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書店發展歷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依本研究的研究主題與目的,將從書店發展歷程、臺灣獨立書店概況及國 內書店相關研究三大面向進行文獻探討。

第一節 書店發展歷程

本節概述書店的起源與臺灣書店在不同時代背景的發展歷程。其論述如 下。

壹、書店的起源

「書」,可以是手寫或印刷的,便於攜帶且耐久。書上記載相當長度的信 息,在人與人之間相互傳遞且不受時空限制,主要目的為宣告、闡述、保存與 傳播知識(大英百科全書,2014)。而書籍流通的主要承擔者,即為「書店」。

書店起源於一個簡單的移動地攤,書商只要將他們所欲販售的書籍擺在毯子上 或推車上,便可在人來人往的市場中出售。若買賣形式固定,移動書攤會找固 定地點,可能憑靠街邊或教堂的門廊下建造櫃台,形成我們稱為「書店」的場 所(陳體仁譯,2007)。之後在歷史的沿革中,書店不僅承擔發行業務、出版,

有些還負責印刷。後期因出版事業的專業分工,書店開始經營書籍的發行,出 版社負責書籍的編輯及出版,印刷廠和裝訂廠則承攬書籍的印刷;而統一經營 發行業務、出版和印刷的書店已少之又少(鄭士德,2014)。以下描述中西方 書店的歷史起源,並簡要說明書店的功能。

10

一、中西方書店發展歷史

在公元前 2 世紀中國的西漢時期,即出現買賣書籍的活動。漢武帝時期士 人讀書風氣盛,為適應學生讀書,「書肆」趁勢而起。「書肆」便是書店之意,

在中國的古稱尚有書坊、書林、書鋪、書局等(鄭士德,2014)。公元 4 年時,

每月於長安擴建的太學附近,皆有太學生聚集並從事書籍和其他商品的買賣,

當時進行交易的場所則稱作「槐市」(黃威傑,2000)。紙張發明前,竹簡和絲 織品是文字的載體。紙張發明後的 1 至 3 世紀初,東漢時期出現以抄書為業的

「傭書」,有些傭書兼營書肆,自抄自賣,書肆也因紙張和傭書的出現而蓬勃 發展。而發明於唐代的雕版印刷技術,讓書肆得以利用雕版印刷技術,大量複 製並出售日曆、佛經、字書、小學、文集等書,此加速買賣書籍的行為,更促 進書肆的發展。唐代後期至五代時期(9~10 世紀),書肆在成都及長安林立。

後經歷幾代書坊業中心的轉移,明代(14 世紀後期~17 世紀中期)時的圖書 集散地已在北京、南京、蘇州和杭州,並主要經營文藝書、醫書及供科舉考試 的書籍等;清代(17 世紀中期~20 世紀初)的書店業則集中在北京琉璃廠、

南京三山街、蘇州閶門(鄭士德,2014)。

西方的書店則大約出現在公元前 1 世紀的羅馬,書店門口的楹柱會題上正 在出售的書籍名稱(黃威傑,2000;鄭士德,2014)。在公元五世紀末之前,

繁榮的羅馬文化水平高,書店眾多且競爭激烈,許多作者甚至會在書店前朗誦 自己的作品。此時的書店和其他行業相同,已成為城市的重要象徵(陳體仁譯,

2007)。中世紀時的歐洲書店,為大學的附屬設施,而大學則是基督教會的附 屬。書店除了銷售手抄書籍外,還會出售給流動書商,讓他們得以到其他地方 進行書籍的交易。而 15 世紀中葉金屬活字印刷發明後,書籍迅速被教會、大 學及改革家等當作一種宣傳工具,此時的書店也成為作者、印刷商及書商三者 組成的經營機構。直至 19 世紀之後,書店才逐漸自出版中分離出來並專門從

11

事發行(黃威傑,2000;鄭士德,2014)。

檢視並比較中西方書店的形成歷程,初期的書店多是流動的書攤或書商,

尚未形成固定的場所;而書店演變至今,由於印刷技術的改良、買賣行為促進 書籍流通、扮演宗教或教育的發聲工具等因素,書店已有固定的場所,甚至形 成書店街、書店圈,儼然為城市鄉鎮中重要的文化聚點。不論中外或早期、近 代,書店在文化思想生產、出版及流通過程中,皆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繼續 傳承人類思想與知識的火炬。

二、書店的功能

一間書店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並非只是提供書籍的販售,更藉由其理念和 活動,進而傳播思想、聯繫與讀者之間的情感並促進書籍的出版,以下分述書 店的三項功能。

(一) 傳播思想

書是人類思想的產物,在書業歷史中,作者和出版業常常須經政府的審查,

唯獨書店不受到任何限制,並提供空間交換時代思想(陳體仁譯,2007)。如 同 Bluemle(2013)指出,書店如同販售各種食物的市場,而書店餵養這個社 會的即是書中的思想、想像力及龐大的信息。但觀察前蘇聯和中國近代的書店 史,書店的成立實為宣揚政府或黨派思想的手段之一(陳體仁譯,2007)。在 中國因此成立的書店有清朝時宣揚儒學的「官書局」、20 世紀初以孫中山為首 的民主革命派、為推翻清朝帝制而成立可大量發行刊物的鏡今書局、東大陸書 局、國學社等書店;中國共產黨創辦以傳播馬克思主義為旨的書店等(鄭士德,

2014)。

1919 年,來自美國的絲薇雅.畢奇(Sylvia Beach)在巴黎左岸開了「莎 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 & Co.),便吸引許多藝文人士如作家海明威、費茲

