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機動車輛持有與使用總體模式

第三章 文獻彙析

3.1 機動車輛持有與使用總體模式

國內外有關機動車輛持有與使用之相關模式,大致可分為總體模式

(以國家或區域為樣本)及個體模式(以家戶或個人為樣本)兩大類。一 般而言,總體模式較適合用於整體總量及長期趨勢之預測,以及跨國之比 較分析,但無法反映個別家戶或個人之行為變化。個體模式則較適合用於 家戶或個人行為變化與偏好之預測,但較難進行國家整體總量變化之長期 趨勢預測,也較難進行跨國比較(除非也調查其他國家用路人之行為與偏 好)。兩者互有優缺點,恰為互補。國內外有關此兩類之汽機車持有與使 用模式之相關研究,分述如下:

交通部統計處(民84)曾以計畫經濟方法及數學規劃模式建立臺灣地 區小客車成長預測模式。其中,以計量經濟方法構建之模式又分為無條件 限制下之預測模式(聯立迴歸模式)及有條件限制之推估模式(包括小客 車持有率之飽和率限制、道路服務水準類比推估法、道路服務水準等級推 估法、停車空間容量限制及空氣污染管制限制等)。另以數學規劃模式考 量空氣污染管制、停車空間、各種運具之供給與需求、各種運具基本服務 水準及各種運具數量組成比率等限制條件下,求解使小客車、機車及大眾 運輸持有及使用成本最低之小客車持有數量。當然,此一模式僅提供我國 小客車持有率最適水準之設定,作為研擬管制策略之參考,無法據以預測。

藍武王和邱裕鈞(民 84、民 85)蒐集瑞士、日本、美國、法國…等 29 個國家之小客車持有與使用資料,先利用逐步迴歸分析,選擇重要解釋 變數及構建模式如下:

Y=176.942 + 0.143 A + 10.387 GNP – 3.4931 PR (3.517) (2.447) (4.902) (-3.760) R-square = 0.722

其中,Y 為小客車持有率(輛/千人)。A 為全國面積(萬平方公里)。

GNP 為平均國民所得(千美元/人)。PR 為公共運輸比例(%)。顯示,各 國小客車持有率與國家面積及國民所得成正比,但與公共運輸比例成反

比。進而將這些國家,依據面積、人口密度、平均國民所得、家戶人口數 以及公路密度等變數,分成四群。再進一步利用判別分析(discrimination analysis)建立判別函數,用以判斷我國之歸屬群組。

此外,藍武王和邱裕鈞(民 84,民 85)及藍武王(民 85)進一步利 用羅吉斯迴歸模式(Logistic regression)建構我國小客車持有率之成長趨 勢。惟因羅吉斯迴歸模式,必須先設定小客車持有之飽和率,方能加以校 估。因此,該研究依據各國小客車持有率之分佈情形,訂出高飽和率值(每 千人 520 輛,如義大利、德國、瑞士等國家)、中飽和率值(每千人 450 輛,如法國、奧地利、比利時等國家),以及低飽和率(每千人 380 輛,

如英國、西班牙、日本等國),校估結果如表3.1 所示。該研究指出我國小 客車持有率將於平均國民所得達 3 萬美元時達到飽和值,但屆時將達到 高、中或低飽和率,則需視我國公共運輸發展狀況及政府實施之相關管理 策略而定。目前,我國平均國民所得約為1 萬 6 千美元,雖離 3 萬美元仍 有相當差距,但目前每千人小客車持有數量已達285 輛,未來勢必隨著國 民所得提昇而持續成長。如欲維持我國小客車持有率維持在低飽和率水 準,實有必要針對國人機動車輛持有行為,研議更有效之管理策略,以達 永續運輸之目標。

表3.1 我國小客車成長之長期預測模式(藍武王和邱裕鈞,民 85)

變數名稱 情境一:

高飽和率

情境二:

中飽和率

情境三:

低飽和率 常數項 3.181

(63.054) 3.051

(59.471) 2.905 (54.680) 平均國民所得 -22.389

(-31.753)

-23.119 (-32.249)

-24.216 (-32.619)

R-square 0.9921 0.9924 0.9926

藍武王(民 85)也蒐集 31 個國家之小客車使用程度及其相關重要影 響變數(例如,都市社經變數、車輛使用變數、公車運輸變數,以及軌道 運輸變數等四類計 13 項),利用聯立迴歸模式(線型及雙對數型),建立 其關聯模式,並依其校估結果,研提有效之小客車使用管理策略。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民91)針對運輸部門能源需求之預測,建構持有 率模式之建立與預測。研究指出自用車輛之持有率多寡係反映國民生活水 準高低的指標之一,亦即每人國民所得逐年提高,自用車輛之持有率可能 隨之成長,最後將趨於飽和極限。因此,該研究採每人國民所得作為說明 變數,以進行自用車輛之持有率預測分析。其中預測模型將以修正指數曲 線之迴歸分析模式為主,模式建立如下:

1.機車

ln(747-YVRit)=6.36-3.65×10-6(APIt) (1) YVRit=747-576(0.999996353)APIt (2) 2.自用小客車

ln(450-YVRit)=6.29-2.6×10-6(APIt) (3) YVRit=450-541(0.999997309)APIt (4) 3.營業小客車

ln(7-YVRit)=0.542573-5.164110×10-6(APIt) (5) YVRit=7-1.72(0.999994836)APIt (6) 其中,YVRi,t:第i 型車第 t 年之車輛持有率(輛/千人),15 歲以上 之人口指標。APIt:第t 年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 GNP。APt:第t 年國民 生產毛額。其中,747、450 及 7 分別為機車、自用小客車,以及營業小客 車之飽和率設定值。

