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草屯登瀛書院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草屯登瀛書院之研究"

Copied!
17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草 屯 登 瀛 書 院 之 研 究

指導教授:葉憲峻 教授

研 究 生:吳俊瑯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六 月

(2)

致謝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教授 葉憲峻博士,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得以一 窺台灣書院教育史的深奧,不時的討論並指點我正確的方向,使我在這二 年多中獲益匪淺,老師對學問的嚴謹更是我輩學習的典範。 本論文的完成另外亦得感謝登瀛書院管理委員會的協助、草鞋墩文教 協會的支持、梁志忠先生在古文書上的借閱以及洪敏麟教授、陳德清教授 與劉敏元教授對我研究上的指教評點。因為有你們的指導,使得本論文能 夠更完整而嚴謹。 兩年多的日子裡,回想從一無所有到陳天色兄長引薦多位書院管理者 後代,登瀛書院的管理委員會洪敦仁先生、洪煥祺先生、洪金柱先生、莊 陳炎火、王惠珍小姐與江永潢先生等人鼎力幫忙開啟了論文的頭緒,田野 調查與史料收集的點點滴滴、當地耆老的回憶經驗分享、慶仁營造整修意 見的提供與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會員們學術上的討論等,感謝眾位協助者 的砥礪與不厭其煩的指出我研究中的缺失,總能在我迷惘時為我解惑,有 你們的陪伴,讓兩年的研究生活變得絢麗多彩。 也感謝台中縣立新國小與社會教育輔導團的支援,願意提供此進修機 會,才有今日論文的產生。走過的這些日子,週遭朋友與同事們當然也不 能忘記,也感謝女友佳珍的陪伴,每個感動都使我銘感在心。諸多不及備 載的朋友的幫忙,更是令人感動,在此一併致謝。

(3)

摘要

清代彰化縣北投堡地區(今南投縣草屯鎮),自乾隆時期即有漢人活 動的紀錄。在整個北投堡開發史中,乾隆、嘉慶時期屬於初期移墾型社會, 到了道光年間,其社會型態已趨於穩定,並形成士紳階級。因此,道光二 十七年(1847 年),在北投堡開墾有成、經濟穩定之情況下,北投堡總理兼 登瀛社社員莊文蔚、職員洪濟純與生員洪鐘英等人,基於增加堡內士子之 就學機會,乃倡議將北投堡義學擴建為書院。其等就堡內居民募得五千八 百圓,在北投街卜地建立文昌祠為學堂,招收北投堡內成年子弟,授予讀 書、作文、作詩等課業,是為「登瀛書院」。 透過對清代臺灣書院經費運用與組織管理之比較,歸納北投堡登瀛書 院的經費與組織特色:一、清代北投堡登瀛書院之經費,主要來自四個文 社所捐獻的學田租。財務皆由董事會經管,因而皆未發生因經費短缺,導 致營運困難與中斷之情事。也正因為如此持續興學,登瀛書院為清代北投 堡地區培育出多位功名士子,而使登瀛書院成為清代北投堡地區之文教中 心。二、清代登瀛書院之董事會成員,自書院創立以來,例由創設書院與 捐獻學田之文社社員及其後代,所組成「文昌祠信徒」遴選產生。正因董 事來源單純化,而可避免外來干擾因素,此亦是登瀛書院終清一代維持運 作不懈之主因。 日治時期,登瀛書院因時空背景環境驟變下,退去了教育功能,僅存 祭祀形式。戰後文昌祠則因列為文化資產,使其成為「公共財」的一部分, 除了提供信徒從事宗教儀典外,更是成為當地的藝術與傳統文化的表徵與 延續,為現今最大特色。 關鍵字:登瀛書院、書院組織、書院經費、文昌祠

(4)

Abstract

There are recordings that Han people’s activities in Jang- Hua country Bei-Tou Bau area (now Taichung country Chau-Tuen town). In the history of Bei-Tou Bau area in the periods of Qianlong dynasties was the society of reclamation. During the Taokuang, the society was going to be in study, and became the genty society. Therefore, Taokuang 27 years(1847 AD) , in the situation of opening up wasteland and economic stability , the Bei-Tou Bau area premier Wen Wei Juang , employee Ji Chuen hung and scholar Jung Ying Hung , extended from Bei-Tou Yi Hsueh (free private schools) till Teng-Ying shuyuan (academy) based on increasing in the opportunities of scholars to go to school . They established Wenchang ancestral hall as another school on Bei-Tou Street according to five thousands eight hundred dollars which were attributed by people in neighborhood. The Teng-Ying Shuyuan recruited grown-up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read and write the articles as well as poetry.

The study through the comparing with the funds utiliz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manage of Shuyuans during Ching Dynasty, gets two points: (1) The first point was the funds of building the Teng-Ying shuyuan were from a rental of farmland instead of four shihtzues’s contrubution. Beacasue shuyuan was in the situation of revenues steady and stable management by directorate, which never caused transport business difficulty with to interrupt short. Because of above reason, Teng-Ying shuyuan cultivated 24 Jurens and Scholars for Bei-Tou-Bau area that was the center of sinology in Bei-Tou Bau area. (2) The second point was directorate’s membership of Teng-Ying shuyuan, which was the local officials , whose organizer and managers were the posterity of those Shihtzues and donators which was composed of “the Wenchang Ancestral Hall follower” by the election. Because just the trustee originated simplification that avoided the external disturbance factor, it was also principal factor that resulted in the Teng-Ying shuyuan to be unremitting during Ching Dynasty.

In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Teng-Ying Shuyuan was to lead to function of the God of literature temple by social conditions of turnaround. After World War II , Because it was listed as the cultural property, which also to be the public goods, and provided the follower to be engaged in the religious rites. Nowadays, it is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that be Local art and traditional extension.

Key word : Teng-Ying Shuyuan (academy) , organization of Shuyuan , rental of farmland, God of literature temple.

(5)

草屯登瀛書院之研究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文獻探討...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 6

第二章 清代北投堡登瀛書院的創設背景 ... 9

第一節 清代台灣中部北投堡地區之開發... 9

一、清代台灣中部開發 ... 9 二、草鞋墩地區的原生住民 ... 10 (一) 南北投堡原住民 ... 10 (二) 漢人在北投堡的開發 ... 12 三、移墾社會轉型文教社會 ... 15 (一) 經濟活動取向 ... 16 (二) 俗化趨勢 ... 16 (三) 文教不彰 ... 16 (四) 強豪型領導 ... 16 (五) 械鬥不斷 ... 17 (六) 社會流動活潑 ... 17 四、清代草鞋墩的文教社會 ... 18 (一) 漢人成為社會的主體 ... 18 (二) 寺廟與家廟的創建 ... 20

第二節 清代台灣書院建置... 24

一、清代書院政策... 24 (一) 清初的抑制 ... 24

(6)

(二) 清雍正時期的獎掖 ... 25 (三) 清乾隆時的圭臬 ... 26 (四) 以科舉主導學校 ... 27 二、清代台灣書院的設置 ... 28 (一) 清代台灣啟蒙教育 ... 28 (二) 清代台灣儒學不彰與書院創設 ... 29

第三章 清代草屯登瀛書院的創設與組織運作 ... 35

第一節 登瀛書院的建置... 35

一、文社興起... 35 二、創建登瀛書院... 38 三、倡建與整修相關人員 ... 40

第二節 清代登瀛書院的組織與職權... 45

一、院長與講席... 48 二、董事會... 50 三、爐主... 52 四、職員... 52

第三節 清代登瀛書院的財務與營運... 53

一、書院租... 55 二、學租的誤抄... 58 三、書院經費支出... 59

第四章 清代登瀛書院文教活動 ... 63

第一節 師資與學生... 63

一、 師資... 63 (一)洪聯魁... 63 (二)洪月樵... 64 二、學生... 66

第二節 教學活動... 67

一、學規... 67 二、教學法... 71 (一) 啟蒙教學 ... 71

(7)

(二) 八股制藝教學 ... 72 三、考課與進學... 74 (一) 考課... 74 (二) 進學... 78

第三節 春秋祭祀... 80

第四節 科舉功名... 82

一、書院與科舉的關係 ... 82 二、北投堡的文科功名 ... 83

第五章 日治時期沒落衰微與戰後轉型蛻變 ... 87

第一節 日治沒落與衰微... 87

一、新文化的衝擊... 87 (一)臨時佔領區(遭強制佔用) ... 88 (二)遭改建為國語傳習所與公學校 ... 89 (三)文昌祠... 92 二、結構性的轉變... 93 (一) 經費轉移 ... 93 (二) 管理階層轉變 ... 99 (三)頹傾再整修 ... 100

第二節 戰後轉型與振興... 104

一、漢文化的延續... 104 (一) 從廟宇到古蹟 ... 104 (二) 從管理員到管理委員會 ... 105 (三) 從經費補助到財政自主 ... 108 二、文化功能定位... 113

第六章 登瀛書院建築與文物藝術 ... 117

第一節 登瀛書院建築格局與主體... 118

一、書院環境與格局... 118 二、書院結構與特色... 119

第二節 登瀛書院裝飾藝術... 121

(8)

