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鍾淑敏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 ‧ y. sit. io. n. al. er. Nat. (1895-1945)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陳力航 二○一二年七月. v.

(2)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本論文係在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訪問期間完成.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4)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謝辭. 以往每當翻閱他人的謝辭,總是會期待在自己論文完成的時刻,著手寫一個 屬於自己的謝辭,為寫作論文的生活畫下句點,如今這個時刻終於來臨,回想過 去所受到的支持與幫助,我終於可以將這份感謝付諸文字了。 首先我要感謝的是鍾淑敏老師,入門至今三年,很謝謝老師一直以來的傾聽、 幫助與鼓勵,忍耐我不甚通順的文句,這幾年跟隨著老師學習,向老師請益問題, 讓我度過一段非常愉快的學習時光,也使我獲益良多,對於老師的感激也是筆墨. 政 治 大. 難以形容的。另外,謝謝擔任口試委員的許雪姬老師與陳姃湲老師,兩位老師在. 立. 口試時提出精闢的修改意見,並熱心提供許多過去我在撰寫論文時所忽略、未發. ‧ 國. 學. 現的史料,提供了我修訂論文的方向,當然本文若有錯誤,則是我自身的責任。 在大學與研究所階段惠我良多的師長,我也在此表達感謝:首先要感謝當初. ‧. 準備碩士班推甄之時,為我撰寫推薦函的陳梅卿老師、高淑媛老師,以及在繁忙. y. Nat. io. sit. 中撥冗為我模擬面試的曾品滄老師,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我得以順利進入研究所. n. al. er. 就讀,這些事情即使多年過去,我仍然感念在心。接著要感謝張秀蓉老師,在擔. Ch. i n U. v. 任老師助理時,無論在工作上或課業上,都使我學習到很多寶貴的知識與經驗,. engchi. 老師也是一位慈祥和藹的長者,時常關心、鼓勵我。 此外也要感謝東京大學川島真老師的協助與提點,使我得以順利赴日蒐集資 料,另外,謝謝青山學院大學的飯島涉老師,願意讓我在赴日期間參加衛生史討 論課程。在政大的四年,謝謝薛化元老師、戴寶村老師、陳文賢老師、呂紹理老 師、李為楨老師課業上的指導、日常生活上的關心與幫助。謝謝師大的范燕秋老 師,修習老師的醫療史專題與參加研討會發表論文使我獲益良多。感謝臺大的楊 典錕老師,楊老師經常與學生分享留學生活的甘苦談,使我在修習課程之餘,也 能增廣見聞。. i.

(5)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在中研院臺史所訪問的期間,也很感謝黃富三老師、林玉茹老師、詹素娟老 師平日的關心與鼓勵。另外,在撰寫論文的同時,有幸能獲得劉士永老師、雷祥 麟老師、李尚仁老師的寶貴意見,使我能夠在醫師資格的問題上,有進一步的認 識。 許多學長姊、同學、學弟妹也在我論文寫作或資料蒐集上提供不少幫助。首 先要感謝臺大歷史所博士班的俊瑩學長,學長在公務、課業繁忙之際,仍願意抽 空閱讀我的初稿,並提出許多獨到的見解,指正文中的錯誤。再來是負笈東京的 俊宇學長,謝謝學長在我赴日期間的幫助,並在百忙之中為我在日本蒐集資料。 此外,感謝同門的世芳學姊、柏棕學長在 Meeting 時給我的意見與關心。同. 治 政 大 時,感謝昇璋學長、令毅學長、榮聲學長、柏全學長、建智學長、勝全學長、鎧 立 揚學長等諸位先進,對我的幫助與提點。也謝謝青山學院大學的深串學長與東京. ‧ 國. 學. 大學的早丸學長,深串學長在我赴日時,為人生地不熟的我提供許多協助。我與. ‧. 早丸學長是在赴日時所結識,其後學長以交換學生的身分來臺,接待的過程當中,. sit. y. Nat. 不僅自己的日文能力有所提昇,學長也成為我的論文進度的聽眾。過去在成大時. io. er. 期的鉅強學長、瑞霆學長,也給了我許多幫助。鉅強學長在我準備碩甄時,耐心 協助我撰寫研究計畫,瑞霆學長給予的鼓勵與建議,常使我受益良多。. al. n. iv n C 同學與學弟妹的部份,感謝同為訪問學員的杰龍、懷賢、朝傑,特別是懷賢 hengchi U. 願意與我一起訪問他的祖父─具有滿洲經驗的黃文生先生,在生活、課業等許多 方面也感謝他的情義相挺。感謝同住自強一二三舍的君灝、昆諭、昭宏、佳鴻在 大小事務上的幫忙與協助,我不會忘記住在這裡的美好時光。非常感謝臺大的昱 瀚、柏翔、仁晏、姿吟長期以來的襄助與傾聽;感謝師大的咏恩,以及成大的俊 昌、泓瑋、奕菖、紫珊,只要是電腦的問題,在與泓瑋討論後總能迎刃而解,紫 珊在百忙之中為我校對論文,實在非常感激。此外也感謝政大臺史所壘與臺大歷 史黑鷹的隊友們,能與你們一起揮汗奮鬥,是我的榮幸。 感謝我的父親陳明亮先生與母親洪錦芳女士,他們始終尊重我的志向,也是 我低潮時的避風港,自己能專心於學業,乃歸功於他們的支持。此外,感謝女友 ii.

(6)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雅玲的照顧與陪伴,每當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她的沉著與冷靜,往往協助我渡 過不少難關。 最後,謹將這篇論文獻給曾祖父陳土金醫師與祖父陳以文先生,還有投身歷 史洪流的臺灣醫師們。 2012 年 7 月 12 日 於自強一舍 A304 室.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7)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摘要. 日治時期的「醫師」是新興的領導階層,醫師取得執照後其專業即受到保障。 總督府對於開業醫師能夠干涉的部份較為有限,醫師的高收入與身份的獨特性, 對於身處差別統治之下的臺灣人而言,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不過即便是醫師,也無法完全擺脫殖民統治的差別待遇;臺灣島內的習醫機 會僧多粥少,有意習醫的臺灣人只能負笈海外,另一方面,總督府訂定的醫療規 範,對部分的臺灣醫師產生排擠作用,在臺灣無法取得執照的醫師,前往規定較. 政 治 大 對於日本帝國而言,鄰近的中國始終是向外擴張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日治 立. 寬鬆的海外,也是開拓新天地的機會。. ‧ 國. 學. 時期的臺灣人前往海外的主要目的地。由於醫療是日本帝國自我粉飾的重要手段, 前往中國的臺灣醫師,可以視為帝國人才周流(circluation)的一種表現。. ‧. 本文所要處理的課題,乃是以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作為對象,探討日. sit. y. Nat. 本帝國的發展,以及臺灣人的原鄉、人際網絡,如何影響臺灣醫師的流動?其階. n. al. er. io. 段性變化與區位差異性為何?. i n U. v. 本文首先探討總督府衛生政策與醫師的關係,以及總督府開辦醫事教育與臺. Ch. engchi. 灣醫師的養成過程,呈現殖民地臺灣衛生改造與臺灣醫師養成的相關性。其次以 日本在華醫療事業作為討論的對象,探討同仁會、博愛會的活動如何影響臺灣醫 師流動。最後探討臺灣醫師受到 1930 年代日本向外擴張的影響,在滿洲國、佔領 地的發展情況以及戰後的流動與困境。 由本文的討論可知,日治時期臺灣人的行醫與習醫,受到島內與島外因素的 影響,在華南、華中、華北、滿洲地區呈現區位性差異。另外,戰爭與醫學院校 的成立,則是造成階段性變化的因素。其中,島內因素有三,為總督府的衛生政 策、教育政策、對岸政策;島外因素有四,為習醫機會、行醫機會、日本大陸政 策、臺灣人特殊身分與人際網絡。 iv.

(8)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總之,影響臺灣人前往中國習醫、行醫的背後原因以及分布形態的階段性變 化,是殖民地差別性、日本帝國大陸政策、臺灣人際網絡、區位因素等所交錯影 響的結果。. 關鍵字:臺灣籍民、臺灣醫師、人才流動、對岸政策、博愛會、同仁會、滿 洲國、青島東亞醫科學院.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9)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目次. 謝辭................................................................................................................................... i 摘要................................................................................................................................. iv 目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史回顧................................................................................................ 4 第三節 名詞界定、研究方法與史料介紹............................................................ 8 第二章 殖民地臺灣的衛生改造與臺灣醫師的養成.................................................. 12. 政 治 大. 第一節 日本帝國的衛生政策與醫師.................................................................. 12 第二節 醫事教育開辦.......................................................................................... 14 第三節 臺灣醫師的養成與習醫熱潮的興起...................................................... 17. 立. ‧ 國. 學. 第三章 日本在中國的醫療事業與臺灣醫師的外放.................................................. 24 第一節 日本在華的醫療事業.............................................................................. 24 第二節 華南的臺灣醫師與博愛會...................................................................... 31. ‧. 第三節 同仁會的活動與臺灣醫師...................................................................... 42 第四章 日本的擴張與臺灣醫師.................................................................................. 49. Nat. sit. y. 第一節 1930 年代日本的擴張與佔領地的衛生政策......................................... 49. er. io. 第二節 滿洲國的成立與臺灣醫師...................................................................... 54 第三節 佔領地的臺灣醫師與徵集令.................................................................. 57. al. n. iv n C hengchi U 結論.................................................................................................................. 68. 第四節 戰後的流動與困境.................................................................................. 63 第五章 參考書目........................................................................................................................ 74 附錄................................................................................................................................ 86 附錄一、前往廈門習醫者.................................................................................... 86 附錄二、前往青島習醫者.................................................................................... 88 附錄三、出身上海東南醫學院、上海厚生醫專的臺灣醫師............................ 94 附錄四、前往滿洲習醫者.................................................................................... 96 附錄五、具有中國經驗的臺灣醫師.................................................................. 103. vi.

