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居住在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的客家、賽夏兩族群,並針 對兩個族群在各自的祭典、儀式中所使用之「粢粑」、「tinawbon」糯米食物,進 行文化間的討論。運用的研究方法如下所述:

一、 文獻分析法

首先,由於賽夏與客家是在歷史脈絡下所形成的互動,為了進行文化上的比 較,因此在研究中會先採取文獻分析法,蒐集南庄鄉與東河村發展歷程的相關文 獻,以認知族群間是在什麼歷史脈絡影響下促成了彼此間的互動、交流。同時,

蒐集賽夏族相關研究中提及 tinawbon 的使用時間、儀式、場合,它在族內儀式 中扮演的文化角色。另外,也蒐集文獻中有關粢粑在客家社會的使用時間、儀式、

場合,由於粢粑在客家文化研究中較少提及其對客家文化的象徵意義,而賽夏 tinawbon 則有較多的研究中呈現其意義,因此將透過兩個文化間的比較,進而反 思粢粑對客家文化形成了什麼象徵,兩者間有何異或同。

二、 參與觀察法

本研究將把食物當作一種符碼,當作一個隱喻,飲食成為一個文本,成為一 個象徵,物環繞在人們的生活中,本研究所關注的物質亦是展現在客家、賽夏族 群的生活及生命禮俗活動中,為了瞭解事件的歷程、人、物、以及事件在特殊情 境下發生的原因,進行描述,基於筆者對東河當地而言,屬於圈外人,從參與者 的角度出發,對於過程、人群及事件的關係、人群及事件的組織、長時間的連續 現象、模式、以及人類存在空間的短期性社會文化環境,以日常生活的情境和環 境,作為研究本身的基礎,因此,本研究採取參與觀察法,透過參與觀察法,進 行探索性、敘述性的研究,其目的在於取得當地人的觀點,透過田野研究,以參

與者的角色,建立並維繫與當地民眾間的關係,藉由直接觀察法,認識當地生活 情形,揭露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現實。在日常生活中,人類了 解其周遭世界的意義,他們賦予世界意義,也根據這些意義產生互動行為(Schutz 1967),4故運用參與觀察法將可使筆者直接獲得「圈內人的觀點」,進入他們的 意義世界。在參與研究過程中,雖筆者為客家人,但不預先持有概念,而已將對 客家文化的認識視為基礎,進入東河地區觀察當地客家人與賽夏族人的生活,同 時關注行動者對他們的社會的解釋,縮短我們的描述和行動者的當地觀念之間的 距離,我們選取被研究者的社會位置來理解事物,而不是局外人的觀點,我們將 把焦點集中在主觀意義、定義、隱喻、象徵等等的描述上。

由於社會脈絡對瞭解事物的重要性,被研究者的行動或陳述的意義,是視其 所出現的情境脈絡而定,這意味著不同的文化脈絡和歷史時代將有不同對事件。

提供報導人陳述的深度描述,深入挖掘社會情境,觀察社會互動的微觀過程,分 析事件與情境脈絡,藉此對更擴大社會互動的動態過程,有所洞察,視微觀層次 的事件為鉅觀層次解釋的基礎,譬如以社群之間的互動瞭解網絡連結的動態過程,

先建構以個案得出的模型,並將在日後的研究中,以其他社會為個案,檢證該暫 訂模型的適切性。

本研究中,筆者自 2010 年至 2011 年間除進行村落中的田野調查外,並參與 有使用粢粑及 tinawbon 的活動,觀察使用情形,包含有客家人的喪禮、賽夏人 的訂婚及結婚,祖靈祭等,過程中進行訪談,蒐集兩個族群居民的生活經驗。

本研究訪談了嫁入客家家庭的賽夏女子、賽夏族的長者、賽夏青年、定居的 客家人等,蒐集兩個族群居民的生活經驗,並對於所獲得的資料,將以被研究者 的關點來賦予資料意義,藉以找出被研究者如何看待事物,如何界定情境,他們 賦予情境的意義,來詮釋我們所獲之資料。所以我們對資料的詮釋將採取兩個階

4 引自 Jorgensen,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

段,從檢視成員的言、行,來瞭解被研究者所編織的意義網絡,他們的人際觀、

三、 資料整理與詮釋

本研究將以文獻分析、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等方法進行研究,並針對所獲的 資料進行整理與詮釋,將以被研究者的觀點來賦予資料意義,藉以找出被研究者 如何看待事物,如何界定情境,他們賦予情境的意義,來詮釋所獲之資料。詮釋 將採取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檢視成員的言、行,來瞭解被研究者所編織的意義 網絡、人際觀、社會觀。第二階段將從意義建構中抽離出更抽象的社會法則,包 括互動的、功能的、象微的、界線的,以便進行通則化,和理論作連結。

期望探討使用同一種原料製作、但分屬不同族群的食物,藉由蒐集原料來源、

製作方式、口味、生活經驗、記憶等資料,了解食物在當地的使用情形,進而從 資料中進行分析、詮釋,進行兩個文化間的比較,透過食物來檢視雙方的文化經 過交流、激盪後,是否產生新面貌?這對於當地的人文意義產生了何種影響?而 這樣的影響在族群互動上又形成了何種意義呢?本研究會從脈絡、實踐者的角度 來理解文化,進行跨文化的比較,探討當代社會台灣族群的文化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