一、書院藝術形式... 121 (一) 彩繪... 121 (二) 雕刻... 122 (三) 剪黏... 122 二、書院裝置藝術... 123 (一)彩繪... 123 (二)雕刻... 132 (三)剪黏... 136 三、文物... 138 (一)對聯... 138 (二)匾額... 139 (三)神像... 140 (四)執事牌... 140 (五)其他文物... 140

第七章 結論 ... 143

參引書目... 147

附錄一 草屯庄文昌祠修繕工事仕樣書... 155

附錄二 訪談紀錄... 159

(9)

附錄:

附錄一 草屯庄文昌祠修繕工事仕樣書 ... 155 附錄二 訪談紀錄 ... 159

(10)

附表:

表 2-1 清代草鞋墩番漢契約比例表 ...19 表 2-2 清代北投堡草鞋墩寺廟列表 ...21 表 2-3 清代到日治時期草鞋墩家廟表 ...23 表 2-4 清代台灣行政區建置時間表 ...30 表 2-5 清代臺灣儒學建置時間表 ...31 表 2-6 清代臺灣各時期創建書院數量表 ...32 表 2-7 清代臺灣書院設置區域與時間表 ...33 表 3-1 清代南北投堡文社表 ...36 表 3-2 清代附設登瀛書院四文社會員一覽表 ...37 表 3-3 清代台灣書院職稱職務對照表 ...47 表 3-4 清代台灣書院董事組成表 ...51 表 3-5 台灣書院經費來源表 ...54 表 3-6 清代北投堡四文社捐獻登瀛書院學田一覽表 ...55 表 3-7 清代台灣登瀛書院與文開等四書院學租來源比較表...56 表 3-8 清代登瀛書院與文開等四書院歲收經費一覽表 ...57 表 3-9 清代白沙、明志、學海、登瀛書院院長束脩金與學租比例對照表 ...60 表 3-10 清代白沙、仰山、明志、英才、學海書院院長束脩金與童生膏火 ...61 比例對照表 ...61 表 4-1 清代白沙書院學規 ...69 表 4-2 清代學海、明志、仰山、文開與白沙書院膏火一覽表 ...76 表 4-3 清代台灣各地區書院數量與科舉功名人數表 ...82 表 4-4 清代北投堡文科功名之人 ...85 表 5-1 明治二十九年(1896 年)國語傳習所使用場地一覽表 ...90 表 5-2 日治時期新庄文昌祠所屬文社寄附學田與撥付祭祀金費表 ...97 表 5-3 大正十五年(1926 年)新庄文昌祠玉峰社新增會員名單 ...102 表 5-4 大正十五年(1926 年)文昌祠新增會員社會背景一覽表 ...103 表 5-5 民國八十六年(1997 年)登瀛書院管理委員監事名冊 ...107 表 5-6 民國九十年(2001 年)登瀛書院管理委員會會員表 ...108 表 5-7 戰後公地放領時期草屯新庄文昌祠財產報表 ... 111 表 6-1 草屯登瀛書院建築特徵表 ...120

(11)

附圖:

圖 2-1 清代草鞋墩四大姓拓墾進展圖 ...14 圖 3-1 清代登瀛書院組織圖 ...53 圖 5-1 日治時期新庄文昌祠廟宇修繕費補助請願書影本 ...101 圖 5-2 民國 38 年草屯文昌祠所領烏日鄉耕地租約書 ... 110 圖 6-1 登瀛書院平面圖 ... 119 圖 6-2 登瀛書院右側後門門楣彩繪 ...124 圖 6-3 登瀛書院正殿左側門神 ...125 圖 6-4 登瀛書院正殿右側門神 ...125 圖 6-5 正殿右門門楣彩繪 ...126 圖 6-6 正殿右門懸樑彩繪 ...127 圖 6-7 右架木二通樑彩繪 ...128 圖 6-8 內殿神像與神龕壁畫圖 ...130 圖 6-9 左後一廂房門房上彩繪圖 ...131 圖 6-10 登瀛書院左後三廂房窗上彩繪圖 ...131 圖 6-11 正殿二側山花裝飾圖 ...132 圖 6-12 正殿飛魚雀替圖 ...133 圖 6-13 正殿前檐左步通圖 ...133 圖 6-14 正殿大通與二通之間的斗座圖 ...134 圖 6-15 正殿外御路圖 ...135 圖 6-16 左廂房內面磚雕圖 ...135 圖 6-17 書院正殿正面圖 ...136 圖 6-18 正殿左方廊柱墀頭圖 ...137 圖 6-19 左廂房廊柱墀頭圖 ...138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書院,是中國特有的教育組織,具有特定的教學程序與行政管理系統,創始 於唐,盛於宋,廢於清。1中國最早的書院始於唐朝,唐玄宗開元六年置麗正殿 書院,僅作為藏書與修書場所,至南唐烈祖昇元四年所建立的白鹿洞書院,才真 正有了開堂授徒的功能。到了北宋,更有四大書院之名;南宋時,書院數量大增, 並形成各種學派。元朝時,書院制度更為興盛,專講程朱之學,並供祀兩宋理學 家。明朝初年書院轉衰,直到王陽明出,書院才再度興盛。隨後在明世宗、明神 宗期間皆曾毀過書院,尤其是東林事件,魏忠賢盡毀天下書院,書院乃大沒落。 2 清入主中國後,書院隨著清政府的穩固統治,控制力逐漸深入書院系統,直至 科舉廢除與新式學校的出現,書院才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清廷擊敗與招降明鄭軍民之後,雖擁有臺灣主權, 對於臺灣之棄留問題卻遲疑不決,於次年才同意將臺灣收入版圖並設置府、縣管 理,但卻至清同治年間以後,才對統治臺灣轉消極為積極。3正因為清廷長期消 極統治臺灣,臺灣的地方行政管理單位未能健全擴充與發展,導致地方儒學(府、 縣、廳學)設置不足,因而促使清代臺灣之書院能蓬勃發展。清代台灣書院的設 立,一直深受朝廷政策所影響。順治初年,便頒布:「不許別創書院,群聚徒黨, 及號招他方遊食無行之徒,空談廢業。」4但對於現存書院並未加以取締。康熙 年間,除了對著名書院進行修葺以外,台灣此時也建立不少書院。5雍正時期, 諭令各直省會設立書院,並以公帑支持其費用。6到了乾隆朝代,書院更成了「導 1 樊克政,《書院史話》,台北市,國家出版社,2004 年,頁 7。 2 學海出版社編輯部,《中國書院史話》,台北市,學海出版社,1985 年,頁 1~4。 3 《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年,頁 64。 4 史稿校註編纂小組,《清史稿校註》,卷 113〈選舉志〉,台北縣,國史館,1986 年,頁 3152。 5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5 年,頁 228~243。 6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 395〈禮部 學校 各省書院〉,台北市,台灣中文書局,1963 年,頁 10321。

(13)

進人才,廣學校所不及」之處,7加上台灣政治與經濟逐步穩定發展,書院便隨 著開拓的腳步,由往外延伸。 清道光以後,因為臺灣移民人口增加,以及水利開發有成,促成農村經濟較 為繁榮穩定,而成為清代臺灣私立書院蓬勃發展時期。有些地方為人口密集的農 村聚落,但由於距縣治較遠,官方無法負擔其教育成本,當地官紳便自行倡辦書 院,彰化縣北投堡登瀛書院便在此背景下所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北投堡登瀛書 院自創立以來,終清一代營運不懈,即便至日治時期,因教育體制轉變,書院之 功能僅止於祭祀,其香火卻依舊維持至今,二次戰後更被立為三級古蹟,經研究 者造訪後,發現其行政管理系統與運作模式都有特殊性,因此,本研究乃透過對 登瀛書院整體沿革之探究,瞭解其屹立不搖之主因與其獨特性。 研究者於田野調查期間,乃受益於草屯登瀛書院管理委員會在清代文史方面 的參考;古文書學會理事長梁志忠先生提供日治時期的古文書;草鞋墩文化協會 的釋疑與引薦;當地耆老的口述與感觸,使得研究者有充分的史料可以一窺登瀛 書院不同的面貌與型態,也希望藉此研究能為台灣書院文化「投石問路」,使大 眾對於台灣書院能有更深層的認識。

第二節 研究文獻探討

過去關於台灣史的研究中,在教育方面比重較為稀少,以本土書院為研究主 題的更如鳳毛麟角,若相關研究提到台灣書院的,也都只是概略性敘述而已,少 有專文或專章進行探討。近幾年的研究丕變,已經開始有以本土書院為研究的論 文或專書出現,但台灣專一書院之研究,也少有能從創設、發展至現今的序列性 探討,所以於此方面有加強研究之必要。一般關於台灣書院之研究可分為二類: 7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市,台灣中文書局,1963 年,頁 10321。

(14)