12

傑羅和導演艾森斯坦等在書店流連、高談闊論或發表作品。「莎士比亞書店」

的第二代及第三代接續經營後所常態舉辦的戶外詩歌朗誦和文學節,更為一大 特色。此外,美國著名的政治詩人兼畫家勞倫斯.佛林格堤(Lawrence

Ferlinghetti)於 1953 年在舊金山成立的「城市之光」(City Lights Bookstore),

因出版本土、國際當代著作及激進的文學作品而頗負盛名。除了以書的出版彰 顯經營者獨特思想,書店空間的利用也直接傳遞此精神。「城市之光」的外牆 及櫥窗張貼書店主人手寫的標語,大字報時常更動且緊扣時事與各種議題,書 店成為自由與前衛的代名詞(鍾芳玲,2007)。無論是宣傳黨派思想或者個人 理念,書店皆為一提供知識與訊息的平台,人們在此聚集,以不同形式傳遞當 代的思想。

(二) 聯繫讀者

書店於作者、出版社及讀者之間,是極為重要的樞紐。除了將作者與出版 社相關的訊息傳遞給讀者,同時適時向出版社反應讀者的想法。書店聯繫讀者 的做法不一,許多書店製作讀者聯繫卡,有的書店更舉辦講座或新書發表會等,

藉活動提供讀者第一手的消息(鄭士德,2014)。尤其是在獨立書店中,經營 者能有專業的知能和樂意的態度回應讀者,甚至提供個人化服務(Li, 2010)。

遊走世界各地書店並出了幾本相關著作的鍾芳玲(2004)指出,她較喜好 與讀者互動多的書店,因在翻書與看書的過程中,還能和同好者建立關係,這 些經驗對她來說相當珍貴。其中令她最為神往的書店,即是在倫敦查靈歌斯路 84 號上的「馬克思與可漢書店」。美國女作家荷琳.漢芙(Helene Hanff)與其 書店主人書信往來十九年,兩人的話題從書、工作到生活皆無所不書。二次大 戰之後英國物資缺乏,荷琳不時訂購食物轉送給書店,書店的幾位員工還偷偷 寫信給荷琳表達謝意。不曾見面的兩人雖未曾見過面,但卻因書而成為知音。

在書店主人過世後,荷琳將兩人往返的書信出版,紀錄下「馬克思與可漢書店」

13

和讀者之間動人的故事(翟翱,2013)。

同樣位居台北的「女書店」成立於 1994 年,為臺灣第一家結合出版社的 女性主義書店,女書店中不僅陳售女性主義相關書籍,更提供做為婦女運動的 基地,複合式的空間運用,讓女書店充滿多重空間意義。書店放置的留言本、

提供的諮詢和服務、推廣的婦運及多元性別議題閱讀等,除了型塑一種以女性 為主體的社群意識,也提供讀者書寫或探索自我的空間,無形中給予讀者情感 上的認同與慰藉(趙曉慧,2002)。無論是提供與書相關的體驗或個人化的服 務,書店以不同方式拉近書與人相隔的距離,更維繫與讀者之間的情感。

(三) 促進出版

傳統出版及發行的流程是作者的作品經由出版社成書,成書後由總經銷或 經銷商將書帶至銷售通路如實體書店和網路書店,後經由讀者消費,即完成書 籍的銷售流程(王承惠,2011)。而書店中書籍的銷售情形,最能反映讀者胃 口及市場需要,故書店在書籍銷售的通路中,扮演極關鍵的角色。書店可適時 將讀者及市場意見回饋給出版社,出版社則針對符合市場所需的書籍擴大生產

(鄭士德,2014)。

書店是人與書之間的橋梁,跨越地域和時空,人類的思想因書店的存在而 得以遠播、傳遞。而隨著時代變遷及多媒體技術的創新,不用透過書店提供的 閱讀平台,讀者便可在網路上閱讀甚至購書。在文化傳播多樣化及網路的無遠 弗屆下,有心擁護者如何彰顯「實體書店」的功能並進一步思考存續方式,是 現階段必須面對的課題。

貳、臺灣書店發展歷程

始於日治時期,至今已經過百年的臺灣書店,在各個時期呈現各種不同經 營樣貌。研究者參考黃議霆(2011)研究中針對書店發展歷史的時期分類方法,

14

先探討書店萌芽至傳統書店的發展、大型連鎖書店興起背景,再到近期繽紛多 元的書店經營型態,一一回顧臺灣書店的發展歷程。

一、書店萌芽至傳統書店的發展

臺灣書店的萌芽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當時書店多集中在北部的艋舺和今日 台北市延平北路一帶,主要由日本書商販售日文教科書;而臺灣書商所經營的 書店則聚集在台北市重慶南路上。1945 年二次大戰結束後,臺灣為推行國語文 教育,由前「民報」主筆成立東方出版社,另外「臺灣書局株氏會社」也改組 成為「臺灣書店」。自東方出版社後,中國的老字號書店相繼來台經營書業,

臺灣書店的萌芽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當時書店多集中在北部的艋舺和今日 台北市延平北路一帶,主要由日本書商販售日文教科書;而臺灣書商所經營的 書店則聚集在台北市重慶南路上。1945 年二次大戰結束後,臺灣為推行國語文 教育,由前「民報」主筆成立東方出版社,另外「臺灣書局株氏會社」也改組 成為「臺灣書店」。自東方出版社後,中國的老字號書店相繼來台經營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