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長領導生命故事的定向

第二章 文獻探討及相關啟示

第二節 校長領導生命故事的定向

研究者認為知識的運用是一種「智慧」,「智慧」的行動是一種深厚的 哲思,兼含華人管理哲學本體、知識、心靈、道德與人性論。卓越的校長 領導,最重要是校長的價值與信念(謝傳崇,2009),此即是校長的領導哲 思,也是領導生命故事的核心意義與價值。研究者經歷個人成長經驗與教 育訓練學習背景,循著脈絡軌跡一路走來,認為「人」是「領導」的核心 價值,不只是成就自己,更要將自己的能量,努力服務與奉獻,而影響別 人,亦即「視人為人、教人成人、使人從仁」的積極目的。研究者所秉持 的領導哲思是甚麼?將引領領導者思維與行動,影響學校發展的核心意義 與價值,研究者的領導哲思,即是領導生命故事的定向。

研究者認為「領導」是經營「人」、營造「情」、管理「事」的「極虛 守靜˙智慧靈動」的能量,此為領導「以心傳心、以心應心、以心印心」的 吸引力、感動力與影響力。華人管理哲學重視「合一」、「合德」、「無礙」、

「圓融」等理念,亦即「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知行合一」、「理事無 礙」、「情境圓融」等命題(楊國樞、曾仕強主編;成中英,1988)。研究者 以實踐的角度而言,較為著重自己的生命,也以實踐的態度來講求德性,

以華人管理哲學為管理哲學基礎,並從而省思及發展「校長卓越領導」,較 合乎研究者的自然需要,又合乎研究者領導思想發展的趨勢。

因此,研究者將從不同於以往西方管理較著重有形的績效的檢核,而 選擇著重以華人管理哲學「形而上」的思維、理念來思考領導動能的根源;

「誠於中」的態度與專業能力,作為研究者的領導修為,這也是領導歷程 的軟硬實力;「形而下」是學習成為校長與如何扮演好校長的操作技術(張 慶勳,2011)。研究者閱讀以華人管理哲學為研究主軸的論文,以及相關的 專書著作後,發現相關的篇幅其實極為有限,因而,研究者以相關內容加 以彙整後,並佐以現階段相關專家學者之論加以敘述。

研究者企圖認識組織成員的心理,重視組織成員的智慧,閱讀組織成 員的資歷,知人善任、適才適所,努力將傳統的領導哲學智慧與現代管理 知識及技術結合起來。以華人管理的哲思與經營理念,紮根、詮釋與建構

「極虛守靜」、「順應自然」、「守本務實」三個向度的管理之道,型塑校長

「極虛守靜˙智慧靈動」的領袖魅力,成為「從有為至無為」的領導典範,

以確立研究者領導生命故是敘說研究的定向。

一、華人管理哲學

研 究 者 省 思 自 我 的 領 導 哲 思 , 發 現 並 不 否 認 或 排 斥 西 方 管 理 哲 學 思 潮,而是尋找屬於自我內心深層的心聲,是一種自覺,是一種自我探究,

企圖從華人管理哲學中,理解屬於研究者領導哲思,即是領導生命故事的 定向。「人」是華人管理哲學的重心,包含心靈、人性、認識、道德、社會 進步與藝術問題。研究者將從儒家、道家、墨家與法家的探究,理解華人

管理哲學在管理哲思、管理架構與管理發展途徑有其核心意涵。

(一)「道心合一」的管理哲思

「心靈」是啟動所有領導的關鍵因素,也是領導管理的核心價值。曾 仕強(1981)認為華人管理的心靈論,儒家的「領導」哲思,是以「德治」

與「誠信」觀念為主要思維,是「德性心」(先天性的良心),主張人人 重修身,守法紀,以免「無規矩不以成方圓」。孔子說:「修己以安人;

義以生利;利以平民」,亦即治國安邦、修身養性、賺取利潤的目的最高 價值在「安人」,而非「安己」的私欲。所以,讚揚捨生取義,而唾棄見 利忘義,以義氣爭千秋,不以利交而旬日;荀子所倡導的是「主宰心」(心 能治欲)和「統攝心」(心為感官的總樞);道家莊子:「靈台心」(虛 靈明覺的心)、墨子所重視的「知識心」(心是構成知識的本體),構成 我們的「良心」,強調「人道」,所以要以「人道」管理為目標。

李雄輝(1996)指出孔子「吾道一以貫之」(裏仁篇),所謂的「道」,

不只是人格哲學,而且是其哲學的全部,認為教育的目的是擁有更完美的 人格,是在思辨的理想在行為上的實踐哲學。子貢問孔子曰:「有一言而 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 公篇),是為消極的作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 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篇),說明「仁」的定義是「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為「領導」的積極作為與哲思,是以「德 治」與「誠信」觀念為主要思維,是「德性心」(先天性的良心)。

董承文(1987)指出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 焉而已矣」(論語雍也篇);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 政篇)。孔子認為「心」的性質包含仁、欲、智、意志與理想;「心」的 發展,是有其自我觀念發展的歷程;養「心」之道為自我反省,反求諸己;

