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灌溉用水與水田利用之綜合分析

第四章 慣行與無毒水田利用之多功能性分析

第四節 灌溉用水與水田利用之綜合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灌溉用水與水田利用之綜合分析

溪州鄉的農業開墾歷史長遠。然而,此鄉原為砂礫地,農業生產條件受到限 制。多虧莿仔埤圳的興建,讓濁水溪逐漸沉澱在土壤中,改善了地力條件,使得 溪州鄉土地逐漸豐饒,成為種植稻米與其他農作物的農鄉。因此,莿仔埤圳實為 溪州鄉最重要的水利設施,也是讓溪州鄉成為富饒米倉的關鍵。本研究主要探討 溪州鄉的水田利用,首先必須瞭解灌溉用水之概況。民國 80 年(1991),六輕進 駐麥寮工業區。為了供應六輕的工業用水,興建集集引水工程,造成莿仔埤圳水 水量減少,缺水的情形在冬季更為嚴重。因此,農民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只能開 鑿地下水井紓解用水之急。只是,受訪者農民認為開鑿水井所費不貲,若設備遭 竊,損失將更加慘重。受訪農民並同時強調,抽取地下水最多的並非農業的淺水 井,而是工業用的深水井,但農民卻要背負著輿論之責任,感到十分無奈。

誠如前述,莿仔埤圳是非常重要的灌溉設施。但於民國 100 年(2011),在 環評爭議未決、廠商進駐意願尚不明顯之際,彰化農田水利會預以每噸 3.3 元的 水價,將莿仔埤圳每日 6.65 萬噸的農業用水,售予中科四期作為中期計畫用水。

在爭議不斷的情況下,取水工程卻仍執意施做。因而溪州鄉農民堅決反對取水工 程,並且成立反中科搶水自救會,並與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臺灣農村陣線等 組織,一同發起「反中科搶水」的護水行動。經過一年餘的努力,期間不斷抗爭、

走上街頭與靜坐,喚醒了社會對於此事件的關注,也成功守護了溪州鄉的灌溉水 源。而在護水行動後,為了更妥善運用珍貴、肥沃的圳水,並推展水資源、農業 利用的永續性與復育動植物棲地,溪州鄉公所和溪州鄉農民共同發起水田濕地計 畫,以農藥、化學肥料的方式栽培水稻。這個改變的開端,在於守護圳水的行動。

護水行動以後,溪州鄉的意識逐漸提高,而農民從當時所建立的革命情感,也得 以延續至今,一同為溪州鄉的水源與土地繼續守護。

因此,為了評估慣行與無毒水田利用的永續性,本研究針對此兩種水田利用 方式,深入分析並比較其多功能性的差異。首先探討了慣行與無毒水田此兩種利 用方式,人跟自然界的關係為何。本研究分析發現,在慣行時期,農民為了生存 而利用土地進行生產,並施灑農藥與化學資材以增加產量。此種強調生產效率的 耕作模式,人的目的便是不斷開發並最大化利用土地,對土地予取予求。因此,

此時的人跟土地關係較為疏離。此外,化學資材的過度使用,將導致地力降低,

且農藥的殘毒將導致土壤硬化、缺乏有機質等問題,傷害土地、生產者與食用者 的健康。反觀水田濕地的無毒栽培方式,拒絕所有農藥與除草劑等化學資材。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食品安全把關。故本研究認為,兩種水田利用在社會文化中的差異較小。

綜合本章節的分析,本研究認為,無論是慣行或是無毒水田利用,都具備多 功能的面向,惟無毒水田所展多功能性較符合永續發展之理念。因此,下一章節 將以 Jordan & Warner(2010:60)所提出的多功能性發展模式,將分析溪州鄉無 毒水田利用的施行現況,探討其所面臨的困境與解決之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