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溪洲鄉灌溉系統開發利用之歷程與影響

第三章 研究個案之背景回顧

第二節 溪洲鄉灌溉系統開發利用之歷程與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第二節 溪洲鄉灌溉系統開發利用之歷程與影響

水,是水稻之源。臺灣的水稻概採灌水式栽培,從整地、育苗、植株生長、

分化、稻穗形成與抽出、直至穀粒充實等環節的進展,莫不需要充足的水量以順 利進行(楊純明,2010:212、214)。來自溪州鄉的農村作家吳晟,亦曾以「水 稻水稻,無水就無稻,無稻就無糧食。」詩句,點出了溪州鄉所面臨的水稻田缺 水的難題。水田需要有灌溉水源,才得以進行生產,進而展現水田的環境與社會 功能。換言之,沒有水源,水田將無從展現其多功能性。因此,在探討溪州鄉的 水田利用前,應先了解目前溪州鄉灌溉用水之開發利用,以及其所帶來的影響。

本小節探討溪州鄉的灌溉用水,分為地面水與地下水之利用。地面水將以濁 水溪為主,探究其地理位置、開發歷程等,以及興建集集攔河堰以後,對於溪州 鄉的水田利用所造成之影響;至於地下水部分,則探討溪州鄉因超抽所造成的問 題,以及因應之對策。

一、地面水之利用歷程與現況

(一)水系分佈

彰化縣的水資源利用可分為地面水與地下水。地面水部分以濁水溪、烏溪為 主。濁水溪為臺灣最長之河川,流路總長 167 公里,挾帶泥沙特多;而烏溪總長 110 公里,下游流灌海岸平原與台中盆地之部分占總長之三分之一。此二溪因集 水面積廣大,終年皆有豐富水量,惟因山高坡陡,水源涵蓋能力減弱。濁水溪與 大肚溪經灌溉圳路大量引入、利用後,流經下游平原,得以發展農業。故平原內 之水源供給主要來自濁水溪,烏溪次之(岳裕智等,2008:1-2)。本研究個案位 於溪洲鄉,該鄉之地面水利用主要來自濁水溪,係屬濁水溪河系,如圖 6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6 彰化縣水系分佈示意圖

資料來源:彰化農地資源規劃,

http://farm-planning.coa.gov.tw:81/ch/wp-content/uploads/2011Report/ChangHwa-County/02-ch01.pdf 最後瀏覽日期:2014 年 10 月 24 日。

本研究所探討的溪州鄉位於彰化平原上,因有濁水溪的灌溉、天然物質沉積,

加上灌溉設施的興建,讓該地得以成為豐饒的農鄉。本節承接上一節的概述,進 一步深入了解影響溪州鄉水田利用的重要關鍵-濁水溪,探究其發展歷程以及所 帶來之影響。

(二)濁水溪概述

溪河本無特殊屬性,各自東西流。人類以「利用厚生」的思維,改變了河流 原來的面貌並賦予其服務人類的任務。臺灣河川水資源利用之極致,莫過於濁水 溪(張素玢,2011:166)。濁水溪向來被稱為「農業之河」、「母親的河」,其流 域上游為原住民高山農業區,而下游的彰雲平原為臺灣稻米、蔬菜等農產品之重 要產地(吳晟,2002:2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濁水溪發源於合歡山主峰與東峰間,流經南投、彰化、雲林與嘉義等四縣市,

並於彰化縣大城鄉與雲林縣麥寮鄉間入海。此溪全長約 186.6 公里,流域面積約 3,156.9 平方公里(經濟部水利署,2014),為臺灣最長、流域最廣的河流,亦為 地理上最大的南北阻隔。此溪自高山上沖刷下來的沉積土混於溪水之中,因而使 河水呈現混濁色,故得名濁水溪。而經年累月沖積的結果,使得沿岸鄉鎮表土皆 覆蓋一層沉積土,土壤中含有農作物所需之養分、天然元素等,又農民引用濁水 溪灌溉農地,得以生產出優良品質農作物(陳志良,2013:46)。

