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長時間以來,臺灣社會對於「醫師」的認知,常與「高收入」、「優秀人才」、

「高社會地位」畫上等號。不過,近年來隨著健保制度實施,以及一連串的醫藥 制度改革,醫師的待遇已不復過去。但即便如此,不少學生或家長仍以醫學系作 為升學的目標,若無法進入臺灣的醫學系就讀,部分的家長不惜花費鉅資將子女 送往國外,如鄰近的中國、菲律賓以及東歐的波蘭、匈牙利等地接受醫學教育,

學成之後再返回臺灣。換言之,部分的臺灣醫師早在求學階段,已有異國的生活 經驗。

另一方面, 1960 年代中華民國政府為了突破國際孤立的困境,曾多次派遣醫 療團前往友邦國家,如 1964 年前往利比亞的醫療團即為一例。1此外,也有不少 醫師參加無國界醫師團,前往落後的國家行醫。向海外派遣醫療團,不僅反映醫 療作為親善工作的重要性,也顯示醫療衛生與對外政策的重要關係。許多出身臺 灣教育體系的醫師,也隨著醫療團、無國界醫師團前往海外。

回顧歷史,「醫師」在臺灣社會成為高社經地位的象徵,以及臺灣人前往海外 行醫、習醫的現象,最早起源於日治時期。

「醫師」一職的興起,與臺灣總督府的衛生政策有關。1890 年代後半,總督 府決定設立醫事教育機關,以培育協助衛生工作的醫師,於是在 1899 年成立臺灣 總督府醫學校。起先社會上對此校持有疑慮,因此招生並不順利,但是經過數年 之後,隨著畢業生在島內開業成功,臺灣社會的價值觀也逐漸改變,醫師的高收 入,成為臺灣人嚮往此一職業的原因之一。

1 有關前往利比亞醫療團的事蹟,可參閱張秀蓉,《臺大醫院利比亞醫療服務隊:1964 年 1 月至 1968 年 6 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日治時期,「醫師」與教師、律師並稱「三師」,是社會上令人稱羨的行業之 一,也是當時新興的領導階層,醫師與律師的專業,皆受證照制度所保障。但是 醫師的出現,乃是與衛生政策有關,許多醫師發揮了提升公衛水準的作用,不少 醫師也直接參與地方事務。醫師在取得執照後,其專業即受到保障,總督府對於 開業醫師,能夠干涉的部份較為有限。由於身分特殊,加上經濟無虞,不少醫師 得以從事反殖民體制的運動,換言之,醫師與官方是處於「既合作又對抗」的狀 態。醫師的高收入以及身份的獨特性,對於身處殖民差別統治之下的臺灣人而言,

具有莫大的吸引力。2

不過縱使是醫師,也無法完全擺脫殖民的差別待遇。以總督府醫學校為例,

該校在學制設計、畢業生開業資格,皆與日本內地的醫學校有所不同。總督府醫 學校的程度,只約略與中學校相當;總督府醫學校的畢業生,無法在內地執業。

在各府立醫院的臺灣醫師,起先以輔助日籍醫師為主,薪水不及日人。這是在島 內求學、執業,必然面臨的事情。1919 年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升格為臺灣總督府醫 學專門學校,1927 年再升格為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生的執業地限制仍然不變。

直至 1936 年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成立,學生畢業後的就業資格問題才得以解決。

但是無論是總督府醫學校、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或是臺 北帝國大學的醫學部、醫專部的入學考試其競爭都非常激烈。總督府也無意增設 新的醫事教育機關,曾經增設的特設科、熱帶醫學科也都是基於特別目的,並非 為普及臺灣的醫學教育而設。換言之,臺灣島內的習醫機會可謂僧多粥少,有意 習醫的臺灣人,除了繼續奮鬥以期擠進窄門之外,最直接的逐夢方式就是負笈海 外。總督府的教育政策,造就了臺灣人負笈海外習醫的現象。

另一方面,總督府訂定的醫療規範,也對部分的臺灣醫師產生排擠作用。1900 年代初期,總督府開始以證照制度的方式,約束臺灣社會的醫療行為。此後醫師 若不具有官方認可的執照,在臺灣只能以「密醫」的方式執業,密醫若遭人檢舉,

2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22) 199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必須面臨罰款或是拘役等處罰。在臺灣無法取得執照的醫師,前往規定較寬鬆的 海外,也許是開拓新天地的機會。

在日本帝國圈內位居南方的臺灣,也成為日本的南進基地。然而在日本帝國 內部,有所謂「北進」與「南進」之爭,日本內部的政局,以及對外的軍事行動、

國際上的輿論等,也是影響這兩條路線變動的重要原因。如 1890 年代後期,由臺 灣總督桂太郎、兒玉源太郎所主倡的「北守南進論」,即因 1900 年的廈門事件而 頓挫,3但是對於日本帝國而言,無論北進或南進的意涵如何變化,鄰近的中國,

始終是帝國擴張的重要目標。

1900 年代,日本開始發展在華的醫療事業,如 1902 年同仁會成立,最初的事 業範圍為東北、朝鮮。進入 1910 年代同仁會的事業重心逐漸轉移至華北、華中,

同時臺灣總督府在廈門事件後,也以非武力的文化政策作為對岸政策的方針。1917 年博愛會成立,博愛會是由臺灣總督府所主導的醫療事業組織,該會最初的事業 範圍為福建、廣東。同仁會與博愛會是日本在華醫療事業的代表性組織,其組織 的內容、性質、活動範圍,無不受日中關係與大陸政策變動所影響。

此外,日治時期的臺灣人前往海外的目的地,以中國為主。起先以前往華南 的人數最多,其後前往東北、華中、華北的人數漸次增加。臺灣人在中國的分佈,

受到原鄉關係及人際網絡的影響,不同時期,也有階段性的變化。

總之,對於日本帝國而言,中國是其擴張與侵略的目標;同時對臺灣人而言,

前往中國發展有文化相近、語言相通的優勢,因此是重要的海外發展地。另外,

臺灣人因為具有中國人與日本人的二重性,被日本帝國視為是「日本人與中國人 的橋樑」,由於醫療也是日本帝國自我粉飾的重要手段,前往中國的臺灣醫師,可 以視為帝國人才周流(circluation)的一種表現。4

對於兼具「臺灣人」與「醫師」兩種身份的臺灣醫師來說,日本帝國的發展

3 小林道彥,《日本の大陸政策 1895-1914:桂太郎と後藤新平》(東京:南窗社,1996),頁 27-40。

4 山室信一,〈植民帝国・日本の構成と満州国―統治様式の遷移と統治人材の周流〉,ピーター・

ドウス、小林英夫編《帝国という幻想--「大東亜共和圏」の思想と現実》(青木書店,1998 年) 頁 121-15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以及臺灣人的原鄉、人際網絡,如何影響臺灣醫師的流動?其區位的差異性,以 及階段性的變化為何?乃是本論文所要處理的課題

本論文探討日治時期臺灣人的行醫與習醫,如何受到殖民母國的大陸政策以 及原鄉關係、人際網絡的影響,而呈現出階段性變化與區域性差異,試圖從醫師 這個職業來探討日本帝國下人材向外流動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