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特殊兒童父母親的心理歷程

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大家庭幾盡凋落,以往由家長長輩共同分擔教 養任務的型態,也有很大的改變。在現今社會,大多數都由小家庭所組成 的,孩童的教養壓力,大多落在父母身上,也因此,當家有障礙兒時,父 母的壓力與責任就顯得更為沉重,心中的無奈與痛苦,只能自己承擔。每 一個孩童的出生都會對家庭帶來結構與家庭動力的改變,障礙兒的出現,

更會對家庭的產生巨大挑戰與改變(徐享良,2005)。

一、父母面對特殊兒童可能的防衛機制

家庭出現障礙兒對父母而言是一種威脅,也是一種壓力,人面對壓力 時自然會啟動自我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s),防衛機制若被善加利 用將有助於減低焦慮,反之可能會干擾人們對事物的判斷,以致錯失解決 問題的契機(何華國,2004)。Seligman(1979)指出,父母親在面對家有 障礙兒時,可能會取的防衛機制有以下幾種:

1、投射(projection):是一種將責任歸咎於外在人、事、物的反應。

父母為了障礙兒的問題,也可能會互相責怪,或歸罪於醫生的疏失、

對方祖先等,以求心靈的安寧。

2、否認(denial):拒絕自己所看到、所聽到的事實,家長可能會一而 再、再而三的尋訪名醫,重複做診斷,而不承認子女有障礙的存在。

3、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將顯然不合理的事物正當化。該反應常 與投射、否認相結合。例如:孩子在校功課落後很多,父母會以家 庭讀書環境不佳,或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顧及等理由搪塞,而不認為 孩童可能有學習障礙等問題。

4、理性化(intellectualization):指對不可接受的衝動所引發的焦慮,

採用有系統且儘量運用思考的方式來抗拒焦慮。例如,在被提及子 女與他人的不同時,強烈情緒被惹起但又不便發作時,就使用更多 的語言,來緩和焦慮的情緒。

5、昇華(sublimation):將社會無法接受的衝動,改以社會能接受且具 建設性方式來表現的一種防衛機制。例如:對國內特教環境的不滿,

不用非法的攻擊行為來表現,而採組織家長團體來推動改革。

6、壓抑(repression):將不可接受或具威脅的心理內涵讓意識無法覺 知的一種防衛機制。被壓抑的內在衝動雖排除在意識之外,但仍會 對個人產生壓力而以各種間接的方式表現出來。

7、壓制(suppresion):指對衝動、觀念或情緒從事有意的抑制,故意 遺忘某事。例如:家長對於子女無法像其他人一樣的走路,要是家 長說到「我不願去想或談論此事」,就是「壓制」的防衛機制。

8、轉移(displacement):將對衝動的表現加以轉換的一種防衛機制,

藉以解決衝突,並避免焦慮。例如:家長因家有身障兒,而經常遭 受他人異樣的眼光,心裡十分生氣,在路上看到一條狗,便踢牠一 腳,就是一種「轉移」的現象。

9、自體化(somatization):指透過身體的症候,使自己的情緒、衝動,

得以獲得出路與表現的現象,衝動的對象是針對自己而來。例如:

原本孩子的障礙並非出自於父母或家庭的因素,可是為人父母卻無 端地責怪自己,認為需由自己承擔責任。這種現象就是「自體化」

的表現。

10、退縮(withdrawal):指對不自在或具威脅性的情境的逃避反應。

例如,障礙兒的家長,為了不願面對孩子的鑑定問題,可能會逃避

參加學校相關的會議,此即為「退縮」的表現。

二、特殊兒童父母親的心理歷程與調適

家裡出現身障兒,父母的震撼是極大的,對家庭的衝擊是巨大的,要 如何面對接下來的教育問題、醫療問題?心裡的驚慌與恐懼不言可喻。學 者們(Smith, T. C., Polloway, E. A., Patton, J. R., & Dowdy, C. A., 2004)發現 有身心障礙兒童的家庭,通常會有很多不同的反應。這些反應大致包含下 列幾項行為(引自王明泉、程鈺雄,2004):

1、否認(deneial):”這不可能發生在我的身上、我的孩子、我的家 庭!”