(10)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長時間以來,臺灣社會對於「醫師」的認知,常與「高收入」、「優秀人才」、 「高社會地位」畫上等號。不過,近年來隨著健保制度實施,以及一連串的醫藥 制度改革,醫師的待遇已不復過去。但即便如此,不少學生或家長仍以醫學系作 為升學的目標,若無法進入臺灣的醫學系就讀,部分的家長不惜花費鉅資將子女. 政 治 大. 送往國外,如鄰近的中國、菲律賓以及東歐的波蘭、匈牙利等地接受醫學教育,. 立. 學成之後再返回臺灣。換言之,部分的臺灣醫師早在求學階段,已有異國的生活. ‧ 國. 學. 經驗。. 另一方面, 1960 年代中華民國政府為了突破國際孤立的困境,曾多次派遣醫. ‧. 療團前往友邦國家,如 1964 年前往利比亞的醫療團即為一例。 1 此外,也有不少. y. Nat. io. sit. 醫師參加無國界醫師團,前往落後的國家行醫。向海外派遣醫療團,不僅反映醫. n. al. er. 療作為親善工作的重要性,也顯示醫療衛生與對外政策的重要關係。許多出身臺. Ch. i n U. v. 灣教育體系的醫師,也隨著醫療團、無國界醫師團前往海外。. engchi. 回顧歷史, 「醫師」在臺灣社會成為高社經地位的象徵,以及臺灣人前往海外 行醫、習醫的現象,最早起源於日治時期。 「醫師」一職的興起,與臺灣總督府的衛生政策有關。1890 年代後半,總督 府決定設立醫事教育機關,以培育協助衛生工作的醫師,於是在 1899 年成立臺灣 總督府醫學校。起先社會上對此校持有疑慮,因此招生並不順利,但是經過數年 之後,隨著畢業生在島內開業成功,臺灣社會的價值觀也逐漸改變,醫師的高收 入,成為臺灣人嚮往此一職業的原因之一。 1. 有關前往利比亞醫療團的事蹟,可參閱張秀蓉, 《臺大醫院利比亞醫療服務隊:1964 年 1 月至 1968 年 6 月》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 1.

(11)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日治時期, 「醫師」與教師、律師並稱「三師」 ,是社會上令人稱羨的行業之 一,也是當時新興的領導階層,醫師與律師的專業,皆受證照制度所保障。但是 醫師的出現,乃是與衛生政策有關,許多醫師發揮了提升公衛水準的作用,不少 醫師也直接參與地方事務。醫師在取得執照後,其專業即受到保障,總督府對於 開業醫師,能夠干涉的部份較為有限。由於身分特殊,加上經濟無虞,不少醫師 得以從事反殖民體制的運動,換言之,醫師與官方是處於「既合作又對抗」的狀 態。醫師的高收入以及身份的獨特性,對於身處殖民差別統治之下的臺灣人而言, 具有莫大的吸引力。2 不過縱使是醫師,也無法完全擺脫殖民的差別待遇。以總督府醫學校為例,. 治 政 大 該校在學制設計、畢業生開業資格,皆與日本內地的醫學校有所不同。總督府醫 立 學校的程度,只約略與中學校相當;總督府醫學校的畢業生,無法在內地執業。. ‧ 國. 學. 在各府立醫院的臺灣醫師,起先以輔助日籍醫師為主,薪水不及日人。這是在島. ‧. 內求學、執業,必然面臨的事情。1919 年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升格為臺灣總督府醫. sit. y. Nat. 學專門學校,1927 年再升格為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生的執業地限制仍然不變。. io. er. 直至 1936 年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成立,學生畢業後的就業資格問題才得以解決。 但是無論是總督府醫學校、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或是臺. al. n. iv n C 北帝國大學的醫學部、醫專部的入學考試其競爭都非常激烈。總督府也無意增設 hengchi U 新的醫事教育機關,曾經增設的特設科、熱帶醫學科也都是基於特別目的,並非 為普及臺灣的醫學教育而設。換言之,臺灣島內的習醫機會可謂僧多粥少,有意 習醫的臺灣人,除了繼續奮鬥以期擠進窄門之外,最直接的逐夢方式就是負笈海 外。總督府的教育政策,造就了臺灣人負笈海外習醫的現象。 另一方面,總督府訂定的醫療規範,也對部分的臺灣醫師產生排擠作用。1900 年代初期,總督府開始以證照制度的方式,約束臺灣社會的醫療行為。此後醫師 若不具有官方認可的執照,在臺灣只能以「密醫」的方式執業,密醫若遭人檢舉, 2.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22) , 1992)。 2.

(12)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必須面臨罰款或是拘役等處罰。在臺灣無法取得執照的醫師,前往規定較寬鬆的 海外,也許是開拓新天地的機會。 在日本帝國圈內位居南方的臺灣,也成為日本的南進基地。然而在日本帝國 內部,有所謂「北進」與「南進」之爭,日本內部的政局,以及對外的軍事行動、 國際上的輿論等,也是影響這兩條路線變動的重要原因。如 1890 年代後期,由臺 灣總督桂太郎、兒玉源太郎所主倡的「北守南進論」 ,即因 1900 年的廈門事件而 頓挫,3 但是對於日本帝國而言,無論北進或南進的意涵如何變化,鄰近的中國, 始終是帝國擴張的重要目標。 1900 年代,日本開始發展在華的醫療事業,如 1902 年同仁會成立,最初的事. 治 政 大 業範圍為東北、朝鮮。進入 1910 年代同仁會的事業重心逐漸轉移至華北、華中, 立 同時臺灣總督府在廈門事件後,也以非武力的文化政策作為對岸政策的方針。1917. ‧ 國. 學. 年博愛會成立,博愛會是由臺灣總督府所主導的醫療事業組織,該會最初的事業. ‧. 範圍為福建、廣東。同仁會與博愛會是日本在華醫療事業的代表性組織,其組織. sit. y. Nat. 的內容、性質、活動範圍,無不受日中關係與大陸政策變動所影響。. io. er. 此外,日治時期的臺灣人前往海外的目的地,以中國為主。起先以前往華南 的人數最多,其後前往東北、華中、華北的人數漸次增加。臺灣人在中國的分佈,. al. n. iv n C 受到原鄉關係及人際網絡的影響,不同時期,也有階段性的變化。 hengchi U. 總之,對於日本帝國而言,中國是其擴張與侵略的目標;同時對臺灣人而言, 前往中國發展有文化相近、語言相通的優勢,因此是重要的海外發展地。另外, 臺灣人因為具有中國人與日本人的二重性,被日本帝國視為是「日本人與中國人 的橋樑」 ,由於醫療也是日本帝國自我粉飾的重要手段,前往中國的臺灣醫師,可 以視為帝國人才周流(circluation)的一種表現。 4 對於兼具「臺灣人」與「醫師」兩種身份的臺灣醫師來說,日本帝國的發展 3. 小林道彥, 《日本の大陸政策 1895-1914:桂太郎と後藤新平》 , (東京:南窗社,1996),頁 27-40。 山室信一, 〈植民帝国・日本の構成と満州国―統治様式の遷移と統治人材の周流〉,ピーター・ ドウス、小林英夫編《帝国という幻想--「大東亜共和圏」の思想と現実》 (青木書店,1998 年) , 頁 121-153。 4. 3.

(13)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以及臺灣人的原鄉、人際網絡,如何影響臺灣醫師的流動?其區位的差異性,以 及階段性的變化為何?乃是本論文所要處理的課題 本論文探討日治時期臺灣人的行醫與習醫,如何受到殖民母國的大陸政策以 及原鄉關係、人際網絡的影響,而呈現出階段性變化與區域性差異,試圖從醫師 這個職業來探討日本帝國下人材向外流動的現象。. 第二節 研究史回顧. 本研究的討論範圍牽涉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人、總督府的對岸政策、日本. 治 政 大 在華的醫療事業等議題,對此有所關注的研究者,以中村孝志為啓始,其後主要 立 (一)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人. 學. ‧ 國. 有梁華璜、許雪姬、鍾淑敏、駱明正、王學新、黃福慶、卞鳳奎、范燕秋等人。. ‧.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人或是相關的研究,以中村孝志的研究為嚆矢,中村. sit. y. Nat. 探討臺灣與華南的關係以及各地的臺灣籍民問題,並分析籍民的分布與職業、生. io. er. 活、教育狀況與各勢力互動的情形。在其整理的職業別統計中,可略知臺灣籍民 習醫與從事醫業者的人數與分布概況。中村在整理、介紹日本與臺灣資料上有不. al. n. iv n C 小的貢獻,其研究反映地域性差異,呈現臺灣人在日本的對岸政策中所扮演的角 hengchi U 色,也提供日後研究的切入點。5 梁華璜的臺灣籍民研究,不止探討籍民本身,同時關照相應的制度背景,如. 臺人赴華旅券的變化與廢除;梁華璜關注抗日運動的發展,研究斷限延伸至戰後, 對於日本的對岸政策,持相對批判的態度。因此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籍民,梁華 璜嘗試以臺灣人的角度,形塑臺灣人的曖昧與兩面性。6 許雪姬的研究則以出身、前往的地區為研究的切入點,如前往滿洲的醫師、. 5. 中村孝志的臺灣籍民的研究,可參見鍾淑敏,〈日治時期南進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收於《中華 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8),頁 2063-2090。 6 梁華璜, 《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日據時代臺閩關係史》 (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 , 頁 131-213。 4.

