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重要國際組織在資料開放之推動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3 重要國際組織在資料開放之推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理、協作程度以及經濟加值目標進行審理進行審議。

韓國政府除了希望能夠提高政府資料開放集的數量,更期望建立資料開放的 經濟生態鏈,連結新創產業的發展,資料開放計畫(OPDD)更劃分了 15 種策略性 發展領域,透過不同領域的產業商業模式的建立,藉此提高產業的創新以及收益 (Jung & Park, 2015)。韓國資料開開放平臺 data.go.kr 自 2013 年上線至今,截至 2016 年 6 月,該平台已有 14,701 筆資料集,涵蓋 657 個政府組織,提供 1,908 個 API 程式,該平台供 16 種資料集分類,並依據資料集分類提供共 863 筆應用程 式展示,讓使用者可以清楚得知資料集應用的現況與可應用的服務內容。

2.3 重要國際組織在資料開放之推動 2.3.1 世界銀行

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 2010 年逐步推動開放資料計畫,世界銀行長期以來 蒐集了各國的重要數據,並成為其重要的資產,但過去尚未體認到資料開放的重 要性以及必要性,故直到2010 年 Robert Zoellick 擔任世界銀行總裁後,開始積 極推動世界銀行的資料開放,其認為將資料進行開放,可以有助於世界銀行與各 專業領域的研究者、公民團體以及地方社群針對當地的發展問題找出解決辦法,

透過資料開放,有助於決策者做出更好的決策,提供更好的服務,提升各國的經 濟與民主發展15

在2010 年宣布推動開放資料計畫之後,世界銀行隨即也提出了諸多開放資 料計畫,包含資料取閱政策(Access to Data Policy),除了列出不公開清單內的資 料外,世界銀行所持有的資料皆以公開為原則,此項政策的施行,有助於外界檢 視世界銀行在世界各國所進行的援助計畫,另外世界銀行也宣佈,其所進行的各 項研究計畫,都必須使用 CC16姓名標示的授權方式,強化其資料開放政策的落

15 資料來源:http://goo.gl/vvTZf2

16 創用 CC 授權條款,由美國 Creative Common 組織所提出,為給予著作權人授權他人使用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實(江思穎,2014)。

世界銀行的資料開放平台Data.worldbank.org 自 2010 年上線至今,已涵蓋了 超過200 個國家、國際組織以及經濟體的資料集,並且包含了超過 8000 筆的指 標資料,世界銀行的資料開放平台,提供了國家、主題以及指標的分類方式,以 及透過視覺化圖表的方式,呈現最新的資料集或是發展指標資料。資料平台的使 使用者也可透過平台向世界銀行進行申請,世銀會針對受理情況,在平台上提供 後續追蹤的機制。除了資料集資料外,還提供了應用世界銀行資料的相關研究以 及成果,供使用者知悉。此外在平台下方,世界銀行平台也提供了三大主要功能,

包含援助流(aidflows)的視覺化資訊平台,讓使用者可以很明白的了解世界銀行 與其他國際組織在世界各國所投入的援助金流方向以及其應用方式;世界消費指 標資料庫以及資料銀行(databank)則提供了重要的經濟指標數據,並且提供多種 格式以及API,讓使用者可以輕易地進行加值應用。

世銀的資料開放平台,還提供了政府開放資料檢測工具(Open Government Data Toolkit),作為幫助各國以及世界銀行的成員,去檢視其政府開放資料的整 備度及執行情形,進而去協助各國共同推動資料開放計畫,包含提供開放資料的 基本原則、資料開放計畫施行的要點、技術準備要點、探求民間需求的步驟、提 升資料品質、整備度檢驗工具以及技術與資金的協助計畫,期望提高各國在政府 資料開放上的突破,提升政府透明以及公民參與,並且用以強化經濟產出,提升 國家競爭力。世銀在2015 年的 Open Dat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報告書17指 出,各國可以從資料開放中得到四個主要效益,包含(1)促進經濟成長與工作機會 的創造;(2)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與效能;(3)增加政府透明、可課責度與公民參

方式,透過4 大授權要素的排列組合,包括「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以及「相

同方式分享」,共組成了6 種便利使用的公眾授權條款,資料來源:

http://creativecommons.tw/explore 17 資料來源:http://goo.gl/u0w6wk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與;(4)提供政府部門更好的資料分享模式。其認為世界各國不斷強調資料治理的 現今,政府作為主要的資料提供者,除了持續地開放資料外,還必須設法去提升 資料的使用程度以及便利性,並且提供更為完善的法治與政策規劃,強化重要資 料集的品質,才能有助於資料的再使用性,才能有助於上述的效益發生,產生更 高的生活品質與居住環境。

2.3.2 網際網路基金會-Open Data Barometer

網際網路基金會(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自 2013 年起主持調查 Open Data Barometer,此調查主要目標為探討世界各國在政府資料開放推動的趨勢與 影響,其主要核心概念認為,政府開放資料應該被視為可被分享及再使用的公共 資源,不只對於政府部門是具有意義的,對於企業及公民而言都是具有高度價值 的資源18。Open Data Barometer 主要透過專家調查、資料提供的技術評估以及次 級資料分析等主要三種調查方法,針對各國在開放資料的整備度(readiness)、資 料開放的執行(implementation)以及資料開放所帶來的影響(impact)進行分數評比,

