校內政策,後一禮拜討論校外議題。教師志遠、思勤會在校內政策 討論時,把教師欲落實的公共政策丟出來,先試探學生的想法,學生會針對政策 提出反駁、甚或政策可能影響利益的關鍵點,教師則加以回應。在九人小組課程 中,教師、九人小組會一來、一回相互往來,是政策推行的資訊平台。

有時候,九人小組也會針對學生的利益,提出替代方案或配套方案,前任九 人小組尖尖就說:「俊雄他們會覺得九人小組提出的方案代表學校要走的路線,

那時候九人小組有個共識,只要是九人小組推出的方案,都要盡力讓他通過,九 人小組必須非常認同,彼此口徑一致,才可以把學校帶往某個方向。」279在制度 化的鞏固下,九人小組作為校內統治階層的地位,逐漸在校內形成。值得注意的 是,尚未選上九人小組的學生,也可以選修「九人小組課程」,作為九人小組的 預備成員。當資深九人小組在台上主導討論時,資淺九人小組、選修九人小組課 程的學生,也藉由聆聽、模仿、身教來學習。

菁英治校的想像,左右了教師志遠規劃九人小組的方向,他在訪談中,就如 此將公民社會跟九人小組進行連結:

九人小組的設計有點試圖在公民討論中扮演一個專家小組的角色,我們 希望學生involve 公共討論,但我們又很清楚能進到公共討論,通常都 是利益相關,可是他們的角色又是尷尬的,是利害當事人。280

志遠以「專家小組」來想像九人小組,但校內九人小組作為利益當事人,使 志遠轉推動校外議題,自二〇〇八年左右,他們採用公共電視「有話好說」的各 類專題、紀錄片,企圖還原校外公共議題,如反核、司法改革等事件,以營造另 一種「利益不相關」,制訂公共政策的專家角色。在九人小組課程中,如何培養 論理的社會化階段,也隨之成形,上課的不僅是教師、還有資深的九人小組,透 過這種身教、言教,他們培養九人小組的接班人。

3. 自治會:公民投票的再現

資深、資淺的九人小組,被制度化為學校組織的一部分。資深、資淺的差異,

在於職位的區分。除了法官、實習法官之外,還有主席、實習主席,學生主席會 帶實習主席,在正主席協調會議時,實習主席也會觀察「如何成為主席」的一些 小技巧。自二〇〇八年後,每一次開完自治會,主席團教師思勤,會召集主席團 學生檢討主持會議的方式,針對會議的混亂,歸納出解決方案。

       

278 2007/12/27 尖尖訪談。 

279 2007/12/27 尖尖訪談。

280 2010/10/20 志遠訪談。

177 

學生小賢,就經歷過實習主席轉任主席的階段,他就如此描述自己如何摸索 出「運作會議」的一套方法:

高一我那時候在摸索整個學校九人小組的規則,把它搞清楚,知道怎麼 去run 會議。後來一學期當蠻多次的,重要的是要當機立斷。萬一現在 有一個案子,同時兩個人都提修正案,修正案是說他要改變這個案子原 本的講法,比如說一個案子是養狗要付錢,給他買吃的什麼的,有修正 案把它改成說一定要,學校付錢。另外一個又有提修正案,修正案門檻 很高,三分之一,如果那時候明顯傾向後一個修正案,基本上是先討論 後者,可是他有可能會不爽,那你要先解決他才可以。比如說這邊你可 能先詢問他就好了,你有作這個步驟他的kimochi 會比較好一點。自治 會權力最大的還是要在民意身上。281

引言中,學生主席不只要熟悉議事規則,他們還必須熟悉針對特定議題,斟 酌「民意」的走向與趨勢。他們必須跳脫私人偏好的結果,「把自己當作民意」,

若是符合民意,即符合自治的正當性。學生主席的任務有三項:一、運作自治會 二、在直接民主的自治會,體察輿論的趨勢,作出裁決。三、在運作會議程序時,

因為碰觸到投票表決的規範,他們也一再思考校務會議跟自治會的權力、義務關 係,甚或修正校務會議跟自治會的權力關係。

為了通過議案,有時候學生主席也可能「操縱民意」,他們私底下安排非九 人小組,但與其友好的「樁腳」發言,提出有力於提案通過的意見。甚或與同儕 社會的其餘領袖私下協商,推動議案的通過。學生主席小雷,就如此闡述一次通 過議案的經驗:「收穫最大的是當大家已經用腦力激盪一直砲轟來砲轟去,然後 你要在那個很快的節奏裡去思考,把你的意見大膽舉手發言,那真的超爽的,最 高峰你今天突然講出一句無懈可擊的話,在一片掌聲之下這件事情好像被你吵出 來了,你的獎勵是說好啦那你希望的事情快要發生了。」282

