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定錨與發聲:三位音樂家於電子音樂史的脈絡化辨識

第五節 林強(Lim Giong)

一、生平概述與音樂經歷

林強於1964 年出生於台灣彰化,在台灣 1990 年代以黑名單工作室所出版的 專輯《抓狂歌》為起點的新台語歌運動53中,以和過往全然不同的台語曲風專輯

《向前走》聲名大噪。經歷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林強於此張專輯之後,約於 2000 年左右開始在音樂風格上進行重大的轉變。他開始成立個人的工作室,並 在後來出版的數張專輯中,從台語搖滾全然轉向到電子音樂及電影配樂的創作之 中。

林強於音樂上的轉向,自專輯《娛樂世界》做為開端,呈現對世界的個人抗 爭與反思。到了2005 年由法國 MK2 公司邀請林強以「立體音畫」(stereo picture)

為概念所製作的專輯《驚蟄》,在西方電子音樂的傳統架構下,加入了各種台灣 地的聲音元素,可說是他在電子音樂創作上的嶄新里程碑。在此同時,林強也開 始與許多不同的亞洲導演如賈樟柯、戴立忍、侯孝賢、趙德胤等進行合作,替其 電影製作配樂。而其中知名的作品有賈樟柯的《天註定》、《世界》,侯孝賢的《南 國再見,南國》、《千禧曼波》、《最好的時光》及《刺客聶隱娘》等。

二、代表性作品

林強在音樂上所經歷的風格轉變與竇唯有非常類似之處:兩者皆是從流行搖 滾樂專輯作為他們音樂事業的開端(稍微不同的地方是竇唯是以樂隊的形式,而 林強則是以個人的形式)。在取得了主流市場的成功之後,兩人皆轉向電子音樂 的領域進行新的探索與嘗試,但他們從主流音樂市場所建立的搖滾歌手形象卻至 今依然保留在許多聽眾的記憶之中。林強的《向前走》專輯,於1990 發行,雖

53 張鐵志,<「唱自己的歌」:台灣的社會轉型、青年文化與流行音樂>,《音樂與社會(思想 24)》,

思想編輯委員會(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13),142。

然相當知名,其實並非第一張台語搖滾專輯(在先前有黑名單工作室所發行,於 台灣音樂史上具有深切影響力的《抓狂歌》),但因為其音樂和過往強調苦情而風 格沉鬱的台語傳統歌曲截然不同,而給了當時的聽眾煥然一新之感,而成為了所 謂「新台語歌運動」的代表性專輯之一。整張專輯的歌曲風格相當輕鬆明快,大 部分的旋律與歌詞皆由林強親自創作,並且由台灣多位目前相當知名的編曲家如 黃韻玲、李正帆等一起合作完成。

圖2- 6 《向前走》專輯封面

在《向前走》熱賣之後,林強接著在滾石唱片公司的安排下,趁著新台語歌 運動的風潮,繼續先前輕鬆明快的台語歌曲風格,出版了林強的第二張個人專輯

《春風少年兄》。這張專輯在創作方向上大抵延續了《向前走》的路線,口味上 也滿足主流市場聽眾對於林強的期待,但是在此時林強開始在音樂上想進行新的 探索,因此就算《春風少年兄》的銷量是令人滿意的,林強依然在下一張專輯《娛 樂世界》中,冒著銷量低迷的風險,將風格從台語流行搖滾轉變成當時主流市場

相對難以消化的工業電子風格。《娛樂世界》的銷量如預期般的冷清,但這張專 輯卻是林強開始在音樂上進行實驗與摸索過程的重要里程碑。《娛樂世界》在音 樂風格方面和《向前走》和《春風少年兄》輕鬆明快的台語流行搖滾做出了強烈 的區別,除了吸收工業與電子舞曲等新元素,也在歌詞部份加入了作者對於當時 社會與大眾媒體的批判,以及個人的自我省思與社會觀察等內容。也是從這張專 輯開始,林強的創作中開始有明顯的電子音樂的元素出現,這些都間接促成了後 來本研究所關注的《驚蟄》專輯風格的形成。

圖2- 7 《娛樂世界》專輯封面

在製作前述幾張專輯的期間,林強也同時受邀出演侯孝賢導演所監製或執導 的電影,包括《少年吔,安啦!》、《只要為你活一天》、《戲夢人生》和《好男好 女》等,直到電影《南國再見,南國》時,林強才開始正式替整齣電影進行配樂

(先前皆是零星地替電影製作一兩首音樂)。而後來讓林強以音樂家在國際間受 到注目的電影則是《千禧曼波》,其發行的原聲帶間接促成了《驚蟄》的出版,

可以說是林強音樂事業上重要的轉捩點。

圖2- 8 《千禧曼波》電影原聲帶封面

林強在與不同藝術家合作的過程之中,一直持續地思考著音樂與身分認同的 關係。如同鄭慧華在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的訪談中,提及林 強對於身分認同發言權所發表的演講內容:

林強上次來這邊演講,我覺得說他講的最感人的一句話,其實是一 句很普通的話,可是我一直記到現在。因為我們在談當代藝術常常在講

「國際」和「在地」,到底什麼是國際,到底什麼是在地。不夠Local,

不夠國際,那到底什麼是在地,那時候我就問林強。他就給了一個非常 簡單的答案。我們問他,什麼是在地,什麼叫做在地的音樂?你難道沒

有接受西方電子音樂的洗禮嗎?你難道不聽英國的搖滾樂嗎?林強就 是受這些影響長大的。林強說:你只要活的像在地人,你做的音樂就在 地了。就是那個東西並不是我們要去貼一個標籤說,這個叫做「在地」,