各面向總分為100 分,再加以平均得出總分。

在 2015 年的第二版,Open Data Barometer 共檢視與評估 86 個國家,其在 2014 年間對於開放政府資料推動的狀況,前五名分別為:英國、美國、瑞典、法 國以及紐西蘭。其所提出的評估面向,包含:(1)整備度(readiness):檢視各國在 法律、政治、經濟、社會、組織以及基礎技術是否足以支持政府資料開放的提供 與使用之狀況;(2)執行面向(implementation):則是列舉出 15 個關鍵資料集,去 檢視其可用性,以及資料集是否符合「開放」定義與政府資料開放之原則;(3)影 響層面(impact):透過媒體與學術對開放資料的使用與影響進行衡量。

Open Data Barometer 將評分結果以集群分析方法,將所評比的 86 國分為四

18 資料來源:http://goo.gl/xCWTI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類,分別為高職能(high-capacity)、新興和精進(emerging & advancing)、受限制的 發展能力(capacity constrained)、單方面倡議(one-sided initiatives)。Open Data Barometer 認為,政府資料開放能夠提升政府的課責性,提高社會協作,激發新 創商機,推動資料革命,並強化各國政府在透明與績效上的成就,Open Data Barometer 提出下列關鍵步驟,提供各國政府在資料開放政策上的建議(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 2015):

(1) 政府機關由上而下的推動,由高層承諾主動釋出具高價值的公部門資料,能 夠有效促進政府課責(accountability)。

(2) 政府部門應持續投入各項支援與提供訓練,讓更多公民與企業能夠了解與更 有效率地使用政府資料。

(3) 各國應因地制宜,針對自身的環境脈絡,探求機關與民間需求,進行開放資 料的開發,例如於在識字率較低的國家,採用視覺化方式呈現資料。

(4) 各國應持續支持地方層級機關進行資料開放,貫徹國家政府資料開放的政策 方案,並鼓勵多元發展。

(5) 因應政府資料開放,進行法規範的修改與調適,確保各國公民對於資訊/資 料的主張權利,並持續加強對於個人資料的隱私保護與安全。

2.3.3 資料開放學院-Benchmarking Open Data Automatically

資料開放學院(Open Data Institute, ODI)是在 2012 年由英國政府協助成立的 非營利組織,創立之初由英國資料開放專家 Tim Berners-Lee 擔任執行長,此組 織致力於促進料開放的創新發展,除了定期進行資料開放相關研究外,也協助政 府機關、非營利組織、公民團體在資料開放上的教育訓練、技術協助、政策諮詢 及專案合作,並且也致力與其他國際組織進行合作19

在2015 年,為促進各國政府檢視自身政府資料開放政策的發展,有效改善 政策執行與發展的問題,提高資料開放計畫的成效,英國資料開放學院提出

19 資料來源:http://theodi.org/about-u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Benchmarking Open Data Automatically 評比計畫,此評比計畫由資料開放學院主 持,並與世界銀行和開放知識基金會合作,該評比計畫參酌網際網路基金會與紐 約大學治理研究室在 2014 年所共同提出的評比架構:Common Assessment Methods for Open Data,主要評估四個面向:(1)環境脈絡(context/ environment):

包含法規、組織、政治願景/領導、技術;(2)資料(data):衡量開放資料的特性與 品質,包含八大原則、資料集分類、品質;(3)使用(use):衡量開放資料如何與為 何被使用,包含使用者、目的、行動;(4)影響(impact):衡量開放資料所帶來的 效益,包含社會、環境、政治/治理、經濟/商業。分析資料的來源主要分為三種,

分別為全球績效指標(Global Performance Indices, GPIs)、政府資料(government data)和各平台的詮釋資料(portal metadata),研究方法為次級資料與內容分析法。

ODI 提出該評比計畫,並無實際進行各國之評比,其主要目的是希望建構一 個自動化的評比架構,去協助各國政府或非營利組織,去檢視各國在資料開放政 策的執行狀況,去瞭解資料開放政策在各面向上的樣態,並針對執行問題進行改 善,提高資料開放政策的執行,與釋出資料的品質,加強所可以帶來的效益,該 評比計畫希望可以在未來提供更大規模、常態性及低成本的評比制度。該評比計 畫最後也針對現有的資料開放評比機制提出建議:認為各國政府或是國際組織,

應建立或引進自動化的開放資料品質評比機制,讓資料釋出者或資料使用者,可 以輕易去檢視資料的品質,以利提出改善,或可多加利用現有的評比工具,並納 入自動化的評比機制(ODI, 2015)。

2.3.4 開放知識基金會-The Global Open Data Index

開放知識基金會(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 OKFN)於 2004 年在英國劍橋 所創立,為長期致力於數位發展與開放資訊/資料的非營利組織,該組織發展至 今,在全球30 多個地區皆有分會,並且近年來更著重在各國開放資料政策的發 展,與當地的政府機關或社群在資料開放上進行合作,或發展相關推動計畫,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也透過相關研究,提出研究成果,促進資料開放的推廣與教育。其主要目標是希 望促進公民在資訊的可近性,以及提升其應用資訊的能力,進而促使生活品質及

也透過相關研究,提出研究成果,促進資料開放的推廣與教育。其主要目標是希 望促進公民在資訊的可近性,以及提升其應用資訊的能力,進而促使生活品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