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登瀛書院建築格局與主體

在文檔中 草屯登瀛書院之研究 (頁 129-132)

第五章 日治時期沒落衰微與戰後轉型蛻變

第一節 登瀛書院建築格局與主體

一、書院環境與格局

考察書院的建築與文物,即可發現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文化意義與深厚的 文化背景。453書院的設立通常會尋一清幽安靜之處,因「塵世喧囂,不足以精 學業」,地基的選擇主要是以「近山林」與「擇勝地」為主,454古代學校通常 位於城的西南方位,東漢設太學於城外東南方位,都是按伏羲八卦「巽」位所 設置,455除了「巽位主文運」之說外,離城鎮較遠的書院通常都要求靜與樸實,

靜為「一耳目」,樸實則為「肅心志」,456所以登瀛書院設立於遠離城鎮的清靜 之地,佇立於遼闊稻田中,為士子的求學進業之佳地。書院的整體結構通常會 將教育目標反映在書院建築上,形成一種精神空間,457以登瀛書院的平面圖來 看(圖 6-1),書院的建築為傳統閩南三合院形式,正殿與二側廂房形成凸夾式空 間,以窄廊來銜接殿廂,458書院主體為單進式建築,正中為三開間正殿,左右 二側為七間式廂房,書院的正殿中脊為雙龍護塔姿揚捲,前有一面照壁,書院 為了管理方便,多採圍牆將四周圍住,成一封閉型建築,有與外界隔絕之感,

而中庭會廣植花草,創造怡人的讀書氛圍,459書院西側入口留有一聖蹟亭,以

453 楊布生,彭定國,《書院文化》,台北縣,雲龍出版社,1997 年,頁 262。

454 楊布生,彭定國,《書院文化》,台北縣,雲龍出版社,1997 年,頁 266。

455 王鎮華,《書院教育與建築》,台北市,故鄉出版社,1986 年,頁 41。

456 王鎮華,《書院教育與建築》,台北市,故鄉出版社,1986 年,頁 42。

457 王鎮華,《書院教育與建築》,台北市,故鄉出版社,1986 年,頁 34。

458 王鎮華,《書院教育與建築》,台北市,故鄉出版社,1986 年,頁 51。

459 楊布生,彭定國,《書院文化》,台北縣,雲龍出版社,1997 年,頁 268。

供焚化字紙。

登瀛書院建築主體以紅、藍與白三色構成,整體格式不大,較一般書院簡 單而無繁複之感,具有傳統建築之古典美感,遠處眺望矗立於田園之中,格外 引人注目,遂成為草屯鎮文化資產指標之ㄧ。

圖 6-1 登瀛書院平面圖

圖片來源:修改自許錫專,《登瀛書院的歷史》,草屯 鎮,登瀛書院管理委員會,2003 年,頁 83;

王鎮華,《書院教育與建築》,台北市,故 鄉出版社,1986 年,頁 160。

二、書院結構與特色

中國書院建築造型得力於優美的曲線斜屋頂外,更得力於自然材料的合理 組合,以及裝飾的美觀與豐富。460登瀛書院的正殿為燕尾翹脊式,規帶延伸出 鎗脊曲線向內收縮,有奔放與含蓄之美。正殿與廂房經歷多次整修,仍保有土

460 王鎮華,《中國建築備忘錄》,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89 年,頁 209。

埆結構,建築主體無太大更動,三脊式燕尾照牆為書院正面之屏障,具有阻擋 邪氣的功能。書院右前側設有「敬字亭」,又稱「聖蹟亭」或「惜字亭」,以紅 磚砌成,「敬字亭」為爐頂、爐身與臺基三部分所組成,功能非燒金紙而為焚 燒公文字紙的爐子。

登瀛書院主體建築與八卦山周圍傳統建築相比對,發現風格與特徵均極為 相近,但在建築廟宇時,因須適應當地氣候與地理等自然環境限制,仍多會就 地取材,於是就產生了與其他寺廟部分的差異。461如廟宇屋頂瓦片,原本皆為 黑色,但於九二一災後重修中,二側廂房因缺乏黑色瓦片,乃採用紅瓦淋上柏 油鋪上,經過日曬雨淋的影響,現今多已退為紅色屋瓦。再則以書院正殿來看,

面寬三開間,構架六柱十七架椼,前檐廊深度較淺,中架「三通五瓜」,大通 隨下作比例渾厚丁頭栱,下再置鰲魚雀替,較為罕見,462登瀛書院其建築較具 特色之處如表 6-1:

表 6-1 草屯登瀛書院建築特徵表

部位 建築特徵

構架 正殿四點架構作三通五瓜與二通三瓜。

斗底 有明顯斗底稜線。

束仔 作矩形斷面無肥身。

步通出頭 多以龍形出頭少雕花豎材。

丁頭栱 比例渾厚。

瓜筒 作立筒,瓜爪前三後一,背面不做雕刻。

資料來源:修改自符宏仁建築事務所,《南投縣第三級古蹟登瀛書院 彩繪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台北市,符宏仁 建築事務所,2007 年,頁 2。

由於登瀛書院規模不大,正殿主要由「三通五瓜」樑柱所撐起,其斗拱皆為主要

461 符宏仁建築事務所,《南投縣第三級古蹟登瀛書院彩繪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記施工紀錄》,台北市,符 宏仁建築事務所,2007 年,頁 3。

462 符宏仁建築事務所,《南投縣第三級古蹟登瀛書院彩繪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記施工紀錄》,台北市,

符宏仁建築事務所,2007 年,頁 2。

支撐力量之處,所以丁頭栱與瓜筒不能做以太多精細的雕飾,乃是為了避免力量 分散不均,反而形成其固有特色。

書院在空間布置上,正殿為講學之主要所在地,兩側廂房為昔日學舍,為教 師、家眷與學子居住場所,廂房之間存有「停轎間」間隔前後,左側最後廂房為 書院山長寢室,曾備有英國製鋼鐵床具,以顯示對書院山長的禮遇之道;463左廂 房後二,現為書院管理委員會行政辦公室,464左側前廂房現在改存放執事牌、字 紙簍或相關文物等;右後廂房部分為書齋,最後一間廂房上方原有書寫「太史書」

葉形門額,應為典藏經書之所,465右側前廂房現改為自習室,供一般大眾讀書自 修之用;登瀛書院於原本孤立於田野之中,可惜近來附近高樓與農舍漸立,周邊 景觀日漸受影響,登瀛書院仍在管理委員會的細心照護下,屹立不搖,文化資產 將永續保存下去。

在文檔中 草屯登瀛書院之研究 (頁 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