Hunt and Brownlee (2005)在加拿大 Edmonton 的運輸系統規劃和分析 時建立汽車持有預測模式,旨在分析各分區內 16 歲以上居民的車輛平均 持有數。分別以線性、指數、羅吉特三種模式校估744 個分區之模式參數。

此模式使用變數包含:分區內每個家戶居民平均每年稅前所得、分區內就 學居民人數、分區內 65 歲以上居民人數、分區內在工作時需要使用自用 車輛從事工作的居民人數、是否只能以汽車方便從家到其他地點、是否只 能以大眾運輸系統從家到其他地點、是否只能以步行從家到其他地點、有 無大眾運輸等。校估結果中以羅吉特模式偏差較小、P 值較小,因此羅吉 特模式為最佳解釋模式。

Whelan (2007)以離散選擇模式預測 2031 年英國家戶車輛持有選擇行 為,以市場飽和、駕照持有、家戶所得和結構、家戶就業、持有公司車、

購買和使用車輛成本構建家戶選擇模式。預測家戶持有 0、1、2、3 或 3 台以上之車輛,再以 2001 年的普查資料校估模式。模式使用變數包含:

家戶所得、家戶結構、持有成本、需要/可及性、家戶是否擁有公司車、時 間趨勢/駕照持有。作者先以二元羅吉特建構車輛持有模式,首先估計家戶 選擇1 台車輛的機率,再估計家戶持有 1 台或 1 台以上車輛時,選擇擁有 2 台或 2 台以上車輛之機率,最後估計家戶擁有 2 台或 2 台以上車輛時,

選擇擁有3 台或 3 台以上車輛之機率。再以樣本窮舉法建立預測全國 1,203 個分區的車輛持有模式。

Peter et al.(2001)則分別比較五個共整合方法校估車輛持有與使用和變 數間的共整合關係,分別是利用 Engle-Granger 兩階段法、Phillips-Hansen 兩階段法、Wickens-Breusch 一階段法、自我迴歸分配落後模式、和 Johansen 最大概似法。以此5 個方法校估車輛持有與使用的錯誤修正模式,並比較 短期與長期車輛持有與使用之需求彈性。以1953 年到 1996 年的資料校估 模式之參數。其中,動態最小平方法校估之結果顯示家戶可支配所得、公 車 費 率 指 數 、 駕 駛 成 本 指 數 較 具 顯 著 性 。 另 以 單 根 檢 定 、F 檢定、

Wu-Hausman 外生性檢定和聯合最大概似外生性檢定,檢驗該模式和英國 國家道路交通預測所發展的模式,用於預測 2031 年車輛持有與使用之結 果差異。作者使用變數除了家戶可支配所得、公車費率指數、駕駛成本指 數外,還包括交通擁擠指數。最後再以1954 年到 1990 年的歷史資料,預 測2031 年的車輛持有與使用。並以平均絕對預測誤差、平方和預測誤差、

均方根預測誤差、Chow predictive failure test 評估此五種方法之優劣。結果 顯示Engle-Granger 兩階段法和自我迴歸分配落後模式預測結果最佳。此外 本研究也針對公車費率指數作敏感度分析,結果發現政府政策對車輛持有 與使用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車輛使用的影響較大。

Kemal et al. (2006)認為車輛持有主要受到經濟、社會與人口統計因子 影響,因此車輛持有應該屬於多元變數模式。為了解釋這些變數在車輛持 有上的影響,作者使用模糊多元迴歸模式來作預測,以1970 年到 2000 年 的資料校估模式。此外,使用模糊多元迴歸模式作預測可以克服因為時間 趨勢而造成獨立變數之間的共線性關係。模糊多元迴歸式提供的結果不只 是一個明確值,還包含一個上下範圍值。作者使用變數包含:平均家戶規 模、都市人口、每人國民生產毛額、道路總長度。作者先利用皮爾森相關 系數分析剔除不合理的參數,再以線性、指數、冪次、對數、二項式分別 計算各參數的相關係數,找出最合適的二項式建立模糊迴歸式。以逐步迴 歸方式加入自變數,在最小化組內變異下建構模式。此外,利用逐步模糊 迴歸技巧,可以看出逐次加入自變數的上下界有逐漸逼近觀測值的現象。

Prevedouros and Am (1998)針對亞洲國家建立車輛持有模式。作者將亞 洲國家分為已發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以中國、印尼、馬來西 亞為例;已發展國家以香港、日本、新加坡和南韓為例。同時和西方已發 展國家(加拿大、荷蘭、英國和美國)作比較,比較已發展國家和發展中 國家所建構的車輛持有模式之差異。作者認為以往所發展的車輛持有模式 大多針對已發展國家或非亞洲國家,適合發展中國家和亞洲國家的模式十 分缺乏。使用變數包含:消費物價指數百分比、國民生產毛額、失業率、

鐵路延人英哩、公路哩程數、公路哩程數等,並利用1963 年到 1990 年資 料校估模式,預測 2005 年之車輛持有量。其中,作者認為車輛持有模式

具有時間相關,因此以時間序列迴歸模式建立模型,並應用 SPSS 軟體中 的自我迴歸模式作參數的校估。最後提出幾點重要結論:所有國家之小汽 車持有數量均呈成長趨勢、GDP 為重要之變數、沒有政策干擾的國家較容 易預測小汽車的持有與使用、預測模式主要受到經濟和交通政策影響,以

具有時間相關,因此以時間序列迴歸模式建立模型,並應用 SPSS 軟體中 的自我迴歸模式作參數的校估。最後提出幾點重要結論:所有國家之小汽 車持有數量均呈成長趨勢、GDP 為重要之變數、沒有政策干擾的國家較容 易預測小汽車的持有與使用、預測模式主要受到經濟和交通政策影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