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3.1 模型採用之理論構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技 接 受 模 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和 計 畫 行 為 理 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整合上述理論以及前章文獻檢閱所整理之相關推動因素,

進行本研究欲提出模型之架構設計。故本章先針對上述理論模型進行說明,再整 合前述因素文獻後,進而提出本研究所欲建構之因素模型,以及所欲採用之次級 資料來源和說明各變數定義,最後交代本研究採用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方法及步 驟。

3.1 模型採用之理論構念 3.1.1 電子化政府價值鏈模型

Heeks (2006)所提出的電子化政府價值鏈模型,是以公部門為主要探討對象,

透過流程性的概念,包含投入到產出再到影響的過程,重視電子化政府計畫的發 展過程,也強調不同發展階段的評估與要素檢視,容易與政府推動公共政策的發 展過程相契合,並且也具有階段論的發展概念,使得政府機關容易進行應用,檢 視政策發展階段中各面向的評估重點與問題(朱斌妤,2010)。

電子化政府價值鏈模型將電子化政府計畫過程分為四大階段,分別為準備 (readiness)、可得性(availability)、運用(uptake)以及影響(impact),並且根據上述 的四個階段,區分出電子化政府計畫的階段過程,包含前置作業(precursors)、投 入(inputs)、媒介(intermediates)、產出(outputs)和成果(outcome),參見圖 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圖 4:Heeks 價值鏈模型

資料來源:Heeks, R. (2006). Benchmarking e-government: Improving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e-government. IDPM i-Government Working Paper, 18, p.14;轉引自朱斌妤(2010),電子治理績效模型與實證研究。

機關為推動電子化政府計畫與服務,必須先進行計畫的前置作業(precursors),

包含系統的建置、網際網路相關法規制度的規劃,以政府資料開放政策為例,機 關必須針對現有資料系統進行整合或建置管理系統,並且針對資料開放的使用規 範、資料分級與釋出和資料授權等相關法規進行訂定,另外也須針對人員進行教 育訓練,熟悉資料管理與應用,主要指標包含基礎系統環境的建置、人力訓練與 法規制度。在完成前置作業後,就進入了投入階段(input),此階段強調政府運用 策略來進行資源的配置,以利計畫的執行,資源包含了有形或無形的資源,有形 資源包含預算資源、人力資源、財物資源等,無形資源包含政治支持、領導者智 慧等等,各機關在推動資料開放政策時,必須安排適當的預算資源,以及工作人 力的規劃,才得以專注推動,機關領導者的重視,或是內外部的政治支持,皆為 機關投入資料開放政策的重要策略。而媒介平台(intermediates),則為計畫依照目 標所發展的網站或系統,實際去提供服務的媒介,評估指標包含平台功能、品質、

完備程度等(Heeks, 2006)。

電子化政府價值鏈模型認為,透過不同利害關係人的採用(adoption),進而會 產生對於計畫的評估,包含使用人數、使用度、使用過後的滿意度與抱怨,透過 使用者的回饋感受,會對於電子化服務或計畫產生實質影響(impact),包含使用 利益、時間成本的減少、行政流程的改善、提高政府信任感等,於此產出成果 (outcome),則是公共價值的體現與達成,包含效能、透明以及民主等公共價值。

該模型方法,有助於瞭解電子化政府計畫的發展過程,並且可供檢視不同階段的 評估面向,也符合一般對於政策計劃或方案的理解與分析(朱斌妤,2010)。

電子化政府價值鏈模型被廣泛應用在我國電子化治理計畫的評估與利害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係人分析相關研究上(蕭乃沂、羅晉,2010;黃東益、朱斌妤、蕭乃沂,2009;

朱斌妤、蕭乃沂,2013)。應用在政府資料開放相關研究方面,江思穎(2014)參酌 電子化政府價值鏈模型與國際評比調查架構,透過專家訪談,提出政府資料開放 評估指標架構,包含環境、開放平台經營管理、成果及影響;Heeks & Gonzalez-Zapata (2015)也以電子化政府價值鏈的發展過程觀點,以智利發展資料開放政策 為例,針對政府資料開放政策的發展過程中,分析不同利害關係人間的互動關係,

進而提出政府資料開放的重要觀點與關鍵角色功能。

對應本研究在 2.4 節針對政府資料開放政策評估的文獻探討,OGD 政策的 評估研究也納入組織及法規的整備、財務與非財務資源的投入、支援系統管道、

資料集釋出及使用面向的產出評估,以及針對資料開放所帶來的公共價值影響評 估,參酌了電子化政府價值鏈評估模型的各構面進行OGD 政策評估之設計。故 在發展本研究模型上,考量我國在推動資料開放政策的現況,仍在於完善整備階 段,以及資料集管理之層面,尚不及討論影響層面之評估,故本研究針對電子化 政府價值連評估模型之中的準備及可得階段,作為本研究模型設計的主要構念,

