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正向心理學與吸引力法則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三節來進行資料歸納與討論,第一節為正向心理學與吸引力法則;第二 節為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第三節為正向心理學、吸引力法則與自我概念之關聯,並 以此三節作為本研究的基礎並成為發展團體輔導方案與資料分析的參考。

第一節 正向心理學與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在國內外僅是一個名詞概念,它代表著個人的種種遭遇皆是起因於自 身的想法及感受,這樣的想法及感受頻率會發散到宇宙中,而宇宙接受到你的反應後 即給予你相映稱的人事物,此便是心想事成的緣由。這樣看似玄妙的說法其實並無直 接理論可依據,但追究其精神與內涵,發現與正向心理學有極大部分的關聯,故此節 先從正向心理學的理論背景談起,進而延伸到吸引力法則的說明與相關應用,說明如 下:

壹、正向心理學的起源

正向心理學就是闡明個體所擁有的優勢與優點,並加以運用使其生活更美滿健康 的科學應用方式(劉念肯,2011)。

過去的心理學界著重在探討使人們致病的原因,再從病因去研究治癒的方式,這 樣從人類缺陷處著手的風氣,在 1980 年代日漸被質疑,許多學者提出質問,為何不 從如何讓生活更好的目標開始?如果從個體的長處去尋求讓生活更好的可能是否會 讓治療進展得更順遂些?因此在 1998 年初,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Martin E.P.

Seligman 接任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1ogy Association )的主席後,選擇「正向 心理學」領域為該年的主題,並在於西元 2000 年與 Csikszetmihalyi 在《American Psychologist》期刊正式提出正向心理學的相關概念(吳佩珊,2008;陳玫菁,2007)。

10

Seligman 於 2002 年所提出的正向心理學範疇,包含了正向情緒、正向特質以及 正向的組織(洪蘭譯,2003),以下就這三個範疇做概要說明:

一、正向情緒

正向情緒可依照時間序列而又細分為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正向情緒。過去的正 向情緒包含滿意、滿足、感恩、寬恕與遺忘,可透過情緒上的調整而對過去已發生 過的經歷有個正向的觀感或不再感到遺憾悔恨;現在的正向情緒包含了愉悅、心 流,屬於個體主觀的意識,可透過建立正向的價值觀達成;未來的正向情緒則包含 信心、希望、樂觀與信任,可以透過辨識與駁斥非理性想法得到。(吳佩珊,2008;

侯亭妤,2006)。

二、正向特質

正向特質部份,包含美德與長處兩種,美德含括智慧、知識、勇氣、人道與 愛、修養及心靈的超越一共六項;長處則涵括好奇心、喜好學習、開放心、原創 力、社會智慧、觀點見解、勇敢、毅力、正直、仁慈、愛與被愛、公民精神、公平 與公正、領導能力、自我調節、謹慎、謙虛、對美和卓越的欣賞、感恩、希望及樂 觀、心靈、寬恕與慈悲、幽默及熱忱一共二十四種(Peterson & Seligman,2004)。

三、正向組織

正向組織指的是某個環境,它具有引發個體正向情緒或培養正向特質的條件,

它有可能是大至氛圍、文化,小至教室、家庭等,因此一個正向組織對於正向情緒 與正向特質是相當有益的(吳佩珊,2008)。

根據以上三個正向心理學的範疇,得知正向情緒可經由正向特質被時常喚起,

而正向組織則有益於正向特質的培養,特質是由環境所養成的,故個體時常處於一 種情緒中,這樣的情緒便可被視為特質的一部分,因此以圖 2-1 來呈現其意義(侯亭 妤,2006)。本研究是透過提供正向組織,培養學生能習慣性地看見自身的正向特 質,進而能在生活中能時常保有正向情緒。

11

圖 2-1 正向心理學的三大範疇 資料來源:侯亭妤(2006)

貳、正向心理學的內涵

正向心理學雖然在西元 2000 年才被 Seligman 和 Csikszetmihalyi 在《American Psychologist》期刊正式提出,但將重心放在找出人類能活得更好更健康的研究風潮,

其實在 1980 年代就開始了,有許多學者對於正向心理議題做不同角度的探討,包含 樂觀、復原力、幸福感、快樂等研究(Snyder,2000),因此正向心理學的內涵極廣極大!

本研究針對能與吸引力法則核心精神相映襯的正向心理學理論,依序呈現以下內 涵:樂觀與悲觀的定義、希望理論、正念、優勢諮商取向與比馬龍效應,作為發展團 體輔導方案的基礎。

一、樂觀與悲觀的定義

樂觀與悲觀是兩種不同的人格特質,國內外不同學者對其所下的定義不盡相同 但大多相似。張春興(1989)認為樂觀與悲觀都屬於人生的態度,也是種較為穩定持 久的人格特質,較樂觀者對未來會抱持美好的期許,而較悲觀者則在看待未來上會 從負向的角度出發。Scheier 與 Carver(1985)認為樂觀者相信好事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而悲觀者則認為壞事總會有他的份。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樂觀與悲觀的定義分為兩

