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瞭解中等學校校長學習領導、教師專業發展及教師創新教 學之現況與關係。本章主要在針對研究問題說明本研究之動機、目的、及 研究範圍等。全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待答 問題;第三節為重要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說明本研究之 實施流程;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說明研究內容的範圍及在實務上實 施條件之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於 2000 年「達喀爾行動架構」(The Darkar Framework for Action)中揭櫫:「教育是一項基本人權,也是參與 21 世紀迅速全球化的社會與經濟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學校是實施教育的重 要場所之一,筆者長期在中等學校教育場域從事教學與行政服務,視協助 學生學習為畢生之職志,數十年來始終不變。深信學校的存在目的係在於 學生的學習,沒有學生學習,就沒有教師教學的必要;教育行政也就沒有 存在的價值(張德銳、丁一顧,2015)。

Leithwood 與 Duke(1999)曾經歸納六種重要的領導模式:教學領導、

轉型領導、道德領導、參與式領導、管理領導及權變領導。這六種現代領 導理念枝葉繁茂研究成果結實累累,但卻有忽略學校利於教與學環境塑造 的重要性,缺乏與實務間持續、真實的對話,以及未能掌握提升學生學習 的關鍵機制(呂悅寧,2013;秦夢群,2010;謝文全,2003;Beck &

Murphy,1993)。Southworth(2003)指出「只有以學習為中心的領導,才是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一要走的道路」。學校應以學生和教師為核心,所以繼教學領導、課程領 導之後,研究校長領導與學生學習關係的校長學習領導(leadership for learning of principal)已成為目前國內重要的領導課題(吳清山、林天祐,

2012a)。

尤其,在資訊風起雲湧、科技日新月異、世界是平的的二十一世紀,

一波波教育改革的浪潮席捲而來,舉凡翻轉學習(flipped learning)、大規模 網路公開課程(MOOC)、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雲端學習、動手操作 的創客(maker)教學、高層次思考、反省實踐,日本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 國北教大張新仁校長的「分組合作學習」,及全台熱血教師掀起教育的草 根革命如:學思達教學、MAPS 教學法等等,已使得學校傳授知識的方式 及內容、教學之間的互動過程、與學習結果的應用已產生質與量的改變。

再加上受到國際性評量測驗的影響,例如PISA 測驗、TIMSS 與 PIRLS 測 驗,造成國際間競相以此做為檢視學生學習成效及國家競爭力的依據。當 全世界各國都吹起教育改革的號角,被視為台灣教育改革指標的十二年國 民基本教育也倉皇上路。值此國內外教育變革風潮,學校領導者面臨極為 嚴峻的挑戰,學生學習成就成為檢視校長領導績效的重要依據。相信即使 勇於實踐各種不同領導模式的學校領導者,最後終究還是必須回歸到學校 教育的終極目標,關注校園的兩大主體: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特別是學 生有效能的學習。這攸關學校的永續發展,同時也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 要關鍵。雖然有許多研究顯示校長對於學生學習的影響是間接地且影響力 是小的,但卻是重要的(Hallinger & Heck,1996)。因為身為學校領導者的 校長若能善用學習領導構面,營造刺激、合作的專業學習社群,建立學習 的願景與目標,提升教師強烈的自我效能感,並且願意共同承擔責任,則 能促使教師精進發展和增進學生學習的表現(秦夢群,2015)。

檢視已於去年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特別標舉「核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素養」做為課程發展的主軸,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分為 三個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再細分九大項目: 「身 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符 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道 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以裨益各教育階段間的連貫以及各領域科目間的統整。並以二十八個方案 實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三大願景:「提升教育品質」、「成就每一個孩 子」、「厚植國家競爭力」,教改的巨輪已經啟動。其中,教育部一○七課綱 選修課程規劃來勢洶洶,各中學莫不嚴陣以待的進行課程與教學的調整與 設計;而來自基層的全台熱血教師也正全面串聯在進行教育的草根革命,

