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定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定義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時間範圍係以民國 80 年(1991)的集集引水工程為起始,延續至民 國 101 年(2012)中科搶水事件,到民國 103 年(2014)所施行的水田濕地計畫,

整個脈絡下的水田利用之歷程,得以瞭解水田的多功能性發展與內涵。

二、名詞定義

(一)水田、水稻田

水田為臺灣面積最大的水域生態環境,包含了水稻田、蓮花田、茭白筍田、

菱角田與芋頭田等(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2014)。其中,水稻田係指能蓄水,

經常可以栽培水稻之耕地。並分兩種作田(張家淵,2002:7):

1. 兩期作田:灌溉設備完全,一年間可在同一田地上完成栽培第一期作及 第二期作水稻者,但因某種關係僅栽培水稻一次者仍包括在內。

2. 單期作田:指因地勢、氣候、灌溉等關係,一年間在同一田地上,僅可 栽培水稻一次者,其第一期作係僅栽培第一期作水稻,第二期作係僅栽培第二期 作水稻者。

本研究之探討主體為溪州鄉之水稻田,於文中使用之「水田」一詞等同於「水 稻田」之意。

(二)永續農業

1987 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簡稱 WCED),提出「永續發展」的理念,並將之定義為:「能 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此一定義乃以資 源為導向,著重於公平性、永續性及共同性的內涵。而農業於各國的經濟發展中,

其角色定位緊扣著最根本的環節-人類生存,是以農業除為人類生存發展歷程不 可或缺的要素外,因其與生活、生態有著緊密之連結(顏愛靜、吳宜庭,2013:

6)。所以,永續農業所追求的目的並非只是產量與利潤,而更重視農產品的安全 性與人體健康,並以「生態」、「經濟」與「社會」三大支柱為發展之方向。

(三)無毒農業

所謂無毒農業(Chemical-free Farming)係泛指生產不含有毒成分的農、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漁、牧產品及加工品的產業。而其基本內容乃要求在各種栽培過程、環境及所用 使用資材皆無毒化,亦即不使用有害於環境的有毒資材,並採用合理化施肥,以 求化學肥料等毒物的防除。所謂的有毒資材,包含合成化學物質、殘留農藥、輻 射性物質、過量重金屬之作物殘渣及生物資材、基因改造生物之製劑或資材(孫 岩章、李英周、魏恆巍,2009:8)。因此,本研究參前述意涵,將無毒農業定義 為不使用化學合成物質,並重視生產者、食用者與土地健康的一種農業型態。

(四)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係促進、加強農業生態系健康的管理方法,

包含增加生物多樣性、促進生物循環,以及提升土壤生物活性。其管理作業著重 利用農場內部資源與物質(使用最少的農場外來物質),以及適合當地區域環境 條件的管理措施,排除化學合成物質的使用(如化學合成肥料、農藥、動物藥劑、

基因改造種苗、防腐劑、保存劑、放射線等)。其中心理念在於視農業生產管理 系統為整個生態系統的一部份,應著重採用或使用可提升自然系統中生態平衡的 物質及作業方法(FOA,2014)。值得注意的是,農產品須經驗證或審查通過後,

始得標示有機標章。

(五)慣行農業

慣行農業(Conventional Agriculture)又稱「工業化農業」,係指某一時期最 廣為當時社會所接受,且基於過去實施經驗的耕作行為或農業經營方式(董時叡,

2007:44;何欣芳,2010:10)。本研究以為,於 1960 年代的綠色革命所提倡的 農耕方式,係以單一作物大規模種植,並採行機械化、施灑大量農藥與化學肥料,

以提升農作產量、解決饑荒問題。臺灣基於過去農業政策影響,亦鼓勵施灑化學 藥劑、農藥等方始以增進產量。故本研究將慣行農法定義為:單一作物栽培,並 大量施灑化肥、藥劑的農業耕作方式。

(六)農業多功能性

又稱「多功能農業」、「多功能性」。此概念認為,農業係具有多重產出的經 濟活動,可結合生產過程與其多重產出,進而對社會的各種目標有所貢獻(蕭景 楷等,2003:133-134、何欣芳,2010:8)。而包含的層面為:生產經濟、生態 環境與社會文化三面向。因此本研究對於此觀念的定義為:農業的基本產出型態 為糧食生產,攸關國內之農民所得、糧食自給率等面向;其次,農業在其經營型 態中,亦能提供生態環境之服務,諸如補助地下水、維持生物棲息地等效果;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後,以農業為核心的地方意識形塑,並經由當地社群組織的交流,得以建構特殊 的文化體系,凝聚地方共同的人與土地之價值觀。

農業對於土地資源具有高度的依賴性(王俊豪、方珍玲、陳美芬,2012:33)。

而農地為農業生產重要的因素,農業生產過程即是農地利用的體現,且 Kline 與 Wichelns(1998:212)指出,農地亦具有環境保育、生態維護、地景美化、地 下水補助以及耕作生產等功能。因此,Wiggering et al.(2006:239)主張,農業 多功能性的彰顯必須置於永續農地利用之前提下。亦即:農地利用的方式與強度,

可能會維持、提高、減損或消滅農業的多功能價值。故農地利用之多功能性與農 業多功能性互為表裡-沒有農地的投入,便沒有農業之產出。故本研究將農業多 功能性與農地多功能性視為相同之概念,合先敘明。

(七)水田濕地

廣義之農田濕地,係指種植稻米或蔬菜之農田,根據荒耕時間之長短,而生 長闊葉草本植物、多年生的草或繁茂的灌叢林,所造就的濕地小生態環境(陳宜 清,2004)。而水田濕地係指不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且水質維持良好的水田。

除了是水稻的生長場域,亦能提供多種水生昆蟲、兩棲類、水鳥及水生植物的棲 息場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