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校長學習領導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進行文獻探討之前,先行說明本章的基本架構。本章分為四節,

第一節為校長學習領導的理論分析,第二節為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分 析,第三節為教師創新校學的理論分析。每節分別從發展、定義、構面、

相關概念來加以探討,其中學者在探討研究變項的「概念型定義」

(conceptual definition)時所使用的詞彙不一,舉凡「意義」、「意涵」、

「概念」、「定義」等,本研究統一以「定義」稱之;在探討研究變項的

「操作型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時所使用的詞彙不一,舉凡「內 涵」、「要素」、「向度」、「構面」、「構面」等,本研究統一以「構面」稱 之。茲依序闡述之。

第一節 校長學習領導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探討學習領導之理論。首先探討學習領導的發展,接著闡述 學習領導的定義,最後則彙整學者對於學習領導者應有作為之構面,說明 本研究工具所界定的學習領導構面。

壹、學習領導的發展

學習領導(leadership for learning)又可稱為「以學習為中心的領導」

(learning centred leadership)(Southworth, 2004);意指領導者關注學生的學 習,強化領導與學習的連結。

吳清山(2012)指出,學習領導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 1960−1970 年代 美國「有效能學校」(effectiveness school)運動的興起,當時對學生基本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力的重要性及學校對學生學習影響的研究相當重視。1966 年 Coleman 根據 四千多所學校的六十四萬五千多名學生的資料,分析當時美國教育機會均 等的情況,不僅使學生的成就表現逐漸受到重視,也因而促使許多學者進 行一連串有效能學校(effectiveness school)的研究,形成所謂「有效能學校 運動」(effectiveness school movement)( 楊振昇,1999)。Edmonds 於 1978 年歸納出五項與有效能學校有關的因素,分別為:校長有效的行政領導、

對學生學習成就的高度期望、對學生基本技能學習的重視、安全並有紀律 率 的 學 校 氣 氛 以 及 追 蹤 評 量 學 生 在 學 習 上 的 進 步 情 境 等(Reynolds, Stringfield, Teddlie, & Creemers, 2002),從有效能學校研究的興起,可發現 學生的學習表現為學校教育領導者所關注的焦點。

1980 年代之後,課程改革之風影響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典、澳洲 和紐西蘭等國。然而有鑑於學校雖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達成的目標 卻有限,於是許多學者乃從「效能」的觀點致力於教學領導(instructional leadership)的研究,發現校長應透過適當的領導行為,以提升學生學習成 就,包括校長協助教師教學改進、促進專業成長與發展,以及進行課程研 究和行動研究等許多行政研究 (李玉林,2001;Glickman, 1985; Hallinger

& Murphy, 1985 )。

隨著Peter Senge(1990)「第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出版,各界 對學習型組織的探討蔚為風潮。Southworth(1994)發表「學習型學校」(The Learning School)一文,他指出學校為一學習系統的組織,學習型學校要能 夠不斷學習以及運用系統思考模式嘗試各種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案、重視學 生的學習活動、個別教師應是不斷的學習者、學校領導者應為學習的領導 者,並鼓勵個別教師和其他同仁共同合作或相互學習,進而強化及擴充個 人的知識和經驗並改變整。體學校行為,以增進組織的適應及革新能力(張 慶勳,2001;Southworth, 1994 )。學習領導的概念遂此而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最早系統化探究學習領導的專書,應以 Glickman(2002)出版的《學習 領導:如何幫助教師成功》(Leadership for learning: How to Help Teachers Succeed)一書為代表,該書特別提到學校領導者如何增進班級教學和學生 學習;MacBeath(2002)在第 15 屆國際學校效能和改進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中發表「學習領導」一 文,闡述校長領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相互統整的關聯性,可說是開放 學習領導研究的先鋒(吳清山、林天祐,2012);此外,Southworth (2004),

針對大、中、小型等不同環境及文化背景的小學進行領導研究,提出了學 校領導者應以學生學習為導向進行領導的行為。Southworth(2005)認為,在 學習領導中,領導者的影響主要透過相關的策略:楷模(modeling):學校領 導者必須樹立典範;監控(monitoring):學校領導者將更強而有效;對話 (dialogue):學校領導者應該創造機會給教師與同事。(賴志峰,2010;

Southworth,2005)。Copland 與 Knapp (2006) 透過文獻分析提出學習領導 的架構,列舉像會造成學習改變的活動:建立側重學習的焦點、營造珍視 學習的專業社群、連結關注學習的外在環境、策略性行動與分享式領導、

及創造統整性等(潘慧玲,2015)。後來有學者陸續從事學習領導或領導與 學習的研究,2011 年由 Townsend 與 MacBeath 主編之《國際學習領導手冊》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Leadership for Learning)一書,對於學習領導概念 的理解,提供了更廣泛的來源,是目前探討學習領導較完整的專書。

