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5 研究內容

1.研究目的與範圍之界定。

2.文獻回顧:本計畫將回顧有關汽機車交易、持有、車型/車齡選擇,以及

3 3

使用之個體模式,以及持有與使用之總體模式之相關研究。其次,將回 顧有關汽機車使用與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之關聯模式之相關研究。此外,

國內外有關汽機車持有與使用之相關管理策略,也會加以一併彙整,俾 供模式構建、問卷設計,以及管理策略研提之參考。

3.資料蒐集與分析:本計畫主要研究資料來自 4 大部份,第 1 部份為車輛 攔定檢資料庫(空氣污染排放)、第2 部份為大規模家戶及個人調查之個 體選擇資料,該資料以重覆調查技術(repeated survey),每一家戶及個 人將於總計3 年之研究期間內,共接受 3 次調查,以追蹤其汽機車持有 與使用行為之變化。第 3 部份為政府(尤其是交通部)有關之公務統計 報告,第 4 部份為各國有關小客車持有與使用之相關資料。其中,第 1 部份係用來建構污染排放關聯模式之用。第 2 部份則用以作為汽機車持 有與使用模式建構之用。第 3 及第 4 部份資料係供建構及驗證總體模式 之用。

4.重要影響變數確認:透過車輛監理、攔檢、定檢及新車審驗之資料庫串 聯,分析車輛使用相關屬性(含不同車種、車齡、車型、行駛里程、行 駛道路環境、區域、使用者等因素),利用資料探勘(data mining)技術 找出影響能耗與排污之重要影響因子,以供模式變數選擇與分類之參酌。

5.個體汽機車交易、持有、車型/車齡選擇,以及使用之模式研提:參考國 內外提出之相關模式及確認之重要影響變數,提出模式架構與函數型式。

6.車輛使用與能源消耗之關聯模式:利用迴歸分析方法,建立車輛使用與 能源消耗之關聯模式。

7.車輛使用與污染排放之關聯模式:利用迴歸分析方法,建立車輛使用與 污染排放之關聯模式。

8.問卷內容設計:家戶車輛持有與使用模式的建立,需要設計問卷蒐集相 關的變數。問卷內容大致包括下列3 大部份資料:

(1)第 1 部分:家戶基本資料

家戶基本資料包含家戶總人口數、家戶工作人數、家戶組成(幼童及 老人年齡及人數)、家戶持有駕照數、戶長職業與教育程度、家戶年所得、

住宅區位等。

(2)第 2 部分:家戶車輛持有與使用現況資料

家戶汽機車總數、過去 1 年內家戶汽機車交易情形(含購買新車、報 廢、汰換等)、每輛車基本資料(含廠牌、車款、馬力、排氣量、購買價 格、出廠年份、購買日期、新車或中古車等;如果有報廢或汰換車輛,

也要填寫車輛基本資料)、每輛車變動成本(含燃油成本、維修成本、停

車費、通行費、保險費、牌照稅、汽燃費)、每輛車主要駕駛資料(含職 業、性別、年齡、駕駛年資、教育程度、月所得)、每輛車使用情況(過 去1 年行駛里程、主要用途)。

(3)第 3 部分:家戶車輛持有與使用敘述性偏好資料

敘述性偏好問項依據減少油耗及空污的相關策略而設計。例如分析 民眾對環保車輛(如電動汽車)的偏好,可選方案包含傳統汽柴油與瓦斯 車、以及新方案電動車。每個方案搭配許多車輛相關屬性,例如車輛價 格、燃料成本、維修成本、車輛性能、排氣量、稅費等。由於車輛屬性 相當多,會產生許多組合情境,因此將採用直交設計(orthogonal design) 縮減情境,再提供給受訪者填答。

9.調查計畫研提:本研究擬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依各縣市及行政區按人 口數為比率抽樣家戶。由於調查規模相當龐大且問卷題數多,不適宜採 用面訪及電話方式,因此本研究採用郵寄調查,並以回贈紀念品方式,

提高問卷回收率。為能使抽樣具代表性,且有足夠的樣本來建構家戶持 有與使用模式,第一年預計採大規模調查,抽樣20,000 家戶。第 2 及第 3 年視第 1 年問卷回收狀況與模式校估結果,微幅調整後,持續調查以 獲得家戶panel 資料,以分析家戶車輛動態持有與使用。

