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理論與文獻回顧 一、遷移與適應

(一)遷移的意涵與相關理論

Michael Kearney(1986)回顧人類學研究遷移與發展的文章'From the Invisible Hand to Visible Feet’,點出人類學家關注遷移現象,係起因於傳統田野地點的轉 變。由於大量的研究對象從原始部落移住鄉民社會或城市地區,於是在 1950、

60 年代間興起針對移民現象進行分析,並發展出鄉民研究(peasant studies)及 都市人類學(urban anthropology)的探討。這樣的轉變,與人類文化進入複雜社 會社區進行研究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期的其他學科領域,也相當關注人類的遷移 和人口的流動現象(瞿振孝,2005:1-2)。不同的是,人類學特別著重探討文化 生態、移民適應等議題的關注(李亦園,1980: 424-431)。也就是說,人類學的 遷移研究關切的是人群移動與社會發展、族群認同、性別關係、移民網絡的結合 與關係,由微觀的層次分析,對個體、家戶及群體的文化適應、移民的社會組織 形式、族群意識與族群變遷等,做質性的議題探究(Kearney 1986,1995;Brettell 1996:793,2000:98;瞿振孝,2005:2)。

廖正宏(1995:3-8)依據不同學家對遷移意涵的探討,歸結出遷移的三項的 共同特性,分別是:遷移是地域上的移動;遷移是住處的改變;遷移可以是個人 行動,也可能是團體的行動。其認為遷移除了受到時間及地理因素的影響,更應 注意社會的情境對遷移者的動機,與後續的遷移行為帶來的連動,以及遷移行為 或過程可能帶來人口結構和職業結構的改變,而再度影響到遷移者動機等現象。

如是故,遷移動機必須再增加心理因素(對價值評估後所做的決定)和互動性因 素(遷移者互動系統的改變)兩大特性來談論遷移。若將遷移做不同向度的區分,

則常以時間(臨時性或永久性)、距離(遠或近)、跨越的界線(國境內或外)、

牽涉的單位(鄉鎮、縣市、州省、國家或文化)、人數(個人或團體)做區分標 準。但若從遷移動機來視,則可透過遷移者的社會組織(家庭、氏族)、政治環 境(自願或非自願)、社會經濟原因或心理目(創新或保守的遷移)等做為分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人類遷移理論據此發展出的眾多類型,最常被使用有以下三項理論:(1)

推拉理論:遷移發生的原因,是移出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移入地的拉力或引力 交互作用而成(廖正宏,1995:94)。不過,這樣的說法其實隱含了「遷移是經 過人理性選擇」的概念,並假定遷移者對移出地及移入地的訊息有一定的了解;

(2)引力模型:不考慮個人心理、社會等因素,從整體的觀點來看遷移,假設 距離阻止遷移,一個地方人口外移數量依據地方人口大小,與移入地人口多寡而 定(吳永明,2006:11);(3)經濟理論:從個人評估成本效益的觀點來決定是 否遷移,經濟機會受到技術改變的影響,導致區域間不平均,使區域間的自然增 加率差別作用太慢,於是透過遷移使人口重新分配(廖正宏,1995:115)。

陳宇嘉(1990)等人通過遷移意涵和理論梳理我國當代原住民的遷移案例,

發現隨著不同政權進入原住民群體,發展出不同的遷移路徑和行為,大致上可約 分為兩大類:(1)自行移住:此類為半自願性或迫於生活生計而選擇性遷出,

多半與就業、婚姻與經濟吸因素引而移動,遷移單位以個人或家戶為主,有的遷 移至都會地區,有的則是淺山地區,又該類遷移至都會所形成之聚落,往往反映 出原鄉與城市的特性,因此兩地人際關係、文化社會的過度,新居地的空間、生 產模式和文化地景呈現著混雜的特性,故此類遷移研究多著墨在遷移後的生活適 應、文化變遷、人口結構等探討;(2)集團移住:此類型為經外力強大介入之 永久性遷移,移住團體也多以部落的大單位流動為主,多發生在日治時期與光復 初期,配合政策從原部落移至其他原住民保留地,近期則因天災因素影響部落居 住安全,而出現永久屋遷村基地的集團移住案例,而此類的研究多談論土地制度、

與他族互動關係、作物種類、傳統部落的生活方式等。從當代原住民遷移經驗的 分類,可知除了外力刻意的政策移住,經濟發展誘因在當代原住民族的遷移被視 為相當重要的因素,其中又以 1950 年代起「自願」遷移至近山和都市遷移案例 最為明顯,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自願」遷移經驗不能排除國家介入的因素,

