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被生活分割的課程:早上、下午的兩個世界

第五章 烏托邦的失序

二、 被生活分割的課程:早上、下午的兩個世界

一九九九年,失效的告、盛行的叢林法則、失控的自治會,讓猖狂的夜生活,

瞬間同化所有學生的生活作息。若是你不隨眾起舞,加入夜晚的社交活動,你就 無法與同學聊得上話,為同儕社會所孤立。 

        猖狂的夜生活,本來可能無關課程。但在這所公、私領域幾乎重疊,學習、

生活彼此交織的學校,這種獨特的組織方式,使道德教育、知識教育的最基本交 集―生活作息,成為銜接兩者的關鍵,為課程帶來致命的一擊。 

        原本,為了達成自主學習的選課權力,卻成為學生夜晚社交活動後,無法起 床上課的理由。下文中,我們正是要從這種時間分配的排擠效應,如何顛覆選課 權的行使方式開始,描繪次文化如何透過特殊的學校組織,從生活的失序,蔓延 至課程的失序。 

(一) 必修課程的「遲滯」發展 1. 問題的滲透:兩種次系統的交集

課程中的「失效」,被定義為教師無法有效傳遞知識。這個失效的過程,從 課堂秩序的崩解開始,從教師每日每日的教學記錄,我們發現每一次學生缺席、

請假、遲到、曠課的現象,都有一個相似的原因—學生尋求「同儕認同」的社交 活動,排擠了「學習」的時間: 

1999 年 03/22 數 E 佳穎遲到,去看電影了;4/20 數 S2 課堂,何霸無 心上課,和小西玩牌後遊蕩;05/04 數 B 課堂,女王來請假,推測他們 整夜沒睡,打麻將?;06/08 數 B 小西今早 6:00 才睡,玩魔法風雲會。

176

        學生在每一次學習與好玩的取捨之間,最終選擇了好玩。相較於準時上課,

佳穎更關心與同儕一起看電影;相較於專心上課,小西更關心與同儕玩牌;相較 於是否跟不上進度,女王更在乎與朋友打麻將的活動。他們善用制度本身允諾的        

176 引自《1999 數 BES1 班教學記錄》,p14、18、21、22。

119 

選課權,以「好玩」或「學習」的目的來選課。事實發現,每一次學生的缺席,

都是「學習」退守的證據。 

缺席的另一個影響,是導致學生中斷學習。社會科教師就指出:「國二為主 體的這班學生,有許多沉迷於電動中,他們上課的出席率普遍低落…學生上課討 論的興趣非常低落,發表意見能力本來就比較薄弱。」177檢討報告明確地點出學 生尋求「同儕認同」的行為,如何壟斷「學習」能力的精力和時間,這一群國二 學生,是「未假下山」的慣犯,他們或許打電動的能力很強,但卻是以學習時間 來交換打電動的能力。在社會科中,他們捨棄了其欲培養的發表意見的能力。

因為「未假下山」不會受到嚴苛的懲罰,學生彼此相招去「玩」,也不會被 嚴厲的嚇阻。久而久之,從個人的缺席、小群體的缺席、到慣性的缺席,「缺席」

成為課程的制度性問題。幾乎百分之八十的上午課堂,如自然科、英文科、甚或 中文科這類以作業、評量、習作來累積知識的課程,都面臨上述問題。只要學生 缺席超過三次,他們就很難跟上進度,一旦他們跟不上進度,不上課不只是習慣,

而是強迫性的慣性。

由「缺席」衍生的問題,是「評量」的退守,有些教師會因為多數學生缺席、

蹺課、作業缺交,無法達到課程標準,而修正評量方式。有些教師則堅守自己課 程的標準,但堅守原則的結果,往往一半以上的修課學生都拿不到學分。如一九 九九年開授的高中生物、大坪頂自然觀察,就有一半的學生未完成課程。

有趣的是,教師是以「沒有興趣」來診斷缺課的問題,他們並未歸咎學生不 學,而是將責任歸諸自身,認為自己的課程不夠有趣。這樣一種自我診斷的邏輯,

讓進課堂成為教師的考驗,因為學習動機需要等待,縱使學生不學習,也不是學 生的問題,而是教師必須竭盡所能,吸引學生來上課。 

教師是以「不進課堂=沒有興趣」的因果等式,來理解課程、生活次系統的 關聯。課程次系統,以其自身運作的邏輯,來詮釋生活次系統浮現的新問題。「不 進課堂=沒有興趣」的因果等式,展現了一種價值系統的潛在評估判準。恰恰是 因為組織自身的運作,以其自身運作的方式,來容納這個新浮現的問題,導致了

「沒有興趣」的診斷。而沒有興趣的診斷,又導致了「引起興趣」的課程改革,

向「好玩」的價值系統靠攏。

2. 解決問題:返回「引起興趣」的課程初階

為了解決課程的失效,教師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形式,想讓學生自發性進入 課堂。而他們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讓課程好玩一點。原本邁入課程發展次級階段 的英文科、數學科、自然科,因為學生不上課的現象,重回「引起興趣」的初期 階段,而非「建構知識」的次級階段。