(14)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前往華南的高雄人、瓦硐出身的醫師等。首先,對於前往滿洲的醫師,許雪姬先 是鋪陳滿洲衛生環境、醫師資格,並進一步提出先後前往該地習醫、行醫的臺灣 人的具體例子。滿洲的例子顯示,除了地緣條件,外在政治環境及學制亦是影響 人群移動的關鍵因素。而且,滿洲與華南地區也形成鮮明的對比。赴華南發展的 高雄人一文,除了清楚呈現高雄人前往華南的原因,以及其中的推力與拉力,對 醫師的討論部分也值得參考。對於瓦硐出身醫師的討論,則以醫師作為對象,分 析其養成與發展。7 綜合而言,許雪姬的研究更具「人味」而非僅為政策、事件的 討論。這三篇著作對於在中國的臺灣醫師有所著墨,其分析的模式與史料的運用, 提供本文一個重要的研究取徑。. 治 政 大 長期以來,廈門不僅是臺灣籍民最多的地區,也是許多臺灣醫師的聚集地。 立. 鍾淑敏的〈日治時期臺灣人在廈門的活動及其相關問題(1895-1938)〉一文,分. ‧ 國. 學. 析籍民的移居動機、職業別,接著談論各界的臺灣人集體形象,最後則以身處中. ‧. 日之間的臺人作結。本文討論深入、涵蓋層面廣,相較於中村將臺灣醫師置於日. sit. y. Nat. 本醫療活動下討論,鍾淑敏則以臺灣人的角度出發,突顯臺灣人醫藥從業者在廈. io. er. 門的特殊地位,並分析前往廈門開業的原因,如語言、資格的因素以及醫師的學 歷、執業概況、當地對臺灣醫師的反應等。8 鍾文提供許多有關在廈門的臺灣醫師. al. n. iv n C 的線索,當地的臺灣醫師無論有無執照,在廈門落地生根皆非難事。此一具體情 hengchi U 況,也啟發與滿洲之間的比較研究。. 鍾淑敏在〈殖民與再殖民──日治時期臺灣與海南島關係之研究〉一文,將醫 療與衛生納入討論,如海南島的醫療單位、熱帶醫學的作用,9 戰爭的爆發連帶影 響原先的人才流動狀態,亦提供不同階段的比較基礎性的思考。 7. 許雪姬, 〈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海外活動─在「滿洲」的臺灣醫生〉 , 《臺灣史研究》 ,11 卷 2 期(臺 北,2004) ,頁 1-75;許雪姬,〈日治時期赴華南發展的高雄人〉 ,《2000 高雄研究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2001) ,頁 369-403;許雪姬, 〈日治時期澎湖瓦硐籍的醫生〉 , 《澎 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論文集》 (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2),頁 396-417。 8 鍾淑敏, 〈日治時期臺灣人在廈門的活動及其相關問題(1895-1938)〉 ,收於《走向近代》 (臺北: 東華書局,2004) ,頁 399-452。 9 鍾淑敏, 〈殖民與再殖民──日治時期臺灣與海南島關係之研究〉 , 《臺大歷史學報》 ,第 31 期(臺 北,2003) ,頁 169-221。 5.

(15)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卞鳳奎的臺灣籍民研究,在史料上與中村、梁不同之處在於使用口述史料與 中國文史資料。卞除了探討在華南的臺灣籍民外,也將目光延伸至上海、北京、 滿洲的臺灣籍民,甚至是位於東南亞的泰國與菲律賓,宏觀地處理籍民問題。華 南部分大抵延續梁華璜的研究脈絡,以說明人員流動與時局互動,分析各地籍民 的分布形態,其中籍民的偷渡、臺灣義勇隊的抗日等相關問題較具新意。10 卞鳳奎的《日治時期臺灣留學日本醫師之探討》一書分三部分,首先探討身 為醫師家族的萬華洪家與日本官紳之間的交流;接著分析臺灣人留學日本、選讀 醫學校的原因,以及臺灣留學生在日本的生活與交友狀況;最後討論留日醫師的 開業概況與社會貢獻,其中針對臺灣人出國規範與留日醫師在中國的動態有所著. 治 政 大 墨。在留日醫師前往中國的部分,卞鳳奎主要以許雪姬的研究及口述資料為基礎, 立. 討論臺灣醫師在中國行醫、從政、參與抗日等各類活動。本書附錄的部份,將《臺. ‧ 國. 學. 灣醫師名鑑》和地方志書之中,具有留日經驗的醫師整理成表,有助於提供線索. ‧. 以及建立臺灣醫師的留學系譜。11. sit. y. Nat. 最近,陳姃湲探討日治時期前往朝鮮習醫、行醫的臺灣人。1910 年朝鮮與日. io. er. 本合併成為日本帝國的一部分。臺灣人前往朝鮮習醫,是島內的習醫熱潮所反映 的現象。陳姃湲的研究側重在教育環境對醫師流動的影響,其研究成果也提供本. n. al. i n 12 Ch 研究在研究方法、分析模式上的比較對象。 engchi U. v. (二)總督府的對岸政策與日本在華醫療事業 有關總督府的對岸政策以及日本在華的醫療事業,是以中村孝志的研究為起 始,中村在日本南進政策的脈絡下,分析博愛會醫院、旭瀛書院、全閩新日報等 總督府文化事業的營運狀況,從中不僅討論博愛會醫院,也討論臺灣醫師所扮演 的角色。13. 10. 卞鳳奎,《日治時期臺灣籍民在海外活動之研究》 (臺北:樂學,2006) 。 卞鳳奎,《日治時期臺灣留學日本醫師之探討》(臺北:博揚文化 ,2011)。 12 陳姃湲, 〈放眼帝國、伺機而動:在朝鮮學醫的臺灣人〉 , 《臺灣史研究》19 卷 1 期(臺北,2012) , 頁 87-140。此外,近年來中研院臺史所也舉辦「臺灣人的海外活動工作坊」 、 「臺灣人的海外活動」 國際學術研討會。這一系列活動探討日治、戰後的臺灣人在東亞各地的活動。 13 中村孝志, 〈廣東博愛會醫院をめぐる諸問題(1)〉, 《天理大学学報》第 165 輯(奈良,1990 6 11.

(16)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在中村的基礎下,王學新連結博愛會醫院事業與大陸政策,認為總督府的南 進政策僅在符合中央的政策思維下,才有被重視的可能,並不是對華政策的主流。 王文大量使用外務省資料,清晰地呈現臺灣醫師與博愛會醫院的關係,以及當地 對該醫院的反應。但是文中以 SWOT 分析方式分析博愛會的經營情況,卻未說明 使用此分析方式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14 梁華璜也與中村同樣偏重政策、事件與制度的探討,如總督府的福建政策、 廈門事件、旅券制度。不過梁華璜以較為不同的角度,分析總督府的對岸政策, 以及圍繞著華南經營的重要事件與制度。15 黃福慶分析日本在中國另一個組織──同仁會,敘述成立背景、組織概況以. 治 政 大 及各醫院的經營,他對同仁會的態度較為持平,認為該會背後的目的雖不單純, 立. 卻間接為中國帶來醫療衛生的進步。本書雖然成書甚早,但引用一手史料不失客. ‧ 國. 學. 觀的評析。惟可惜或許由於受限於史料,對於博愛會,文中僅以隻字片語帶過。16. ‧. 駱明正(Ming-Cheng M. Lo)的著作 Doctors within Borders: Profession, Ethnicity,. sit. y. Nat. and Modernity in Colonial Taiwan(中譯:疆界內的醫師:在殖民地臺灣的專業性、民. io. er. 族性、現代性),由社會學的角度以 1931 年、1937 年作為分期界線,探索日治 時期臺灣醫師的集體身分論述與自我認同,將其劃分為反殖民、遣散、同化三期,. al. n. iv n C 呈現醫生們自我認同發展的過程。駱文關注臺灣醫師的社會位置與集體身分論述 hengchi U 的歷史發展脈絡,提供不同的研究角度,並聚焦於「醫師」群體的研究。本書雖 分析日本在中國的同仁會事業,並與殖民醫學作比較。然而本書忽略同仁會內的. 年) ,頁 25-47;中村孝志, 〈廣東博愛會醫院をめぐる諸問題(2), 《天理大学学報》第 166 輯(奈 良,1990 年)頁 1-24;中村孝志, 〈汕頭博愛會醫院の成立─臺灣總督府の文化工作〉 , 《天理大学 学報》第 162 輯(奈良,1989 年)頁 1-24。 14 SWOT:S 表示(Strength:內部優勢) 、W 表示(Weakness:內部劣勢) 、O(Opportunity:外 部機會) 、T(Th reat:外部威脅) 。詳見王學新, 〈抗戰前博愛會醫院之運作與日本大陸政策之關係〉 , 《逢甲人文學報》 ,第 16 期,(臺中,2008),頁 107-131;王學新, 《日本對華南進政策與臺灣黑 幫籍民之研究(1895-1945)》 (南投:臺灣文獻館,2009)。 15 梁華璜,《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日據時代臺閩關係史》 ,頁 131-213。 16 黃福慶,《近代日本在華文化及社會事業之研究》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 , 頁 69-112。 7.