12

大面向,一類為從預期的結果來看,即在事情未發生前,對於未來有著正向期許者 屬於樂觀,而對未來有著負向看待的便是悲觀的。另一類為從歸因的角度來看,對 於已發生的正負向事情,個體所採用的解釋風格或型態(常雅珍,2004)。

解釋風格與型態(Seligman,1995)指的是個體對於發生在身上的負向事件採取的解 釋方式,而解釋的方式會從三大面向來看:永久性、普遍性與個別性。永久性是指 負向事件的發生是不是穩定的,樂觀的人傾向把負向事件看成是暫時的、非永久性 的,悲觀的人則相反;普遍性指的是負向事件是普遍發生在生活的每個面向或者只 是某個單一方面,即樂觀者會將負向事件看作是一個小環節上遭遇了挫折,但悲觀 者便會將此事件渲染到更多層面,認為自己每件事都不可能做好;個別性是指負向 事件的發生原因是來自於自身或是他人,樂觀者會將責任視為外在人事物,而悲觀 者則會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造成較低自尊的情況。

但樂觀與悲觀不僅是單一向度,即非樂觀即悲觀,近年來出現將樂觀與悲觀視 為雙向度,即不樂觀不等於悲觀,在許多研究中也證實兩者是相關但不相等的人格 特質(丁明潔,2003;吳相儀,2005;陳玫菁,2007)。

在《秘密》與《吸引力法則 : 心想事成的黃金三步驟》中,一再出現的內容就是 每天都發現自己的優點,習慣去發揚看重自身的優勢,然後相信宇宙會將最好的一 切帶給你,相信每個當下與未來都是最好的安排。這樣的思維就類似於從預期的結 果來看的樂觀以及從歸因的結果來看的樂觀,因此吸引力法則的內涵中充滿著樂觀 的特性。藉由本研究,期許每個團體成員都能漸次地培養樂觀的信念與習慣,或是 辨識出悲觀的思維,把生活品質的決定權重新攬回自己身上,進而對自我概念有所 影響。

13

二、希望理論

希望理論屬於正向心理學下的一支,由 C. R. Snyder 歸納統整成為一個較完整的 內涵,它的核心概念有三大面向:目標、方法與意志力。希望理論強調個體會找到對 其有價值的目標,這個目標具有意義與價值,故會激起個體去尋求能達到此目標的方 法,若在嘗試方法的活動內容與成員反應情形中遭遇障礙,個體能運用意志力堅持下 去,最終便能達成目標,因此目標、方法及意志力三者彼此會相互影響,進而形成循 環(唐淑華,2008)。以下說明此三大核心面向(唐淑華,2008;Snyder, 2002):

(一)目標

希望理論假設人類行為都是目標導向的,此意味著若能設定對個體而言有意義 的目標,便能引發其行為,且這個目標是個體可以在付出努力後有機會達成的,如 此對個體而言才能有足夠的意義感。

對於本身希望感較低落或自我概念較消極者,通常會過度壓抑與駁斥自己的想法 與欲望,故在訂定目標階段,可透過活動、與人討論及課程的教學給予其想像力馳騁 的機會,讓個體能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達到的目標為何(McDermott & Snyder, 1999)。

(二)方法

方法部分指的是個體運用來達成目標的策略或方式,而個體能擁有的方法可以 不只一種,當個體擁有高希望感時,會產出較多的方法,而擁有的方法越多,便能 更有效率地達成目標而不被活動內容與成員反應情形中的障礙侷限太久。Snyder (1994)也具體建議在方法的步驟中,可採取以下做法:

1. 將目標切割成當下便具體可行的小目標

2. 多次練習採取不同的方法,並從中找到自己最適用的。

3. 在心中排演在嘗試活動內容與成員反應情形中可能遇到的障礙或挫折,並思索如 何去因應。

14

4. 當使用方法後目標仍未達成時,不責怪自己,而是告訴自己該更換其他方法與策 略了。

5. 當方法用盡而想不到其他替代方法時,記得尋求協助,並與他人建立雙向討論對 話的空間,讓彼此成為各自的資源。

(三)意志力

指個體所擁有的心理動力。在追求目標的活動內容與成員反應情形中,個體擁 有越多的希望感,便能有越高的意志力去支持行動。

曾聽過有句玩笑話說:「當機會來敲門時,你也要得先去開門才行!」,因此儘 管個體擁有再適當的目標與再豐富多元的方法,若沒有意志力去行動,則一切都是 枉然。意志力就是一種動力,一種內在語言,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到!」或「我值 得擁有我想要的一切!」。因此 Snyder (1994)對於提升意志力也提到以下作法:

1. 學習使用正向語言為自己打氣

2. 身處困境時,可以回想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

3. 遇到困境時,可以幽自己一默。

4. 享受追求目標與為了目標努力的活動內容與成員反應情形,而非僅聚焦在最後成 果上。

從希望理論的內涵中,可以發現對於意志力的培養很注重彈性,亦即對於目標 保持彈性,並非得完全達到目標才能給自己讚許,而是能時時看見自身付出的點滴

從希望理論的內涵中,可以發現對於意志力的培養很注重彈性,亦即對於目標 保持彈性,並非得完全達到目標才能給自己讚許,而是能時時看見自身付出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