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長變革領導知覺行為控制

参、本節小結

第四節 校長變革領導知覺行為控制

知覺行為控制反應個人過去的經驗和預期的阻礙,個人認為自己具有 執行能力或擁有執行行為相關資源或機會愈多,而預期阻礙愈少,則知覺 行為控制愈強,愈有信心去完成某件事。校長除了個人的知識之外,專業 領導能力的高低決定其是否能帶動學校成員進行改革創新的重要因素。教 育先進國家均十分重視校長能力的卓越性,如紐西蘭政府要求1998 年後 要大幅提升學校長在專業領導、策略管理、職工管理、經費及財務管理等 方面的專業能力(張明輝,2004)。而從時間投入而言,分析校長工作的 特性是許多持續時間很短的工作、工作時間長,一天之中需要處理非預 期、無法預測且為相當快速的工作流程;很多皆為細小、瑣碎的決定,負 擔相當沉重(林明地,2002;侯怡楓,1999),它影響了校長對學校未來 發展的思考時間。另從學校進行變革可用的資源觀之,包括人力資源、物 力資源、經費等,都可能是影響校長從事變革領導意願的原因。本研究從 校長領導能力,時間精力及可用資源作分析,作為校長變革領導知覺行為 控制的探討層面。

壹、領導能力

面對學校組織變革,校長作為領航者須有足以承擔責任的領導能力,

引導成員達成願景目標。以下就能力、領導能力及校長變革領導能力作分 析。

一、能力的意涵

「能力」一詞的解釋依據張氏〝心理學辭典〞(2006)之定義有二:一是

「ability」,意指個體在其遺傳與成熟的基礎上,經由環境中的訓練或教育 而獲得的知識與技能,也就是指個人學習某些事物所具有的潛在能力,此 潛在能力廣義的看法可稱為能量(capacity)、智力(intelligence),狹義則 指性向(aptitude)。另一是「competence」,意指個人能勝任某種職務的能 力,也是個人的條件合於某項資格。

國內外學者對能力的界定有以下的看法如表 3-4-1。

表 3-4-1 能力的定義

黃政傑(1985) 勝任某一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及態度

康自立(1989) 個人成功履行某一任務,達到精通水準的認知、

技能、態度及判斷力之特質。

張春興(1995) 個人在遺傳與成熟的基礎上,經訓練或教育所得 之知識技能,或勝任某種職務之能力。

Burgoyne(1993) 有能力、意願運用知識技巧去執行工作任務。

Spencer & Spencer(1993)

個人具有的外顯特質與內隱特質之總和,界定為 動機、特質、自我概念、知識、技術等能力表徵。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歸結學者看法,「能力」可視為個人在遺傳與成熟基礎上,經由環境 中的教育與訓練,所培養的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及判斷力等內隠與 外顯特質,而能勝任完成職務上的工作任務;涵蓋先天素質與後天的學 習,亦即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它包括了個人目前具有的能力特質,也包含 未來發展的潛力。

二、領導能力之內涵

領導能力是領導者於組織中進行領導作為所展現出來具有績效成就 的知能,其內涵學者因探討取向之不同而有諸多看法:

Sergiovanni(1994)從職務層級分析指出領導能力涵蓋技術能力、教育 專業能力、人際關係能力、象徵能力及文化塑造的能力等階層,愈高層領

導者愈重視文化塑造的能力,而較低層級領導者較重視技術能力。如圖 3-4-1。

文化塑造能力 象徵能力 教育專業能力 人際關係能力

技術能力

圖 3-4-1 領導能力階層

資 料 來 源 : 修 改 自 Leadership and Excellence in Schooling,Educational Leadership.(p33~34).by Sergioranni,T.J.1994.

BakerIII (1996)指出領導者必須具備三種面向的領導能力:1.領導角 色:包含影響角色、資訊角色及決策角色;2.領導價值:即領導者應具備 的價值觀;3.領導技巧:分為思考技巧、管理技巧、溝通技巧、激勵技巧、

影響技巧及組織文化技巧。

洪榮昭(1988)指出主管之領導能力可分為四個類型:

1.自信心:具獨立性、個別化、樂觀性及機動性。

2.自主性:具革新性、創造力、資訊力、主動性、變化性及豐富知識。

3.人為導向:與人和好相處、富有彈性、接納建言及能接受批評。

4.工作導向:具成就感需求、利潤意識、擇善固執、果斷、充滿活力、勤 奮及預測未來。

蔡宗易(2004)歸納高階主管的核心能力有:經營管理能力、制定策略 能力、變革再造能力、監理能力、國際能力、策略能力、知識管理創新能 力、產業資源能力、全球宏觀思維能力、終身學習能力、資訊運用能力、

政治敏銳能力、財物分析能力、法令研判能力、行政技術能力、領導指揮 能力、人際關係能力、培育團隊能力、人才培育能力及塑造文化能力。

解決方法的知識、過程及在組織活動中所表現的才能;2.概念性技能:包 括分析的能力、邏輯思考、概念形成及判斷的推理;3.人際關係技能:包 括人類行為及團體過程的知識,理解他人感情、態度和動機能力及令人信 服的溝通能力;4.其他與領導情境相關技能如情緒智能、學習能力、社會 技能、技術轉移技能、變革技能等。

領導者面對時勢變遷必須具有變革領導能力:Schein(1999)認為變革 領導者之變革領導能力有:1.更上一層樓的覺知與洞悉;2.強烈動機;3.

