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沒落與衰微

在文檔中 草屯登瀛書院之研究 (頁 98-115)

第五章 日治時期沒落衰微與戰後轉型蛻變

第一節 日治沒落與衰微

一、新文化的衝擊

光緒二十一年(1895 年)四月十七日,因中日戰爭使台灣在馬關條約簽訂後併 入了日本的領土,當消息傳至台灣,台灣士紳便擁立巡撫唐景崧總統,宣佈成立

「台灣民主國」,成立未滿五個月即宣告失敗,台灣的版圖也隨即為日本所有。343 日本在台灣設立總督府,並設置學務部來創設台灣新學制,殖民政府引進一套新 式的學校制度,344這些新學制對於清代舊有的儒學、義學或學堂等衝擊很大,舊 有的學制或遭禁止或被迫改變教育內容,有著劃時代的變革。

書院的主要功能在於「導進人才,廣學校所不及」。345而清代士人以科舉及 第為終身追求之目標,書院因官學化,也成了培養科舉人才所在地。日治期間,

由於台灣科舉制度的廢除,日人引進新式教育,所用之台籍人士,也都必須經由 其新式教育所培訓,所謂的學校,再也不是為考科舉入仕途,而是為了未來工作 謀生作準備。346漢學教育也由於不容於日人,或被迫改變教學內容與型態,或遭

343 許世楷,《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72 年,頁 55-56。

344 李園會,《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史》,台北市,國立編譯館,2005 年,頁 16。

345 陳培桂,《淡水廳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 年,頁 117。

346 王志宏,《台灣教育四百年》,台北市,經典雜誌,2006 年,頁 78-79。

查禁。347書院在如此迫切環境下,大多停止了漢學教育的功能,改為純祭祀的文 昌祠,甚者有些書院此時被日軍或總督府移作他用。在日治時期的書院,因外界 動盪與新教育政策的執行,使得清代書院在日治時期以三種型態來出現,為(一)

臨時佔領區、(二)國語傳習所與公學校、(三)文昌祠等三種型態,彼此之間均 無順序關聯或時間性,單純影響因素為殖民政府的看待方式,以下就書院轉型三 種型態進行探討:

(一)臨時佔領區(遭強制佔用)

日本剛統治台灣初期,島內仍動盪不安,在諸多政府相關建設尚未完成 之際,日軍或總督府相關人員,往往佔用台灣原有書院、廟宇、民宅、官舍,

充當為辦公處或軍隊之場所,例如:彰化和美道東書院曾為日軍憲兵駐屯所 (約 1895-1898 年)、348磺溪書院曾被日軍近衛師團進駐(約 1895 年 8 底至 10 月初)、349龍門書院曾為混成第二旅團步兵第四聯隊第二大隊第五中隊盤據 (約 1895 年 5 月至 10 月)等;350而台北文廟(約 1896-1902 年)、宜蘭孔廟(約 1895-1902 年)、彰化白沙書院(約 1895 -1897 年)、嘉義羅山書院(約 1895-1905 年)及台南蓬壺書院(約 1896-1904 年)等則皆曾作為日軍病院所在地。351因台 灣抗日活動的影響,最晚遲至明治三十八年(1905 年),台灣多數地區已趨於 安定,殖民政府才將這些大部分所佔領的設施逐漸歸還民間,352由於此類型 的設置有其特殊性的需求,所以往往對書院主體內部與外部有不當的處置,

有些甚至使書院因此而消失殆盡,不再見其風貌,因此第一任台灣總督樺山

347 葉憲峻,〈台灣初等教育之演進〉,《台灣教育史》,台北市,師大書苑,1996 年,頁 96。

348 柯墩賢,《和美鎮志》,彰化,興南書局,1990 年,頁 1024。

349 依據日軍北白川宮親王推進時間為 1895 年 8 月 23 日進佔大肚市街至 10 月 3 日開始南進,所以近衛 師團進駐時間約為 41 日。林文龍,《台灣的書院與科舉》,台北市,常民文化出版,1999 年,頁 53;許 佩賢譯,《攻臺戰紀:日清戰史—臺灣篇》,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5 年,頁 230-246。

350 溫國梁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明治三十五年八月至明治四十二年六月)》,南投 市,臺灣文獻館,2003 年,頁 235。

351 《台南市市定古蹟原日軍台南衛戍病院調查 研究與修復計畫》,第二章 歷史研究,台南市,成大研 究發展基金會,2005 年,頁 10-15。

352 張洵、江燦騰主編,《當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台北市,南天書局,2001 年,頁 91。

資紀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 年)曾下令:「本島原有的宮廟寺院等,其創建雖 有公私之別,…故在當前軍務緊急之際,雖一時不得已暫且借為軍用,仍須 維持原貌無損;其中尤須注意者,於借用所在的神像不許擅加毀損、法器亦 不得散亂放置。自即日起,類似行為,不但禁止,更須留意維護舊觀。並且 一旦結束軍用挪借,應儘速恢復原樣。特此諭告。」353此類「諭告」在當時 社會動盪不安之際,在台日人未能確切遵守,導致相同情事仍不斷發生,嚴 重者,甚至導致舊有書院改變風貌或消失匿跡。如白沙書院在日治領台前期 被日軍設置成「野戰病院」,354後來未被恢復並改任為「彰化水道事務所」, 延續到大正十二年(1923 年)終被拆毀,355許多書院就如同白沙書院般在日治 時期走完了最後一段的歷史。

(二)遭改建為國語傳習所與公學校

明治二十八年(1895 年)日人領有台灣之際,總督府學務部部長伊澤修 二認為,臺灣的教育應分成「應急事業」和「永久事業」。前者包括溝通台、

日人思想, 尊重文教,注重宗教與教育的關係,順應人情及風俗;後者包 括設立各種學校。356國語傳習所,便是伊澤修二所稱的「應急事業」,以普 及國語(日語)為要務。剛開始於台北士林芝山巖設立學堂招收日語練習生,