        學生主席為了維護會議秩序,很少主動推動議案,但主席的裁決,也可能影 響議案的方向。通過提案是一種獎勵,一旦自治會通過提案,學生會更傾向於公 共事務。自治會作為權力的中樞,反映了菁英階級的教育態度,是要教育出「以 規則來改變規則」,而非服從規則的學生。校長志遠,就說明全人的自治會,和 台灣的民主社會,如何和而不同: 

我們在說台灣社會民主運作如何可能,或者說一個學校要用民主生活的 方式,在自治會裡面議決的時候,需要哪些條件?我在看全人自治會的 運作,跟台灣社會比較接近的,其實是公民投票這個過程,我們在自治 會裡談到跟生活有關、跟學校有關的公共議題,他們可能扮演很多角 色,他們可能是一個公民,可能是學生代表九人小組,可能是法官,當 然他們也可能是專家,這幾個角色也有不同的位置,專家的角色決策者

       

281 2007/12/07 小賢訪談。 

282 2008/01/10 小雷訪談。

178 

的角色當事人的角色一個普通公民的角色。283

        學校社會化的模式,是以公民社會的各種角色,替代過去的公民教育課程,

他們以校內的生活制度,替代民主社會的制度運作,來模擬法官、專家、民意代 表、公民等每個角色的形塑過程。在二〇〇八年底,以學校的日常生活作為教材,

整個學校的社會生活,被以「公」的形式加以組織。從此、私領域就是公領域,

學生在私領域的行事方式,等同公領域的處事邏輯。在這樣的制度改革下,叢林 法則,一步步被轉換為自治能力。 

(二) 舞台的階序關係:組織中介的交集

        教師安排固定的討論時段、主題,循序漸進的建立課程,來輔佐學生自治。

舉凡九人小組課程、法官團會議、自治會,都被組織為課程。這一系列生活制度 的課程,和為了知識學習安排的課程制度,共同構築了校內的評價系統。九人小 組學生小賢,就比擬自治會和其他「舞台」的相同之處:「當你是九人小組,你 講話比較大聲,登山組長、肢體、戲劇也有同樣效果,某個程度上,是權力的展 現。」284在學生心目中、自治會是一個舞台,是全人評價系統的一環,除了自治 會之外,課程制度的表演藝術課程,在評價系統也扮演重要角色。我們幾乎可以 想像,「好學生」的樣貌,已經有明確的社會化軌跡,學校組織一再告訴全人學 生,如果你要成為老大,擔任九人小組、跳舞、演戲、玩團是通往老大的捷徑。

全人的評價系統,其實就是「舞台」,一種以質取代量的評價方式,而「舞 台」代表了眾人的目光,不只是教師的目光,也是多數學生的目光: 

學校會把舞台給學生,不是由老師去主導的。而且目光在學生身上。不 管在戲劇阿,樂團阿,或是他有興趣的地方,學校都會提供他一些表現 的機會,或是九人小組阿,當主席阿,這都是給予一個舞台,給舞台蠻 重要的。285

        「舞台」是自我實現的方式,教學組教師開始採用與舞台相似的組織方式,

以比較寬鬆的組織形式,介於學習、生活的手段,讓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習的一部 分,作為連結學校正式、非正式組織的橋樑(Gordon [1957]2006:52)。當時、此 類的組織策略,可分為三種:一、由學生自行連署、或教師自行開授的社團性課 程,結合學生、教師彼此的興趣,比一般課程的形式更為寬鬆。二、由課程衍生 的「課外活動」,或者「節日」,扮演活化課程的角色。三、各項課外自行舉辦的 徵選、獎項,作為課內的一種輔佐性評量。 

下表 6-1 中,我們可觀察複雜化的「組織中介」,如何相互關聯。此時的課 表,出現了之前課表未出現的幾個特徵:一、下午、晚上的時段,出現大量的社 團性課程,舉凡玩布社、染布社、國術社、生態社等等社團,晚上則多為體育性 社團,如羽球、游泳。二、部分必修課,發展出額外的實作性課程,彼此相互輔        

283 2010/10/20 志遠訪談。 

284 2007/12/07 小賢訪談。

285 2007/09/19 教父訪談。 

179  5:00~5:50

7:30~8:20

3:00~3:50

4:00~4:50

2:00~2:50 P

11:30~12:20

10:30~11:20

9:30~10:20

8:30~9:20 中

180 

1. 輔佐必修課的策略:社團、實作課、文學獎、活動 建構必修課的舞台

針對學習制度,教師取得論述上的勝利,但制度上與學生妥協,學生以三方 會談取代學習制度後,九人小組筱文、筱麗曾回顧學習制度的效果:「直到事件 結束,才瞭解得比較透徹,學習制度改善了學生到課率、上課狀況、而有些人感

針對學習制度,教師取得論述上的勝利,但制度上與學生妥協,學生以三方 會談取代學習制度後,九人小組筱文、筱麗曾回顧學習制度的效果:「直到事件 結束,才瞭解得比較透徹,學習制度改善了學生到課率、上課狀況、而有些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