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日本在中國的醫療事業與臺灣醫師的外放

第一節 日本在華的醫療事業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第三章 日本在中國的醫療事業與臺灣醫師的外放

第一節 日本在華的醫療事業

近代的「公共衛生」概念,在 19 世紀的中國,始終停留在萌芽階段。在 19 世紀來華歐美人士的回憶錄中,有關衛生環境惡劣的描述不勝枚舉,大體來說,

歐美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城市的環境髒亂、民眾的衛生觀念不良;公共衛生與醫療 水準的落後,給予列強以「醫療」作為培植勢力與傳教的機會。

19 世紀西方醫學在中國的發展,起初並非由政府發起,而是由東印度公司與 教會主導,1820 年代起以華南為發源地,由下而上漸次的擴散至各地。1860 年代 以前,教會的醫療事業成績斐然,醫師、醫療傳教士經營的醫院獲得中國民眾的 信賴,1860 年代以後,藉由開港,西方醫學在臺灣落地生根;臺灣與廣州等較早 開放的通商口岸相較,並不是最先接受西方醫學的地方,教會與傳教士在臺灣從 事的醫療行為,對當時的臺灣社會影響有限。

馬關條約簽訂之後,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開始接受來自殖民母國的衛生 改造,衛生環境、防疫、醫事教育發展的程度,逐漸與對岸的中國產生距離。雖 然清廷在執政的最後幾年,曾由上而下進行衛生方面的改革,但是推行的力道,

遠不及於擁有近代國家權力、亟欲穩定統治的臺灣總督府。

1901 年,兩江總督劉坤一與湖廣總督張之洞聯名上奏〈江楚會奏變法三折〉, 提出許多改革方案,並得到清廷的同意,62劉坤一與張之洞的新政改革意見當中,

有關醫學的部分,除了強調醫學重要性之外,也主張醫制的改良。63

光緒年間,江寧府知府柯逢時與兩江總督端方都曾經進行中西醫的考試,不 過,柯逢時的醫師考試,隨著他的去職而停止;端方的醫師考試則被認為是中國

62 薛化元、李福鐘、潘光哲編著,《中國現代史》(臺北:三民,1998),頁 6-8。

63 余新忠主編,《清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以社會文化史為視角的探索》(北京:生活‧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2009),頁 12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醫師資格認證、執業試驗的濫觴。64柯逢時與端方的醫師試驗,雖然代表了清廷對 於中、西醫規範的嘗試,但是卻受限於時空環境而未能普及。

1905 年清廷在新成立的巡警部下設警保司,警保司又分三科,其中的衛生科 負責審核醫學堂設置、醫生執照,相關的衛生事務由此科負責,此「巡警部衛生 科」,為中國史上第一個以「衛生」命名,專門職掌公衛事務的政府機關。衛生科 為草創的中央單位,其運作的成效、布達的範圍似乎也有限,即便清廷瓦解,進 入民國時期,公共衛生的發展雖然有所進展,但是與臺灣相較,仍屬於落後的狀 態。

另外,19 世紀由英、美教會所主導的醫療事業,在進入 20 世紀以後也有了變 化,這樣的改變,來自於日本的崛起。1902 年成立的同仁會、1917 年成立的廈門 博愛會,皆為日本在華醫療事業的代表性團體。

1902 年「同仁會」在東京成立。同仁會的目的在於增進中國、亞洲各國的醫 藥發達與普及醫療技術;該會的組織乃來自於「東亞同文醫會」與「亞細亞醫會」

兩會的合併。在說明同仁會的組織之前,首先針對「東亞同文醫會」與「亞細亞 醫會」這兩個組織加以說明。

成立於 1902 年初的東亞同文醫會,成員多來自東亞同文會,如近衛篤麿公爵、

長岡護美子爵,以及醫學界的片山國嘉、北里柴三郎、岸田吟香等人。65其中北里 柴三郎、片山國嘉等人,也另外與高木友枝、藤井覺一等人組成亞細亞醫會,並 有意擴張東亞同文醫會的組織。

1902 年 3 月 17 日在大日本私立衛生會所召開的協議會中,東亞同文醫會、亞 細亞醫學會決定合併,新的組織定名為「同仁會」。該會的成員主要是政治界的近 衛篤麿、長岡護美與醫學界的北里柴三郎、片山國嘉等人,這些同仁會的領導階 層與東亞同文會有所關連,同仁會實際上也是東亞同文會之下的組織。

64 陳邦賢,《中國醫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47),頁 217-218;龐京周,〈上海近十年來 醫藥鳥瞰〉,《申報》,1933 年 6 月 12 日,第 3 版。

65 小野得一郎,《同仁会三十年史》(東京:同仁会,1932),頁 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東亞同文會的成立,與 1870 年代以降日本的大陸政策有關,日本自 1868 年 明治維新後,對鄰近的中國即懷有野心,對此,日本人紛紛組成社團研究中國問 題,並作為雙方交流的媒介,這些團體歷經多次改名與整併,最後由東亞同文會 所統轄。

1898 年成立的東亞同文會,也是由「東亞會」與「同文會」整併而來,然而 兩會的方針略有不同,兩會合併之後,東亞同文會也是以同文會的方針為主。66同 文會主張成立啟發中國人的團體,亦即在華發展文化事業,這樣的方針,也影響 東亞同文會以及同仁會的發展。

1902 年 6 月同仁會舉行成立大會,推舉長岡護美為首任會長,1902 年 9 月經 會員們決議,將組織變更為財團法人,日本政府也於翌年 2 月通過同仁會成為財 團法人的要求。67

