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研究材料與訪談對象介紹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研究材料與訪談對象介紹

本章共分成「研究方法介紹」、「研究材料介紹」、「訪談對象介紹」與「受訪 者條件項目的影響」共四節。在第一節的部分,筆者將會詳盡介紹選擇這五位受 訪者的原因與條件項目,簡述研究曲目的選擇,並且同時詳盡介紹研究曲目整體 訪談流程與方式。第二節則會羅列筆者於此研究中所使用的材料,並試圖呈現其 重要性。接著在第三節則詳細描述五位受訪者的背景資料,包括工作、年齡、性 別、音樂偏好與聆聽歷史。最後在第四節的部分,討論第一節所描述的條件項目 所帶來的影響,另外也特別提及受訪者所屬世代的聽眾共同特質,以及對於電子 音樂印象的集體轉變,這些資訊在後文詳盡分析三章專輯時,會有非常重要的參 考性,所以筆者於此章力求清楚地呈現相關資料。

一、研究方法介紹

文本主要採取的研究方法主要為深度訪談、相關資料蒐集與訪談內容分 析。在深度訪談的部分,筆者並非隨意選取訪談者進行訪談,而是在比對各種條 件下,選擇能從不同層面給予此研究不同觀點的訪談者著手。以目前所進行的五 位訪談者為例,他們以自身背景為出發點,分別各自代表了五種不同的面向:1.

非電子音樂聆聽者,擁有豐富的其他音樂類型的創作經驗者。2.電子音樂的入門

聆聽者,但沒有任何創作經驗。3.非電子音樂聆聽者,也非創作者,擁有長期的 中國傳統音樂演奏經驗者。4.女性長期電子音樂聆聽者,沒有創作經驗。5.電子 音樂的長期聆聽者,同時也是表演者與創作者。

根據上述五種不同面向的受訪者可以發現,筆者所選取的條件項目分別為:

1.經驗豐富/極少接觸電子音樂的聆聽者。2.創作者/非創作者。3.男性/女性。

4.其他特殊條件(具有長期的中國傳統音樂演奏經驗、DJ 表演經驗等)。每位受 訪者大致上會平均擁有一到兩項的不同條件項目。

訪談的長度大多為一個半至兩個小時,因為考量到受訪者的體力與時間皆有 限,所以筆者的訪談方式並非鉅細靡遺的讓受訪者聆聽三張專輯中的每一首歌曲,

而是從中選出了六首具代表性的作品,以此做為訪談的主軸。六首作品分別為《山 河水》專輯中的<竹葉青>、<三月春天>;《Songs of a Dead Dreamer》專輯中 的<Intro>、<Juba>;以及《驚蟄》專輯中的<桃李蓮花紅 千年鐵樹開 1>、

<麻將>,每一張專輯皆平均選擇兩首。25

筆者選擇這六首作品的主要原因在於,作品中皆有與此次研究相關性較高的 聲音使用:<竹葉青>中的古箏與笛子仿真聲響、<三月春天>中的仿笙聲響、

<Intro>中的街頭雜聲、汽車引擎聲與救護車警鈴聲;<Juba>中作為聲音處理 的福音管風琴聲(gospel organ)、飛機聲與中非笛子聲;<桃李蓮花紅 千年鐵 樹開1>中的話語聲、廟會聲、鞭炮聲與警哨聲;<麻將>中的麻將碰撞聲。

如同前文所述,訪談的長度約為一個半至兩個小時左右。雖然訪談的內容與 過程因為受訪者的特質與回答狀況稍有更動,但大致的流程為:在不包含任何前 置作業(也就是完全不提供任何關於音樂的資訊,包括創作者身分、姓名、專輯 名稱、歌曲名稱等所有相關部分都隱匿不提及,只純粹聆聽音樂)的前提下,播 放其中一首歌曲後,詢問受訪者對整首作品的整體感覺,對某個特定聲音的感覺,

是否有產生空間感,產生什麼樣的空間想像,對空間想像更進一步的詳細描述等。

25 詳細訪談大綱可見於附錄。

受訪者皆為匿名,先前也不曾聽過這些作品,一切都是憑藉當下受訪者所聆聽的 第一印象。

二、研究材料介紹

本文主要的研究材料大致上可分為四種:專輯本身的相關資料、樂評與聽眾 的網路評論、聽眾訪談內容與音樂家訪談內容。關於這四種資料的詳細內容,筆 者將會在第三至五章的書寫時,進行鉅細靡遺的呈現,所以不再重複贅述,在此 處筆者想特別聚焦的部分在於這四種研究材料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在本研究中所 發揮的具體作用。

(一)專輯本身的相關資料

此種研究材料包含了多元且面向豐富,與專輯相關的各式資訊:從專輯封面 設計、專輯文案、專輯概覽、歌詞與相關新聞報導等都屬於這類的範疇。因為這 三張專輯是本文的研究對象,因此除了CD 所承載的音樂本身之外,這些與此專 輯最直接相關資料,都直接或間接補足了音樂家(可能)的創作意圖,以及本專 輯的創作概念等關鍵資訊。更具體而言,這些相關資料,比起樂評、網路評論與 聽眾訪談來說,是相較之下更為接近研究對象的切身資料,因此筆者在進行研究 時,這些切身資料都變成筆者建構論述時無法缺席的參考依據。