(17)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臺灣醫師之認同,未分析身處其中的臺灣醫師勢必面臨與臺灣有所差異的環境。17 日治時期臺灣人在中國的研究,早期關注的焦點,如中村孝志、梁華璜以華 南地區的臺灣籍民為主,討論的方式是以「臺灣人」、「臺灣籍民」作為對象,少 有探討特定職業者。18 其後,許雪姬、卞鳳奎開始探討華南以外的地區,其中,許 雪姬以單一職業的臺灣人作為探討的對象,可見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人研究, 所探討的領域正逐漸擴大與深化。本論文試圖在這些先行研究的脈絡下,以前往 中國「行醫」、「習醫」的臺灣人作為探討對象。 有關總督府的對岸政策,以及日本在華醫療事業的研究,自然以政策與事業 作為研究的對象,然而,政策的制定與變動,以及事業的營運與發展,皆與「人」. 治 政 大 有所關連。也是影響「人」的流動之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擬以「人」的角度, 立. 探討這些受到政策影響而前往中國開業,或者是服務於日本醫療事業的臺灣醫. ‧. ‧ 國. 學. 師。. er. io. sit. y. Nat. 第三節 名詞界定、研究方法與史料介紹. 在此,針對本文的若干名詞加以釐清與解釋,首先本文所指的「醫師」主要. al. n. iv n C 是指西醫而非漢醫。臺灣社會最初的西醫雖然與西方傳教士有關,但是人數並不 hengchi U 多,直至日本統治臺灣以後,隨著總督府的衛生政策,西醫才逐漸普及。因此, 臺灣社會的西醫本身即與殖民統治有所關連,本文討論的對象,包含自行經營診 所、在官私立醫院任職、從事醫學研究的醫師,以及正在醫學院校就讀,將來可 能會成為西醫的臺灣人。 由於 19 世紀後半以來,中國的領土歷經多次變動,領土變動的原因,來自各 國的勢力介入,以及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然而,臺灣醫師的流動,主要受日本在 17. Ming-Cheng M. Lo. Doctors within Borders: Profession, Ethnicity, and Modernity in Colonial Taiwan,pp.1-236. 陳德智, 〈評介駱明正《疆界內的醫生:在殖民地臺灣的專業性、民族性與現代 性》〉,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 34 期,(2005),頁 207-222。 18 鍾淑敏,〈日治時期南進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頁 2072-2073;梁華璜, 《臺灣總督府的「對岸」 政策研究─日據時代臺閩關係史》 ,頁 131-213。 8.

(18)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華活動、臺灣人的原鄉關係所影響,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在「中國」的臺灣醫師, 特別是指日本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另外,本文的「島內」指的是「臺灣島內」 。 本文探討殖民地臺灣的醫療人才向外流動,所謂的「流動」係因「推力」與 「拉力」的作用而導致身為社會領導階層的臺灣醫師,其言行舉止、生命軌跡也 較為容易出現在歷史文本當中。本研究欲藉史料的解讀與分析,進一步勾勒其「推 力」與「拉力」的來源與變化,以及醫師本身的行為與動向。 在文獻材料的運用上,本研究以官方檔案、人物名冊、醫學院校檔案與機關 雜誌、報紙、口述史料為主。 首先,如《臺灣總督府府報》及《外務省記錄》等官方檔案,有助於理解臺. 治 政 大 灣與中國的醫政制度,並進一步認識日本的對華政策與醫療事業,如醫師執照規 立 則的變革,以及總督府對臺灣籍民的觀察。. ‧ 國. 學. 無論是日治時期或者是戰後,人名錄往往是認識地方人物的捷徑,由於醫師. ‧. 為領導階層的一份子,日治時期參與地方行政的比率也不低,因此不難在各種人. sit. y. Nat. 物名冊上發現相關的資訊。此外,戰後由臺灣醫藥新聞社、國際文化服務社、臺. io. er. 灣省醫師公會所編纂的醫師名冊,也能提供 1954、1958、1966、1975 這些年份的. al. 醫師資料,其中 1954、1958 年份的醫師名冊,學經歷的部分較為完整,時間也較. n. iv n C 接近戰前;1966、1975 年份的醫師名冊雖然收錄的醫師名單較為完整,但學經歷 hengchi U 的部分僅列出學歷,透過利用這四本醫師名冊以交叉比對,已能初步建立一份前 往中國習醫、行醫的醫師名單。19 不過人名錄的準確度仍有待商榷,部分醫師的學 經歷可能會有假造、隱藏的情形,且因人數眾多,無法逐一比對與查證,難免產 生缺漏與誤植。以張嘉英醫師為例,1954、1958 年的醫師名錄當中,僅記錄張醫 師畢業於長崎醫科大學以及戰後的任職單位,但若翻閱張醫師的口述史料,則會. 19. 吳銅, 《臺灣醫師名鑑》 (臺中:臺灣醫藥新聞社,1954);臺灣省醫師名鑑編刊委員會編, 《臺 灣省醫師名鑑》 (臺北:國際文化服務社,1958) ;臺灣省醫師公會編,《臺灣省醫師公會所屬各縣 市局醫師公會會員名冊》 (高雄:臺灣醫界社,1966) ;臺灣省醫師公會編, 《臺灣省醫師公會所屬 各縣市局醫師公會會員名冊》 (高雄:臺灣醫界社,1975)。 9.

(19)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發現原來張醫師曾前往北京任職。20 因此在使用人名錄時,對於醫師的學經歷部分, 必須多加留意。 此外,由同仁會編纂的《中華民國醫事綜覽》當中,可以發現臺灣醫師常以 祖籍作為籍貫,因此容易與福建、廣東出身的醫師混淆。以王雅三醫師為例,在 《中華民國醫事綜覽》當中,籍貫是「福建漳州」 ,但對照《臺灣總督府臺北醫學 專門學校一覽》卻發現王醫師實際上出身於臺北州,因此在使用醫師人名錄之餘, 不僅要注意學歷隱藏與假造的問題,也必須與其他的資料相互對照,以減少缺漏 的情形。21 至於醫學院校檔案與機關雜誌,如《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一覽》 ,可提供畢業生. 治 政 大 的動態與就職統計,它不僅附有在學生、畢業生的名單,並記載該校內部制度與 立. 規定。而由臺灣醫學會所發行的《臺灣醫學會雜誌》 ,則為日治時期臺灣醫學界的. ‧ 國. 學. 核心刊物,不僅刊載醫師們的研究成果,對於醫師的動向也有所記錄。. ‧. 而報紙提供的訊息,與機關雜誌類似,例如醫師前往海外任職、醫師本人的. sit. y. Nat. 言論也時常見報,另外由於報紙是大眾化的傳播媒介,因此也能夠藉之獲得許多. io. er. 醫學專業以外,有關醫師個人生活的種種訊息,如醫師家族與地方社會的互動、 醫師的婚喪喜慶等,這些訊息也有助於瞭解醫師們的人際網絡。. al. n. iv n C 此外口述歷史也保留了醫師自身的感想,以及他人對醫師的觀察與想法。在 hengchi U. 本研究當中不只尋找已出版的口述歷史資料,也積極尋找能夠訪談的對象,例如: 與具有滿洲經驗、戰後曾任職省衛生處的黃文生先生對談;黃先生的母親盧粉, 與簡仁南醫師之妻盧淑賢乃是姊妹關係,戰前黃先生曾於簡仁南醫師所主持的大 連仁和醫院工作,戰後曾於省衛生處任職。黃先生的滿洲經驗與衛生行政機關的 資歷,也為簡仁南醫師在滿洲的從業狀況,以及戰後醫師資格的演變,提供許多. 20. 吳銅, 《臺灣醫師名鑑》 ,頁 183;臺灣省醫師名鑑編刊委員會編, 《臺灣省醫師名鑑》 ,頁 238; 顏尚文計畫主持、馬有成採訪編輯,《嘉義市醫療業口述歷史》(嘉義:嘉義市文化局,2005)。 21 臺灣總督府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編, 《臺灣總督府臺北醫學專門學校一覽:自昭和六年至昭和八年》 (臺北:臺灣總督府臺北醫學專門學校,1933),106;小野得一郎,《中華民國醫事綜覽》 (東京: 同仁會,1935) ,頁 148。 10.

(20)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寶貴訊息。22 此外,畢業自青島醫專的蔡錫圭先生,敘述該校的成立過程與運作的 相關資訊;吳庭茂先生則分享自身負笈青島,以及戰後服務於地方醫療機構、日 本無醫村的經歷,補足該校的校史《青友史》與本文附錄二不足的部份。2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2. i n U. v. 筆者曾於 2011 年 2 月 11 日,前往臺南市拜訪黃文生先生,就滿洲經驗部分進行訪談。 筆者於 2012 年 6 月 27 日、7 月 4 日、7 月 11 日,先後拜訪蔡錫圭先生、吳庭茂先生,除了感 謝兩位先生之外,也特別感謝張秀蓉老師、陳姃湲老師、蔡淑霞女士、吳希彥先生、吳琰秋女士、 蔡佩穎女士的聯繫與協助。 23. 11.

