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朗讀訓練的教學過程與所遭遇問題之探討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朗讀訓練的教學過程與所遭遇問題之探討

朗讀訓練可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興趣的提升,且能從中獲取到正確的朗讀技 巧,並充分掌握文章情感上之表達。其中,教師的教學及指導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之一。藉由探討朗讀訓練的過程,不僅能了解整體朗讀之教學過程,並能獲知教 師在訓練上面臨問題或瓶頸時是如何調適及面對,以及當學生面臨困難時,教師 該如何與學生共同解決問題。因此,以下將就「朗讀訓練的教學過程之探究」及

「師與生所遭遇之問題探討」二部分作研究探討。

一、朗讀訓練的教學過程之探究

玆將陳老師於社團培訓及個別訓練國小學童朗讀之教學過程結果分成二大 類來呈現:

1. 培訓選手之挑選過程 2. 朗讀訓練之教學過程。

以下依序說明之。

(一) 培訓選手之挑選過程

一般國民小學在挑選朗讀儲備選手或正選選手時,不外乎從具有公平性、競 爭力的校內比賽來選取。而學校如何挑選儲備或正選選手之過程,如下述訪談教 務主任(A1)、教學組長(A2)及陳老師(T1)可得知。

77

A1:因為我們有特別成立一個朗讀社團,而目標當然是能代表學校出去比賽,所以那些 孩子都是經過挑選的。那是如何挑選的呢?我們學校會定期舉辦校內的朗讀競賽,

而參加比賽得到前三名的小朋友,我們就會請負責指導的老師去訓練他。不過,當 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出去比賽,經由社團的培訓後,我們會請指導老師與有朗 讀相關經驗的老師一起商量,如何從社團中挑選出表現較好的小朋友,來代表學校 去比賽(訪─A1─1000318)。

A2:我們學校會從校內朗讀比賽中,挑選出前三名的學生,讓他們參加社團培訓,當然 會經過家長的同意。而且我們會請指導老師稍微注意有那些班級的學生在朗讀上的 表現是不錯的,也會詢問學生的意願是否要參與社團。此外,我們也會請各班級導 師幫忙留意,班上是否有在這方面表現優異的學生(訪─A2─1000325)。

T1:就培訓與正選的學生而言,我都會先挑選參加校內比賽有得名的選手,基本上會挑 前三名。之後,如果發現口語表達不錯、閱讀量亦不少的學生,但還在三、四年級 且沒有參加過朗讀比賽的,我也會挑進來一起聽。等到他們在社團培訓後比較成 熟、穩重時,再看情況是否要派他去參加比賽。而我在挑選正選學生時,除了年段 大約四到六年之外,也會依據學生的發音標不標準、對於文章的斷句及聲情之詮釋 表達,和上台的台風表現來看(訪─T1─1000325)。

研究者依據上述訪談,對挑選培訓或正選學生之條件作其歸納。大多數挑選 的方式,皆從校內朗讀比賽得到前三名的學童。在中、高年級該項目得獎的學生 大約有 12 名。而黃俐文(2009)認為選手挑選條件除了以高年級為主、中年級 為輔之外,發音與聽音器官的發展、外表和態度、咬字與聲調、音量及句讀能力 都需納入選拔之條件。

78

因此,研究者經由上述對教師挑選進入社團培訓的學生之條件作以下之整 理。

1.發音的標準性:因為口齒清晰與否會影響發音項目的評判,發音標準才能 使文章的表達更加的清晰。

2.閱讀量的需求:朗讀的文章通常會較有其深度,對於中、高年級的學生來 說,艱澀的生字和語意的理解較為困難。因此,在挑選學生時,須了解學 生以往的閱讀份量。

3.停連的掌握:倘若學童不能從閱讀文章中,將句子切割成有意義且流暢的 語詞,就可看出學生在文章理解上是不足的。因此,學生對於文章的停連 掌握,也是挑選選手的條件之一。

4.聲情的詮釋:學生能清楚理解作者欲表達之情感,且並用正確的語氣來表 達,對於朗讀時之流暢度與文意的表現亦是重要的一環。

5.台風的展現:一個人的上台表現,往往會從儀態開始打分數。倘若態度扭 捏上台,其印象分數將會受到扣分,此乃代表著選手對於比賽之不尊重。

所以,比賽中的態度自然大方也是挑選選手的條件之一。

以上為亦為挑正式選手時,所需考慮之因素。

(二) 朗讀訓練之教學過程

本研究由於具有兩種不同的研究對象,採用的教學方式會有所不同,因而其 教學過程亦有些許的相異之處。社團時間裡採用培訓儲備選手的教學方式,配合 基礎的發音訓練,文章的斷句與分析,語氣的喜怒哀樂,以及節奏的跟隨等活動 來進行。主要以輕鬆、活潑之方式來教學,避免讓儲備選手產生無趣、乏味之感。

因此,在師生的互動上是比較活潑。另外,在個別訓練的朗讀教學上,由於 選手人數的限制,僅限一人,加上該個案已有一年的比賽經驗,陳老師因而針對 學生模擬比賽之狀況給予教學與建議。

79

1.社團培訓時間之教學過程 (1)現場觀察研究

社團培訓時間是固定於該國小每週五下午一點半的課堂時間,時間為 40 分 鐘,參與社團學生人數為 7 人。由於陳老師將社團培訓時間以一學年為單位作教 學設計,扣除兩次期中、期末考試的停課及其他意外因素,共計 25 節課。研究 者便將其流程列舉如下,並呈現下列教學過程之觀察記錄。