一、相關文章與專書 馬肇選(1977 年),《台灣書院小史》;黃秀政(1979 年),〈書院與台灣社 會〉;王鎮華(1986 年),《書院教育與建築》;王啟宗(1999 年),《台灣的書院》; 林文龍(1999 年),《台灣的書院與科舉》等研究,對於清代台灣書院的沿革多 有介紹,內容也較為簡明易懂,但只將台灣書院與中國傳統教育做關聯性的 描述,較少以鄉土文化來對比,以突顯地區書院的特色,亦忽略了台灣私立 書院的發展特徵。 二、碩博士論文 許世穎(1995 年),《清代台灣書院之研究》之論文,介紹了台灣書院的起 源與發展沿革,將各書院的教育行政與教學活動作初步介紹。8林孟輝(1998 年),《清代台灣學校教育與儒學教化研究》之論文,將清代臺灣學校教育三 級化,在第三級書院教育方面,分析台灣書院的教育活動與學規,說明了書 院傳承了儒學的教育內涵。9葉憲峻(2002 年),《清代台灣教育之建置與發展》 之論文,說明了書院的角色為補官學之不足,經分析時間序列後發現,乾隆 朝(1736-1795 年)是義學發展為書院的創始;嘉慶朝(1796-1820 年)是文 社擴建為書院的開端;道光朝(1821-1850 年)是官、私立書院發展的顛峰; 咸豐朝(1851-1861 年)是舉人中額獲增的關鍵;同治朝(1862-1874 年)為 涉外事件促使清廷積極治理臺灣,進而導致積極辦理臺灣教育的年代;光緒 朝(1875-1895 年)則是儒學、書院勃興與士子仕途擴展的最後美好時光。10 江淑美(2003 年),《清代台灣客家子弟教育研究》之論文,探討培育客家子弟 的明志與英才書院,指出了書院功能乃是為科舉作準備。11許楓萓(2003 年), 8 許世穎,《清代臺灣書院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1995 年。 9 林孟輝,《清代臺灣學校教育與儒學教化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台南,1998 年。 10 葉憲峻,《清代臺灣教育之建置與發展》,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2002 年。 11 江淑美,《清代臺灣客家子弟教育研究(1684-189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2003 年。

(15)

《清代明志書院研究》之論文,提出明志書院從創建到發展,「人」的因素最 為關鍵。無論是建立者的倡議、地方官員的積極介入、當地仕紳的發揚維持, 皆為書院與地域的權力結構有關。12陳紫屏(2003 年),《清代臺灣學海書院研 究》之論文,專注清代學海書院在北台灣對於所培育的仕紳在文教、社會與 政治各方面的相互影響。13郭承儀(2004 年),《台灣傳統書院建築構造類型研 究》之論文,提及台灣傳統書院建築之所以能夠獨樹一格,乃是因為其獨特 的建築空間同時具有祭祀、講學與居住空間,並探討空間機能的內部涵義, 建立較有系統及具體的傳統書院建築形式。14廖堂智(2005 年),《清代臺灣書 院文化場域研究》之論文,採用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 - 2002)的「場域」與「文化再製」等相關理論,分析清人領臺期間,文教 場域在權力運作下的發展狀況與對書院相關人物做心理層面探討,歸納出中 國儒家文化在臺灣的傳承情形。15周惠豐(2007 年),《清代在臺書院之研究 (1683-1895)》之論文,將書院簡單分成官方書院與百姓鄉學,隨著各級學 校教育的施行,臺灣的社會與文化逐漸地融入中華文化之中,而成為不可分 割的一部份。16 以上不管是專書或者是相關研究論文,對於台灣書院的探究都有了相當 程度的發掘與貢獻,但在這諸多學術文章中,仍有些許不足,如以下: 1. 多以宏觀的論點,瀏覽書院創設與發展過程,或僅以從建築層面的瞭解來 考證書院,少有論述聚焦本土單一書院。 2. 未能突顯個別書院的特殊性。目前研究多將書院與中國文教制度做結合, 少有與台灣其他書院做比較或進行系統歸納,來突顯個別書院於當代所扮 12 許楓萓 ,《清代明志書院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2003 年。 13 陳紫屏,《清代臺灣學海書院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2003 年。 14 郭承儀《台灣傳統書院建築構造類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空建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2004 年。 15 廖堂智,《清代臺灣書院文化場域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2005 年。 16 周惠豐,《清代在臺書院之研究(1683-1895)》,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2007 年。

(16)

演的角色。 3. 對書院的研究多集中於清代,未能觸及日治與戰後時期書院的轉型。 故本研究擬先以清代台灣教育制度為背景,逐漸聚焦於登瀛書院的創設過 程、運作情形、教學活動與地區互動。其次,將登瀛書院與其他地區書院作經費 運用上的比較,來突顯出登瀛書院在台灣書院中的獨特地位。再者,從歷史的連 續面,探討登瀛書院在不同時期所扮演的角色,最後期望透過「斷簡殘篇」的史 料,來建構登瀛書院在文化上的定位與意義。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以下六項: (一)說明草鞋墩地區的開拓與登瀛書院的創設背景。 (二)探討清代登瀛書院的組織運作與教育活動。 (三)比較清代登瀛書院與台灣其他書院在組織成員與經費方面的異同。 (四)瞭解日治時期登瀛書院的轉型過程。 (五)深究戰後登瀛書院的再造與復興。 (六)分析登瀛書院在草屯地區的文化定位。 本研究範圍,乃是以統治台灣不同的政體來區分,時間以清朝道光二十七年 (1847 年)登瀛書院創建開始,至民國九十七年(2008 年)止,期間共歷經 161 年。 研究的第二章、第三章與第四章時間點均在清代(1847~1895 年),從社會背景探 討清代登瀛書院具體運作與教育活動為主。第五章為日治(1895~1945 年)與戰後 時期(1945~2008 年),深究登瀛書院轉型與復興的經歷,探求其演變脈絡。第六 章以登瀛書院裝飾藝術來一探當地文化傳承之意義。

(1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

本研究性質為歷史研究,也可說為單一個案研究。主要透過文獻的收集、組 織、分析與解釋,來對登瀛書院作全面性的探討,並歸納影響登瀛書院運作與變 遷因素,以便建構登瀛書院的文化定位。本研究主要參引資料,可分為四類,僅 列其重要者如下: (一) 官方文獻:《清史稿》、《欽定大清會典》、《清實錄》、《台灣總督府檔案》 等。 (二) 志書:《諸羅縣志》、《彰化縣志》、《臺灣府志》、《重修臺灣府志》、《雲 林縣采訪冊》、《臺灣通史》、《淡水廳志》、《噶瑪蘭廳志》、《續修臺灣縣 志》等。 (三) 書院專書:《臺灣書院小史》、《台灣的書院》、《書院教育與建築》、《臺 灣的書院與科舉》、《明志書院沿革志》等 (四) 史料:《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台灣慣習記事》、《台灣教育沿革誌》、《臺 灣教育志稿》、《台灣私法》、《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 (上、下冊)》等。 (五) 民間相關資料:如梁志忠先生藏古文書《草屯庄文昌祠修繕工事仕樣書 -昭和二年》、登瀛書院管理委員會《玉峰社文昌帝君會員簿-昭和六年 祭典立》手抄影印本、洪敏麟教授訪談稿等。 本研究之架構,主要以台灣歷史發展的脈絡,以及不同時期的教育相關政策 為研究背景。首先在第二章〈清代北投堡移民開墾與台灣教育建置〉以清代北投 堡的開墾推進為起始,逐漸著眼於登瀛書院的創設過程;第三章〈清代登瀛書院 的創設與運作〉透過分析書院組織、章程,以明瞭書院的制度特色;第四章〈清 代登瀛書院文教活動〉以登瀛書院的教學與考課活動為主,了解登瀛書院在清代 的教育功能;第五章〈日治時期沒落式微與戰後轉型振興〉探究書院在日治與戰 後時期的轉型,來申論登瀛書院性質與功能上的轉化;最後在第六章〈登瀛書院

(18)

建築與文物藝術〉將登瀛書院目前所存的裝置藝術歸類分析,以了解其文化資產 的特色。冀望能透過本研究,能一窺書院運作歷程與其經濟活動之間的關係,也 明瞭書院在台灣教育與社會中的功能,提供作為了解書院文化的基礎。

(19)
(20)

第二章 清代北投堡登瀛書院的創設背景

本章第一節就北投堡在清代的開發情形作一概述,同時聚焦於草鞋墩地區的 開化,以四大姓氏拓殖及漢番勢力的消長,來一窺北投堡從移墾社會轉為文教社 會的特色。第二節從清政府的書院政策背景看起,清初的禁止到中期的提倡,政 府的態度如何引領書院走向,並描述已進入文教社會的北投堡設立登瀛書院的緣 由。 !