情緒的靱性;4.分析與改變文化假定新技巧;5.有意願及能力包容別人;

6.有能力知道一個全新文化的假定。Mahaffey , Kaplan 和 Triolo(1998)指出 21 世紀領導者應具備核心能力是人際關係能力、概念性能力、領導統御 能力及參與合作能力。Nanus(1989)則認為變革領導者,必須具備七項技 能:1.具有遠見;2.駕馭變革;3.組織設計;4.終身學習;5.積極主動;6.

互相依存;7.高正直之標準。Nadle 和 David(1995)提出領導者應具有變革 領導能力是:1.瞭解組織改造架構及變革本質內涵;2.採用階段性改造方 式;3.能分析組織改造的基礎;4.進行持續性改造;5.運用有生產力的策 略;6.確立組織轉型的文化方向;7.能吸取優秀變革領導者的經驗。

Quatro(2002)等人則指出變革領導者應具備的能力是:1.與利害關係人的 人際技巧;2.系統思考技巧;3.組織分析技巧;4.工業經驗與技術;5.計 畫管理技巧;6.教導能力;7.變革聯盟;8.解決衝突;9.學習促進;10.反 思學習;11.智慧增進;12.願景實現及 13.成果建造等能力。游玉梅(1999) 引述美國聯邦人事管理局1997 年頒布高階主管領導變革能力是 1.創意與 革新,2.持續學習,3.對外界的覺知,4.彈性,5.復原力,6.激勵服務,7.

策略性思考,8.願景。

由前述學者論述,可知領導能力內涵相當廣泛;包涵理念、態度、

知識及技能等多元層面,是優秀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條件,尤其變遷時代 的領導能力顯得更為重要。

三、校長領導能力

領導者之領導能力可以說是多元層面的綜合,可分為外顯與內隱的 能力。以學校組織而言,雖然學校組織與一般企業組織有所區別,但基本 上學校是社會系統,也是開放系統,校長是學校組織的一份子,也是組織 系統中的領導人、主管,負有推行國家政策、引導學校成員推動校務、教 育學生之責任。校長的領導行為是由制度與個人方面交互作用而成,而個 人與制度均與文化交互影響;而文化由民風(thos)所構成,民風則發展於價 值觀念。鄭崇趁(2004)指出領導能力成因於社會系統中;如圖 3-4-2 所示:

文化 民風 價值

(校長) 角色任務與功能 人

辦學理念與實戰

文化 民風 價值 圖 3-4-2 校長領導能力之成因

資 料 來 源 : 鄭 崇 趁 (2 0 0 4 ) 校 長 核 心 能 力 之 成 因 與 內 涵 分 析 。 現代教育政策論壇,p23。

校長領導能力受到重視,國內外學者觀點之主張如表 3-4-2。

社會系統 社會行為

表 3-4-2 校長領導能力探究觀點

Sarera (2000)

1.變遷世界中的管理視野 2.良好人際關係 3.善用資訊及資

領導能力,包含了理念、態度、知識及技能」。

貳、時間精力

國民小學校長工作相當繁雜,依國民教育法第九條規定校長之職責是 綜理校務,足見校長對於全校事務,是主要的負責人,是否有足夠的時間 精力引領變革,關係學校經營績效與未來發展。以下從校長工作內容、時 間資源的特性及校長時間的運用管理,探討影響校長變革領導的時間投入 之影響因素。

一、時間的意涵特性

時間是吾人生活中重要且人人都會提到的概念;依據學者看法(許明 欽,1998;鄧東濱,1992;鄭彩鳳,1996),具有如下的特性:

(一)具特殊性且無法取代的重要資源。

人類的活動均需要有時間的資源,它找不到替代品。

(二)強制進行,不可回朔

時間ㄧ去不返,無法失而復得,是單向前進,無法暫停,無法儲存 且無法再生。

(三)時間供給沒有彈性

時間無法製造、買賣、交換、租借及挪用,因此對任何人來說都是 公平的。

(四)具有流逝性

時間有限,且以恒定的速度持續、均等的流逝;是人類最珍貴的資 源、無價之寶,它公平的分給每一個人,就看每個人如何有效的運 用它,支配它。

二、校長工作內容

校長的工作是綜理校務,因此其工作範圍相當廣泛;許勝雄(1974)

指出,校長用在校務推動時間最久,其次為工作視察、公共關係、人員關 懷、方向導引、工作指導及制度創新。侯怡楓(1999)觀察一位國小校長

互動的主要內容有人際溝通、例行事務、學校管理、學生事務、行政領導 及教學領導。林明地(2002)則指出校長需要督導學校環境整潔,檢視學 校設備之安全,維持學校秩序,召開並主持各項會議,參與學生集會,代 表學校接待外人,維護學校正常運作,進行課程教學領導,建立學校與家 長、社區的良好關係,關心學校老師、職工等的生活,瞭解成員對學校的 建議,提供教師的專業成長,督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指導等;可以說從行 政管理、課程教學、公關建立、設備建築、經費預算至學生事務,無所不

互動的主要內容有人際溝通、例行事務、學校管理、學生事務、行政領導 及教學領導。林明地(2002)則指出校長需要督導學校環境整潔,檢視學 校設備之安全,維持學校秩序,召開並主持各項會議,參與學生集會,代 表學校接待外人,維護學校正常運作,進行課程教學領導,建立學校與家 長、社區的良好關係,關心學校老師、職工等的生活,瞭解成員對學校的 建議,提供教師的專業成長,督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指導等;可以說從行 政管理、課程教學、公關建立、設備建築、經費預算至學生事務,無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