1 發音與肢體訓練活動:約 3 節課

2 認識朗讀、演說與說故事之活動:約 3 節課

3 認識停連之活動:約 6 節課

4 語氣在喜怒哀樂之表達活動:約 3 節課

5 節奏體驗之活動:約 3 節課

6 儀態訓練成果之活動展現:約 3 節課

7 模擬實際比賽之活動:約 4 節課

以下依據陳老師針對其教學設計流程分別陳述之。

○1 發音與肢體訓練活動:約 3 節課,共計 120 分鐘。

在課堂之前,陳老師會給予學生上課須帶物品通知單,包括:國語課本、國語辭典 和鉛筆盒。首先,上第一節課時,陳老師會請學生先自我介紹,並告訴學生其表現之優 點及建議。接著,陳老師先教導學生,如何運用腹部發聲,並請學生實際碰觸教師的腹 部,體驗用腹部發音之感。然後請學生起立,站於黑板前方,對著教室後方進行腹部發 音的訓練,並且讓學生發表其感想。最後,會為學生每人各準備一張薄衛生紙,請學生 選好各自的玻璃櫥窗,用大拇指與食指將衛生紙固定於玻璃櫥窗上,並放置於面向嘴巴 的位置。請學生深吸一口氣後,向衛生紙處一口氣吐出,陳老師會位於一旁觀看學生吐 氣時間之長短,並給予鼓勵與稱讚,並請學生於課後多加練習,以提升自身之肺活量。

在第二節課時,陳老師使用簡報將先前於臺中縣教師研習時,所取得之相關朗讀資

80

料作為授課教材(研究者簡稱 PPT)。利用 PPT 展現國音中的聲母、韻母及結合韻,並 將音相似的兩個語詞列為一組,如:飛機/灰雞、粗糙/出操、好熱/好樂、辛苦/幸 福等,讓學生輪流練習,並請學生動腦想出新的相似語詞。接著,再加上語調的練習。

而從語詞及語調的練習中,陳老師依序給予每個學生修正之建議,並請學生回家複習 新、舊語詞。

在第三節課,陳老師會先示範朗讀時之站姿,告訴學生拿到篇章時,手肘要成彎曲 狀,兩臂膀張開,臂膀與身體距離約兩個拳頭大小,肩膀挺直,縮小腹,兩腳與肩同寬。

在示範同時,請學生從觀摩中學習,陳老師並從中給予協助(觀─過程 1─991119)。

○2 認識朗讀、演說與說故事之活動:約 3 節課,共計 120 分鐘。

在第一、二節課,陳老師使用 PPT 呈現朗讀、演說及說故事概念,並加以解說。請 學生範讀 PPT 上的例句,且給予指導與建議。

而於第三節課,便請學生輪流發表朗讀、演說及說故事之相異處,及複習上次發音 與肢體訓練所教授之課程(觀─過程 1─991210)。

○3 認識停連之活動:約 6 節課,240 分鐘。

首先,在第一節課陳老師先說明停連,即是斷句與連接之意,並引南一出版之國小 五上國語課文第一課作範例,如:

炎炎夏日,我們一家人.喜歡到.海邊戲水。

玩累了,便坐在.沙灘上.凝望飄忽的.白雲,聆聽.海浪的.細語。

海藻.隨著水流.搖頭擺腦,海星.趴在海底.睡覺,伺機而動的.海鰻.在礁 石間.一閃而過。

範例中,不給予學生標記的符號,而是請學生輪流找出自行判斷句讀之處,且 2 到 3 人一組互相討論,為什麼要如此斷句。最後,請推派代表唸出每句的停連處,再與正 確解答作比對,其中陳老師會適時的給予鼓勵與指導。

接著,第二、三節課先從理解各文類開始,陳老師準備了記敘文及說明文的篇章各

81

三份,先不公佈文章屬性,讓學生分成三組討論。之後,請學生將文章分類寫於紙上,

並指派代表發言其討論結果。課後,讓學生先行在各篇章上,作上停連之記號,預備第 四、五節課使用。

在第四、五節課中,陳老師請六位已在文章中作停連記號的學生,分別上台朗讀。

聆聽完後,陳老師除了指出停連點的錯誤外,若在發音、語氣或節奏上有其優、缺點亦 會一倂告知。

第六節課,因為已靠近期末考試,陳老師便教導學生在上台朗讀前,須在文章中作 區辨記號,如:大、小聲區分,漸強漸弱之符號,快、慢符號之區辨,但在符號上,並 未硬性規定要依循老師所給的記號來作標記(觀─過程 1─1000114)。

○4 語氣在喜怒哀樂之表達活動:約 3 節課,共計 120 分鐘。

在第一節課,陳老師挑選歷年臺中縣於縣比賽之國小國語朗讀組前三名影片,讓學 生欣賞。其中,選取一個較能表達文章之喜怒哀樂的朗讀競賽影片,且將其篇章列印給 學生,從中問該選手是如何詮釋文章情感,老師先給予下列示範,比方:文章屬偏哀傷

在第一節課,陳老師挑選歷年臺中縣於縣比賽之國小國語朗讀組前三名影片,讓學 生欣賞。其中,選取一個較能表達文章之喜怒哀樂的朗讀競賽影片,且將其篇章列印給 學生,從中問該選手是如何詮釋文章情感,老師先給予下列示範,比方:文章屬偏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