也就是殖民統治政權以國家力量,對部落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帶來一連串的舉措,

強化族人脫離部落秩序和傳統經濟的現象,引發遷移浪潮和後續效應。

由前述遷移研究結果,可知遷移不僅受到時代、環境的影響,遷移者本身也 受到族群文化及心理因素的影響,形成不同遷移經驗。遷移理論則提供筆者了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人類流動的現象與解釋方式,但前述之理論無法回應人類遷移的評估和過程受其 族群文化內在邏輯影響的情況,因此本研究將提取田野觀察和訪談結果,補充既 有理論之不足。另外,透過原住民族遷移特性的觀察,可見當代原住民族的遷移 深受政府集團移住、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政策和主流社會強烈的影響,不但造成了 原住民族在區位分佈上的變化,也帶來族群互動、文化傳承等議題的發生。然而,

無論是何種類型、時代背景或動機因素下的遷移,移動必然會帶來適應的問題,

調適的過程不單對遷移者本身有所改變,對移入地的原居者也會引發諸多的變化。

面對遷移過程中諸多人為的(個體與群體)、政策的、環境的震盪,遷移相關行 為者需要透過調適,使這些挑戰獲得紓緩與平衡,以下將接續通過個體與群體的 遷移接觸過,來程理解的適應內涵。

(二)遷移適應的過程與影響

「適應」指的是個人為滿足自身的需求,運用各種方式與所處環境發生調和 作用,使其與他者或其所處環境之間的互動狀態,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這種 互動不單是人類與所處的物理環境,還包括對自身、他者、團體的關係,以及心 理與情緒的行為,是一種動態的、交互的、有彈性的歷程,是雙向性或多向性的,

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顏錦珠,2002:12)。

根據陳小娥、蘇建文(1977)的說法,生活適應的內涵可分為「個人適應」

與「社會適應」兩部分著眼。顏錦珠(2002:13)將之整理如下:個人適應強調 個人需求的滿足,個體藉由自我調適與控制,引導適合個人的生活,以確立個人 的目的與社會價值系統,達到自我統整的目的;社會適應則是對他者的適應,個 人在生活環境中,為免除他者與個體間的矛盾,及現實環境對自己的要求,有效 的與人交往的程度。若從狀態和歷程兩方面探討生活適應內涵,劉春榮、吳青山 和陳明終(1995)指出適應的狀態是個體自我的認識和接納、和諧的人際關係、適 切的生活目標與社會技能;至於在適應的歷程,則是個體運用各種技巧與策略,

掌握生活上的改變,並回應挑戰。由前述可知,個體為了降低適應的衝突,會採 取調整的手段面對生活的變動,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環境的要求,甚至有可能採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已知個人將通過調整改善適應的情況,而族群在面對遷移適應,會有哪些適 應的特點與過程?對此,李巧寧(2008:8-9)使用 Milton Grodon 的 7 種族群適 應的特點與層級,協助筆者釐清多元社會中族群互動的情況:1.文化的同化-改 變文化模式;2.結構的同化-進入主流社會的派系與組織;3.婚姻的同化-通婚;

4.認同的同化-對於主流社會的認同感;5.接受態度的同化-沒有偏見與刻板印 象;6.接受行為的同化-沒有刻意的歧視行為;7.公民的同化-沒有價值與權力 的衝突。由此可知族群遷移適應將遇到許多不同面向的適應挑戰,倘若相互適應 的族群間社會、文化差異甚大,遷移者可能需要耗費較多遷移成本和心力,才能 獲得適應,此況恐將不利於遷移者弱勢的社會處境。也就是說,若是能遷移到與 移出地政治社會生態及文化構成相近的環境中,則可相對減低適應過程的衝突和 風險,也能相對使移入者的主體性能夠保存的相對完整。

適應是一種運用個人和社會調適策略,來妥協部分的自我,以使個體與所處 的環境、人群和諧共存的歷程,該歷程不僅影響著個體,同時也對他者或環境帶 來影響,並進一步改變彼此的互動狀態。這種具有互動性和持續性的適應特質,

提示筆者應注重族群適應過程中,族群互動細節與相關行為者的能動性,並且看 重文化在適應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對此,筆者將參酌前人研究,從 7 種族群相遇 時的適應特點與層級中,分別觀察三地村古茶柏安人遷移後將面對的適應困境,

並以三地村古茶柏安人通過主動行為和文化適應策略,使其順利的融入移入地作 為切入點,看見研究對象採取哪類對策,才得消弭遷移過程中的諸多不適應,同 時也將觀察此舉對移入地及其居住群體帶來的影響。

二、族群認同

(一)族群的定義與內涵

王雯君(2006:15-16)在探討族群的定義時,曾提到:

過去一般對於族群(ethnic group)的定義,就是具有共同血緣、語言、

信仰、文化與生活習慣等文化特徵的一群人,因此,許多族群或民族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都從體質或文化特徵來進行觀察,並藉以判斷某人的族群身份,長 期以來,這樣的觀點被學術界奉為圭臬。

然而,1960 年代英國人類家 Edmund Leachy 據其在緬甸北部的研究結果,提出

然而,1960 年代英國人類家 Edmund Leachy 據其在緬甸北部的研究結果,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