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柴契爾夫人上任後改革與蘇格蘭意識的興起

第三章 蘇格蘭獨立運動和獨立公投

第一節 柴契爾夫人上任後改革與蘇格蘭意識的興起

壹、柴契爾夫人上任後之改革

柴契爾夫人(Thatcher, Margaret)執政時期(1979 年至 1990 年)恰 巧為蘇格蘭重工業發展衰退的年代,社會主義因此被引入並且受到工 黨和民眾的歡迎,加上蘇格蘭有近半數的國宅居住型態,在經濟上呈 現高度的依賴性。因此,有別於柴契爾主義當道的倫敦政府,蘇格蘭 較能接受政府介入程度高的「社會主義」(Socialism)。雖然當時社會 主義引進的目的是希望能夠解決蘇格蘭重工業衰退及失業率高等經 濟問題,但亦製造許多社會及經濟問題並且發展為強勢的工會組織,

加上許多工廠仍繼續解僱工人,造成失業率仍高於英格蘭。柴契爾夫 人上台後雖然致力推行採取右派改革路線的「柴契爾主義」,她認為 儘量減少政府在蘇格蘭的干預是必要且可行的,包含教育、健保及住 屋政策等,但實施情況充滿許多挑戰82

柴契爾主義為聯合王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上台後施行經濟上改革 的意識形態,有別於強調政府角色及適當介入的社會主義,柴契爾主 義主張對貨幣政策的管制、自由市場、嚴格控制公共支出、賦稅及私 有化等保守經濟政策83。由於其主張極力降低政府對於經濟活動的干

82 前揭書,頁 179。

83 Thomas Martin(2012), The Scottich nation: a Modern History, London, England: Penguin Books,

73

84 Evans, Eric J. (1997), Thatcher and Thatcheris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pp11-12.

85 Ibid, pp48-52.

86瑪格麗特·柴契爾((Thatcher, Margaret)著(1994),柴契爾夫人回憶錄:唐寧街歲月(下)。台北:月 旦,頁 188。

74

87 Thomas Martin(2012), The Scottich nation: a Modern History, London, England: Penguin Books, p.592.

88 瑪格麗特·柴契爾((Thatcher, Margaret)著(1994),柴契爾夫人回憶錄:唐寧街歲月(下)。台北:

月旦,頁 182-183。

89 前揭書,頁 593-594。

75

十八世紀以來,在大不列顛的科學啟蒙、工業革命乃至於「日不落帝 國」全球擴張的過程中,蘇格蘭的資本家、商業活動與科技創新一直 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從英格蘭北部到蘇格蘭發展出的煤礦與重 工業,則是聯合王國重要的經濟支柱,也因此居住著大量的勞工階級 人口。因此重工業對蘇格蘭而言不僅為一項產業,更見證蘇格蘭對整 體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具備重要的歷史意義,更成為蘇格蘭人的驕 傲,因此許多工廠的關閉是他們始料未及的,也會加深對政府的疏離 感。大多數民眾認為柴契爾政府不了解蘇格蘭,使其相關政策在蘇格 蘭的實施相當困難。柴契爾主義的改革除了逐漸形成蘇格蘭和倫敦當 局的對立,加上 1970-1990 年代工黨和蘇格蘭民族黨在國會席次的增 加,更有機會發揮其影響力,這些反對聲浪亦使得沈寂已久的蘇格蘭 意識逐漸抬頭,嘗試重新找回屬於人民的「蘇格蘭認同90」。

90 前揭書,頁 103-106。

76

第二節 1960-1980 年區域政黨於議會席次消長情形

蘇格蘭在柴契爾夫人主政時期,由於經濟上發展的轉型與阻礙,

加上政治上「柴契爾主義」得不到大多數民眾的支持,認為保守黨的 政策偏離蘇格蘭的發展方向。在這樣的政經背景下,亦提供許多區域 型政黨例如蘇格蘭民族黨和工黨在許多地方選舉中贏得較多席次並 且發揮影響力,逐漸成為爭取蘇格蘭自治與獨立重要意見來源。