同仁會的經費,最初主要以募捐的方式籌措,日本政府另外會在一般會計項 提供部分補助,爾後成立對支文化事務局,由對華文化事業經費項下補助該會經 費,而對華文化事業經費的來源,有部分為「庚子賠款」。68

1904-1912 年間,同仁會先後派遣 329 名醫師前往海外,其中以中國、朝鮮為 主,少部分前往南洋。派往中國的醫師共有 123 名,大多分散於東北、華北、華 中地區,少部分前往廣東、福建地區;亦即 1900 年代,同仁會雖然有派遣醫師至 華南、南洋一帶,不過事業的重心,仍集中在華中以北。69

1905 年 9 月日俄兩國簽署《樸資茅斯和約》,俄國承認朝鮮為日本的保護國,

並讓出大連、旅順、南滿鐵路,日本與清廷於 12 月底訂定《東三省善後事宜條約》,

取得上述地區的所有權益,701906 年先後成立關東都督府、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

1900 年代,同仁會的活動範圍,主要在朝鮮與東北,如 1905-1907 年間,即

66 東亜同文会編著,《対支回顧録上卷》(東京:原書房,1981),675-684。

67 小野得一郎,《同仁会三十年史》,頁 2。

68 黃福慶,《近代是本在華文化及社會事業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歷史專刊(45) 1982),頁 69-74。

69 小野得一郎,《同仁会三十年史》,頁 59-62。

70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 上冊》(臺北:曉園出版社,1994),頁 399-4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先後於朝鮮的平壤、大邱,中國東北的營口、安東成立醫院。71不過,1910 年日 本併吞朝鮮,同仁會將朝鮮的醫院交由朝鮮總督府管理,東北的安東醫院、營口 醫院,也先後於 1910、1912 年由南滿洲鐵道會社接手;亦即 1910 年代,同仁會 的事業重心開始有南移的傾向。1911 年在武昌起義爆發的同時,同仁會派遣救護 隊前往華中、華南,721914-1925 年間,同仁會也先後於北京、漢口、濟南成立醫 院。然而,華北、華中各地的同仁會醫院,其經營狀況受時局影響甚深,中日之 間的衝突姑且不談,即便是軍閥之間的爭鬥,對於醫院的經營也有一定程度的影 響。

在設立醫學校方面,1906 年東京同仁醫藥學校成立,此校專為中國留學生設 立,目的在於培育有志成為醫師、軍醫、藥師的中國學生,日後成為同仁會事業 的助力,不過 1911 年即停辦,東京同仁醫藥學校停辦的原因,主要開支過於龐大,

導致入不敷出有關。731924 年,同仁會成立青島醫學校,該校受限於經費因素,

加以國民黨於 1926 至 1928 年間進行北伐,動盪的時局直接影響該校的招生狀況,

因此不得不於 1930 年停辦。74

總之進入 1910 年代,東北地區的醫療事業由南滿洲鐵道會社經營,華北、華 中地區的醫療事業由同仁會經營,當同仁會的勢力在華北、華中逐步發展時,華 南也成立了代表臺灣總督府的博愛會醫院,博愛會醫院,可說是臺灣總督府對岸 政策的具體成果,所謂的「對岸政策」,可以說是「總督府版本的大陸政策」,隨 著日本取得臺灣,對岸政策也逐漸萌芽。

1896 年,桂太郎擔任臺灣總督期間,已主張在福建培植親日勢力。不過,桂 在臺灣停留的時間半年不到,旋即返日就任陸軍大臣,因此對岸政策的運作直至 兒玉、後藤主政時期才正式啟動。75

71 小野得一郎,《同仁会三十年史》(東京:同仁会,1932),頁 201。

72 小野得一郎,《同仁会三十年史》,頁 57-194。

73 黃福慶,《近代日本在華文化及社會事業之研究》,頁 69-74、115-116。

74 小野得一郎,《同仁会三十年史》,頁 154-155。

75 梁華璜,《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日據時代臺閩關係史》,頁 40-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1898 年清廷默許日本提出的「福建省不割讓」要求,76等於承認福建為日本 之勢力範圍。1900 年 8 月臺灣總督府趁八國聯軍之際,以廈門的本願寺被焚為藉 口,出兵廈門;日本此舉原本獲得中央的支持,不過行動卻引來英、美的反對,

最後以失敗收場,此即「廈門事件」的來由。

「福建不割讓」與「廈門事件」,引起中國人的仇日情緒與恐慌,惟恐日本佔 領福建。然而歷經「廈門事件」的挫折,臺灣總督府不得不重新檢討對岸政策,

並且修正施行的方針。身為主導者的兒玉總督,在廈門事件後談道:

以對閩粵之經營而言,在於將勢力潛伏於國際視聽的注目之外,以獲取利 益。

兒玉這段話,反映總督府在面臨挫折以後,企圖轉而以和平、非武力的方式,扶 植親日勢力,收攬民心。77設立醫院的構想,也在此時出現,不過,成立醫院所費 不貲,即便總督府同意,也無法即刻實行。

雖然在 1900 年代,總督府即有在對岸成立醫院的構想,但是因為經費問題而 擱置,不過進入 1910 年代之後,在安東貞美、明石元二郎兩任總督積極推動南進 政策下,臺灣也成為日本帝國南進的基地,此即「大正南進期」。與明治時期的不 同之處在於,明治時期是以華南地區為主,大正時期的南進政策,則擴張至南洋,

雖然在 1900 年代,總督府即有在對岸成立醫院的構想,但是因為經費問題而 擱置,不過進入 1910 年代之後,在安東貞美、明石元二郎兩任總督積極推動南進 政策下,臺灣也成為日本帝國南進的基地,此即「大正南進期」。與明治時期的不 同之處在於,明治時期是以華南地區為主,大正時期的南進政策,則擴張至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