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機動車輛使用與能源消耗關聯模式

第三章 文獻彙析

3.3 機動車輛使用與能源消耗關聯模式

依環保署研訂各縣市空氣品質改善/維護計畫中,對於小客車、小貨 車、機車有進行油耗估計,其估計方式為:

單一車種在某旅行速率之油耗=此車種之平均油耗(FE)*油耗速率修正係數 (CS)

表 3.2 所示為不同旅行速率下之油耗速率修正係數。本表之使用方式 為:假如時速在 30 哩/小時以下,則應有停等的情況,因此採用循環式方 式估計,在 30 哩/小時以上則以穩定方式估計。本方式是採用美國環保署 針對空氣污染排放係數估計之一系列作業方式(US EPA, 1985)中所規定,

實用性很高。以下說明上式平均油耗及油耗速率修正係數如何由國內之各 項研究中獲得。

表3.2 油耗速率修正係數表 車速

公里/小時 哩/小時 CS(循環式駕駛型態) CS(穩定式駕駛型態)

8.1 5 0.323 0.467

16.1 10 0.553 0.709

24.1 15 0.692 0.997

32.2 20 0.790 1.15

40.2 25 0.885 1.25

48.3 30 0.963 1.29

52.6 32.7 1.00 1.30

56.3 35 1.02 1.30

64.4 40 1.05 1.29

72.4 45 1.07 1.26

80.5 50 1.08 1.21

88.5 55 1.06 1.16

96.5 60 1.02 1.10

資料來源:環保署,空氣品質改善/維護計畫(第二期),82 年。

(US EPA, Compilation of Air Pollutant Emission Factors,Vol II: Mobile Sources, AP-42, 1985.)

韓復華及張靖(民 78)以台北市為例,利用車輛實際進行路測,以研究 小客車市區行車的耗油模式。其中共計採用十六種國產小客車來進行路測 並得到各小客車之耗油模式。該研究之模式通式如式(7)所示:

φ=a+bT+cΔN

(7) 其中,φ:單位距離之行車耗油量(c.c./km)

T:單位距離之行駛時間(sec/km)

ΔN=S-A,表示該單位距離內實際全停次數 S 與對應該行車速率內的 平均全停次數A 的差值

a、b 及 c:迴歸參數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大客車市區行車耗油模式建立之研究」(民 77)中 對市區公車進行實地檢測其耗油量並紀錄行車型態,藉以建立耗油量與單 位距離旅行時間之關係,此關係仍參考 Marshall 等人(1979)之研究,可以 式(8)表示:

φ=140.77194+0.72939T (R2=0.4396) (8) 其中,φ:單位距離之行車耗油量(毫升/公里)

T:單位距離之行駛時間(秒/公里)

「我國都市地區運輸系統管理策略對於能源消耗與環境(空氣)污染之 影響研究」,民國85 年,將大客車、小客車與機車三車種經由本土化之研 究、行車成本的調查資料、油耗速率修正係數之整理等過程,如此將方便 應用。最後,再將三車種之平均旅行率為20kph 時之平均燃油效率列於表 3.3 所示。

表3.3 機動車輛燃油效率轉換表

單位:公里/公升 平均燃油效率

車種

台北市區內平均旅行速率 之燃油效率

轉換為20kph 之燃油效率

機車* 30.3p 31.2

小客車* 10.0p 10.3

營業大客車** 2.21s 2.99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註:* 使用汽油,**使用柴油,p 平均旅行速率為 19 公里/小時,s 平均旅行速 率為11.6 公里/小時。

國內有關機動車輛油耗之研究,依次說明如下:趙捷謙及邱盛生(民 66)以省道台一線為例,研究在水平路面下各種不同速率及加減速對燃油消 耗之影響,研究結果各車種之油耗與速率為二次方程式之關係。曾國雄、

盧啟文(民 76)採用 ECE-15 之行車型態測試機車及小客車之能源(燃油)效 率,發現隨車齡或行駛里程之增加,油耗有隨之增加之趨勢;冷起動較熱 起動耗油,以都市地區之旅次大部分為 10 公里以下之的中短程旅次,屬 冷起動居多;車輛經調整後有較為省油之趨勢。韓復華等(民 77)以台北市 為例,針對小客車進行使用冷氣及冷車啟動對行車耗油量影響之研究,其 結果顯示使用冷氣比不使用冷氣增加18%之耗油量,冷車啟動三公里內的 平均公里耗油超過熱車的每公里平均耗油量約22%。韓復華等(民 77)以台 北市為例,實地建立大客車之耗油模式,其與單位距離之行駛時間呈線性 關係。韓復華、張靖(民 78)以國產小汽車為例,進行台北市區之行車型態 之研究,分析各廠牌汽車之耗油模式,其研究結果顯示車輛之耗油模式與 單位距離的平均行車時間與停等次數有關。白仁德(民國 78 年)以行駛速率 為解釋變數建立小客車與機車之油耗模式,配適八種函數型態,並選取最 佳統計模型。

張新立(民 79)以抽樣訪問調查方式,進行小客車燃油效率與影響因素 之分析,結果顯示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影響因素為汽缸排氣量與是否使用冷 氣。張有恆、廖堅志、李秉壬(民 79)則以四個都會區為例,進行小客車行 車型態與耗能關係之研究,其中以四種國際間常採用之標準行車型態來比 對國內都會區之行車型態,發現在小客車油耗方面,當時國內之行車型態

與ECE-15 較為接近。

張有恆、施宗佑(民 80)對不同道路系統之小客車進行行車耗油模式之 建立,認為市區道路系統之車輛耗油與單位距離之行車時間可以建立相當 好之關係;省公路部分則以旅行速率之二次方程式有比較高之解釋能力;

高速公路因平均速率差不多,不易找出適當之耗油模式。

環保署(民 80)委託工研院機械所進行使用中車輛之耗能測試,測試之 行車型態包括 ECE-15 市區型態、10-100kph 定速型態、FTP-75 型態。在 汽車定速之測試中,於車速在40kph 時燃油效率最高,汽車之燃油效率隨 年份之增加而降低、隨行駛里程數之增加而降低、隨排氣量之增加而降 低。如果車輛能夠定期保養,則耗油量可以減少 7%,乘坐人數之增加則 影響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