我國為因應國家發展的需求以及社會的期待,教育部於 1998 年公佈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2003 年起陸續發布與修正《國 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以及2014 年公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 程綱要》,學校面臨學科領域的整併、課程及教學時數的調整,教師間如 何進行協同合作等重大問題,學校領導者居中協調領導的角色功能愈顯重 要。為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變革,教育部與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會、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淡江大學教 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桃園縣私立光啟高級中學合作,結合學界以「邁向 學習領導」為題,於 2012 年 6 月初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邁向學習 領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下的學習領導」學術研討會,研討分享以學生 學習為焦點的革新理念與實務作法,並結合地方教育發展關心之議題,探 討各級政府與學校在學習領導中應發揮的積極功能與角色,使學習領導成 為目前教育中重要的議題之一。2014 年政府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揭 櫫國家教育的三大願景並擘劃二十八個方案,其中攸關學生學習,仍是教 育最核心的部分。2015 年教育部於臺北市立大學舉辦「校長學習領導國際 學術研討會 」,分別從協助學生學習的觀點、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中的發展 與應用、行政策略與實施、學校變革等面向探討校長學習領導理論。

即便如此,學習領導仍持續在發展之中,其理論體系之發展與研究仍 有待國內學術社群共同投入開發,尤其在實務上,學習領導理念之相關測 量仍待未來研究加以釐清,如何建立適合國內教育脈絡之學習領導策略,

已成為教育行政研究領域的當務之急。(秦夢群,2015)

貳、學習領導的定義

學習領導(leadership for learning)又可稱為「以學習為中心的領導」

(learning centred leadership)(Southworth, 2004);意指領導者關注學生的學 習,強化領導與學習的連結。其理念係以教育最核心的學生學習任務為焦 點,希望藉由校長之領導行為,提升學生學習表現。

根據Murphy、Elliott、 Golding 與 Porter(2006)所提出一個頗有價值的 學習領導理論架構進行說明: 其架構包括:領導前項、領導行為、影響路 徑和領導成果四部分。如圖2−1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圖 2−1 以學習為中心的領導架構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Murpyy, J., Elliott, S N., Golding, E., & Porter, A. C.

(2006). Learning−centered leadership A conceptual foundation. (p.5). New York, NY:The Wal1ace Foundation.

林明地(2015)說明如下:

(一)領導前項

校長學習領導行為是受到個人特質、知識、經驗以及價值與信念所影 響。

(二)領導行為

有六個具體實踐作為:建立學生學習願景、塑造有利教學環境、促進 教師專業成長、鼓勵持續專業對話、提高學習領導密度、共同承擔績 效責任。

(三)影響路徑

校長學習領導直接影響到學校運作及教室活動,不管哪個層級的運 作,校長學習領導關心的是在課程設計、教學策略、學習評量、班級 經營、親師溝通、學生輔導等領域品質的提升,而不是在行政事務的 管理績效 (張德銳、丁一顧,2015) 。

(四)學生成果

沒有學生學習成果,校長學習領導將失去依附的價值。在學生學習成 學生成果 學校運作

教室活動

Glickman (2002)

學習領導係指學校領導者應和教師合作,進行教學的觀 察與視導、改善教學的環境脈絡,藉以增進教師課堂教 學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Southworth (2002)

Leithwood, Louis, Anderson &

Wahlstrom (2004)

學習領導係指領導者為建立有效能的教學和學習環境,

能與學校成員共塑願景和目標,推動校園中的合作學習 社群,重組教師及學生的結構與模式,以發展教育及學 習的文化。

Sergiovanni (2005)

Murphy, Goldring, Cravens, Elliott &

Porter

Masters (2009)

Dempster (2009)

Dempster, Robson,

& Gaffney (2011)

學習領導係指領導者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價值理念,給 于學校成員在專業學習上的需求及發展與學生間支持性 的關係,並藉由分享領導的方式集結成員的集體力量與 行動,共同支持學生的學習,以達成學校理想的願景。

Walker & Downey (20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研究者 學習領導定義

秦夢群 (2015)

學習領導乃是強調學校領導人與學校成員共同塑造學習 願景、提供適當教學資源以促進教學效能、鼓勵教師與 同儕合作與相互學習、協助教師專業成長、與重視學生 學習成果之領導方式。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從各學者對學習領導內涵的觀點,可看出學習領導具有目標導向:例 如提升學生學習和學校的效能、改善課堂教學、增進學習成效,及確保成 功的學校系統和提升學習品質等。就此目的性而言,學習領導即是領導者 將其思言行動更聚焦於學生學習的需求上,學校領導者掌握具有影響學生 學習的作為之關鍵要素,藉由學習領導增進與學生學習的連結,加強與學 生、教師之間的對話,以提高學生在學習的自我效能及價值感,促使學校 全體共同承擔學生學習的責任,實踐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策略 上,學校領導者應以專業的知識、經驗,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價值信 念,建構學生學習的願景、發揮影響力引導聚焦在學生學習的議題上、促 進教師專業精進活化及改進教學、支持學校樂於學習的文化,形塑全體共

從各學者對學習領導內涵的觀點,可看出學習領導具有目標導向:例 如提升學生學習和學校的效能、改善課堂教學、增進學習成效,及確保成 功的學校系統和提升學習品質等。就此目的性而言,學習領導即是領導者 將其思言行動更聚焦於學生學習的需求上,學校領導者掌握具有影響學生 學習的作為之關鍵要素,藉由學習領導增進與學生學習的連結,加強與學 生、教師之間的對話,以提高學生在學習的自我效能及價值感,促使學校 全體共同承擔學生學習的責任,實踐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策略 上,學校領導者應以專業的知識、經驗,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價值信 念,建構學生學習的願景、發揮影響力引導聚焦在學生學習的議題上、促 進教師專業精進活化及改進教學、支持學校樂於學習的文化,形塑全體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