多數教師吸引學生上課的策略,往往捨棄了「建構知識」的發展階段,轉而

「引起興趣」來改良課程。數學科教師在面對數學 E、F、B 班學生無法跟上進        

177 引自《八七年秋季班歷史檢討報告》、《生物科學期成績表》。

120 

度、上課不專心、作業缺交等狀況後,最終選擇「引起興趣」的改革策略。在B 班提出「數學聊天課」方案,以遊戲的方式帶入數學觀念和方法,於課程中補充

「唐老鴨的算數樂園」影片。或是數F 班改採較寬鬆、概念不那麼密集的方式授 課。178

用「聊天」的形式,以接近同儕社會「八卦」的傳播方式,來傳遞數學的公 理、概念,並非唯一一條課程改革的路徑。在英文科中,教師文彬巧妙地擷取「好 玩」價值系統中的「性魅力」、「陽剛氣質」,將其轉為一門課,來吸引學生注意。

諸如開授「跟性有關的英文、學一些電動的英文、學一些魔法牌上的英文」等補 充性課堂,巧妙結合「好玩」跟英文詞彙的關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179

有些課程的自我改革,已非額外提供好玩的活動,而是以修課學生的興趣,

來組織整個課程。社會科在授課過程中,幾乎拋棄了原初的規劃,無論是「思想 與社會」、「歷史一」、「台灣社會」,都以學生的報告來組織課程。或採取播映紀 錄片、各抒己見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歷史意識。可是,這種組織方式往往拋棄 了整個歷史、社會的學科架構,討論始終圍繞在學生周遭發生的偷竊、性別、學 校生活等感觸,無法延伸至更廣泛的歷史事件。180

中文科遭遇到的困難,與社會科類似。擔任古典文學教師的阿甘,就談到學 生的偏好如何改變了他的教學:

他們沒有興趣,那個困難加諸在我身上,我不知道怎麼去帶動他們。因 此、我只好傾向現代文學,他們比較重視這個畫面、感觸、這個字背後 對他們生命有什麼觸動。所以情節的討論,比較容易引動他們積極討論 的氣氛,中間我才穿插成語的字跟詞的一些說明。181

對中文教師阿甘來說,最困難的反而也是古文。古文作為一種過去的語言,

相較於白話文更難以跟學生對話。當時,阿甘修正了他的教學,企圖進行一些故 事性的連結。不過,現代詩、小說、乃至自發性創作的課程,往往比古文來的受 歡迎。

為了解決學生「不上課」的制度性難題,每一科教師以程度不等的方式,修 正了課程。矛盾的是,這些朝向「好玩」的課程改革,不僅上升到課程再組織的 形式,更讓許多教師拋棄了原有的知識架構。只為符合「有趣」的需求。好玩原 本只是帶入知識學習的門檻,此刻卻成為組織課程的邏輯。拋棄了架構的教師,

以另一種「有趣」的架構來建構課程。

課程的自我改革,為了回應生活次系統所帶來的問題,延後了向上發展課程 的階段性可能。教師再組織課程的動力、資源、想法,往往將那些帶領學生離開 課程的「社交活動」,以細緻的方式,操作化為課程。舉凡電影、電動、性、遊        

178 《1999 數 BES1 班教學記錄》

179 2002/01/29 文彬訪談,訪談者成虹飛助理。

180 詳情可參照《1999 思想與社會 學生報告》。

181 2001/05/09 阿甘訪談,訪談者成虹飛。 

121 

戲等等次文化活動本身的形式、內容,一再成為組織課程的結構性資源。然而,

這樣的自我改革並不順利,因為其課程的內容、形式,本身就與「好玩」無法密 切結合。這種以背誦、書寫、閱讀等等「談」的方式來進行的課程,隨即面臨更 艱難的衝擊―以「做」來達成目的的課程,更容易吸引學生。182

(二) 選修課程的「進步」發展 1. 失序作為助力:選修課的強化

相較於必修課,選修課並未為「失序」所衝擊:第一、選修課並不強迫學生 選擇,可以符合學生的興趣,讓其自由選擇。第二、多數安排於下午的選修課,

不至於和學生的夜生活衝突、抵觸,有些選修課反而成為學生「夜生活」的一部 分。第三、選修課的內容、性質,不仰賴作業、評量來累積知識,「不上課」不 至於成為無法進入的門檻,也不至於成為一種慣性。於選修課的組織前提下,「不 上課=沒有興趣」的因果等式既不成立,也不需要強迫學生上課。 

「失序」不但沒有成為選修課的阻力,反成為選修課的助力。選修課的制度 條件,本身就鼓勵學生從「興趣」出發,甚或鼓勵教師開授學生感興趣的課程,

選擇多門課來強化「興趣」。這種衍生性的制度條件,讓教師不需要修正、轉換 原來的課程架構,就能夠將「好玩」的價值系統,有系統的組織成課程。一九九 九年,除了過去「主流」的藝術科之外,登山、爵士音樂、攝影、聊天、樂團等 選修課,相繼開授。 

這幾組課程,紛紛從不同的路徑,去吸納「好玩」的價值系統,藉此成為好 玩的一部分。若仔細觀察修課名單,同儕社會的小群體,往往會選擇價值相似的 課程,成為修課的基本班底。例如,爵士音樂、樂團這類反權威、叛逆風格的課 程,是黑幫的首選。大部分的年長女生,則選修情緒智商、性教育等抒發情感,

這幾組課程,紛紛從不同的路徑,去吸納「好玩」的價值系統,藉此成為好 玩的一部分。若仔細觀察修課名單,同儕社會的小群體,往往會選擇價值相似的 課程,成為修課的基本班底。例如,爵士音樂、樂團這類反權威、叛逆風格的課 程,是黑幫的首選。大部分的年長女生,則選修情緒智商、性教育等抒發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