第一節 清代台灣中部北投堡地區之開發

一、清代台灣中部開發 台灣自荷西時期,便有文字記載,然而荷蘭與西班牙的殖民具商業性,教化 是以穩固其統治基礎下所進行,所以可說是土地拓殖的附帶事業。17明鄭時期則 延續荷蘭續墾台灣,建立起漢文化制度,並透過屯田制加速開墾台灣的腳步。18 台灣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歸清後,雖有渡台禁令,仍無法抵擋ㄧ波波的 移民潮。漢人開墾的速度非常快,周鍾瑄在《諸羅縣志》就提到:當設縣之始, 縣治草萊,文武各官僑居佳里興;流移開墾之眾,極遠不過斗六門。北路防汎至 半縣牛罵而止,皆在縣治二百里之內。……自康熙三十五年吳球謀亂……五年之 間,數見騷動,皆在北路,於是四十三年秩官、營汎,悉移歸治;而當是時,流 移開墾之眾已漸過斗六門以北矣。自四十九年洋盜陳明隆……蓋數年間而流移開 墾之眾,又漸過半縣大肚溪以北矣。此後流移日多,……以去縣日遠,聚眾行兇, 拒捕奪犯,巧借色目以墾番之地,盧番之居,妻番之婦,收番之子。19 從中了解 自康熙晚期開始,由於台灣府與諸羅縣之地均已開墾完畢,墾民乃越過濁水溪往 17 曹永和,〈從荷蘭文獻談鄭成功之研究〉,《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79 年,頁 369-397。 18 李棟明,〈台灣早期的人口成長和漢人移民研究〉,《台北文獻》, 14 期,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70 年,頁 134-161。 19 周鍾瑄,《諸羅縣志》,卷七〈兵防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7 年,頁 109。

(21)

北繼續拓殖,不數年,又越過大肚溪聚眾開墾,雖有漢番之隔的禁令,但漢人仍 以各種手段取得番界內土地進行開墾。雍正元年,因漢人拓墾已越過虎尾溪,且 人數越來越多,為防止亂事與穩固統治基礎,清廷於是在諸羅縣內增設彰化縣及 大甲溪以北增設淡水廳。20 雍正初年,彰化縣剛設的界域,初轄十堡,管一百一 十莊;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 年)共增為十六堡,一百三十二莊與五十三社。21 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因彰化縣轄區過長,為統治需求便在彰化縣治以東 的南投堡境內設縣丞,北投堡設公館,但行政區域仍隸屬於彰化縣。22 此時由於 彰化縣正值移墾社會,地方上民番雜處,以台灣中部來說,山多海少,故ㄧ般墾 民重農而輕商,近山地之民,日與生番求生存空間,所以大都為冒危難、赴險阻, 勇往不屈之人,故此時的墾民都尚武輕文教,多屬於經濟性移民。23由於文教未 興,故在爭取生活與利益空間上,易導致武裝衝突,所以林爽文與戴潮春乃先後 起事,然而連橫卻認為要是能使這些人「閑之以誼,使之以和,獎之以文,臨之 以禮,巖巖新邑,氣象萬千,連鑠發揚,且邁南北。」35 也就是說透過教化的孕 育,剔除習武風氣,改而崇尚文教,那麼台灣中部就能成為台灣真正的「中樞之 地」。!! 二、草鞋墩地區的原生住民 (一) 南北投堡原住民 草屯鎮位於南投縣的西北角,西隔貓羅溪與彰化縣交界,北臨烏溪與臺 中縣交界,南鄰南投市與中寮鄉,東鄰國姓鄉。草屯古名為草鞋墩,隸屬於 清代南北投堡中的北投堡,往昔為洪雅族(Hoanya)阿里坤支族(Arikun)北投社 20 周璽,《彰化縣志》,卷一〈封域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2。 21 周璽,《彰化縣志》,卷二〈規制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42-51。 22 連橫,《臺灣通史》,卷五〈疆域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119。 23 連橫,《臺灣通史》,卷五〈疆域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120。 24 連橫,《臺灣通史》,卷五〈疆域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120。

(22)

之居地,北投社之最早見諸記載,係在十七世紀荷蘭人之「台灣番社戶口表」, 表內有Tausa Mato,其Mato,音近北投,故學者中村孝志認為Tausa Mato即為

北投社。25 由於草鞋墩最早為南北投社平埔族人的生活區域,清代史料中最早記載 關於南北投社的活動,見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蔣毓英著的《台灣府志》, 記載蕭瓏社至大武郡社凡三十四社,中有南北投社,並說明南北投社離台灣 府有三百七十五里,26此處的南北投社仍只為一個區域的名稱,並未有明確 的區別。若以此區人數來看,高拱乾《台灣府志》中提到:舊額土番社三十 四社(每社徵銀不等),共徵銀七千七百零九兩五錢三分六釐八毫,…南北投 社徵銀五百零一兩三錢二分八釐八毫。27除大武瓏社(九百一十四兩八錢一分 零四毫)與南社(八百零六兩五錢零八毫)比較多之外,其餘三十一社都比南北 投社少,可見南北投社在當時已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社。 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周鍾瑄在《諸羅縣志》中更將南北投社作了明確 的劃分。「東望可指者,虎尾之北,濃遮密蔭,望若翠屏,曰大武郡山,東為 南投山(內社二,溪南為南投、北為北投)。」又在〈規制志〉中記有南投社、 貓羅社、北投社。28另外在〈兵防志〉「斗六門」條說到:「扼南北投、水沙 連諸番出入之路。」29「半線」條:「此為居中扼要之地,貓霧拺、岸裏社、 南北投、水沙連諸番上下往來,必由之路。」30可知南北投社在當時北可進 台中盆地,東與水沙連相接,南可出入斗六門,西可入半線(彰化),已為中 部重要交通輻輳之地。 25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台灣風物》,44 卷 1 期,台北縣, 台灣風物雜誌社,1994 年,頁 197-234。 26 蔣毓英撰,陳碧笙校注,《台灣府志》,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85 年,頁 10-11。 27 高拱乾,《臺灣府志》,卷五〈賦役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134~135。 28 周鍾瑄,《諸羅縣志》,卷二〈規制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7 年,頁 31。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卷七〈兵防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7 年,頁 117。 30 高拱乾,《臺灣府志》,卷五〈賦役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134~135。

(23)

乾隆六年(1741 年),南北投社已歸屬為熟番範圍了,劉良壁修的《重 修福建台灣府志》在〈城池〉與〈番社〉中記載關於柴坑仔社、貓羅社、南 投社、北投社與貓霧拺社,註明「以上五社,東附內山。」31意即屬歸化生 番。又在〈戶役〉下有「南北投社並附貓羅社合徵銀五百零一兩三錢二分八 釐八毫。」32又有「南北投社並附貓羅社番丁共一百七十三。」33從此可知, 乾隆初年,南投社、北投社與貓羅社共有番丁一百七十三人,這個數目在彰 化縣十七番社中是最多的。但到道光年間,柴坑仔社、南投社、北投社、貓 羅社等二十三社之原住民,早已漢人雜處,或是為求其生計已遷徙進入埔里 了。34 (二) 漢人在北投堡的開發 1.漢人入墾草鞋墩 草鞋墩在清代一直隸屬於彰化縣北投堡轄域,所以可由草鞋墩的開化來 看北投堡開發,然而草鞋墩又與台灣西部的開墾迥然不同。台灣西部開發過 程,多以墾首制為主要開墾方式,35而草鞋墩的開發初期時,主要以隘守與 屯丁為主,清廷以北投社番「捍衛邊圉,勞守二隘」有功,自雍正七年(1729 年)起給他們「北投界內大埔洋草鞋墩熟墾水田」一所,並且「恩恤免陞… 以資眾番口糧」。36乾隆五十三年(1788 年)開始置番屯,而北投社所擁有的 草鞋墩土地,在乾隆五十四(1789 年)年因勘丈不明,被混佔入漢人開墾界 內,並被楊振文混佔,經北投社社主黎朗買奕赴福州控訴才得以討回。37 31 劉良壁,《重修臺灣府志》,卷五〈城池〉,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82。 32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卷五〈賦役〉,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頁 196。 33 劉良壁,《重修臺灣府志》,卷五〈賦役〉,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199。 34 周璽,《彰化縣志》,卷二〈規制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51~52。 35 先由墾首向官府取得墾照,獲得開墾權後,以不侵佔番地或向番社取得墾批來招募墾佃開墾,此時墾 佃與墾首相互定約,取得佃戶簽訂佃批後才能進行開墾,墾後業主再向官府報陞繳稅。陳板,〈在台灣史 中發現客家史〉,《台灣台家人新論》,台北,台原出版社,1993 年,頁 81。 3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3 年,頁 629。 37 周璽,《彰化縣志》,卷八〈人物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255~256。

(24)