壹、 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

蘇格蘭民族黨建立於 1934 年,其理念建立於累積蘇格蘭獨立的 意識,並於 1967 年贏得 46%的支持率,國會席次大幅增加91,總席 次數首次超越工黨,這樣的勝利使其受到全國矚目並成為聯合王國政 治及蘇格蘭政黨政治的核心。而在 1968 年下議院選舉贏得 34%的支 持率,保守黨政府亦將其納入聯合政府的一員,蘇格蘭民族黨之民族 主義意識形態受到大多數蘇格蘭民眾的支持。

然而蘇格蘭民族黨於 1970 年地方普選時卻只贏得 11%的支持率,

於議會中占一席(Western Isles 地區)。許多人對於蘇格蘭民族黨仍然 不了解,在當時投給該黨被認為是抗議的舉動並且主張蘇格蘭獨立宣 言,當時的選舉民調較支持蘇格蘭脫離聯合王國。而這樣的選舉結果

91參見蘇格蘭民族黨(SNP)官網,http://www.snp.org/our_party,2014.9.14

77

確立工黨政府贏得大多數民意支持,工黨政府認為蘇格蘭憲政問題應 該暫緩以避免成為敏感性議題92。儘管如此,當時的蘇格蘭民族黨並 未因此放棄主張獨立的想法。1973 年至 1974 年選舉中,蘇格蘭民族 黨支持率再次超越工黨,於議會贏得 22%支持(占 7 席),工黨政府 重新思考蘇格蘭權力下放的必要性,自此之後蘇格蘭民族黨以主張獨 立於聯合王國的主張從未停歇。蘇格蘭民族黨的崛起提醒二戰後執政 後的工黨及保守黨政府將注意力放在蘇格蘭問題上(包含政治認同和 經濟發展)。「蘇格蘭性」的民族意識亦逐漸取代「英格蘭性」。儘管 在 1974 年議會選舉中,有民調顯示將近 1/3 的蘇格蘭人投給蘇格蘭 民族黨,但僅有 12%的民眾贊成蘇格蘭獨立,這也意味蘇格蘭民族黨 其理念與在國會席次的增加喚起許多蘇格蘭人對自身歷史、民族及文 化的認同93。2011 年大選更贏得蘇格蘭議會過半數席次,成為蘇格蘭 的主要政黨和政府,開啟蘇格蘭獨立公投的新契機。

貳、 工黨(Labor Party)

二次大戰後,工黨於聯合王國快速崛起,其在蘇格蘭發展與支持 度方面,1970 年代後,工黨於蘇格蘭鄉村地區亦廣受歡迎,早年政 策多注重於蘇格蘭勞工權益保障與解決貧富發展不均問題。例如 1974

92 Thomas Martin(2012), The Scottich nation: a Modern History, London, England: Penguin Books, p.575.

93 前揭書,頁 578。

78

年工黨執政時期,便針對蘇格蘭地區提出權力下放政策與自治區規劃 白皮書(Devolution in the UK- Some Alternatives for Discussion),希望 能改變現況以及避免蘇格蘭被邊緣化的危機。儘管有許多蘇格蘭工黨 反對這項改變,然而為了避免蘇格蘭走向分離以及解決聯合王國的憲 政問題,工黨提出這項方案目的仍然希望蘇格蘭可以透過更多權力下 放讓聯合王國免於陷入分裂的危機。另一方面,政策實施背景為 1974 年國會大選,當時蘇格蘭民族黨的支持率正值巔峰,擁有執政優勢的 工黨實施蘇格蘭權力下放可向選民爭取更多選票94。工黨自 1966 年威 爾森政府(Harold Wilson’s government)時贏得蘇格蘭普選,當時保守 黨於 24 席中輸了 3 席95。然而工黨在財政上大幅支出造成的赤字及國 家收支不平衡等問題亦有許多人質疑工黨政府的能力,因此蘇格蘭民 族黨得以在 1967 年國會選舉中大勝。1974 年工黨為了贏得選民的支 持,主張恢復蘇格蘭地區議會的全民公投,結果卻慘敗,蘇格蘭民族 黨於該年選舉中贏得 7 席。長期以來蘇格蘭在面臨英格蘭文化與菁英 主義的影響中無法創造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優勢,伴隨許多困難的結合 例如製造業和重工業隨著國有化、許多公司的合併及美國資本的滲入 等因素使得許多傳統產業的發展受阻。這樣的現象在二戰後隨著都市 化漸趨明顯,成為蘇格蘭發展的重要問題。工黨在蘇格蘭鑑於上述的