(21)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第二章 殖民地臺灣的衛生改造與臺灣醫師的養成. 第一節 日本帝國的衛生政策與醫師. 清帝國統治下的臺灣是個環境髒亂、傳染病橫行的地方。臺灣社會的醫療也 以漢醫為主。1895 年馬關條約簽訂,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對於臺灣總督府而 言,當務之急乃是改善臺灣的衛生環境、並導入內地的醫療衛生制度。臺灣的主 要城市也先後設置九所醫院、六所分院,其後納入總督府統轄,成為府立醫院系. 政 治 大 1896 年後藤新平兼任總督府衛生顧問 ,開始在臺灣的衛生政策上發揮影響力。 立. 統,朝向集中化、專業化的發展。. ‧ 國. 學. 出身醫界的後藤,有意以醫師作為殖民政府的協力者,協助防疫與地方衛生行政 的運作,在此背景下,1896 年 6 月總督府以府令第八號發佈《公醫規則》 ,將公醫. ‧. 配置於各地,公醫在開業的同時,負責管區的醫療與衛生事務,可以說是國家權. sit. y. Nat. 力的延伸。. n. al. er. io. 總督府在同年發佈府令第六號《臺灣醫業規則》 ,此規則的歷史意義在於政府. i n U. v. 首度以證照制度約束臺灣社會的醫療行為,違反規定的醫師,會被拘留或課以罰. Ch. engchi. 金。根據《臺灣醫業規則》,醫師的開業資格為:. 第一條 醫師指由內務大臣核發的醫術開業許可證及由民政局長核發的醫 業許可證者。 第二條 持有內務大臣核發的醫術開業許可證的醫師,若欲開業時,必須選 定開業場所,並於五日檢具該許可證申報地方當局。 第三條 申請發給醫業許可證,必須附上醫術相關履歷書,由地方當局向民 政局提出。 第四條 醫業許可證僅限臺灣與澎湖有效。且必須特別註明限定之區域。24. 24.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數位化檔案,醫業規則制定,61-13,頁 1-3。 12.

(22)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臺灣醫業規則》自 1896 年 7 月開始實行,條文中所謂的「內務大臣核發的醫術 開業許可證」 ,乃是依據 1883 年 10 月制定的《醫師免許規則》的第三條「具有官 立及府縣立醫學校的畢業證書者,持其畢業證書提出申請之時,內務卿應不須加 以試驗而授與其免許狀」 。 25 換言之,出身自日本政府認可的醫學校的醫師,只要 以畢業證書提出申請,即可獲得內務大臣核發的開業許可證,因此,應聘來臺的 日本醫師,自然具有開業許可證。 1901 年 7 月《臺灣醫生免許規則》訂定,凡漢醫、洋醫皆屬「醫生」 ,26 必須 向地方當局提出申請,並經由地方官員認定醫術者,才可以獲得許可證,漢醫與 洋醫的資格方得以確立;傳統社會的醫療行為開始被證照制度所約束。27 總督府也. 治 政 大 以罰款的方式,取締無照的漢醫,以李應章(後更名李偉光)醫師為例,李應章 立 出身中醫世家,父祖皆為漢醫,但其父因不具有前述之醫師免許證,時常遭到警. ‧ 國. 學. 察的刁難或罰款,對此李應章回憶:. ‧. 父親因沒有中醫的正式執照,常被日本員警凌辱或罰款,給我種下反抗日. sit. y. Nat. 本的思想感情。28. io. er. 總督府以國家的力量,作為證照制度的後盾,無照執業的醫師,必須面臨二十五 日以下的拘役,或被課以二十五圓以下的罰金;29 臺灣社會的醫療行為,也開始受. al. n. iv n C 到法律的規範。此外,有關戰前無照的「密醫」問題,出身岩手醫專的吳平城醫 hengchi U 師回憶當時的情況: 日治時代,政府行政清廉嚴格,百姓也守法成性,表現在醫界的,就是密. 醫很少。即使有密醫,通常是曾替醫師在藥局包藥,漸漸學會些微醫療知 識,而後偷偷行醫的。密醫如果被警察發現,藥品一律沒收,又要坐牢。. 25. 厚生省医務局編, 《医制百年史》(東京:ぎょうせい,1976),頁 56。 〈本島醫生取締と藥劑〉,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 34 年 3 月 29 日,2 版。 27 范燕秋,〈日據前期臺灣之公共衛生─以防疫為中心之研究〉 (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4) ,頁 54-55、101-148。 28 李玲虹、龔晉珠主編,《臺灣農民運動先驅者─李偉光(上卷)》 (臺北:海峽學術,2007) ,頁 2。 29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數位化檔案,醫業規則制定,61-13,頁 1-3。 26. 13.

(23)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我在國民學校讀書時,就曾看過一個藥局生,因為雇用他的醫師過世,他 就偷偷幫人看病,後來被警察抓去派出所痛打一番,又關進牢裡幾十天, 看的大家久久心有餘悸,很少人敢再當密醫。30 總督府的證照制度,以及相關的取締與罰則,對於無照醫師的生計產生了威脅。 即便是持有執照的醫師,若從事非法行為,總督府也有權收回執照。這些無照或 者是執照被收回的醫師,若想繼續執業,除了努力取得資格或尋求復職外,前往 開業限制較低的地方執業,便成為這些人的選擇之一。. 政 治 大. 第二節 醫事教育開辦. 立. 日本統治初期,臺灣人西醫並不多,大多與教會醫院有關,社會上的臺灣人. ‧ 國. 學. 醫療從業者,仍然以漢醫為主。1896 年 12 月山口秀高來臺擔任臺北醫院的院長,. ‧. 他認為:應募來臺的日本醫師,受諸多外在因素的影響難以久留,為了長久之計,. sit. y. Nat. 應該成立專門培育醫師的醫學校。山口秀高的構想,也獲得後藤新平的支持。. io. er. 1897 年 4 月在山口的主導下, 「臺灣土人醫師養成所」成立,是臺灣總督府第 一個成立的醫事教育機構,然而養成所的招生狀況並不順利,31 為此,總督府以勸. al. n. iv n C 誘、補助的方式,勉強集合三十幾名學生,由臺北醫院的醫師兼任養成所教師, hengchi U. 在臺北醫院內授課。32 養成所的課程,除了日語之外,尚有物理、化學、數學、地 理、歷史等,繁重的課業,多少影響了臺灣學生的學習意願,許多人也先後打退 堂鼓,養成所一共招收兩屆,約六、七十名學生,最後只有十五名學生結業(第 一屆 5 名、第二屆 10 名) 。33 1898 年 3 月,後藤新平出任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長,此一人事變動,也為臺灣. 30. 吳平城、胡慧玲著, 《草地醫生》(臺北:玉山社,1997),頁 105-107。 山口秀高, 〈臺北医院内ニ於ケル土人医士養成ノ景況〉 ,《後藤新平文書》明治 31 年 2 月。鶴 見祐輔,《〈決定版〉正伝‧後藤新平 3 臺湾時代 1898-1906》,頁 439。 32 林吉崇,《臺大醫學院百年院史(上)》 (臺北:臺大醫學院,1997) ,頁 27。 33 莊永明, 〈日治時代的醫學教育〉 , 《臺灣史料研究》 ,第 3 期(臺北,1996) ,頁 3-5。林吉崇, 《臺 大醫學院百年院史(上)》 (臺北:臺大醫學院,1997),頁 27。 14 31.

(24)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帶來關鍵性的影響,原先動盪的時局,也在後藤上任後逐漸穩定。政局穩定之下, 阻礙政策推動的外部因素自然減少,然而總督府推行衛生政策的過程中,也需要 不少醫師的協助。對此,後藤新平認為,醫學校才是衛生制度完成的原動力,在 臺開辦醫事教育,確保醫師的來源,是比較根本的解決方法。34 對於山口秀高而言,他的目標也不只是成立養成所,而是成立正式的醫學校, 不過總督府數度回絕了山口的設校請求,認為時機尚未成熟。35 但山口與後藤並未 放棄設校的構想,1898 年,後藤新平以「土人醫師養成所」的名義,向第十三回 帝國議會提出設校計畫,1899 年,日本官方終於以勅令第 95 號,公布〈臺灣總督 府醫學校官制〉 ,隨即於同年成立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以下簡稱總督府醫學校) 。36. 治 政 大 年 1 月起,開始舉辦 最初總督府醫學校的入學,是由地方官推薦學生,1904 立. 入學考試。總督府醫學校的學制設計,約略等同於中學,即在公學校之上,再施. ‧ 國. 學. 以預科一年、本科四年的醫學教育。37. ‧. 總督府醫學校成立初期,也與養成所同樣面臨招生不順的情況,早期的學生,. sit. y. Nat. 儘管有公費與津貼,中途放棄的人還是不少,38 總督府醫學校前四屆的畢業率,大. io. 直至第五屆、第六屆,畢業率才提升為四、五成。39. al. er. 多在一、兩成之間徘徊,亦即十名學生當中,平均只有一兩名學生會順利畢業。. n. iv n C 過去的研究認為:總督府醫學校成立初期的狀況,如招生不佳、學生中退率 hengchi U. 高等,乃是與臺灣人認為總督府統治無法維持、醫學校修業年限過長等因素有關, 加以醫生在清代臺灣的社會結構,所處的地位與收入並不高,以上種種因素,導 致臺灣人一開始對總督府醫學校的接受度低。40. 34. 鶴見祐輔,《〈決定版〉正伝‧後藤新平 3 臺湾時代 1898-1906》,頁 438-439。 莊永明,〈日治時代的醫學教育〉,頁 27。 36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官制〉 , 《臺灣總督府府報》 ,明治 32 年 4 月 9 日勅令第 95 號。范燕秋, 〈日 治臺灣醫學的精神傳承:本土醫學傳統之建立〉,收入氏著《疾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 (臺北: 稻香,2005),頁 73。 37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一覽》(臺北:臺灣總督府醫學校,1906),頁 7、14。 38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生徒給與規則〉 , 《臺灣總督府府報》 ,明治 32 年 7 月 7 日府令第五十五號 。 39 林吉崇,《臺大醫學院百年院史(上)》 ,頁 91。 40 莊永明,〈日治時代的醫學教育〉, 《臺灣史料研究》 ,頁 7。 35. 15.