欲掀起 0.1 改變(遠見雜誌,2015 八月號),企盼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身 為學校領導的校長處此劇烈變化的主客觀環境,其眼界思維及領導作為是 否也有所轉變?爰此,筆者想在此一時空背景下,透由基層教師瞭解其學 校校長學習領導、及其自身在專業發展與創新教學實施現況,並探究不同 背景變項的教師是否有知覺上的差異?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學習是每個教育人的基本要件,對校長而言亦是如此。校長是學校的 靈魂人物及首席教師,其領導力的展現不僅關係到學校經營的成敗,也會 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為了學生學習,校長要積極發揮對教師教學的直接影 響力,建構一個以學習為中心的學校組織文化,利用校內外資源協助支持 教師,策動課程與教學改善工程,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果。美國「未來教和 學中心」即指出有效能的學校需要的領導者是能夠創造一個有效、高度運 作的專業社群、支持教師學習、分配學習所需的資源等(the Center for Futur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11)。Wallace Foundation(2012)也指出好的校長 領導是可以策動教師動機與工作條件,校長如能帶動教師專業社群,透過 輔導教練專業發展等機會或途徑,將學生學習甚至自己的學習成為溝通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動的焦點,便能讓教師們彼此影響改善教學。

為提升教師素質,協助教師專業成長,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行政院 於 1996 年公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明白揭示:「提升教師專業素 質,建立教育評鑑制度」。教育部於 2009 年正式推動「教育部補助辦理教 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就此要點來看,國內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一 種形成性評鑑系統,與教師績效考核、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教師分級制 度完全脫鉤,其實施的目的乃在於協助教師進行專業發展、增進教師專業 素養、提升教學品質,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成效。根據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 評鑑網資料,目前全國參與教師發展評鑑之總校數共計 2408 校,其中高 中學校319 所(2015 年 8 月)。雖然參與的校數逐年增加,但實施的過程仍 有許多的困境,如:評鑑指標無法呈現教學品質(秦夢群、陳清溪、吳政達、

郭昭佑,2013)、支援與獎勵的不足(何高志、林志成,2012;張德銳,2013) 等。張德銳、丁一顧(2015)指出,從校長學習領導的核心概念卻發現,其 強調學生學習為中心,引導教師持續專業發展對話,能塑造有利的教學情 境與支持,以增進教師有效教學和學生有效學習。所以,如能善用校長學 習領導之概念,協助教師進行專業發展,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應該是值得 倡導的教育改革作為。當校長的領導從行政領導、教學領導、課程領導,

移轉聚焦到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上進行學習領導時,其以身作則的示範效 果、營造以學習為中心的學校願景、建立彼此信賴的校園文化的實踐過 程,對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創新教學是否形成正向影響,是本研究動機之 二。

在這一波全球化、資訊化、在地化所引發的校育改革浪潮,對學校教 育帶來極大的衝擊,原有的教育哲學觀、學校經營方向、教師教學模式與 學 生 學 習 內 容 已 起 了 程 度 不 一 的 省 思 與 翻 轉 。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UNESCO,2013)曾提出面對世紀的社會需求,教育應培養學生學習認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learning to know)、學習做事(learning to do)、學習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習存在(learning to be)、學習改變自己與社會(learning to transform oneself and society)等五種基本能力。而台灣在實施十二年國民基 本教育後,以往教育界所重視的「有效能的教」,正逐漸走向「適性化的 學」,國內現正風行的「翻轉課堂」「學思達教學法」「學習共同體」「分組 合作學習」等,正是回應此種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與成效的具體教學改革與 創新作為(張德銳、丁一顧,2015)。遠見雜誌(2015 八月號)在教改啟動二 十年後,針對1,000 名基層教師進行意見調查:基層教師給台灣教育打 62.5 分;67.5%老師認為教育現況比 20 年(1994)下降;65.2%老師覺得學生缺乏 學習動機是最大的挑戰;面對未來學生最需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88.3%;

逾七成老師會採用合作學習的創新教法。當教育行政機關及各級學校對教 育改革仍瞻前顧後之際,台灣民間有一股由非典型人物及基層教師,組成 數百個臉書社群掀起的教育草根革命,正在各地開枝散葉,試圖在台灣教 改漆黑隧道裡點燃亮光,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更好的未來。當學校領導 者提供具備有利的學習環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鼓勵持續專業對話、願 意共同承擔績效責任的條件時,教師是否願意堅持專業自主精進成長,離 開舒適圈勇敢邁開腳步,以學生學習為中心設計課程創新教學?此為本研 究動機之三。

學習領導是近十餘年來因世界各國對學生學習的高度重視而產生 的。以其為名的書籍首見於Glickman(2002)年撰寫的《學習領導−如何協助 教師成功》(Leadership for learning :How to help teachers succeed)。

Twonsend 與 MacBeath (2009)合編《國際學習領導手冊》(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leadership for learning),企圖建立學習領導的理論與脈絡架 構,並描繪學習領導的實踐圖像(張德銳、丁一顧,2015)。國內學者賴志 峰(2010)、吳清山與林天祐(2012)開始介紹此一新興的領導概念,2012 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