(二)樂評與聽眾的網路評論

在本研究中,大量使用了網路上的各式評論,而這些書寫評論的評論者之中,

包含了那些具有知名度的樂評人、網路寫手、網誌書寫者,以及一般聽眾的網路 評論,這些不同的評論者之間的身分殊異且不易判別,彼此之間的權力關係的運 作也難以細密探究:樂評人可能嚴重地影響了網誌書寫者;一般聽眾的網路評論

也可能嚴重地影響了網路寫手,簡而言之,彼此之間絕對不是只有單方面的垂直 影響。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在於,他們所書寫的評論,對於同樣是網路使用者的聽 眾們,具有一定程度的能見度,而這樣的能見度,在無形之中可能影響了彼此的 評論方式,導致許多評論之間經常會發生高度的相似性與共同傾向,這樣的特質 也不斷出現在本研究的三張專輯之中。

當筆者發現這樣的共同傾向之後,就很快地發現,這樣的傾向對於閱讀過這 些評論的聽眾而言,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而這樣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又透過評 論反過來加劇了這樣的共同傾向。因此在這樣反覆的相互加強之下,就形成了一 個類似對於音樂作品的集體詮釋,而這樣的集體詮釋的話語權,就掌握在這些有 意願上網發表評論的聽眾與樂評人身上(不論其知名度或身分為何)。當然絕對 不是每一位聽眾都認同這樣的集體詮釋,因此當筆者單獨訪談這五位沒有閱讀過 評論的受訪者時,可以發現他們的聆聽經驗與這些集體詮釋之間產生了巨大的斷 裂,這樣的巨大的斷裂、斷裂的方式、以及其斷裂所造成的影響,就形成了本研 究所欲探究的核心主題。

這樣對於音樂作品集體詮釋的形成,絕非只發生於這三張專輯,事實上多數 音樂作品的評論,雖然並未以任何具體的形式去限制聽眾的聆聽方式或個人經驗,

但是從專輯文案與相關資料開始,這樣的集體詮釋就已經開始逐漸被形塑出來。

以《驚蟄》為例,在其專輯文案中,所描述的內容與方式其實就已經暗示了身分 認同的意向與連結,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對於《驚蟄》的網路評論,就幾乎都 強烈地受到這樣敘述方式的影響。在這樣的情勢下,就算一般聽眾並不認同這樣 的集體詮釋,或是擁有與集體詮釋全然不同的聆聽經驗,也很難忽略集體詮釋資 訊的存在,甚至無形中受其影響而不自知。因此對於集體詮釋而言,只要聽眾擁 有接觸他們的機會,不論態度是全然認同、部分認同、完全忽略、徹底拒絕,都 無法抹滅它都在集體音樂作品的聆聽經驗中,扮演了關鍵樞紐的事實,那也是筆 者之所以將其視為重要研究材料之一的原因。

(三)聽眾的訪談內容

關於訪談對象的資訊,筆者會在接下來的第三與第四部份詳細介紹,所以此 處就不再覆述。筆者在本研究使用了大量聽眾的訪談內容作為分析材料,最主要 的原因在於訪談過程的進行,都是在聽眾對於音樂家姓名、專輯相關資料與音樂 評論等前置資訊都全然未知的狀態下所執行的,他們唯一接觸到的資訊只有音樂 本身,因此無論他們對於這樣的音樂與創作手法是否認同,他們的回答都沒有涉 及任何上述前置資訊的影響,而純然回歸到他們個人的聆聽經驗。這樣去脈絡化 的聆聽狀態對於本研究而言,對於「可能受到集體詮釋影響」進而書寫網路評論 的聽眾群之間,具有很強烈的對照性。

值得注意的是,過往針對聽眾的電子音樂研究,多數都是針對特定表演場域 下聽眾的聆聽經驗為主,幾乎沒有如同本研究一般,將所有可能的前置資訊都拔 除,試圖在去脈絡化的情形進行純然的聆聽過程。因此在訪談過程中,經常發生 受訪者聆聽到一半,才發現音樂家是演唱中文歌詞,或是背景的街頭雜聲似乎是 說台語的情形。本研究的三張專輯,在電子音樂的歸類之中,較屬於IDM 的範 疇(關於三張專輯在電子音樂史中的定位與歸類,筆者將會在下一章詳細說明), 而IDM 所強調的並非銳舞文化所強調的,在真實表演場域的身體舞動,而是所 謂的「braindance」,也就是「讓聽眾的腦袋跳舞的音樂」,因此聽眾在脫離了傳 統銳舞文化表演場域的身體舞動後,聽眾究竟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詮釋與理解這 些音樂,甚至是這些單獨的聲音本身,才能達成所謂的「braindance」的結果?

當這些聲音脫離了讓身體跳舞的意圖,變成一個擁有未知來源的純粹聲音時,聽

當這些聲音脫離了讓身體跳舞的意圖,變成一個擁有未知來源的純粹聲音時,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