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七節 省思

本節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份說明研究者在研究過程獲得的啟發與 感受,也從中探討自己過去教學歷程中自己的不足與缺失;第二部份則對 自己研究的歷程做一省思。

一、研究者的省思

透過這次研究的機會,與故事的主角美雪有著更深入的接觸,在做這 個研究之前,美雪就曾多次和我分享、討論子女的教育情況,因為知道美 雪的努力與付出,當美雪主動提起要以她為研究對象時,沒有太多考量,

我就決定了我的研究主題,因為我認為這樣的故事該讓更多人知道,尤其 在目前國內的研究中,以學障兒童母親或家長為主角進行的研究並不多,

也許是因為學障在特殊教育裡的發展較晚,許多理論、教學法都還在研究 當中,較無暇顧及家長的這個領域。

台灣過去幾十年來推行義務教育,國民教育水準明顯提升,現在的父 母也有很高比例都是高知識分子,也就是說,現今教育環境中,家長大多 擁有參與子女教育的能力,尤其孩子在家中的時間比學校要多的多,然而,

以學障家長為研究主題的並不多,吾人認為學障是一種隱形的障礙,因此,

對於家長的需求,也經常當作是隱形的,可是學障兒的父母並沒有因為孩 子的障礙被稱為隱形障礙,而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減少困難度,反而常因

「隱形障礙」而遭人誤會,故事中的美雪也遭遇過相同的情況。

研究者身為特教工作者,十分明白在教育現場學障鑑定的困難度,學 障除了智力、學科技能的測定外,尚需排除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因 素,但有時候我們很難將這些外在因素釐清,因此在判定過程會趨於保守,

畢竟大部分的家長都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貼上學習障礙的標記。研究者 多次參加鑑輔會的經驗,鑑輔委員為了維持評定的標準,對於學習障礙特 徵較不明顯的都傾向評定為「正常」、「待觀察」,也許就是這樣趨於保守的 態度,使得曉雲在鑑定過程中,多次被判定為正常,這有時是對特殊兒童 教育的保障,但也可能是對家長的一種傷害。

在小麟的延長修業年限的申請過程,美雪遇到研究者在過去的經歷中 不曾聽聞過的事件,在尚未提出申請前就被要求不要提出申請,這是一種 忽視家長權益的行為,嚴重違反特教法的規定,家長有權利為自己的子女 申請他們認為較好的教育措施,也許在鑑輔會上並不一定會獲得委員的支 持,能不能通過申請由鑑輔委員決定,但不能連提出申請都被阻擋,最後 還要靠著議員朋友的協助,才得到合理的對待,我們特教教師、特教行政 人員、學校應當從這樣匪夷所思的事件中得到警惕,只要在合理合法的情 況下我們應當重視家長的權益。目前特教法規對於延長修業年限的規定,

實在是過於模糊,只有大方向的提出,何時可以提出?哪些孩子適用?要 如何避免權益的濫用,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各個縣市為了考量教育經費,

也為了避免這項權益遭到濫用,因此設了許多的關卡,這些關卡一方面是 保障孩子受教權,但另一個觀點來看,關卡過多對於有心要為子女教育付 出的家長來說,就是一種極大的挑戰,為了要達到重重關卡的標準,家長 們筋疲力盡,這是法規、辦法在制定上的必然問題,但是,難道沒有解套 的方式嗎?在鑑輔會上委員們大部分都是特殊教育的專家學者,這個學生 適不適合延長修業年限,適合的原因是什麼?不適合的原因是什麼?委員 們的專業背景應該是要能判斷的,特殊需求學生的狀況有千百萬種,在判 定上不該過於死板,完全囿於法規,應加入更多的專業意見與彈性,對孩 子才是真正有幫助的就應該多加支持與協助。

特殊需求學生的家長也是一般人,一般人會有的悲傷、痛苦、難過…

他們一樣會有,平時我們傷心難過時都會希望有人可以安慰,有困難時,

會期待有人伸出援手,特殊需求學生的家長,何嘗不是這種心情呢?我們 應要能以同理的觀點來看待,適時提供家長資訊、諮詢的支援,讓家長成 為孩子教育上的幫手。

研究者因擔任特教組長的工作,有更多與家長接觸的經驗,現在許多 家長都對自己的權益相當的清楚,這些家長又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 的家長會善用權益,為自己的子女選擇適合的教育環境與措施,第二種類 型的家長是濫用權益,要求自己子女必須被獨一無二的對待,忽視其他學 生的受教權。美雪是屬於第一類型的家長,清楚自己的權益,為子女的教 育盡心盡力,合理的要求不損害其他學生的權益。這樣的家長十分令人讚 賞,家長是孩子在家裡的教師,發覺孩子的困難,提供解決的方法,配合 學校的教學措施,對教師而言,是一股助力與推力,我們應當給予這樣的 家長正面的支持與鼓勵。而研究者也是基於這樣的理由,撰寫研究論文,

期望學障家長能由美雪的「故事」中得到鼓勵,也從中獲得資訊與情感的 交流。

從研究中,我也體認到自己過去的教學生涯中,的確有許多自己看不 到的盲點,以及自己沒有做到的部分,尤其在與家長互動,提供家長資訊、

諮詢方面過於薄弱,且嚴重流於形式,對於與家長互動的技能也不太成熟,

因此,未來應以這個為努力、成長方向。

二、 對研究歷程的省思

在研究過程中,雖然蒐集到相當豐富的文本資料與其他相關資料,但 是在取捨過程卻相當的困難,由於顧及論文發表後可能會對美雪造成的影

響,資料部份可能暴露美雪身分的資料,以及美雪不願意在研究中被提及 的部份,在研究中就有所保留,尤其在可能暴露美雪身分的重要關鍵人物 名稱,則只使用姓氏來稱呼,對於美雪所居住的城市也刻意在研究中刪除,

以減少美雪身分曝光的機率,雖然可能會影響「故事」的完整性,但這是 我必須要誠實面對與清楚表達的部份。

在訪談過程中,事先設計好半結構性的問卷,作為訪談的指引,當我 正式進入訪談時,我必須專注的聽,觀察對方的表情、情緒,體覺言語中 可能隱含意喻,順著問題向下提問,如此才能蒐集到更多的資料。進行研 究時,由於與研究對象的熟識,原本十分擔心自己在撰寫過程會滲入過多 個人情感的字句,所幸在撰寫過程中十分的小心,避免涉及個人的情感,

以符合「敘說研究」的精神。

在訪談資料蒐集到一段落時,我先採用事件時間序的排列方式來整理 每一個重要事件的過程與感受,我擔任「故事」拼湊者的角色,將原本較 凌亂的訪談資料,拼湊成一個流暢有意義的文本。而後,再將故事交予研 究對象,檢驗事件時間的正確性以及有無補充的事件,而研究者在撰寫過 程透過不斷重讀、重整、反覆檢查、修飾來完成這一份文本。

進行文本資料篩選時,對於資料取捨十分不容易,內容需緊扣「學障 兒母親」這主題,避免過多無關事件的描述,但為呈現故事主角的個性與 特質,因此在美雪童年到養育子女之前的部份用了一個章節做介紹,用以 說明美雪在面對子女障礙時的態度與個性,使讀者對美雪有深刻的認識,

在解讀時能更為深入。

限於研究時程與限制,本研究尚有許多未周全的地方,雖在文本的編 排上也力求清楚明瞭,但仍有未能盡善之處,盼未來相關研究者能從中獲 得經驗以周全研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