(25)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總督府醫學校的成立,可說是總督府重視醫學教育的表現,成立醫學校的目 的,不在於增加被殖民者的教育機會,而是藉由總督府醫學校體系培育臺灣人成 為醫師,以確保醫師的來源,幫助推動總督府的衛生政策。 總督府醫學校出身的醫師,最初的資格為「臺灣醫學得業士」 ,可依《臺灣醫 業規則》 ,持醫學校畢業證書以及相關的履歷書,經由地方廳向民政局申請執照。 「臺灣醫學得業士」 ,僅能擔任囑託與雇員,執業地僅限臺灣、澎湖,無法在日本 內地開業,原因在於總督府醫學校的醫學訓練與內地醫學校不同,必須另外參加 考試,才能取得由內務大臣核發的開業執照。41 1906 年日本內地頒佈醫師法、齒科醫師法,再次訂定醫師與牙醫師的開業資. 治 政 大 1916 年《臺灣醫師令》、 格,但《醫師法》 、 《齒科醫師法》並沒有在臺灣實施,直到 立 《臺灣齒科醫師令》公布,42 才沿用 1906 年制定的《醫師法》、《齒科醫師法》的. ‧ 國. 學. 部分條文。 《臺灣醫師令》 、 《臺灣齒科醫師令》對於醫師、牙醫師資格的規定如下:. ‧. 《臺灣醫師令》. sit. y. Nat. 一、依據〈醫師法〉第一條第一項第一號取得醫師資格者. io. 三、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者. n. al. er. 二、臺灣總督指定的官立、公立醫學校畢業者. i n Ch 四、臺灣總督所指定的醫師考試及格者 engchi U. v. 五、外國醫學校畢業,或在外國具有醫師執照的帝國臣民,並符合總督府 的認定者。 另外,領有內務大臣所核發的醫師免許證者,則不受前項規定之限,得成 為醫師。43. 41. 許雪姬, 〈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海外活動─在「滿洲」的臺灣醫生〉 , 《臺灣史研究》 ,11 卷 2 期(臺 北 ,2004) ,頁 1-75。 42 參考 JACA 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A03020659100、御署名原本・明治三十九年・法 律第四十七号・医師法(国立公文書館)。 JA 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A03020659200、 御署名原本・明治三十九年・法律第四十八号・歯科医師法(国立公文書館) 。 43 醫師法第一條為:凡帝國大學醫科大學醫學科,或者是官立、公立。若為文部大臣所指定的私 立醫學專門醫學科畢業者。〈臺灣醫師令〉 ,《臺灣總督府府報》,大正 5 年 1 月 13 日律令第一號; JACAR:A03020659100。 16.

(26)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臺灣齒科醫師令》 一、符合齒科醫師法第一條第一號者。 二、臺灣總督所指定的齒科醫師考試合格者。 三、外國齒科醫學校畢業、或者在外國領有齒科醫師執照的帝國臣民,符 合總督府之認定者。 另外,領有內務大臣所核發的醫師免許證者,則不受前項規定之限,得成 為齒科醫師。44 另外, 《臺灣醫師令》的附則也規定: 「臺灣醫師令施行之前,已獲得醫師執照者, 依照本令可取得醫師執照,但是地點與期間的限制仍然維持不變。」45. 治 政 大 簡言之,在 1916 年《臺灣醫師令》、《臺灣齒科醫師令》公布以前,總督府醫 立. 學校的畢業生,持畢業證書,經過一定程序後,即可取得在臺開業的執照,其後. ‧ 國. 學. 總督府醫學校的學制與畢業資格也有所變化。1919 年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改制為臺. ‧. 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並開始招收日本學生,至此醫學專門學校的畢業資格,. sit. y. Nat. 也改稱為「臺灣醫學得業士」 ,不過開業地點僅限於臺灣與澎湖的部份,仍然不變。. io. er. 直至 1936 年,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成立,畢業生的資格改為「醫學士」之時,開 業地點才不再受限制,但在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成立以前,臺灣醫師若欲取得在. n. al. i n C h 46 日本開業的執照,必須再參加考試。 engchi U. v. 第三節 臺灣醫師的養成與習醫熱潮的興起. 總督府最初對醫學教育的規劃,目的在於培養醫師作為殖民統治的協力者, 補足醫療人才的缺口,因此總督府對於臺灣人習醫,自始即採「鼓勵」的態度, 44. 〈臺灣歯科醫師令〉 , 《臺灣總督府府報》 ,大正 5 年 1 月 13 日律令第二號;JACA R:A03020659200 。 〈臺灣醫師令〉 ,《臺灣總督府府報》 ,大正 5 年 1 月 13 日律令第一號。 46 范燕秋, 〈從臺灣總督府檔案看日治時期的公共衛生〉 ,收於國史館編著, 《臺灣史料的蒐集與運 用研討會論文集》 ,頁 170。陳三郎, 〈日據時期臺灣的留日學生〉 (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1981)頁 29-30。 45. 17.

(27)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因為臺灣醫師可作為總督府推展衛生政策、輸入近代文化的媒介,而且與日本醫 師相較,臺灣醫師語言、風土適應方面具有優勢,執行總督府的衛生政策時,也 能降低臺人的恐懼與不安,從而使工作順利進行。不過總督府之意,並非將臺灣 的衛生全數託付與臺灣醫師,而是以日本醫師為主,臺灣醫師為輔執行衛生工作。 總督府醫學校的畢業生,依《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規則》第十四條規定: 「接受 學費補助的學生,自取得畢業證書的五年期間,有義務從事臺灣總督府所指定的 職務。但若有特別情勢,且獲總督府允許者,不在此限。」總督府醫學校第一屆 至第八屆皆為公費生,自第九屆開始方招收自費生,47 因此醫學校學生畢業後,不 少人會先進入府立醫院實習。. 治 政 大 臺灣醫師在總督府立的醫院,大多擔任各科助手,從事輔助的角色,如 1919 立. 年進入臺南醫院服務的韓石泉回憶:. ‧ 國. 學. 蓋所任職務為醫務助手,其上有醫官補、醫官、醫長,權限劃明;余僅抄. ‧. 處方、檢查、問病歷,並不擔任治療工作,頗乏興趣。48. sit. y. Nat. 至醫院實習的醫師,無論地位、薪水皆不如日人,臺灣醫師在醫院停留一兩年後,. io. er. 便出外開業。49 原則上,總督府醫學校的畢業生出路有三,自行開業、任職官立醫 院、從事研究與教職,其中以自行開業的人數較多,任職官立醫院、從事研究與. n. al. 擔任教職的人數較少。. Ch. engchi. i n U. v. 1902 年總督府醫學校第一屆學生畢業,也約莫從這年開始,招生狀況逐漸好 轉。翌年,入學志願者為創辦以來新高,錄取率也降至新低的兩成二,此後錄取 率長期徘徊於兩三成之間,甚至曾降到一成以下,50 1910-1918 年總督府醫學校與. 47.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規則〉 , 《臺灣總督府府報》 ,明治 32 年 7 月 7 日府令第五十四號;林吉崇, 《臺大醫學院百年院史(上) 》,頁 90。 48 韓石泉,《六十回憶:韓石泉醫師自傳》(臺北:望春風文化,2009),頁 97。 49 以日治時期的宜蘭醫院為例,前後 21 名醫師當中,留院 5 年以上的只有 5 名,即使超過 10 年, 大部分醫師最後也以自行開業居多。范燕秋, 《宜蘭縣醫療衛生史》 (宜蘭:宜蘭縣政府,2004) , 頁 92。 50 根據 1899-1924 年醫學校累年入學志願者卒業及事故者一覽表可見,1901 年「入學志願者」 ,首 度超越「入學者」 ,意即錄取率不再是百分之百。開始實施入學考試的 1903 年,入學志願者為 157 人,最後錄取 34 人,入學志願者達到新高,此後始終維持低錄取率;入學志願者的增加,也反應 立志習醫者的增加,林吉崇,《臺大醫學院百年院史(上)》,頁 88、90。 18.