知草鞋墩地區在乾隆以前原本是界外番地,乾隆年間漢人早已入墾該區,並 混佔爭租,所以才會發生勘丈不明情事。 至於漢人於何時進入南北投社開墾並無明確的記載,目前最早可見的史 料均集中於乾隆年間,38且草鞋墩最早地名也見於《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 主要內容是北投社番大眉,因缺銀兩使用,而將其地賣給漢人簡福生: 立杜賣園契北投社番大眉,有承父遺下鬮撥已分埔園一坵,坐落土名草 鞋墩,東至大巴連園、西至大巴連園、南至車路、北至自己園;四至踏明為 界。今因乏銀使用,自情願托中引就與漢人簡福生出首承買,三面言議時值 價銀三十三員正。…乾隆二十三年九月□日。39 從上除了可觀察出當時漢番土地的買賣情形,也看出了草鞋墩地名應在乾隆 二十三年前就已出現,才會在此契約上出現該地名。乾隆年間大部分所存的 契書均為平埔族「立永杜賣地契」給漢人文書,40 所以在乾隆年間或更早之 前,漢人的擴展勢力早已到達草鞋墩,且已經具有一定的開發程度,才會開 始做土地的租賃或買賣。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 年) 草鞋墩就已經是一個人口 聚居的庄了。41而北投堡中,以街為名稱出現最早為乾隆四十七年(1772 年) 的北投街,42清代街道形成必須具備條件有「凡有市肆者曰街:闤匱囂塵, 居處叢雜,人煙稠密,屋宇縱橫。」54 此時的北投街已成為草鞋墩最為繁榮 之地。 2.四姓入墾草鞋墩 38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校,《草屯地區古文書專輯》,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9 年。裡頭分藏文 書所見,以乾隆時期居多。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3 年,頁 456。 40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校,《草屯地區古文書專輯》,南投,台灣省文獻會,正中書局,1999 年, 頁 1-15。 41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校,《草屯地區古文書專輯》,南投,台灣省文獻會,正中書局,1999 年, 頁 266。 42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校,《草屯地區古文書專輯》,南投,台灣省文獻會,正中書局,1999 年, 頁 236。 43 周璽,《彰化縣志》(道光六年),卷二〈規制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39。

(25)

草鞋墩拓殖與台灣西部開發較為不同地方,為它是以血緣關係當基礎來 進行開墾,整個地區的開發以洪、李、林、簡四大姓氏為主流,他們也把草 鞋墩的土地共分四大區域來開墾。甚至於到日治時期,一獨姓之聚落在草鞋 墩仍時常可見,如林姓在月眉厝、北投埔;洪姓在石頭埔、頂茄荖、番仔田、 新庄、北勢湳;李姓在下庄、圳寮、南埔、頂崁仔、牛屎崎;簡姓在山腳、 林仔頭、阿法庄。44 四大姓均來自大陸不同的區域。洪姓來自漳州府漳浦縣車田下營,入墾 時間約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之後至嘉慶年間;林姓大多來自漳州府南靖 和溪林雅,來台年間具手抄本也許可推到康熙年間,先到嘉義梅山,後才移 居草鞋墩;簡姓皆來漳州府安溪縣,開基祖以簡德潤為主,入墾草鞋墩約在 雍正與乾隆年間;李姓原籍地很複雜,彼此族譜也缺乏相關性,有雍正年間, 也有乾隆,最晚到咸豐年間。45依《草屯鎮誌》記載,四大姓開墾方向也由 西向東,共分成四大區域,如同圖 2-1:46 圖 2-1 清代草鞋墩四大姓拓墾進展圖 圖片來源:洪敏麟總編,《草屯鎮誌》,草屯鎮,草屯鎮誌編纂委 44 洪敏麟總編,《草屯鎮誌》,草屯鎮,草屯鎮誌編纂委員會,1986 年,頁 183-193。 45 洪敏麟總編,《草屯鎮誌》,草屯鎮,草屯鎮誌編纂委員會,1986 年,頁 183-193。 46 以《草屯鎮誌》論述為主,《洪氏族譜》加以輔助。洪敏麟總編,《草屯鎮誌》,草屯鎮,草屯鎮誌編纂 委員會,1986 年,頁 11-13。重修洪氏族譜編輯委員會,《洪氏族譜》,信成文具印刷有限公司,1994 年, 頁 28-30。

(26)

員會,1986 年,頁 12。 在北投堡的移墾史裡,乾隆年間由已開墾飽滿區的推力和未開發地 帶的拉力交相作用,漢人快速入墾。47 在草屯四大姓中,李姓首開 其端, 卻也是祖籍來源最複雜的姓氏,多來自平和、南靖、漳埔,其中又以平 和為主,草屯街到隘寮溪為主要分佈地,宗祠在太清宮,主要祀神中心 是敦和里的敦和宮,祭拜武財神趙公明;洪姓則是草屯第一大姓,移墾 方向由西向東,分四批來台,即乾隆初期的性植(毛蟹公)派、乾隆中期 的志忠派、和蒼派以及嘉慶 年間的陽明派,沿著烏溪沿岸東到北勢湳為 主要分佈地,他們的宗祠主要有四個,分別為燉倫堂、燉煌堂、崇星堂、 燉成堂,現更擴展為台灣洪氏家廟,主要祀神中心是芬園鄉下茄荖的永 清宮,祭拜玄天上 帝;48 林姓則是族譜最完整的姓氏,多來自漳州府南 靖和溪林雅,分佈於貓羅溪沿岸,宗祠位於北投埔, 主要祀神中心是月 眉厝的龍德廟,主祀保生大帝;簡姓多來自同漳州府南靖縣,大多分佈 在林姓聚落群東 北方,宗祠位於林仔頭的教山宗祠,主要祀神中心是林 仔頭紫微宮,主祀玄天上帝。49

三、移墾社會轉型文教社會

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清廷治台後,閩粵人民紛紛渡海來台進行拓墾, 而政府對於台灣一直處以消極態度,導致清代台灣政府在行政組織上不夠健 全,公權力未能伸張,番害、械鬥與民變層出不窮,形成一種不穩定的移墾 社會型態。50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具有六項特徵,敘述如下: 47 曾敏怡,《草屯地區清代漢人社會的建立與發展》,台中,東海大學碩士論文,1998 年,頁 50-52。 48 洪敏麟,〈草屯茄老洪姓移植史〉,《台灣風物》,15 卷 1 期,台北縣,台灣風物雜誌社,1965 年,頁 6-12。 49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1987 年,頁 65-117;戴炎輝,〈台中縣草屯鎮調查報告〉,載於戴炎輝著,《清代台灣之鄉治》,台 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年,頁 801-802。 50 黃秀政,〈清代台灣分類械鬥事件〉,《台灣史研究》,台北市,學生書局,1992 年,頁 29-30。

(27)

(一) 經濟活動取向 清代自閩粵前往台灣移墾的人民,大多屬於經濟性移民,求生存為人民 的主要目的,促使移墾社會以經濟活動為取向,清代台灣民間普遍瀰漫逐利 之風,而未能重視文教活動。51 (二) 俗化趨勢 當時台灣社會乃以追求利益為導向,與中國內地崇尚功名地區相較,顯 得世俗無文,故以「俗化」稱之。因清政府不准攜眷入台,社會上大多是年 青力壯的男子,婦女人數很少,人口結構不定,因此大都未能組正常家庭使 社會穩定發展。加上有些開墾區域必須以武力與番人相抗,社會粗獷之風難 以在短時間排除。移墾初期需要也大量勞動人力,於是年幼子女多不就塾讀 書,乃以從事勞動性生產為主,其文教無法能正常發展,功能未能彰著。52 (三) 文教不彰 在移民群中,雖然有少數的知識份子,但是由於人數太少,或者素質不 高,社會上也缺乏優良師資;53台灣雖設儒學立科舉,制訂學額,一方面儒 學未能與開墾地區同時設立;54再則一縣儒學所需教化範圍過大,導致儒學 功能不彰;加上冒籍應考的情況嚴重,55侵佔了台地士子的獲取功名名額, 使得紳士階層無法穩定的建立。56 (四) 強豪型領導 清代台灣開墾初期,會依血緣或地緣關係組成團體,彼此或與番人爭奪 生活空間,所以社會領導階層以沒有科舉功名的豪強領導分子為主,像是領 51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認識台灣論文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1998 年,頁 86。 52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認識台灣論文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1998 年,頁 86。 53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卷七〈藝文二〉,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502。 54 葉憲峻,《清代臺灣教育之建置與發展》,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論文,2003 年,頁 126。 55 周鍾瑄,《諸羅縣志》,卷五〈學校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7 年,頁 80。 56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認識台灣論文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1998 年,頁 87。

(28)