94前揭書,頁 576。

95前揭書,頁 580。

79

因素,在都市的資產階級由於經濟水準及生活品質變得較以往好,有 許多人逐漸傾向支持保守黨,然而亦有這些經濟產業快速變遷而被邊 緣化的犧牲者經濟條件變得更加困頓,因而繼續支持工黨。工黨在蘇 格蘭的發展,隨著蘇格蘭的經濟產業發展及變遷,亦逐漸走向分化,

從 1967 年及 1973 年的地方選舉中,國家民族黨在議會席次增加,但 偏向左派意識形態工黨的席次卻減少。由以上的變化可知,1970 年 代工黨於蘇格蘭影響力逐漸減少,而提倡蘇格蘭民族意識興起的民族 黨則逐漸獲得選民青睞。

參、蘇格蘭主要區域政黨主張和蘇格蘭獨立萌芽之關係

蘇格蘭政黨支持度隨著其經濟發展和變遷,自二次大戰後至 1960 年代起有很大的轉變。二戰後,工黨始終居於蘇格蘭大黨地位,並且 提倡透過權力下放的替代性方案,希望蘇格蘭能透過自治權的獲得而 滿足現狀,減少國內出現分裂的聲音。然而另外一方面,1974 年大 選結果卻讓蘇格蘭民族黨得到議會 7 席,成為自創黨以來得票率最多 的一次選舉,加上柴契爾政府上台後在蘇格蘭實行濃厚新右派色彩一 系列改革措施,不僅讓蘇格蘭引以為傲的重工業受到很大的衝擊,許 多勞工權益及在轉型中的產業亦因此成為轉型的犧牲品,如此亦加深 對保守黨政府的不滿。此外,1970 年代以後蘇格蘭區域型政黨中工

80

黨及蘇格蘭民族黨亦贊同下放予蘇格蘭更多的自治權,但工黨及蘇格 蘭民族黨的主張卻有許多不同點,可以解釋此為兩者在 1970 年代國 會大選席次的消長及蘇格蘭邁向公投之路萌芽的轉捩點。

首先工黨長期以來在蘇格蘭一直獲得較高的支持度,由於蘇格蘭 不僅是工業重鎮,且為聯合王國帶來的繁榮及進步也是蘇格蘭人引以 為傲的地方,代表蘇格蘭的精神和驕傲。工黨主張較傾向維護勞工權 益,因此其主張政策於在經濟產業發展或政治民主社會主義的意識形 態容易得到勞工階級的青睞。此外於政治權力的分享上提出權力下放 作為蘇格蘭在爭取獨立的替代性方案,目的是希望蘇格蘭能滿足現狀 並且繼續留在聯合王國,這樣的作法亦符合工黨爭取選票的利益。由 上述原因綜合觀察發現工黨在蘇格蘭的議會大選,自二戰以來雖然並 非每次都得到最高票或最多席次,卻可一直在蘇格蘭議會中維持相當 穩定多數的席次,並且持續發揮影響力。

另一方面,蘇格蘭民族黨創黨初期雖然政策路線不明確,然其政 黨精神與強烈民族主義色彩之結合,希望蘇格蘭人透過歷史和工業革 命以來的光榮歲月讓蘇格蘭重新找回自我認同,並於 1960 年至 1970

另一方面,蘇格蘭民族黨創黨初期雖然政策路線不明確,然其政 黨精神與強烈民族主義色彩之結合,希望蘇格蘭人透過歷史和工業革 命以來的光榮歲月讓蘇格蘭重新找回自我認同,並於 1960 年至 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