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現實主義與中日海軍戰略

第三節 現實主義如何用於海軍戰略

本節將依序探討現實主義與各種海軍戰略間的關係。

海上封鎖是一種古老的海軍戰略,其目的是藉由軍用艦艇攔截、阻斷敵國的 海運航線,打擊敵國原料、貨物等的進出口,企圖緩慢扼殺敵國經濟,最終令其 經濟崩潰而投降、退出戰爭。長久以來,封鎖任務主要由水面艦艇執行,隨著潛 艦的問世,由於其匿蹤性,水下部隊在海上封鎖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柯白便明白指出封鎖的重要性。柯白提到:「……商業性封鎖,通常是我們 最有效的手段加諸敵人的壓力……我們窒息敵人海上的活動,一如用軍事對敵人 領土的佔領,以窒息敵人陸上的活動一樣。」。30然而,戰時海上封鎖卻存在一 個致命問題,那就是這種戰略很容易招致中立國的抗議甚至干預,特別是在未經 識別便擅自攔截、攻擊商船的情況。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潛艦數次攻擊英國 輪船導致美國乘員傷亡,遭到華府激烈抗議,柏林為了防止美國參戰只好對封鎖 作戰設下諸多限制。31總的來看,海上封鎖可以削弱對手的權力──特別是支撐 戰爭的能力,卻也可能導致權力平衡變動,迫使中立國成為封鎖國的對手。

向陸地投射力量。以當前的海軍科技而言,除了傳統的兩棲登陸之外,還包 括以艦載武器(包括飛機)實施對地攻擊。兩棲登陸可以為本國增加權力份額或 使某一區域的權力分配回歸平衡。就前者而言,海軍可運送地面部隊佔領陸地,

並控制佔領地上的資源或人員,或是將被佔領地於戰爭結束加以兼併;就後者而

30 Julian S. Corbett,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 p. 187.

31 一些著作指出了德國與英國擔心封鎖政策招致中立國成為其對手的憂慮,參閱 Sergei G. Gor shkov 著,朱成祥譯,《國家海權論》,頁 149;Norman Friedman 著,翟文中譯,《海權與戰略》

(Seapower As Strategy: Navies and National Interests)(桃園:國防大學,2012 年),頁 219、2 23。關於德國在一次大戰時的潛艦封鎖政策及其與美國關係的惡化,參閱 E. B. Potter & Chest er W. Nimitz 著,顏子魁譯,《海權史》(Sea Power: A Naval History)(台北:國防部聯合作戰 研究委員會,1967 年),頁 43-47。

言,藉由兩棲登陸也可能打垮潛在霸權國,使地區的權力分配回歸均衡,諾曼地 登陸(Normandy landings)是典型的例子。

此外,倘若以兩棲登陸佔領具有廣闊出海口的沿海國或區域,可以增加登陸 國海軍作戰上的優勢,德國在 1940 年的威瑟演習行動(Operation Weserübung)

中占領挪威,使得戰爭海軍(Kriegsmarine)能夠直接進入大西洋威脅英國船團,

而不再像一次大戰時被困於北海。以艦載武器攻擊陸地來說,這種手段能夠宣示 本國政府立場。

由於科技進步,有別於以往軍艦只能對沿岸目標執行岸轟,現代海軍艦艇能 夠在離陸地更加遙遠的距離發動對地攻擊,遭受的損失也比較小。2017 年 4 月,

川普(Donald J. Trump)總統以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攻擊平民為由,下令兩 艘驅逐艦發射59 枚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攻擊敘國一座空軍 基地,32是最近較著名的艦載武器對地攻擊案例。

除此之外,政府可以自由決定海軍介入的時間、地點、方式以及強度,也就 是說,海軍武力提供了決策者更有彈性的選項。。從上述分析可以明白,兩棲登 陸對於權力的消長比單純用海軍武器攻擊陸地貢獻要大,因為前者在物理上佔領 了敵國領土。但由於兩棲登陸必須克服長時間暴露在敵火以及維持運補體系等障 礙,成功實踐的困難度、成本都比較高。

砲艦外交。飛機不能長時間滯留空中,但軍艦可以碇泊於特定水域,加上公 海自由使海軍得以在遙遠的地區存在,傳達政府立場或貫徹國家意志,因此海軍 較陸空軍具有更強烈的政治屬性。根據凱布爾(James Cable)的說法,砲艦外交 具備四種功能:33

1. 建立或抹去一個既存事實。

2. 改變某國政府政策或政府體制。

32 孫宇青、楊芙宜,〈美 59 枚戰斧 轟炸敘利亞〉,《自由時報電子報》,2017 年 4 月 8 日,<http:

//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092464>。

33 James Cable, Gunboat Diplomacy, 1919-1991: Political Application of Limited Naval Force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1994), p. 14.

3. 為現時決策者留下緩衝時間或增加其選擇。

4. 傳遞政治訊息。

海軍艦艇可以在衝突發生或情勢緊張時出現於爭端區域,發揮政治支持以及 隔離衝突當事國的功能,美國在冷戰初期分別部署第六艦隊和第七艦隊於地中海 與太平洋即為例子。由此可知,軍艦除了傳達本國政府支持盟國的立場,還能嚇 阻潛在衝突發生。然而,另一方面,軍艦的存在也有可能升高區域的緊張局勢,

近年遼寧號繞台灣一周便是例子之一。34

吸引他國結盟。美國海軍科技專家諾曼‧傅利曼(Norman Friedman)就指 出:「海權國家固有的影響力,係能吸引強大的陸權國家與其結盟。」。35回顧歷 史,擁有強大海軍的國家往往能夠吸引陸權國家與其結盟。英國在歐洲歷史上扮 演離岸平衡手(offshore balancer)36的事蹟眾所皆知,當歐陸出現潛在霸權時,

英國就與歐陸上的其他國家結盟,並以皇家海軍(Royal Navy)支援盟邦的陸軍。

英國在拿破崙戰爭時與普魯士、奧地利、俄國結盟對抗法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

英國和法國、俄國等國結盟制衡德國。冷戰時期,美國海軍與皇家海軍負責反制 蘇聯潛艦及確保北約成員國的海上交通線暢通,西德等國則提供地面部隊與蘇聯 紅軍對抗。

在亞洲,為了因應中國的入侵,擁有強大海軍的美國便成為台灣最重要的盟 邦,台美之間實質盟邦的關係仍以「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的形式 繼續存在至今。日本也是利用海軍吸引他國結盟的好例子,日俄戰爭爆發前兩年,

地處東亞又有強大海軍的日本就成為英國在二十世紀的第一個盟國,兩國於1902 年締結了英日同盟;冷戰時期至今,海上自衛隊強大的反潛能量也是美國與日本 結盟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旦與蘇聯或中國間的衝突爆發,海上自衛隊能夠協助美 國海軍執行反潛作戰,美國海軍則專注於攻勢行動。

34 王烱華,〈中國遼寧號繞台航線圖曝光 硬闖我防空識別區〉,《蘋果日報》,2017 年 8 月 31 日,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0831/1194230/>。

35 Norman Friedman 著,翟文中譯,《海權與戰略》,頁 67。

36 關於離岸平衡手的歷史案例,參閱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 s, pp. 234-266。

綜合以上所述,結盟是現實主義的「外部平衡」手段,強大的海軍則能吸引 他國與本國組成聯盟,這也是現實主義體現於海軍戰略的例子之一。37

37 關於海權吸引他國結盟的觀點,參閱 Norman Friedman 著,翟文中譯,《海權與戰略》,頁 67 -68。

第三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之戰略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