導土地開墾活動的墾首、隘首、大結首和富商等,57造成整個社會中,佔有 經濟資源者成為社會階層中的領導人物,透過經濟的分配來鞏固自身利益, 與中國內地社會中透過士紳來維持一地區穩定有所不同。 (五) 械鬥不斷 台灣械鬥發生原因眾多,其根本原因在於相異族群在同屬地上求利益與 生存。開墾台灣的三大族群為漳、泉與客籍人士,承平時大都可以安處與共 同開墾,一但發生械鬥,則彼此「分類伊始,即遇素所與遊者,亦瞪目疾視, 若有殺父兄之仇。」58 械鬥原因眾多,不外乎是「況兩類肇端,每在連塍爭 水、強割佔耕;毫釐口角,致成大釁。」59 加上地方官府的吏治不良60與管理 區域過大,61造成台灣有乃有「十年一大反,五年一小反。」之說。62 在如此 不安定的年代,清廷初期都以內地軍事力量來彌平類似事件,中後期反而要 藉助鄉團或士紳來維持社會秩序,但台灣士紳在社會文教上力量的展現,則 須等到咸豐年間後才開始發揮效用。63 (六) 社會流動活潑 清代移民台灣之人,大都是驅利而來,必須靠自己本身創造最大財富情 況下,個人的領導能力、冒險犯難精神與經營農商的優越能力,都會使個人 在社會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呈現出社會的階層流動不穩定性。64 57 劉妮玲,《臺灣民變研究》,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0 年,頁 23-28。 58 《臺灣採訪冊》,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 年,頁 38。 59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卷三,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年,頁 233。 60 林爽文事件發生後,乾隆認為台地民變與械鬥之風,雖民情剽悍,實際仍是地方官員辦理不善所致。《清 高宗實錄選輯》,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年,頁 598。 61 《東瀛紀事》裡頭提到如「淡水一隅地甚廣漠,南北幾五、六百里,同知駐劄竹塹,勢難兼顧,而府治 至淡北幾千餘里,未免鞭長莫。」一個知縣駐紮在竹塹,卻必須治理整個北台灣,乃有無力感之態。林 豪,《東瀛紀事》,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年,頁 62。 62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一 奏稿〉,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0 年,頁 10。 63 楊熙,〈一首漳泉拼的民謠〉,《台北文物》,二卷一期,1953 年,頁 16。 64 李國祁,〈在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 卷 3 期,1978 年,頁 141-143。

(29)

正因如此,移墾時期台灣整個社會「歲所營圖,本不解誦讀為何事。」65 移墾人 民將心力投入生產,社會風氣趨利若鶩,再加上台灣由於民變迭起,械鬥頻繁, 有些官吏認為主要的癥結在教化不興,所以便開始極力鼓吹設學堂來振興文教, 經由文教沐浴社會風氣,「一年而民氣可靜、二年而疆圉可固、三年而禮讓可興。」 66 藉以消弭社會暴戾之氣。雍正時期,清政府成為文教的主要推動力量,地方官 員開始重視文教,設立書院、延聘碩儒講學,奏增科舉錄取名額。67道光年間, 地方經濟繁榮後,也有部分人士注重文教事業,例如林維源等人,這些社會領導 人物對文教的推動,產生極大的力量,加上儒學學額的增加和書院的大量設立, 移墾社會逐漸轉型,皆有利於文教社會的發展,社會領導階層本由經濟型為主, 漸轉而成為經濟結合文教二類並重的多元領導。68 台灣移墾初期由於受到「俗化」與「功利」的影響,社會領導階層以豪強或 經濟型領導人物為主,也因為較少文教型領導人物,以致於造成社會結構不穩, 所以民變迭起。各地在拓墾完成之後,社會趨於正常,經濟繁榮,官吏和社會領 導人物注重文教,各區域的文教制度與士紳階層遂逐漸建立,士紳還興辦學堂, 甚至親自主持其事,是清代社會中穩定社會功能的主體。 四、清代草鞋墩的文教社會 (一) 漢人成為社會的主體 草鞋墩地區最早為北投社人居住,隸屬於熟番邊境,69在整個康雍年間, 草鞋墩地區主要是以北投社人生活發展為主。雍正二年(1724 年),「臺灣各 65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卷七〈藝文二〉,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 頁 502。 66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卷一,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年,頁 1。 67 崑岡,《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 395,台北市,中華書局,1963 年,頁 411-416。 68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認識台灣論文集》,台北,台灣師大歷史系,1998 年,頁 86。 69 徵銀或番餉為清劃分生熟番之界線,在康熙年間,北投社與南投社都以徵銀五百多兩而被規劃為熟番。 高拱乾,《臺灣府志》,卷五〈賦役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134。

(30)

番鹿場閒曠地方可以墾種者,令地方官曉諭,聽各番租與民人耕種。」70 於清廷開放內山與社地鹿場,使得中部近山地區開發殆盡;乾隆三十三年諭 示「該番不能自耕,許令民人承佃,按甲納租,勻給眾番口糧…照例每甲田 收租八石,每甲園收租四石。」71 在開放番田的同時,租稅負擔也相對於較 輕,因此漢人於政令一開便大舉越過彰化縣邊境土牛紅線開墾,「昔日之土 牛紅線,至今已無遺,界外之荒埔俱為民間之樂土…彰化隘寮原設…廳縣皮 存冊籍,以時為稽察,而不知名則猶是隘也,而實已無存矣。」72中部內山 區也於此時進入移墾高峰期。但漢人開始進到草鞋墩開墾,仍以乾隆時期為 主,漢人的進墾與水利開發幾乎都為同時並進,周璽的《彰化縣志》中記載 關於草鞋墩地區的水利開發,共有乾隆十六年(1751 年)的「險圳」與引同水 源於之後開鑿的「馬助圳」和「阿轆治圳」三條,這三條水圳在道光初期已 經可以灌溉共約一千餘甲土地。73除了水利開發以外,漢番的地契招佃或買 賣也可都看出乾嘉時期的草鞋墩仍是屬於移墾社會,如最早草鞋墩地區漢番 簽訂契約出現在乾隆十四年(1749 年),北投社番因無力開墾故招漢人蕭陽為 佃,74可看出此時漢人已在草鞋墩地區久居並取得一定的土地實質權。以草 鞋墩目前所存的漢番地契比例來看(如表 2-1): 表2-1 清代草鞋墩番漢契約比例表 時間 番漢契約 全部買賣契約 漢番契約佔全 部契約百分比 項次 件數 百分比 件數 百分比 乾隆 14-20 3 8% 4 4% 75% 70 《清會典臺灣事例》,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年,頁 43。 71 《臺灣私法物權編》,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年,頁 312。 7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3 年,頁 1085。 73 馬助圳與阿轆治圳都引險圳同源水,各可以灌溉五百多甲,所以合計共千餘甲土地。周璽,《彰化縣志》, 卷二〈規制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56-58。 7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3,頁 450。

(31)

乾隆 21-30 3 8% 6 6% 50% 乾隆 31-40 3 8% 7 7% 43% 乾隆 41-50 6 15% 13 14% 46% 乾隆 51-60 5 13% 7 7% 71% 嘉慶 1-10 7 18% 12 13% 58% 嘉慶 11-20 5 13% 24 25% 21% 嘉慶 21-道光 5 6 15% 10 11% 60% 道光 5-7 1 2% 12 13% 8% 資料來源:陳哲三,〈草屯地區清代的拓墾與漢番互動〉,《台灣歷史與文 化》,卷二,台北,稻鄉出版社,2000 年,頁 44。 乾隆到道光五年(1819 年)以前佔所有件數的百分之九十二,道光五年後僅佔 百分之八,以後再也沒有了,而北投社也約略於此時期集體遷進埔里,75 就是草鞋墩地區的土地在道光初年可以說已被漢人開發殆盡了。道光七年 (1821 年),周璽《彰化縣志》記載「柴坑仔社…北投社…以上二十三社,皆 歸化熟番所居。然或漢人雜處,或遷徙而墟其地,姑就原名紀載耳。」76 投社人也幾乎於道光三年(1817 年)後陸續遷進埔里盆地,此地已經甚少原北 投社人居住,或者已漢化而與漢人無所區隔,土地契約已難再見關於北投社 族人的記載。 (二) 寺廟與家廟的創建 學者劉枝萬曾將台灣寺廟興建分為四個時期:1.萌芽期,清初到乾隆中 葉,此時廟宇簡陋,分散稀疏;2.奠基期,為乾嘉年間,漢人漸行定居,廣 設土地祠為此時期特色;3.發展期,道咸年間,因開拓事業大盛,諸神崇拜 75 陳哲三,〈草屯地區清代的拓墾與漢番互動〉,《台灣歷史與文化》,卷二,台北,稻鄉出版社,2000 年,頁 31-45。 76 周璽,《彰化縣志》,卷二〈規制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52-53。

(32)

增加,寺廟林立;4.推廣期,乃同治與道光年間,村庄多已發展成街鎮,寺 廟規模已有文廟、城隍廟等公共建築,民間也出現齋堂或家廟宗祠。77從表 2-2 中可看出,草鞋墩在清初至嘉慶年間,所創設的神祇多以第一期萌芽時 期與奠定期為主,有因開墾與祈求豐收土地而設的土地神,需驅除瘴癘以利 開墾的保生大帝、78與因地方不靖或為防止瘟疫所設的王爺等。79到了道光 年間以後,進入了發展期與推廣期,出現諸多信仰,也逐漸開始有了寺廟與 家廟的出現。80清代台灣寺廟的建立,大都需要當地官員或士紳發起,並且 由在地領導人物共同出資為寺廟建立田產,81有些寺廟更能透過共同的信仰 來聯繫庄內的凝聚力,如嘉慶五年所建朝陽宮,為開闢草鞋墩四姓結合而蓋 的廟,因此四姓在開墾發展期間得以和平共處,而草鞋墩區域在開墾中也無 出現重大械鬥出現,四姓的血緣聚落得以更穩固的發展。82 表2-2 清代北投堡草鞋墩寺廟列表 廟名 創建年代 地點 奉祀主神 備註 慶 安 宮 康熙三十年 (1691 年) 北投舊街 福德正神 劉枝萬作創建年代乾隆五 十年(1875 年)左右,嘉慶 十年(1805 年)增祀天上聖 母。 保 安 宮 乾隆三年 (1738 年) 溪洲 吳府王爺 龍 德 廟 乾隆年間 月眉厝 保生大帝 劉枝萬認為創於乾隆五十 八年(1793 年)。 77 劉枝萬,〈清代台灣之寺廟(一)〉,《台北文獻》,四期,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63 年,頁 101-120。 78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信仰》,台北市,揚智文化,2003 年,頁 353。 79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信仰》,台北市,揚智文化,2003 年,頁 25。 80 此指非開墾初期所祭祀的神祇,如各籍貫祭祀主神開漳聖王、保生大帝,或共同祭祀的福德正神、媽 祖等類似神明。 81 《臺灣私法人事編》,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年。頁 220。 82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1987 年

