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長競值領導的意涵與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校長競值領導的意涵與理論

本節旨在探討校長競值領導的意涵與理論。在探討競值領導的理論與研究之 前,本研究先依領導的概念發展加以略述,接著對競值領導的概念、理論加以討 論,以定義國民小學長競值領導的內涵層面,並作為編製校長競值領導問卷之理 論依據。

壹、領導的概念

近年來,教育在鬆綁並積極推動學校本位管理,謝文全(2003)指出學校本 位管理係指政府將學校的經營權下放給學校,讓學校實施自主管理及自我領導的 一種管理方式。因此,校長的角色更為重要且複雜,若僅單從管理的角度切入已 無法因應。因此,如何結合優秀的領導和管理,並讓彼此相互協調,才能保證學 校經營的成功順利。

「領導」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內涵或觀點,藉由領導者實質人物的行為表現 予以外顯與具體化。現代的領導者為適應社會變遷的發展,在面對組織內、外環 境及人為問題時,必須隨時進行分析與判斷,並涵化過去經驗轉化成為深厚的領 導素養,以發揮個人的智慧,使領導更為適切,更具效能 (Yukl,1994)。如Hall

(1998)所述,在一個領導責任日益複雜分散的環境下,假如領導者要去將規劃

實現,其必須去扮演一位超人。所以,時至今日,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及漸趨鬆 綁開放的教育體制,如何從領導的角度多加思考關注是值得正視的。

一、領導的涵義

領導由中文字面來看,所謂的「領」是一群之長、統率之人;「導」是導引,

故「領導」係指引導或明示工作方向之明燈。再由英文字義來看,「領導」的英 文字源於「Leadare」,意謂「旅途中的導遊」。由以上可知,「領導」一詞可 同時當動詞與名詞使用-將「領導」當動詞用時,有「使前進、引導與指示方向」

之意思;若將「領導」當名詞用時,則是指引團體成員的一種「性質、狀態或品 質」(蔡培村、武文瑛,2004)。有關「領導」的定義可說眾說紛紜,本研究在 分析競值領導的意涵之前,先對領導的相關意義,加以探討,方能有助於吾人對 領導的瞭解。以下先列舉國內學者對領導方面較為重要的看法:

謝文全(1993)認為領導是一種「影響力」,並將這種影響力解釋為:「使 別人服從的力量,也就是廣義的權力……其來源包括了獎賞權、強制權、參照權 及專家權」。據其看法,領導也視為是一種說服別人的能力。

蔡培村、武文瑛(2004)兩人並歸納出領導的四個面向,分別是第一、領導 的人際互動面-領導是人際行為的相互影響關係;第二、領導的手段行使面-領 導是權力者權威行使的表現;第三、領導的過程達成面-領導是協助達成組織目 標行為之歷程;以及最後,領導的策略應用面-領導是藉激勵、說服與溝通當作 影響力。

王如哲等(1999)則在探討了諸多學者對領導的定義後,持較特殊的看法,

表示與其再為「領導」下定義,不如提出幾項原則做為掌握領導定義時的參考。

這些原則包括:(一)掌握領導定義時應同時考慮領導的普遍概念,及所適用的 組織特性;(二)領導現象不應侷限在領導者一人,團體中的任何成員都有可能 在不同的情境下做不同程度的領導;(三)因領導是一種影響力,故領導現象應

考慮被領導者的「自願性」;(四)領導行為或歷程應是一種均衡的現象,兼顧 技術性的組織效能及象徵性的意義、價值與信念的掌握;(五)領導應顧及組織 目標的達成與成員需求的滿足。

最後,蔡培村、武文瑛(2004)兩人並以「全面整合性的觀點」,對「領導」

作出以下界定:「領導是由個人人格特質與社會人際交互影響為出發擴散點,以 賦予權力為手段,以激勵與驅策為策略,來導引眾人完成組織目標之行為。」

瞭解國內學者對領導的定義、面向及原則的看法後,本研究續重新檢視國外 學者對領導的定義而整理成三大類,彙整如表2-1。

表 2-1 領導之定義

類別 學者 定義

Rost(1991) 領導是介於領導者與追隨者間對於為了達成 所共有目的改變時所產生的交互關係。

Drath & Palus(1994) 領導是產生共識的程序,讓成員結合在一 起,也因此互相了解和承諾。

領 導 為 人 際 互 動 的

歷 程 Bernhut(2002) 領導是藉由他人完成工作目標的藝術。

Richards & Engle(1986) 領導與願景有關聯,將價值具體化實現,並 建立完成事情的環境。

Dubrin(1998) 領導是鼓舞和自信地支持群眾完成組織目標 的能力。

領 導 為 目 標 達 成 的

過 程 Kofman(2006)

一個人為其他人設定一個目標,並讓他們有 動機以有效能與完全的承諾追求此一目標,

把個人的潛能轉換成集團的績效。

Robbins(1993) 領導為影響團體達成目標的能力。

Koontz(1990) 領導是影響力、技巧或程序藉以影響他人。

領 導 為 一 種 能

力 House et al.(1999) 領導是一種個人能力,能去影響、激勵和使 其他人能夠對組織成功與效能提出貢獻。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Maxwel提 出 領導的意義不是一馬當先搶著跨過終點線,乃是帶人跟你一起 越過。為此,領導者應放慢腳步、與團隊共進退,號召更多人協力完成願景,並 鼓勵他們大步前進。如果你將他們遠遠拋在腦後,你將做不到這些(章世佳譯,

2008)。綜觀上述,以學校而言,領導是學校的領導者引領學校所有成員,發揮 個人影響力,透過激勵、說服與溝通達成共識,進而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的一連串 活動歷程。