不久旋即學校被毀,乃於次年在台各重要城市設置「國語(日語)傳習所」。357 而新政府利用舊有社會的資源或習慣,其實也是不可避免的。雖然沒有看到 此時這些傳習所是否對舊廟作了怎樣的改建,但許多報告都有提到在決定校 舍時,都希望能考慮適合教育場所的地點,例如閒靜、清涼與市街稍稍遠隔、

353 江燦騰,《中華佛學報》,中華佛學學報 第十四期〈日本帝國在臺殖民統治初期的宗教政策與法制化 的確立〉,台北縣,中華佛學研究所,2001 年,頁 98。

354 《台南市市定古蹟原日軍台南衛戍病院調查 研究與修復計畫 》,第二章 歷史研究,台南市,成大 研究發展基金會,2005 年,頁 15。

355 林文龍,《台灣的書院與科舉》,台北市,常民文化出版,1999 年,頁 76。

356 李園會,《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史》,台北市,國立編譯館,2005 年,頁 16。

357 葉憲峻,〈台灣初等教育之演進〉,《台灣教育史》,台北市,師大書苑,1996 年,頁 97。

有適當的水源等條件。358如以學海書院為例,當學海書院改成國語學校第一

資料來源:王振勳,《苑裡鎮志》,苗栗,苑裡鎮公所,2002 年,頁 760;李

(三)文昌祠

日人領臺之後,臺灣被迫進行了一次體制上的轉換,漢學教育和科舉考 試皆失去必然性,已非地方士紳獲取身份、地位或官職的上昇途徑,做為科 舉功名的書院制度遭遇迫切的改革。367因此對於一些未遭佔用之書院而言,

由於書院已喪失教學功能,便透過僅存的祭祀空間,將書院轉型為單純之文 昌祠。不過,在日治初期部分轉型為文昌祠的書院,仍因各地武裝抗日活動 被毀。例如:明治二十九年(1986 年),由於雲林地區抗日事件仍層出不窮,

日軍第二旅團在 6 月 16 日至 6 月 23 日以台中一聯隊(一個團)進攻雲林,

進行無差別性報復,雲林支廳長松村雄之進更稱:「雲林轄下無良民」,使得 日軍把村庄指為匪窖而加以焚燬,他里霧堡他里霧街(今雲林縣斗南鎮)的奎 文書院則在此事件中完全焚毀;368同年,南投地區民軍蜂起抗日,七月六日 日軍乃火燒南投街以玆報復,藍田書院卻因此而被波及焚毀右廡。369再則因 轉型為文昌祠的書院本身之前即享有學田,也在此階段被間接性政策轉入公 學校或知廳經費中。370經費的短缺,更加使得日治時期的文昌祠連祭祀都有 了很大的困境,加上管理結構上的變動,諸多文昌祠管理人將祀田轉入私 田,371使得文昌祠退回一般寺廟功能中,再也不見書院當時盛況,所以日治 時期為書院能否存續至今的一個重大轉捩點。

清代北投堡登瀛書院在進入日治時期,因上述的科舉廢除、政權轉移 與新教育政策等環境因素下,停止了書院的教學,留存祭祀的功能而轉型

367 李朝凱,《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文昌信仰與地方社會》,台中市,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 2007 年,頁 110。

368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報告、陳金田譯,《臺灣私法》,第一卷,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 年,

頁 537-538;郭弘斌,《偉大的臺灣人 : 日據時期臺灣史記》,台北市,台灣文藝復興協會,2005 年,頁 34。

369 劉枝萬,《南投縣志稿》,第八卷 南投縣風俗志宗教篇稿,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3 年,頁 166。

370 許佩賢,〈近代學校的創設與地方社會〉,《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出版,2005 年,頁 61-63。

371 李朝凱《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文昌信仰與地方社會》,台中市,逢甲大學,2007 年,頁 110。

為新庄文昌祠。372明治二十九年(1896 年),總督府第四號令公佈國語傳習所 之名稱、位置,原本欲設立在彰化的台中國語傳習所,因台中縣知事稟其 不合實際而改置台中。由於國語傳習所設置條例中,在位置的選定上,乃 是以繁盛的都會區為主,以利殖民政府施政、管理與招募學生,373所以南北 投堡境內在日方掃蕩抗日民軍完後,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 年),日人才選於 南投市街來設立南投分教場,暫借藍田書院右翼廂房三間教室來施教,同 年公學校令發布後,南投分教場便改制為南投公學校,校址仍借藍田書院,

廂房權充師生宿舍。374明治三十二年(1899 年),由南投公學校學務委員洪玉 麟與草鞋墩區長等人首倡,設置南投公學校草鞋墩分校,假借草鞋墩街中 敦和宮開學,由登瀛書院改制的文昌祠因遠於街庄,未能符合公學校位置 設置條例,所以才未被佔用改制為建築校地,直至戰後始終能保持文昌祠 型態。

二、結構性的轉變

(一) 經費轉移

日治時期公學校設立,必須由地方負擔設置與經營的費用。375而所謂的 地方,是指該地區的士紳,也就是總督府透過授予「學務委員」的頭銜,來 促使地方菁英推動成立公學校的工作。376而這些所謂的「學務委員」,在清

日治時期公學校設立,必須由地方負擔設置與經營的費用。375而所謂的 地方,是指該地區的士紳,也就是總督府透過授予「學務委員」的頭銜,來 促使地方菁英推動成立公學校的工作。376而這些所謂的「學務委員」,在清

在文檔中 草屯登瀛書院之研究 (頁 9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