(33)

朝 陽 宮 嘉慶五年 (1800 年) 北投新街 媽祖 劉枝萬認為創於嘉慶十二 年(1807 年)。 敦 和 宮 嘉慶二一年 下庄 玄壇元帥 平 山 宮 道光初 坪頂 關帝爺 劉枝萬認為相傳起於嘉慶 間,同治修復。 新 天 宮 道光初 坪頂 天上聖母 登瀛書院 道光二十七 年 (1847 年) 新庄 文昌帝君 紫 微 宮 光緒二年 (1876 年) 林仔頭 玄天上帝 劉枝萬認為創於同治十年 (1871 年)。 永 和 宮 光緒三年 (1877 年) 頂崁仔 輔信公李 百苗 致 興 社 光緒九年 (1883 年) 南勢庄 太子元帥 資料來源:洪敏麟總編,《草屯鎮誌》,草屯鎮,草屯鎮誌編纂委員會, 1986 年,頁 739-752;重修洪氏族譜編輯委員會,《洪氏族 譜》,信成文具印刷有限公司,1994 年,343-352。

(34)

而一地要有家廟的建成,其家族必已累積足夠的人力與資金,並已在 其地生存多年擁有認同感,希望子孫能承此家業,才會建立起家廟。83 鞋墩最早出現的家廟為道光初年(參見表 2-3),且在道光年間,四大姓氏之 一的洪氏家族更建立起四座家廟。所以草鞋墩自入墾以來,漢人的勢力在 道光年間已成為整個草鞋墩的主體,且已形成家族結構與累積相當程度的 財富才能創建家廟。 表2-3 清代到日治時期草鞋墩家廟表 名稱 創建年代 地點 奉祀主神 備註 簡德潤祖廟 道光三年 (1831 年) 林仔頭 簡氏祖先 劉枝萬認為起於光緒七年 (1881 年)。 燉 倫 堂 道光四年 (1832 年) 頂茄荖 洪氏 敦樸公派下 劉枝萬認為道光十年(1838 年)。 燉 成 堂 道光十年 (1838 年) 番仔田 洪氏 和蒼公派下 許錫專認為光緒四年(1878 年),洪敏麟作光緒二年 (1876 年)。 燉 煌 堂 道光二十四 年 (1852 年) 新庄 洪氏始祖 許錫專認為道光二十六年(1854 年)。 思 孝 堂 同治四年 (1865 年) 阿法庄 簡文法派下 今建築為民國五十年(1961 年)建。 西河宗祠 大正六年 (1917 年) 北投埔 林氏祖先 莊氏祖廟 大正十四年 (1925 年) 草屯街 莊氏祖先 資料來源:洪敏麟總編,《草屯鎮誌》,草屯鎮,草屯鎮誌編纂委員會, 1986 年,頁 739-752;重修洪氏族譜編輯委員會,《洪氏族 譜》,信成文具印刷有限公司,1994 年,343-352。 83 自置家廟皆資人力,工夫萬計,休葺家廟興土木非易事,除鳩工庀材尚需春秋祭之,非有足夠資產者 未能建其家廟。《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 年。頁 179。

(35)

有了相當安定的生活,才可能有文教活動與團體;有了富足的子孫,才可 能有家廟。寺廟與家廟的出現,表示聚落形成,而且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人口 數目以及相當穩定的富足生活,因此在整個北投堡開發史中,乾隆嘉慶時期屬 於移墾型社會,到了道光年間已進入了具有士紳階級趨於穩定的社會了。

第二節 清代台灣書院建置

一、清代書院政策 書院的源流起於唐代,唐玄宗開元六年,改乾元殿為麗正修書院,84為最早 見於史冊記錄。但此時的書院,主要活動在於修書藏書,而非提供士子肄業之處; 85書院的發展主要在宋代,北宋初期,因官學未興,學校型書院應運而生,南宋 時,更為興盛;86元代則是官方積極介入書院的發展;明代雖有書院,然師生議 論朝政改遭撤禁,但書院並未因而廢絕;87清代各省設立書院,乃是「廣學校所 不及」,起初官立書院多設於省會,經雍正與乾隆二帝獎勵後,府、州、縣書院 逐漸建立,在儒學功能不彰時,成為清代重要文教傳遞與士子應舉之場所。88 (一) 清初的抑制 清代自康熙二十二年(1863 年)入主中國以來,對漢文化採取暨高壓又懷 柔的政策。89對於獨立於官學系統以外的書院,在中國的清代可以說經歷了 抑制、控制與改制三個階段,而這三個階段的時間歷程可分為:清入主中原 到雍正十年(1732 年)為抑制時期,雍正十ㄧ年(1733 年)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 年)為控制時期與光緒二十二年(1896 年)後的改制時期共三階段。在清初順 84 歐陽修,《新唐書》,卷四七,北京,中華出版社,1975 年,頁 7-8。 85 袁枚,《隨園隨筆》收錄於《袁枚全集》,卷十四,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年,頁 378。 86 徐梓,《元代書院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年,頁 6-7。 87 伍振鷟,《中國大學教育史》,台北市,三民書局,1982 年,頁 141。 88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台北市,五南書局,1997 年,頁 148-149。 89 樊克政,《書院史話》,台北市,國家出版社,2004 年,頁 131

(36)

治年間,清廷重申明代張居正禁設書院的諭令,順治九年(1652 年)上諭「各 提學官督率教官諸生,務將平日所習經書義理,著實講求,躬行實踐,不許 別創書院,群聚結黨,及號召他方遊食之徒,空談廢業。」90 此時期清廷在 統治未趨穩固前,嚴禁士子集會結社也抑制了書院的發展,在禁止別創書院 的同時,對於原有現存的書院並未加以取締,主要在控制輿論,以防明末書 院有議政之事。91清康熙年間,隨著內憂外患的逐一清除後,清廷對於書院 的態度逐漸鬆綁。而康熙更有賜書與賜匾之舉,如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 頒御書匾額及御纂日講解義經書給各省儒學、白鹿洞書院與嶽鹿書院。92 於禁設書院之令已漸馳,但仍未能主動建置書院,只肯定書院存在的價值而 已。 (二) 清雍正時期的獎掖 到雍正十ㄧ年(1733 年), 清廷對於書院的態度一大丕變,開始進入書 院控制期。雍正年間因士子大都放棄與朝廷的對立,醉心於科舉,朝廷政策 開始有了大改觀。93雍正十ㄧ年(1733 年),朝廷發布一大重要政策,致使書 院就此以全新面貌出現於世,上諭為「朕臨御以來,時時以教育人材為念。 但稔聞書院之設,實有裨益者少而浮慕虛名者多。是以未曾敕令各省通行, 蓋欲徐徐有待而後頒降諭旨也。近見各省大吏,漸知崇尚實政,不事沽名邀 譽之為;而讀書應舉之人,亦頗能屏去浮囂奔競之習。則建立書院,擇一省 文行兼優之士讀書其中,使之朝夕講誦,整躬勵行有所成就,俾遠近士子觀 感奮發,亦興賢育才之一道也。督、撫駐劄之所,為省會之地;著該督、撫 商酌舉行。各賜帑金一千兩,將來士子群聚讀書,須預為籌畫,資其膏火, 90 崑岡,《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市,中華書局,1963 年,頁 411-416。 91 吳宣德著,李國鈞、王炳照主編,《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 4 卷〈明代編〉,濟南,山東教育,2000 年,頁 172。 92 嵇璜等纂,《清朝文獻通考》,卷六十九〈學校考〉,台北,新興出版社,1998 年,頁 5490。 93 馬鏞,《中國教育通史》,第五卷,山東,山東出版社,2000 年,頁 204。

(37)