(28)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乙科、國語學校師範部相較,總督府醫學校的錄取率始終最 低;51 能夠進入該校者,乃是菁英中的菁英。 總督府醫學校,由原先招生不順,逐漸轉變為競爭激烈、菁英群聚的學府, 主要的原因在於,總督府逐步整頓衛生制度、推展衛生措施,改變了臺灣的醫療 衛生,臺灣社會對於「醫師」的認知與觀感也慢慢轉變。對於臺灣人而言,進入 醫學校就讀、畢業後成為醫師,乃是當時少數幾種提升社會經濟地位的管道之一。 而自總督府醫學校畢業的醫師,在各地開業的成功,也慢慢影響臺灣社會對醫師 的觀感。 不僅如此,臺灣醫師的診療技術,漸為日本人所信賴,病患中有臺灣人,也. 治 政 大 有日本人。對於總督府而言,這些醫師無論在醫院任職或者自行開業,皆對當地 立 的衛生工作有所幫助。杜聰明的回憶錄中談到:. ‧ 國. 學. (前略)...卒業生在全島各地開業,診療成績很好,獲得一般人士之尊敬. ‧. 及信用,優秀青年集中於醫學校,成為全島最優秀的學府。...(中略).... sit. y. Nat. 如此醫學校卒業生不但在本島成功,在海外亦很活動成功之。...(中略).... io. er. 當時,在臺灣的日本人一般有優越感輕視本島人,但罹病時,不往日本人 開業醫師,反來醫學校卒業生求診,可知醫學校卒業生,如何在本島獲得. n. al. 信用矣。. 52. Ch. engchi. i n U. v. 在大環境改變,以及醫師社會觀感逐漸轉變的情況下,立志習醫的青年逐漸增加, 許多家長也期望子女能夠成為醫師。陳君愷將這個現象,稱為「習醫偏執」 ,並認 為習醫偏執是受到臺灣重商趨利的傳統,以及中國科舉文化的影響所產生的現象。 53. 由於殖民地的教育政策使然,公學校畢業後,若要留在島內習醫,選擇非常. 51. 林吉崇,《臺大醫學院百年院史(上)》 ,頁 88、91;吳文星, 《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 (臺北:五南,2008) ,頁 93-94。 52 杜聰明,《回憶錄:臺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臺北:龍文,2001),頁 61-62。 53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人「習醫偏執」所反映的社會意義及其影響〉 ,《文化實踐與社會變遷》, 創刊號(臺北,2010) ,頁 127-195。 19.

(29)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有限;總督府雖曾於 1915 年增設特設科、1919 年增設熱帶醫學專攻科,但始終沒 有新設醫學校,或是大幅增加入學名額,而且總督府於 1915 年增設的特設科,乃 是招收中國留學生,畢業後需返回中國執業。 1899 年,山口秀高在〈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成立之由來以及將來之企望〉演講 中談到: 不只臺灣一島,即連華南地帶,甚至對東洋全域也可能帶來一大變動。同 時,本校不斷進步後,日後若成為大學,則廣大清國中,比較開化的華南 之地如福州、泉州、或廣州等地,必有不少人士志願負笈留學本校。臺灣 與對岸這些地方,生活程度相近,要留學時也不必付出太大的費用。54. 治 政 大 由此可以發現,山口秀高早有招攬中國留學生的打算,不過在 1915 年特設科成立 立. 之前,即有許連成(1901 年入學,第五屆)、王兆培(1910 年入學,第十四屆). ‧ 國. 學. 兩名清國留學生;換言之,在特設科成立前,已有中國留學生進入就讀,既然如. ‧. 此,特設科成立的背景,可能與當時總督府的對岸政策有關。. sit. y. Nat. 1915 年,時任廈門旭瀛書院院長的岡本要八郎,向總督府學務部長隈本繁吉. io. er. 提出意見書,岡本認為,醫學與教育是日本在中國培植勢力的有效方式,也建議 總督府在旭瀛書院設立具有醫科與商科的高等科,總督府若派遣技術高明的醫官. al. n. iv n C 前來主持,不僅能夠擔任高等科的教育工作,也能兼任當地日本醫院的院長,指 hengchi U. 導總督府醫學校的畢業生開業。55 不過,這樣的構想直至 1918 年廈門博愛會醫院 成立,才得以實現。 1915 年,總督府醫學校成立招收籍民與中國學生的特設科,在 1916 年 7 月份 的《臺灣教育》裡,可以看到特設科的相關訊息: (前略)臺灣醫學校,自前年特設醫學專科,收容支那人,或拘留籍民留 學生,規定三個年畢業,誠為求學者之便也,前年本院三名,本年五名…( 中. 54. 山口秀高主講、韓良俊譯,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成立之由來以及將來之企望〉 ,《臺灣史料研究》 第 8 期,(臺北,1996),頁 49-55。 55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數位化檔案,廈門一年間ノ所感ト卑見(旭瀛書院岡本要八郎) ,2414- 2, 頁 1-13。 20.

(30)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略)…倘有志往臺灣醫學留學者,宜速到院報名,倘會員諸君,若有親戚朋 友,亦可介紹,但學力需支那小學畢業以上之程度者,通學距遠者,本院 有特設寄宿舍之便,特此佈聞。56 亦即只要是畢業於中國的小學,就能夠報考特設科,總督府也鼓勵旭瀛書院的學 生前來報考。特設科自 1915 年開辦,1919 年停辦,當時總督府醫學校 1915 至 1919 年的預科錄取率,分別為百分之八、八、九、十三、十,然而特設科的錄取率, 據說為百分之二十五。依規定特設科僅允許籍民子弟與中國學生入學,但因錄取 率高於本科不少,因此有家長甚至先將子女送入旭瀛書院就讀,再以籍民子弟的 身份報考特設科。特設科開辦五年,一共培育 34 名醫師,其中來自臺灣者接近一 57. 半,有 15 名。. 立. 政 治 大. 自特設科畢業的臺灣人,許多前往中國繼續深造或行醫,如呂耀唐、蘇永隆. ‧ 國. 學. 等人進入滿洲醫科大學就讀;曾曉、蘇福來、謝水双、翁滄海於廈門開業,黃丙. sit. y. Nat. 愛會醫院。58. ‧. 丁於泉州開業。另外,陳昭宗、黃子正兩人分別任職於廈門博愛會醫院、福州博. io. er. 總督府成立特設科,一開始不是為了提供臺灣籍民的就學機會,或者是培育 中國醫師、增進中國人民的福祉;總督府的真正目的,是以醫學教育的方式,培. al. n. iv n C 植親日的勢力。與在廈門成立醫學校相比,直接在總督府醫學校內成立特設科, hengchi U 並以較短的三年修業年限,較為優厚的全公費制度作為條件,招攬中國的留學生, 似乎是較為快速、經濟的作法。 1919 年設立的熱帶醫學專攻科與研究科,則是因南進政策之故而增設,招收 五年制醫學校畢業生。熱帶醫學專攻科為期一年,前後有畢業生二十名。研究科 56. 〈旭瀛書院通信〉 ,《臺灣教育》169 號,大正 5 年 7 月。 林吉崇,《臺大醫學院百年院史(上)》 ,頁 97-99。 58 在特設科第三屆的畢業生共有林伯輝、楊翰西、曾曉、蘇福來、黃丙丁、黃啓崇、謝水双七名, 其中林伯輝的出身地,經查明為福建省連江縣鎮海小埕梅花村。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臺灣總督府 醫學校一覽》 (臺北:臺灣總督府醫學校,1924),頁 146-147;JA 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Ref.B05015242000, (圖 35)、病院関係雑件/博愛病院関係 (B-H-04-01-00-01-06-00-00-00) (外 務省外交史料館) ;JACA 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5015514700(圖 5)、在本邦特選留学 生補給実施関係雑件/推薦関係 第二巻(B-H-05-03-00-01-02-00-0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57. 21.

(31)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為期三年,因年限較長而無人入學。59 特設科與熱帶醫學專攻科、研究科的成立,乃因殖民政策導向之故,主要不 在於提供臺灣人求學的機會,總督府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自然無可厚非,不過 對於臺灣人而言,總督府醫學校本身入學不易,而且除了總督府醫學校之外,島 內也沒有其他的醫學校可供選擇。殖民地的教育政策與學制對臺人處處制限,即 便 1922 年制定臺灣教育令,揭櫫「日臺共學」的方針,也不見臺人的入學名額增 加。 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人在島內的習醫機會,可以說是僧多粥少。因此經濟 寬裕者,多半會以「留學」的方式,以謀求更好的教育機會,在這同時,也有不. 治 政 大 少總督府醫學校畢業的醫師有意至海外進修。這些有意習醫、再進修的學生與醫 立 學生當中,習醫的比率甚至曾高達五成六。60. 學. ‧ 國. 師,以前往日本內地為主,從時間上來看,人數更是逐年成長;留學日本的臺灣. ‧. 除了直接進入醫學專門學校、帝國大學醫學部就讀者,也有父母先安排子女. sit. y. Nat. 進入日本內地的中學校就讀,畢業後直接參加各醫學專門學校、各大學醫學部的. io. er. 考試。以宜蘭的陳土金醫師為例,陳醫師先後將四個兒子送往東京的獨逸學協會 中學校就讀,在此之後,長男陳長炫考上九州齒科醫學専門學校,次男陳鎮榕考. al. iv n C 陳土金醫師家族的例子,反映了當時臺灣人求學策略的演 hengchi U. n. 上日本大學齒學部,. 61. 變。 總之,日本對臺灣衛生的改造,連帶地改變了社會對於醫師的觀感,醫師的 高收入、高社經地位成為許多人欽羨的職業,面對臺灣島內僧多粥少的習醫機會, 臺灣人開始前往海外尋求機會。另一方面,在總督府訂定證照制度後,臺灣社會 上各種的醫療行為,逐漸受到法律規範,在證照制度下無法生存的無照醫師,開 始向外尋求發展的機會。 相對的,公共衛生水準低落,開業資格限制寬鬆的中國,也成為一股拉力, 59 60 61.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一覽》,頁 145-146。 陳三郎,〈日據時期臺灣的留日學生〉 ,頁 28-37、144。 陳力航,〈陳以文先生訪問記錄〉, 《宜蘭文獻雜誌》 ,87、88 期(宜蘭,2011),頁 137-168。 22.