1、農業利用

濁水溪沖積物的來源為板岩、粘板岩風化物。而因粘板岩地層含有石灰,較 容易風化、溶解,故石灰質是造成溪水混濁的主因。又,溪流中含有大量的懸浮 物質,富含鈣、磷、鎂,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因而民眾稱之為「土膏」,其堆 積生成之土壤為灰黑色,十分肥沃(楊萬全,1989:61)。藉由大、小型水圳之 灌溉,孕育了彰化平原的穀倉。濁水溪於彰化地區的灌溉面績約為 4 萬餘公頃,

流經彰化縣大城鄉、竹塘鄉、溪州鄉、二水鄉、田中鎮等鄉鎮(陳雅青,2008:

44)。然而,濁水溪雖擁有廣大集水區域,卻受限於豐枯水量不均,每年自十月 起至翌年三月間降雨量稀少,以致溪水流量減少。此時適逢第一期稻作插秧期,

各地爭水糾紛時起,若非政府執行分水調節,就無法消弭農業的用水紛爭(張素 玢,2014:)。

2、濁水溪開發重要歷程

(1)1719 年-完成清代首座大型水圳

施世榜自康熙 48 年(1709)開始建造施厝圳(即日後所稱的八堡圳),於半 線地區(今彰化縣)引濁水溪之水築圳,歷經十年完成。八堡圳讓彰化平原的農 墾迅速發展,灌溉區域的土地生產力大增,而此圳也被視為臺灣水田發展的里程 碑(張素玢,2014:186-187)。

(2)明治 44 年(1912)-濁水溪分水協定4

4日治時期,臺灣受日本「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政策的影響,建立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產業 型態;其中,農業政策方面又以濁水溪為界,有所謂「北米、南糖」策略,並據以訂定濁水溪分 水協定;濁水溪以北彰化地區大抵皆為水稻田,而濁水溪以南則為甘蔗等旱作為主之旱田或 3 年 1 作田。日本政府希冀將有限水資源作嚴格之區域性調配,在不破壞環境資源之前提下,將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濁水溪分水協定始於明治 44 年(1912),由莿仔埤圳、鹿場課圳及引西圳成 立。惟當時並未規定分水比率,以致日後引發爭執。後因嘉南大圳的濁幹線興築,

亦取濁水溪水源灌溉,雖訂定分水比率卻難以平息用水爭端。

(3)大正 9 年(1920)-濁水溪堤防築起

由於濁水溪的河道堆積旺盛,河床逐漸淤高,流路時常發生改變。一遇濁水 溪河道變遷,就代表即將發生水患,在日治時期便有濁水溪的水災相關記載。日 本政府因感水患頻仍,擬定了河川的整治計畫(1916 年)5與濁水溪護岸工程(1918 年),並於 1920 年完成了濁水溪堤防。

基此,臺灣光復後,政府為解決雲、彰地區人民生計,鼓勵當地民眾種植水 稻;並於沿海土壤貧瘠地區,建立頗淡水養殖專區。惟在進行這些產業規劃之同 時,並未同時就該地區之水資源分配作重新調整;該地區爰在前述「分水協定」

之架構下,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缺乏水源的產業部門,則被迫抽取地下水以供 發展產業之需(經濟部水利署,2011:2)。

(4)大正 13 年(1934)-大觀(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完工

1920 年代起,日本政府開始建設水力發電事業。濁水溪上游至中下游,分 布著重要的發電廠,其中又以 1934 年完工的大觀發電廠最為重要。濁水溪水系 占當時臺灣發電量的 45%,奠定了臺灣工業發展之基。自此,象徵「農業之河」