二、領導理論的發展

根據蔡培村、武文瑛(2004)的研究,領導理論的發展可分為四期,如圖2-1 所示:

圖2-1 領導研究之發展脈絡分析圖

資料來源:蔡培村、武文瑛(2004:89)

(一)特質論

教育行政領導的實徵性研究以素質的研究開始最早,其研究期的巔峰大約自

191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正值古典管理理論的時代,再加上心理測驗與人

1.適應環境的能力(adaptable to situations)

2.社會環境的警覺性(alert to social environment)

3.雄心壯志與成就取向(ambitions and achievement oriented)

4.果決力(assertive)

5.合作力(cooperative)

6.決策力(decisive)

7.獨立性(dependable)

8.支配性(dominant)

9.活力(energetic)

10.堅忍(persistent)

11.自信(self-confident)

12.壓力承受力(tolerant of stress)

13.責任承擔(willing to assume responsibility)

1.聰穎(clever)

2.概念技能(conceptually skilled)

3.創造力(creative)

4.交際技巧(diplomatic and tactful)

5.言語流暢性(fluent in speaking)

6.有關團體任務的知識

(knowledge-able about group task)

7.組織行政能力(organized administrative ability)

8.說服力(persuasive)

9.社會技巧(socially skilled)

資料來源:蔡培村、武文瑛(2004:99)。

Gary 也歸納出指出大部分成功的領導者所具備的特質:包含 1.能適應各種 情境;2.對社會環境靈敏;3.成就取向;4.堅持的;5.果斷的;6.依賴的;7.

強勢的(想要影響他人);8.精力充沛的;9.持久的;10 自信的;11.能忍受壓力 的;12.願意承擔責任(洪光遠譯,1992)。轉化至學校場域上,領導者應以人 和為基礎,經營優質的校園文化,並有積極任事的態度,塑造積極的活力行政。

當學校面臨困境或發展瓶頸時,能夠推出創意點子,以有效率的策略帶領學校跳 脫困境或超越瓶頸,向上提升,呈現永續發展的校務經營成果。有這些特質,才 是一個卓越成功的領導者。

(二)行為論

領導行為的探討,不像領導素質的分析屬於靜態的描述,而是注重領導者實 際表現的行為。最早且最有系統的研究,要推由Lewin及其研究助理合作完成之 領導方式,這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認為領導方式可分為獨裁式(autocratic)、

民主式(democratic)及放任式(laissez-faire)三種。在行為研究時期,美 國 俄 亥 俄 州 立 大 學 所 發 展 的 「 領 導 者 行 為 描 述 問 卷 」 ( 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aire,LBDQ)最負盛名。這項研究設計,首先由Hamphill 及Coons於1940年代開始發展,後經Halpin修正完成。其主張領導就是組織成員、

分層負責、建立制度、強調溝通、參與、重視同仁福利、關懷同仁等,帶領同仁 完成組織目標。領導行為則可分別為兩類:即關懷行為和倡導行為。前者以改進 與僚屬的關係為第一要務,當其處於不明朗或陌生的環境中,會先試圖得到僚屬 的支持,然後才論及任務的達成;後先強調制度與法紀,以達成目標為第一優 先 ,較有訴諸權威的趨向。此類並非不注重人際關係,但強調對於部屬的體貼 與關照絕不能影響到工作效率。

鑑於素質研究未臻客觀及其發現未盡一致,又基於行為研究未顧及情境因素 對領導效能的影響,學者們進一步發展並提出了情境的探討途徑。但在學校組織

中,行為論的研究仍值得參考。一個成功領導者應以分層負責以及完全授權為核 心,以走動領導與啟發式溝通為實踐的方法,透過單位能力的提升,以培育獨立 作戰與問題解決的能力,以造就學校經營效能的進步。

(三)情境論

權變研究自 1960 年代興起,尤其自 1970 年代開始,漸成為領導理論化運動 的主流。權變理論的基本觀點是:領導的效能實際上取決於領導者的人格特質與 情境的變因二者契合之程度。研究權變理論成名最早且歷久不衰的學者,首推 Fiedler,權變理論的主張是特質論與情境論的結合,認為人類的行為是個人人 格與所處情境的交互作品,成功的領導依情境的相異而有不同的策略;House 的

「途徑─目標理論」,主張要確定組織目標,領導者必須對通達目標的路徑予以 改善; Reddin 的「三層面理論」主張領導行為層面除了工作與關係之外,再加 上效能層面,其中工作導向係指揮員工的程度,關係導向為改進與員工關係的程 度,效能層面是根據目標,領導行為過程所產生的結果;Vroom 與 Yetton 的「規 範性權變理論」是探討領導行為、決策過程和情境對領導效能的影響;Herse 與 Blanchard 的「情境領導理論」認為領導者的適當行為與部屬的成熟有關,當部 屬對工作的態度仍非常不成熟時,領導者應以指示性及專制的角色對待部屬,而

「途徑─目標理論」,主張要確定組織目標,領導者必須對通達目標的路徑予以 改善; Reddin 的「三層面理論」主張領導行為層面除了工作與關係之外,再加 上效能層面,其中工作導向係指揮員工的程度,關係導向為改進與員工關係的程 度,效能層面是根據目標,領導行為過程所產生的結果;Vroom 與 Yetton 的「規 範性權變理論」是探討領導行為、決策過程和情境對領導效能的影響;Herse 與 Blanchard 的「情境領導理論」認為領導者的適當行為與部屬的成熟有關,當部 屬對工作的態度仍非常不成熟時,領導者應以指示性及專制的角色對待部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