把握現實,主張確實的適應;重己役物,幸福的獲得在於內心情感的和諧;

知足常樂才不會患得患失。再者,孟子認為「心」是思想行為之主宰,如

「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孟子公孫醜篇上)、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心」的性質是「不忍人之心」,即是良心且具備仁、義、禮、智四端之 善的表現與成果。「心」的應用有「存心」,君子行為動機要正;有「操 心」,心必須經歷磨練,才能理智周延;有「專心、盡心」,才能增長智 慧;有「恆心」,才能心情穩定,行為可以保持正常。「心」的發展是動 態的,非靜態的、固定的,由良知良能及赤子之心、養心之道在寡欲與反 省、擴充展即是盡心知性,達成知天。再者為荀子之人心觀念,其認為「心」

身體之主宰,是精神之中心,人性中有智慧可以做求知活動、能化性以產 生知識、有知覺與記憶,以儲存知識、有知識以產生不同之看法,以及「天 君」以掌五官。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華人管理之心靈論,認為養心之道極為重要,

「心」能知道、行道與守道,辨是非、節欲求、充其極,以達「從心所欲 不逾矩」之道心,「道心」強調心道合一,行為無所不善;「人心」為意

識行為,行善或有不善,是潛藏危機,道心卻極微妙。

(二)「知人善任」的人格論述

「人性」是領導管理微觀論述的核心價值,有其不可變的共同之處,

也有其個殊性。曾仕強(1981)認為儒家主張「性純可塑論」,認為「性 相近、習相遠」,以「仁道」為理想;孟子的「性善可塑論」主張,人性 中有「仁、義、禮、智四端」;荀子的「性惡可塑論」,主張「可學而能,

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人性是可以學習與改變的。告子「性非善 非惡論」主張人性本身無善無不善,人之善惡適性之改變而來;道家崇尚 自然,持「性非善非惡論」,認為人性原本圓滿,只要順者本性,不矯揉 做作,不參雜人為,便是最好的境界;墨家近於孔子的「性純可塑論」,

把「天志」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應「法天而成善人」;法家韓非子重法 治,認為禮是教人為善,法是禁民作惡,商鞅「法令者,民之命也,治之 本也,所以備民也」,「備民」就是防止百姓作惡。

董承文(1987)指出孔子論人性言簡意賅,就本質而言是相近的,卻 有上智、中材與下愚的個別差異;就發展而言,學習之成果有其個別差異,

並透過學習以精進自己;孟子對於人性的看法是「人心之性」,主張仁、

義、禮、智四端,存其心,養其性,認為人心可能向善,而言人性善;荀 子認為人性不含知識禮義,以情慾為中堅,為感官慾望之性,是故人心善 人性惡。

綜觀之,研究者認為儒家哲思認為最理想的管理狀態應是自律,「近者 悅,遠者來。」(子路第十三篇)、「…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

則庶人不議。」(季氏第十六篇),他律則是「執經達權」過程中,所必須 經歷的歷程。亦即,組織內外充滿喜悅,成員間各司其職,有高層定訂攻 略方針(政不在大夫),決策執行不引起非議(庶人不議)。華人管理哲學 的人性論應著重「知人善任」,以「真正平等」為努力目標,生性同等要 有安全、知性不齊必須自由,以「自發創造」為努力的途徑,「高尚人格」

為衡量標準。

(三)「至真、守善、盡美」的管理知識

「知識」是領導管理之所以可行,且具備感動與影響力的重要因素。

董承文(1987)指出孔子之知識論為「解蔽」、「正名」、「論證」。認 識觀念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困而知 之者,也有困而不學,故不能知之者,主張學思並重,學而不思則罔,思 而不學則殆。認識歷程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孟子之認識論為「解蔽」、「正名」、「推理」,就認識的可能而言,因 人智慧之不同,而有先知後知的差別。就先驗觀念而言,認為萬物皆備我 矣,人有無數的先天觀念。就認識的途徑而言,認為思考是最重要的。就 認識之對象而言,為仁、義、禮、智四端,且為當務之急,盡心知性而知 天。認識歷程為「自動、專心、思考以擴充良知良能」;荀子的認識論為

「解蔽」、「正名」、「推理」就認識的可能性言,人心均可以認知,因 智愚而不同。就認識限度而言,認為「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 地矣!」,認知能力無限制。就認識之對象而言,禮法為當務之急,至於 不急之察、無用之辯,應「棄而不治」。就認識的途徑而言,強調學之重 要,也重視思考的功能,認識歷程為「入乎耳,箸乎心,佈乎四體,行乎 動靜」。主張認知的主宰在於心,心在大清明時方能認知,直接的知識是 個人後天經驗的產物,間接的禮法知識,是聖王之禮義制法。

曾仕強(1981)認為華人管理的知識論,先哲多講求「內聖外王」的 道理,認為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立德、立功、立言」,主要是求取「出仕」

曾仕強(1981)認為華人管理的知識論,先哲多講求「內聖外王」的 道理,認為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立德、立功、立言」,主要是求取「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