的濁水溪,同時也具有「工業之河」的地位(張素玢,2014:22)。

(5)民國 49 年(1960)-濁水溪實施大區輪灌制度

大區輪灌措施始於民國 49 年(1960),為使濁水溪整體用水量公平分予上下 游、維持灌溉秩序及減少水利糾紛,當時八堡一、二圳即推動大區輪灌制度。而 莿仔埤圳則是於民國 74 年(1985)加入大區輪灌範圍(行政院農委會,2012)。

(6)民國 90 年(2001)-集集共同引水工程竣工

民國 90 年(2001),集集共同引水工程竣工,攔截濁水溪水以供應彰化、雲 林地區的農業用水、生活用水及工業用水,為全臺最大的引水、供水系統。其重

業生產利益最大化(經濟部水利署,2011:2)。

5此整治計畫包含了濁水溪、淡水河、烏溪(下游俗稱大肚溪)、宜蘭濁水溪(今蘭陽溪)等九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要任務之一是,不論枯水或豐水期,都要將溪水穩定地輸送至雲林離島工業區。

此一工程,不啻宣告了濁水溪平原的農業優勢時期告一段落,農業與工業生產互 相牴觸,工業搶水,農業護水;自集集引水計畫完成後,農工之戰便不斷地上演

(張素玢,2014:23)。

(三)集集共同引水工程

由於濁水溪水資源豐沛,除了農業與民生用水外,工業的供水需求,也促使 許多工廠設立於濁水溪兩岸。而在 1990 年代以降,臺灣面積最大的雲林離島工 業區的用水需求,便主要仰賴濁水溪提供。以下將介紹集集共同引水工程之緣起、

目的、水源分配情形以及竣工後的影響。

1、工程緣起與目的

農業需要水源的灌溉,作物得以成長、茁壯。惟濁水溪的中、下游並無水庫 設施,上游也僅有供發電用的萬大水庫與武界水庫,並無法調節水源。因此,在 集集以下的農業用水,皆採用分區輪灌的方式提供,較無法確切掌握水源的利用

(洪長源,1998:94)。而濁水溪流域面積跨越了南投、彰化、雲林等三縣,其 灌溉引水設施常因防汛期遭沖毀,旱季時又因水源短少而造成各圳取水困難,故 溪水兩岸常有分水、搶水的爭端。

此外,民國 79 年(1990),台灣塑膠工業公司(簡稱台塑),決定將「中華 民國第六套輕油裂解廠」(簡稱六輕)設於濁水溪溪口南岸的雲林離島工業區。

於考量濁水溪兩岸社經發展需求,並解決濁水溪分水協議之問題,政府遂決定施 行「集集共同引水計畫」,將渠首工程演變為多功能、多目標的大型攔河堰,於 民國 73 年(1984)規劃了「集集共同引水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於民國 82 年 年(1993)開始動工,至民國 90 年(2001)完成集集共同引水攔河堰工程,為 全臺灣最巨型的引水、供水系統(陳雅青,2008:130),工程示意圖如圖 7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7 集集共同引水工程示意圖

圖片來源:集集攔河堰,水庫興建緣起,

http://www.wracb.gov.tw/ct.asp?xItem=4805&CtNode=1302&mp=2,最後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2 日。

由示意圖可得知,集集引水工程的主要工程項目,包含集集攔河堰、南北岸 聯絡渠道,以及林內至麥寮的工業用水專用設施。這些工程統籌調度濁水溪地表 水源,將濁水溪流域的地表水源有效掌握與運用,使水資源運用達最大效益,在 滿足各標的用水需求的情況下,儘量減少地下水使用量(田巧玲,2002:164;

張素玢,2011:182)。而濁水溪南北兩岸各興築一條聯絡渠道之用意,在於改善 過去灌溉系統各自引水的缺點,並將溪水引至各渠圳入口,水源統一由連絡渠道

張素玢,2011:182)。而濁水溪南北兩岸各興築一條聯絡渠道之用意,在於改善 過去灌溉系統各自引水的缺點,並將溪水引至各渠圳入口,水源統一由連絡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