發展OGD 政策的整備支持度構面。

3.1.2 科技接受模型與計畫行為理論

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是 1986 年 Fred Davis 在 其博士論文所提出,基於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與成本 效益理論(Cost-Benefit Theory)所發展而來,其認為個人使用特定資訊系統的行為,

是由於個人對執行此一行為的行為意向所決定,也就是接受特定資訊系統的意圖 會受到使用態度(attitude)以及有用性認知(perceived usefulness)所影響,而個人的 使用態度,則是由有用性認知與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所決定,而有用性認 知又會受到易用性認知與外部變項所影響(參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圖 5)。科技接受模型提出之目的,是為了用來評估和預測使用者對於新的資訊 科技系統接受的工具,然近年來TAM 已在學術與實務界廣泛被應用與擴增,許 多的研究應用TAM 來預測和解釋新資訊科技系的開發是否為系統使用者所接受,

在實務界,TAM 則被建議用為檢定使用者接受的診斷性衡量工具,用來檢視和 評估增進使用者接受的策略(洪新原、梁定澎、張嘉銘,2005)。

圖 5:科技接受模型

資料來源:“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by Davis, F.D., Bagozzi, R.P., & Warshaw, P.R., 1989, Management Science, 35(8), 985

TAM 早期被提出時,Davis (1989)是以 e-mail、辦公室自動化軟體來進行驗 證,後期對於科技使用模型的擴展則越趨多元,Venkatesh & Davis (2000)則以科 技接受模型為基礎,分析當時各種科技接受模型的延伸模式,將其延伸為第二代 科技接受模型(TAM2),去除態度概念,加入主觀規範、形象、職務相關性、產出 品質、結果明確性等五個影響知覺有用性與使用性的構面,並且加入經驗與自願 性兩個調節變項。此一延伸考量了自願性問題以及主觀規範之概念

科技接受模型雖多用來探討使用者使用特定資訊系統的意向與行為間的關 係,但也時常作為診斷性的衡量工具,用來檢視和評估特定系統或計畫,進而去 擬定增進標的對象的接受策略(洪新原、梁定澎、張嘉銘,2005)。政府推動資 料開放政策,除了針對外部團體進行推廣計畫之外,提高資料使用率之外,還必 須強化機關人員對於開放政策的接受程度,進而提升其推動意願,去強化其在業 務執行中對於資料開放政策的推動行為,故機關人員對於推動資料開放政策能否

外部 變數

認知 有用

認知 易用

使用行 為態度

使用行 為意圖

實際使 用行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有助其績效表現,對於推動該政策所須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學習的容易度,將 影響其對於資料開放政策的認同態度,進而影響其推動之意願與行為。

然而時常個人的行為表現,非但是出於自願,還包含了許多外在因素,諸 如個人從事該行為所擁有與可利用的資源、個人從事該行為的機會。當個人缺 乏能力、資源或是機會去執行該行為,或者透過過往經驗可得知達成該行為是 困難時,則個人就不會有太大的動機去從事該行為,另外若個人非出於自願從 事該行為,但又受限於資源、時間、技能或個人知識的配合時,受到此些非動 機因素的影響,將可能降低個人從事該行為的意願。Ajzen (1986)考量理性行為 理論所缺乏的個人知覺行為控制之面向,提出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計畫行為理論認為,個人對於特定行為的意向,來自於對於該行為的態度 (attitude toward behavior)、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以及行為控制知覺

(perceived behavioral),其中態度是指對於執行該行為所感受到的正負面評價,

是由個人對於該行為的評估信念所決定;而主觀規範則是指從事該行為所感受 到的社會壓力,是由規範信念與順從動機所決定;另外行為控制知覺則是指個 人在執行該行為時,對於所需要的機會與資源的控制能力,個人對於具有執行 該行為的能力或擁有的資源越多,對於該行為的控制認知會越強,行為控制知 覺主要由控制信念與知覺有益所決定。計畫行為理論參見圖 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圖 6:計畫行為理論

資料來源: “Attitude Structure and Behavior.” byAjzen, I., 1989, In A. R. Pratkanis, S. J. Breckler,

& A. G.Greenwald (Eds.), 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 252. N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計畫行為理論相較於科技接受模型,更考量了個人對於執行行為的控制能力,

個人在進行特定行為時,可能會受限於資源、機會、知識或其他非動機因素,以 政府資料開放政策而言,政府在各層級機關大力推動資料開放政策,但除機關的 資訊人員之外,對於其他人員而言,多非為該直接業務。因此在推動上非動機因 素居多,但資料的蒐集與使用,多來自於一線的業務人員,資料開放法規的推動,

也仰賴法制單位的共同推動,資料開放政策的推動,須整體人員的投入,故人員 若對於推動資料開放政策的資源與能力感到不足或不熟悉時,將影響其推動意願,

本研究認為人員對於執行或推動資料開放政策的行為控制知覺,為影響人員推動 意向與行為的重要因素。

科技接受模型與計畫行為理論的解釋能力,已獲許多實證研究的應用與驗證,

科技接受模型與計畫行為理論的解釋能力,已獲許多實證研究的應用與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