(32)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吸引著臺灣醫師的目光。.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3. i n U. v.

(33)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第三章 日本在中國的醫療事業與臺灣醫師的外放 第一節 日本在華的醫療事業. 近代的「公共衛生」概念,在 19 世紀的中國,始終停留在萌芽階段。在 19 世紀來華歐美人士的回憶錄中,有關衛生環境惡劣的描述不勝枚舉,大體來說, 歐美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城市的環境髒亂、民眾的衛生觀念不良;公共衛生與醫療 水準的落後,給予列強以「醫療」作為培植勢力與傳教的機會。. 政 治 大. 19 世紀西方醫學在中國的發展,起初並非由政府發起,而是由東印度公司與. 立. 教會主導,1820 年代起以華南為發源地,由下而上漸次的擴散至各地。1860 年代. ‧ 國. 學. 以前,教會的醫療事業成績斐然,醫師、醫療傳教士經營的醫院獲得中國民眾的 信賴,1860 年代以後,藉由開港,西方醫學在臺灣落地生根;臺灣與廣州等較早. ‧. 開放的通商口岸相較,並不是最先接受西方醫學的地方,教會與傳教士在臺灣從. y. Nat. io. sit. 事的醫療行為,對當時的臺灣社會影響有限。. n. al. er. 馬關條約簽訂之後,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開始接受來自殖民母國的衛生. Ch. i n U. v. 改造,衛生環境、防疫、醫事教育發展的程度,逐漸與對岸的中國產生距離。雖. engchi. 然清廷在執政的最後幾年,曾由上而下進行衛生方面的改革,但是推行的力道, 遠不及於擁有近代國家權力、亟欲穩定統治的臺灣總督府。 1901 年,兩江總督劉坤一與湖廣總督張之洞聯名上奏〈江楚會奏變法三折〉, 提出許多改革方案,並得到清廷的同意,62 劉坤一與張之洞的新政改革意見當中, 有關醫學的部分,除了強調醫學重要性之外,也主張醫制的改良。63 光緒年間,江寧府知府柯逢時與兩江總督端方都曾經進行中西醫的考試,不 過,柯逢時的醫師考試,隨著他的去職而停止;端方的醫師考試則被認為是中國 62. 薛化元、李福鐘、潘光哲編著,《中國現代史》(臺北:三民,1998),頁 6-8。 余新忠主編, 《清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以社會文化史為視角的探索》 (北京:生活‧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2009) ,頁 128。 24 63.

(34)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醫師資格認證、執業試驗的濫觴。64柯逢時與端方的醫師試驗,雖然代表了清廷對 於中、西醫規範的嘗試,但是卻受限於時空環境而未能普及。 1905 年清廷在新成立的巡警部下設警保司,警保司又分三科,其中的衛生科 負責審核醫學堂設置、醫生執照,相關的衛生事務由此科負責,此「巡警部衛生 科」,為中國史上第一個以「衛生」命名,專門職掌公衛事務的政府機關。衛生科 為草創的中央單位,其運作的成效、布達的範圍似乎也有限,即便清廷瓦解,進 入民國時期,公共衛生的發展雖然有所進展,但是與臺灣相較,仍屬於落後的狀 態。 另外,19 世紀由英、美教會所主導的醫療事業,在進入 20 世紀以後也有了變. 治 政 大 化,這樣的改變,來自於日本的崛起。1902 年成立的同仁會、1917 年成立的廈門 立 博愛會,皆為日本在華醫療事業的代表性團體。. ‧ 國. 學. 1902 年「同仁會」在東京成立。同仁會的目的在於增進中國、亞洲各國的醫. ‧. 藥發達與普及醫療技術;該會的組織乃來自於「東亞同文醫會」與「亞細亞醫會」. sit. y. Nat. 兩會的合併。在說明同仁會的組織之前,首先針對「東亞同文醫會」與「亞細亞. io. er. 醫會」這兩個組織加以說明。. al. 成立於 1902 年初的東亞同文醫會,成員多來自東亞同文會,如近衛篤麿公爵、. n. iv n 65 C 長岡護美子爵,以及醫學界的片山國嘉、北里柴三郎、岸田吟香等人。 其中北里 hengchi U 柴三郎、片山國嘉等人,也另外與高木友枝、藤井覺一等人組成亞細亞醫會,並 有意擴張東亞同文醫會的組織。 1902 年 3 月 17 日在大日本私立衛生會所召開的協議會中,東亞同文醫會、亞 細亞醫學會決定合併,新的組織定名為「同仁會」 。該會的成員主要是政治界的近 衛篤麿、長岡護美與醫學界的北里柴三郎、片山國嘉等人,這些同仁會的領導階 層與東亞同文會有所關連,同仁會實際上也是東亞同文會之下的組織。. 64. 陳邦賢, 《中國醫學史》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47) ,頁 217-218;龐京周,〈上海近十年來 醫藥鳥瞰〉 ,《申報》,1933 年 6 月 12 日,第 3 版。 65 小野得一郎, 《同仁会三十年史》(東京:同仁会,1932),頁 1。 25.

(35) 日治時期在中國的臺灣醫師(1895-1945). 東亞同文會的成立,與 1870 年代以降日本的大陸政策有關,日本自 1868 年 明治維新後,對鄰近的中國即懷有野心,對此,日本人紛紛組成社團研究中國問 題,並作為雙方交流的媒介,這些團體歷經多次改名與整併,最後由東亞同文會 所統轄。 1898 年成立的東亞同文會,也是由「東亞會」與「同文會」整併而來,然而 兩會的方針略有不同,兩會合併之後,東亞同文會也是以同文會的方針為主。66 同 文會主張成立啟發中國人的團體,亦即在華發展文化事業,這樣的方針,也影響 東亞同文會以及同仁會的發展。 1902 年 6 月同仁會舉行成立大會,推舉長岡護美為首任會長,1902 年 9 月經. 治 政 大 2 月通過同仁會成為財 會員們決議,將組織變更為財團法人,日本政府也於翌年 立 團法人的要求。67. ‧ 國. 學. 同仁會的經費,最初主要以募捐的方式籌措,日本政府另外會在一般會計項. ‧. 提供部分補助,爾後成立對支文化事務局,由對華文化事業經費項下補助該會經. sit. y. Nat. 費,而對華文化事業經費的來源,有部分為「庚子賠款」 。68. io. al. er. 1904-1912 年間,同仁會先後派遣 329 名醫師前往海外,其中以中國、朝鮮為 主,少部分前往南洋。派往中國的醫師共有 123 名,大多分散於東北、華北、華. n. iv n C 中地區,少部分前往廣東、福建地區;亦即 U h e n g c1900 h i 年代,同仁會雖然有派遣醫師至 華南、南洋一帶,不過事業的重心,仍集中在華中以北。69. 1905 年 9 月日俄兩國簽署《樸資茅斯和約》 ,俄國承認朝鮮為日本的保護國, 並讓出大連、旅順、南滿鐵路,日本與清廷於 12 月底訂定《東三省善後事宜條約》, 取得上述地區的所有權益,70 1906 年先後成立關東都督府、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 1900 年代,同仁會的活動範圍,主要在朝鮮與東北,如 1905-1907 年間,即. 66. 東亜同文会編著,《対支回顧録上卷》 (東京:原書房,1981),675-684。 小野得一郎, 《同仁会三十年史》,頁 2。 68 黃福慶, 《近代是本在華文化及社會事業之研究》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歷史專刊(45) , 1982),頁 69-74。 69 小野得一郎, 《同仁会三十年史》,頁 59-62。 70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 上冊》 (臺北:曉園出版社,1994) ,頁 399-403。 26 6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復健科 組長(83年~今) 中山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 學士..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教師 陳文哲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學士. ※西園醫院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陳志偉

轉學生或重考生參加比賽者,以具有就讀學校 1 年以上之學籍者(108 學年度

對於曹洞宗的建議,總督府雖然沒有贊成

並且,今年五月,集結有志之士,於台北府開設大日本台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健行學校財團法人健行科技大學 清雲科技大學 台灣首府學校財團法人台灣首府大學 致遠管理學院 大華學校財團法人大華科技大學 大華技術學院 醒吾學校財團法人醒吾科技大學

學校名稱 系代碼 系科名稱 名額 備   註 1110073 特殊教育學系 1 *總成績須達本類組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