10.小規模資料測試與驗證:本計畫先以台北市家戶調查結果為例,進行個 體模式之校估與分析,以了解本模式之適用性,以供模式架構、問卷內 容,以及調查計畫調整之參考。

11.第 1 年期研究成果之撰寫與研提。

1.5.2

2

年期

1.第 2 年期研究範圍之界定。

2.持續進行文獻回顧與分析,重點將在汽機車持有與使用總體模式之相關 文獻彙析。

3.個體汽機車交易、持有、車型/車齡選擇,以及使用之模式校估:以第 1 波家戶問卷調查資料,分別建構與驗證個體模式。

4.問卷設計與調查方式之微調:依據第 1 波調查經驗及模式校估結果,微 幅調整問卷內容與調查方式。

5.進行第 2 波家戶問卷調查:以第 1 波抽調家戶為對象,重覆進行問卷調 查,以追蹤1 年來之行為變化。

6.持續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以第 1 年期之第 4 部份(為政府公務統計報 告)及第5 部份(國際有關小客車持有與使用之相關資料)為主。

7.總體模式重要影響變數確認:透過車輛監理、攔檢、定檢及新車審驗之 資料庫串聯,分析車輛使用相關屬性(含不同車種、車齡、車型、行駛 里程、行駛道路環境、區域、使用者等因素),利用資料探勘(data mining)

技術找出影響能耗與排污之重要影響因子,以供模式變數選擇與分類之 參酌,並配合個體模式之設計,加以調整,俾利2 類模式之整合。

8.總體汽機車持有與使用模式之研提:參考國內外提出之相關模式及確認 之重要影響變數,提出模式架構與函數型式。

9.總體汽機車持有飽和率之研訂:透過各國相關資料之彙析與比較,透過 群落分析技術,研訂我國不同情境下之汽機車飽和率設定值。

10.總體汽機車持有與使用模式之校估(全國層級):利用聯立羅吉斯迴歸 方法校估及驗證我國汽機車持有與使用模式。

11.總體汽機車持有與使用模式之校估(區域層級):利用聯立羅吉斯迴歸 方法分別校估及驗證我國21 縣市之汽機車持有與使用模式。

12.整合個體與總體模式,推估全國及區域能源消耗與污染排放總量。

13.模式資料庫撰寫。

14.第 2 年期研究成果之撰寫與研提。

1.5.3

3

年期

1.第 3 年期研究範圍之界定。

2.持續進行文獻回顧與分析,重點將在汽機車持有與使用之動態模式之相 關文獻彙析。

3.問卷設計與調查方式之微調:依據第 1 及第 2 波調查經驗及模式校估結 果,微幅調整問卷內容與調查方式。

4.進行第 3 波家戶問卷調查:以第 1 及第 2 波抽調家戶為對象,重覆進行 問卷調查,以追蹤2 年來之行為變化。

5.個體汽機車交易、持有、車型/車齡選擇,以及使用之模式校估:以第 1、

第2 及第 3 波家戶問卷調查資料,建構與驗證個體動態模式。

6.汽機車持有與使用管理策略研擬:參考相關文獻及我國特性,研擬汽機

車持有與使用管理策略。

7.汽機車持有與使用管理策略評估:利用所建模式推估不同管理策略下,

全國及區域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之總量變化,再以成本效益方法評估各 該策略之成效。

8.雙層數學規劃模式建立:為整合所有子模式,並達到最佳化汽機車持有 與使用管理策略功能,建構雙層數學規劃模式。

7.模式求解與分析:建立模式求解演算法,並加以驗證及分析。

8.決策支援系統建構:參酌各資料庫特性(車輛監理、攔檢、定檢及新車 審驗之資料庫)以及第 2 年期所建之模式資料庫,建立一套決策支援系 統,以利決策者分析與操作。

9.管理策略之推動方式與相關法規研修之研擬:參考各管理策略之成效評 估結果,及最佳化求解結果,研提管理策略之具體推動方式與相關法規 研修建議。

10.第 3 年期研究成果之撰寫與研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