而是說,我們其實有意識到我們認真的活在這個地方,出來的東西其實 就在地了。54

林強從第一張專輯《向前走》時期即開始不斷在音樂中思索身分認同的議題,

從一開始將自身的想法寄託於歌詞,以演唱的方式來呈現,到後來《驚蟄》專輯 後,將此種表態轉移至聲音與語言的形式之中,加上許多他個人於公眾場合的表 態與演說,皆可以發現他對這方面的關注從未間斷。一直至去年2005 筆者對於 他的個人訪談中,也可以輕易地發現此種傾向。55

54 青年發聲小組,<《發聲誌》:威尼斯雙年展和藝術家的聲音敘事>,《發聲誌》(2011 年 9 月),

http://thecubespace.com/news/youngvoice-tw.php, (Accessed 2017 年 11 月 15 日)。

55 洪可樺,林強專訪,2015/6/6。(影片網址可參閱附錄)

如同前文所述,《Songs of a Dead Dreamer》、《山河水》與《驚蟄》這三張專 輯從初始的創作概念開始,就已經被音樂家賦予某種特定的空間想像,因此他們 在專輯中大量使用了具有預設來源的聲音,並且希望聽眾能藉由追溯聲音來源的 過程,去建構自身的空間想像。在《Songs of a Dead Dreamer》專輯中,DJ Spooky 透過大量「環境來源」的聲音,去建構紐約城市的空間想像,並藉由聲音乘載了 他個人的「情緒雕塑」詮釋,而受訪者也在聆聽歷程中透過重置聲音來源的方式,

與DJ Spooky 之間產生巨大的斷裂。《山河水》專輯中,竇唯則是透過大量「樂 器來源」與「樂器/製作來源」的仿真音色,去形塑「中國性」的想像與理解,

但是無論在樂評或受訪者之間,都因為仿真的技術層面與確真性問題而產生斷裂 的現象;《驚蟄》專輯則是三張專輯中,最接近受訪者生活背景的一張,但是依 然從採樣手法的確真性與causal listening 的層面,導致音樂家與受訪者之間「身 分認同」的斷裂。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本研究的限制,這三張專輯當中,除了林強這位在台灣 的音樂家,能夠當面進行訪談之外,竇唯與DJ Spooky 兩位音樂家都因為地域的 限制,而無法藉由訪談得知其創作意圖。而音樂家的創作意圖本身,就是一個極 難探索與驗證的爭議議題,因此無論是哪一張專輯,筆者都只能透過數篇來自不 同作者的樂評、文案概覽或報導等資訊,試圖拼湊這些在網路上或平面媒體上,

與沒有發聲的一般聽眾相較之下,相對具有權力的專輯文案/概覽作者與樂評們,

在他們所建構與理解的面紗籠罩後,三位音樂家呈現出來的「可能」創作意圖、

欲建構的想像空間、以及專輯中聲音的「可能」預設來源(此部分會涉及筆者個 人的推測與整理)。以下論述的內容,在第一節的部分,因為這些資訊,相較於 樂評或聽眾反饋,是最靠近專輯本身與音樂家創作過程的資訊,筆者因為書寫的 便利性,會省略「專輯文案/概覽作者所認為」與「可能」這些預設形容辭彙,

並將它們直接連結到音樂家的創作意圖。第二節的部分,則會省略「樂評集體建 構下」或「可能」等詞彙,並將資訊與樂評書寫者進行連結,或是將其作為第一

節聲音預設來源的補充。但是「斷裂」此概念所指涉的兩端,絕非音樂家本身真 正的創作意圖,而是「集體樂評或專輯文案/概覽建構下,書寫者所認為音樂家 可能的」創作意圖,與聽眾之間詮釋的斷裂,這點是論述開展背後,穩定存在的 預設與前提。

在每一章「聽眾訪談內容分析」的部分,大致上會固定出現數個議題:空間 錯置的特質、聲音的「文化識別性」、聲音乘載詮釋意義的斷裂、聲音來源的追 溯與歸類,與時代背景/個體差異對聆聽經驗的影響。這些議題絕非筆者在訪談 的過程中,按照這些議題的框架,按表操課詢問受訪者所得出的結果,多數筆者 在進行訪談時,雖有訪談大綱的存在,但訪談過程並非模板式的一問一答,主要 還是依照受訪者說話的流勢與晤談的氣氛,進行自由的發問與表達,整體訪談過 程與其說是訪談,不如更像是針對專輯中的聲音進行隨意的發想與訴說。而筆者 在受訪者聆聽完一首曲子後,第一個問的問題都是受訪者對這個音樂的感覺,對 什麼樣的聲音印象深刻等,通常在此一階段,有一部分的受訪者就已經會選擇特 定聲音進行來源追溯與描述(也就是斷裂與重置圖表中有標示「主動選擇」的部

在每一章「聽眾訪談內容分析」的部分,大致上會固定出現數個議題:空間 錯置的特質、聲音的「文化識別性」、聲音乘載詮釋意義的斷裂、聲音來源的追 溯與歸類,與時代背景/個體差異對聆聽經驗的影響。這些議題絕非筆者在訪談 的過程中,按照這些議題的框架,按表操課詢問受訪者所得出的結果,多數筆者 在進行訪談時,雖有訪談大綱的存在,但訪談過程並非模板式的一問一答,主要 還是依照受訪者說話的流勢與晤談的氣氛,進行自由的發問與表達,整體訪談過 程與其說是訪談,不如更像是針對專輯中的聲音進行隨意的發想與訴說。而筆者 在受訪者聆聽完一首曲子後,第一個問的問題都是受訪者對這個音樂的感覺,對 什麼樣的聲音印象深刻等,通常在此一階段,有一部分的受訪者就已經會選擇特 定聲音進行來源追溯與描述(也就是斷裂與重置圖表中有標示「主動選擇」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