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及未來展望

第二節 未來展望

本研究中的客家與賽夏是在國家力量的介入下而產生族群接觸,目前東河村 所呈現出的族群互動面貌,實為「在地化」之表現,兩個群體間存在的討論點已 超越「維持邊界」。因此,針對差異性不甚明顯的群體所形成之族群互動新樣態,

未來的研究方向可拓寬「討論」之尺度,從個人情感方面提升至國家層面上,運 用本研究之材料、嘗試以批判性的角度深入進行「理論間的對話」,採取宏觀視 野將議題扣聯至族群政治,探討國家力量如何操作邊界及族群分類方式。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一) 專書

Anderson,吳叡人譯, (1999).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步.台北市:時報.

Fernandez-Armesto, F.,韓良憶譯. (2005).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台北:

左岸文化.

Highmore, 周群英譯. (2005).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 台北: 韋伯文化.

Hobsbawm, E., Trevor-Roper, H., Morgan, P., Cannadine, D., Cohn, B. S., & Ranger, T. (2002). 被發明的傳統. 台北: 貓頭鷹.

Isaacs,鄧伯宸譯. (2004). 族群. 台北: 立緒.

Jorgensen, D. L. 王昭正、朱瑞淵譯 (1999). 參與觀察法。台北市: 弘智.

Levis-Strauss, 周昌忠譯. (1992). 神話學 : 生食和熟食。台北市: 時報.

Luke Eric Lassiter, 郭禎麟等譯. (2010). 歡迎光臨人類學。台北市: 群學.

Mauss,汪珍宜、何翠萍譯. (1989). 禮物 : 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台北市:

遠流.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 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余舜德(2008)。體物入微: 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周錦宏(2003)。戀戀客家味:客家米食篇。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林修澈(2006)。賽夏學概論 : 論文選集。苗栗市:苗縣文化局。

林道生(2004)。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五)。台北市:漢藝色研。

邱彥貴、吳中杰(2001)。台灣客家地圖:貓頭鷹出版社。

財團法人陳運棟文教基金會編(2009)。南庄鄉志. 上、下冊。苗栗縣南庄鄉:

苗栗縣南庄鄉公所。

張玉欣(2003)。苗栗地區客家飲食文化導覽。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

張致遠(2000)。南庄鄉風土誌。苗栗市:苗栗縣政府。

日婉琦(2003)。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賽夏族 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下為例。

未出版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人弘(2011)。賽夏傳說中的族群關係。未出版之,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 系碩士論文。

王雯君(2005)。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未 出版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向家弘(2008)。日常生活•社區營造與社會實踐―一個台灣社區工作者的觀察。 雅族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71),93-144。

王明珂(2000)。食物、身體與族群邊界。刊於《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

家委員會。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臺灣東南亞 學刊,3(1),63-81。

林秀幸(2007)。界線、認同和忠實性:進香,一個客家地方社群理解和認知他 者的社會過程。臺灣人類學刊,5 卷(1 期),頁 109-153。

何翠萍(2000)。米飯與親緣-中國西南高地與低地族群的食物與社會。臺北:

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何翠萍(2005)。生命儀禮、物與日常生活專輯(i):前言。民俗曲藝(150 期),

頁 1-26。 現。民俗曲藝(166),61-96。

胡家瑜、林欣宜(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

賴守誠(2007)。現代飲食品味變遷下的台灣「客家飲食」 : 以家庭餐飲與餐廳 外食為例。台北市:賴守誠。

簡美玲(2005)。貴州東部苗人的米飯禮物與親屬關係:以新生兒命名儀式為例。

民俗曲藝(149 期),頁 23-67。

二、 英文書目

Anderson, E. N. (2005). Everyone eats: Understanding food and culture: NYU Press.

Appadurai, A. e. (1988).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1st paperback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th, F. (1969a).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Barth, F. (1969b). Introduction 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London.

Carsten, J. (1997). The heat of the hearth: the process of kinship in a Malay fishing community: Clarendon Press.

Counihan, C., & Van Esterik, P. (1997). Food and culture: A reader: Psychology Press.

Douglas, M. (1972). Deciphering a meal. Daedalus, 101(1), 61-81.

Fiddes, N. (1992). Meat: A natural symbol: Psychology Press.

Halbwachs, M., & Coser, L. A. (1992). On collective mem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

Holtzman, J. D. (2006). Food and memory. Annu. Rev. Anthropol., 35, 361-378.

Hoskins, J. (1998). Biographical objects: how things tell the stories of people's lives:

Psychology Press.

Kershen, A. J. (2002). Introduction: Food in the Migrant Experience. Food in the Migrant Experience, 1-13.

Miller, D. (1991). 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Blackwell Pub.

Ohnuki-Tierney, E. (1993). Rice as self: Japanese identities through time: Princeton Univ Pr.

Rival, L. M. (1998). The social life of trees: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ree

symbolism: Berg Publishers.

Schneider, J., & Weiner, A. B. (1989). Cloth and human experience: Smithsonian Books.

Upton, D. (1985). 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A Symposium. Material Culture, 17(2-3), 71-114.

Wilk, R. R. (1999). " Real Belizean Food": Building Local Identity in the Transnational Caribbea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1(2), 24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