2、生氣(anger):是一種可能對醫療人員產生的情緒反應,因為醫療 人員通常扮演告知消息的角色給予小孩之父親或母親。

3、悲傷(grief):不曉得如何去解釋或處理的無法言語之失落感。

4、害怕(fear):人對於未知的東西總是存有許多恐懼的。若對兒童能 有全面性的了解,知道以後可能的情況,會比一切都未知來得好。

5、罪惡(guilt):擔憂是否是家長本身造成兒童現在的問題。

6、困惑(confusion):當家長對到底發生什麼事,或是以後將會如何都 不是很清楚的時候,就可能產生困惑而導致失眠、無法下判斷或精 神壓力過大的情況。

7、無助感(powerlessness):這種感覺可能會因為家長無法改變兒童的 缺陷情況而產生。

8、沮喪(disappointment):自己兒童的不健全,可能對家長的自我產 生極大的威脅,並對自我的價值觀產生挑戰。

9、抗拒(rejection):這種感覺可能會針對自己的身障兒童、對醫療人

員或是家中其他成員。

吳武典(1984);Batshaw(1991);

Batshaw & Perret(1993)

1)拒絕;(2)憤怒;(3)許願;(4)沮

(Retish, 1985;引自吳武典與 Retish, 1989)

1)絕望;(2)孤獨;(3)脆弱;(4)不 平;(5)渺小;(6)懷舊;(7)幻滅。

Robinson & Robinson(1976) 1)覺知問題;(2)認識問題;(3)找尋 問題;(4)尋求矯治;(5)接納孩子。

Seligman(1979) 1)否認;(2)爭議;(3)憤怒;(4)沮 喪;(5)接納。

Wikler, Wasaw, & Hatfield (1981) 1)驚嚇;(2)絕望;(3)罪惡感;(4)

退縮;(5)接納;(6)適應。

子。與家長接觸的相關人員,包括教師、社工人員、諮商人員、行政人員、

醫療人員,應由與家長的談話中判斷其停留在哪一個階段,進而給予適當 的協助,表2 依據許享良(2005)、何華國(2004)提出的見解,列出家長 可能的反應及相關人員的處理策略

張英熙(1998)認為,表現出接納障礙兒的態度與行為,是父母心理 適應的具體表現,這接納的過程,也是父母成長的過程,父母不僅接納障 礙的事實;接納這是自己的孩子,也在未來的生活接納他們自己。

身心障礙兒童父母良好適應的特徵,具體來說可以參考下列幾點(許 瑛玿,2001;張英熙,1998):

1、視孩子是獨立於父母之外的個體。

2、正向眼光看待障礙兒。

3、強烈負面情緒減少。

4、正向情緒增加。

5、以開放態度接受所有專業的評估。

6、以積極的行動開發障礙兒的潛能。

7、承認障礙兒的需要。

8、接納孩子的限制,重設合適的教養目標。

9、父母的自我接納。

10、將照顧障礙兒的責任成為生存價值之一。

11、可以坦然向他人說明小孩的障礙。

12、對社會環境的支持越來越有信心。

綜合上述,家長的心理歷程與調適情形,影響特殊教育介入的時機,

孩子是家長心中的寶,每位家長莫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從知道障 礙的存在到最後的接納是條辛苦的道路,這條道路有些人一步跨過,有些 家長則有如千山萬水,這段道路我們不能替他們走,但能給予扶持,協助 家長做好心理調適,有助於家長接納孩子的障礙,愈早進入接納的階段,

孩子的特殊教育介入就可以愈早開始,把握孩子發展的黃金期,發展潛能,

並儘早做好教育計畫,使家長的努力有目標、有方向,在未來人生的路上,

可以走得更為平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