以垂永久。其不足者,在於存公銀內支用。封疆大臣等並有化導士子之職, 各宜殫心奉行,黜浮崇實,以儲國家菁莪棫樸之選。」94 從此告諭中看出, 清廷解釋一開始對於書院未能鼓勵創設原因,前期認為書院為一般世人求取 虛名之處,對整體社會未能有助益,所以清廷即使重視地方教育與人才培 育,仍未同意各省創設書院。但隨著各地方大吏與讀書應舉之人都能革除追 求世俗虛名崇尚實學,因此清廷開始從疏遠到採取鼓勵的態度。自雍正以 後,透過清廷控制力介入書院教育,造成專習科舉的書院,也就是一般稱為 「考課式書院」,這種書院漸為主流。95為尊此諭令,各省會均設書院,朝 廷也分別撥一千兩公帑給大多數的書院。96雍正年間雖開放了書院的設立, 但同樣的也為書院官學化立下了基礎。 (三) 清乾隆時的圭臬 延續清雍正對於書院開放的政策,到了乾隆年間,對於書院的內部制度 與性質作了更詳細與明確的規範。乾隆對於書院做了明確的定義,書院最重 要的工作,乃是為政府「導進人才,廣學校所不及」,並說明書院有宣導政 令之責,因為政府有感於地方教育的不足,為了能使有專才之人能進學才廣 設書院。97 朝廷對於書院教授與生徒的選用或升任,也開始條列式的規定。乾隆二 年(1737 年)再發「部議」,說明書院是「古侯國之學」,更是對於書院的內部 組織章程予以制度化。98 除了對書院人事制度規範外,清廷也利用官課把 書院發展權牢牢掌握於手中,如於乾隆十年(1748 年),頒佈:「禮部議准書 院每月之課仍以八股文為主,內雖有經史治術留心講貫,餘功可及對偶聲律 94 《清世宗實錄》,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年,頁 6。 95 白新良,《中國古代書院發展史》,天津,天津大學,1995 年,頁 152-153。 96 崑岡,《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市,中華書局,1963 年,頁 761。 97 陳培桂,《淡水廳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 年,頁 117。 98 陳培桂,《淡水廳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 年,頁 117。

(38)

之學,並論策表判酌量兼試等語,但仍屬具文。」99 將書院與科舉考試關係 連結得更為密切。清代書院在乾隆年間,終於完成了書院官學化的進程,也 由於國家政治上的支持與經濟上的控制,書院得以大規模的發展。 (四) 以科舉主導學校 學校與科舉,分屬於造材與擇材之處,二者應該相互關聯又獨立。但在 清朝《欽定八旗通志》中說到「學校之志,與選舉相表里。」又說「選舉之 法又微異,故學校之教材而亦微異。」211 從中可以看得出來,科舉控制了學 校教育的方向與教育內容,清廷更將科舉當成選拔官吏的唯一來源。高宗時 期,詔令學士方苞奉敕選錄明、清諸大家時文四十一卷,曰《欽定四書文》, 頒為應考準則。212 致使在清代,唸書便成為科舉的附庸,科舉乃成為士人汲 汲追求的目標。清代的書院在科舉的攏絡與政治壓迫下,士人以科舉及第為 終身追求之目標,官學不再以教學為主,轉而以實行考課,講學式書院慢慢 也都轉型為考課式書院。102 清朝初期到中業,透過官方的倡導與獎勵,將清代書院逐漸拓及各地,單有 清代ㄧ代,創設書院達 3757 所,再加上之前其他朝代已設立書院,清代ㄧ共約 有 4365 所書院同時運作,從數量上可看出清代書院教育已普及化。103到了光緒 二十二年(1896 年),清政府透過變法革新,將書院改成新式學堂,並將各級書院 分為高、中、小三級化學校,至此,延續多年的書院制度已劃上句點。終有清一 朝,在文教政策上有幾個面向:一方面推崇儒學,提倡理學,是為了顯示清朝是 繼承正統而來;另一方面開科取士,透過功名的賜與,給予文人特殊待遇,集文 99 李國鈞、王炳照總主編,《中國教育制度史》,第五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年,頁 207。 100 李國鈞、王炳照總主編,《中國教育制度史》,第五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年,頁 209。 101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卷 115,台北市,國史館,1996 年,頁 3175。 102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05 年,頁 221。 103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05 年,頁 234。

(39)

人編纂書籍又大興文字獄,則是對漢人攏絡與壓制並用;再則,將官學強化,各 學制隸屬官府監督,強化學校與科舉的聯結,借此控制士人的思想與言行。104 過這些政策,清廷在各級學校教育中,形成嚴密的控制網,朝廷掌握著學校教學 方針、學官的任命與學校運作等的決定權,再透過地方學校的官學化,保持著中 央與地方同步教育,也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在一定時期推動了中國社會 文化的繁榮與穩定,但也壓制了學校自主創造的精神。 二、清代台灣書院的設置 (一) 清代台灣啟蒙教育 清廷領有台灣後,在臺灣的教育方式,其類別有府學、縣學、民學、社 學、義學與書院之分。105屬於基礎啟蒙教育的有民學、社學和義學。清代民 學在台灣又稱為書房,類似中國的私塾教育,乃私人延師所設立。約七歲即 可入學,以讀書為主,作詩作文為輔,修業無年限,常因地、人而有所增減。 106 社學主要盛於明代,而清代沿襲之,但不若明代盛。康熙九年曾令各省 置社學,「凡州府縣每鄉置社學,選擇文藝通曉、行誼謹厚者,充社師。」 107近鄉子弟十二歲以上皆可入學,所以有官辦的性質。台灣的社學有二種, 一為漢庄義學,乃地方政府以公費設立的啟蒙學校,有普及教育之意;一為 原住民社學,主要從事將生番教化為熟番的教育機構,但後來演變為漢人與 番人皆可入學。108社學主要的教育目是求教育的普遍性,讓遠離城市的鄉民 可以就學,教育內容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聖諭廣訓》 為主要教材,但至康熙末期就漸告廢弛被義學取而代之。 104 馬鏞,《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年,頁 11。 105 葉憲峻,〈台灣初等教育之演進〉,《台灣教育史》,台北市,師大書苑,1996 年,頁 90。 106 葉憲峻,〈台灣初等教育之演進〉,《台灣教育史》,台北市,師大書苑,1996 年,頁 94。 107 國史館編,《清史稿校註》,卷 113〈選舉志〉,台北市,國史館,1996 年,頁 3152。 108 葉憲峻,〈台灣初等教育之演進〉,《台灣教育史》,台北市,師大書苑,1996 年,頁 91-93。

數據

圖 6-2 登瀛書院右側後門門楣彩繪  圖片來源:研究者自行拍攝 2009.02.21 2.正殿門神  不同性質的廟宇,會有專屬的門神繪製,而登瀛書院既是廟宇,也為學 堂,其正殿前門繪有「文官門神」 ,文官門神概以天官居多。 472 從圖 6-3 與 圖 6-4 中看出,左右文官穿朝服與帶官帽,衣著以龍紋、水紋與雲紋為主, 一副雍容華貴之態。左門扉文官面白丹鳳眼,顯示出文質彬彬之感;而右門 扉文官表情怒而不威,左右文官各執托盤、如意與玉笏,托盤上有「冠」與 「鹿」 ,取其一般士子所求「加官進祿」之諧音與意思
圖 6-3 登瀛書院正殿左側門神  圖片來源:研究者自行拍攝 2008.01.29  圖 6-4 登瀛書院正殿右側門神  圖片來源:研究者自行拍攝 2008.01.29  3.前檐門楣與步通  正殿前簷步口彩繪,主要是由民國六十三年李鵻所作。 474 左門楣繪有「加                                                   474  馬麗涓, 《論文化資產之維護與發展-以草鞋墩登瀛書院為例》 ,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
圖 6-6 正殿右門懸樑彩繪  圖片來源:研究者自行拍攝 2009.02.21  正殿前端右門楣繪有「福星高照」圖, 478 身穿大紅官服與五髯長鬚者,為道 教中「上元一品天官賜福紫微帝君」主管「賜福」 ,童子手持如意,即為「稱心 如意」 ,另一童子舉「樽」以待,為捧盤獻爵,象徵「高升爵位」 ,整體畫像意喻 為祈求在此學子能因「天官賜福」而「福星高照」 。右側前檐彩繪由上而下為竹、 479 玫瑰與飲「酒」青衣雅士,步通繪有青蛙,中國玫瑰又稱月季(寄), 480 「青衣」 為明清時生員名目之一, 481 「祭
圖 6-8 內殿神像與神龕壁畫圖  圖片來源:研究者自行拍攝 2009.02.21  6.二側廂房  登瀛書院左右兩側廂房,均於在前後外側四個墀頭繪以「石榴」,其餘 兩側廂房彩繪目前多無存或無法辨識,只能從史籍中尋找線索,如《草屯鎮 誌》中記載原本左後廂房門窗上有「開卷有益圖」 ,現泰半已損毀。 488 目前 唯一可見左後廂房彩繪上有芭蕉葉造型花架之蘭花圖畫,落款「華(花)草精 神」  (參見圖 6-9);左後三廂房上繪有以書卷造型,目的在於使在此求學的 學子,進廂房時感覺有如走進書卷氣息中; 489 並繪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臺中 豐原 沙鹿 彰化 員林

本分署服務範圍包括臺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轄下設置臺中、彰化、員

本分署服務範圍包括臺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轄下設置臺中、彰化、員

臺中 豐原 沙鹿 彰化 員林

本分署服務範圍包括臺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轄下設置臺中、彰化、員

本分署服務範圍包括臺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轄下設置臺中、彰化、員

本分署服務範圍包括臺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轄下設置臺中、彰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