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 一、研究限制

(一)語言的限制

受限於筆者排灣族語與魯凱族語的能力不足,以致於大多數的訪談與參與觀 察中,皆以華語與研究對象互動。雖然所有的訪談當中,皆有具備排灣語、魯凱 語以及華語能力之親友協助,但考量轉譯過程的精準度,故恐將成為本研究的不 足之處。

(二)主位觀點的局限性

筆者身為研究者,同時也是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一份子,既是客位也是主位 的雙重身分,雖然有助於筆者對研究地及研究對象的掌握,並降低田野資料蒐集 的困難度,但卻也因此有時難以跳脫主位的觀點,以致於可能會過於直觀的忽略 一些細節的觀察,導致資料分析與論點書寫仍有進步和調整的空間。

(三)報導人樣本的挑選

雖然三地村古茶柏安人成員間多有親戚關係,但組成家族上仍有人數多寡與 先來後到的差異,參酌此況筆者書寫時盡量平衡不同家族報導人數量比例,但由 於早期的家族對於群體遷移的了解程度相較高,人數較多的家族的報導也有代表 性,故在研究最終的報導內容中,多以這類的家族報導人為主。

二、未來研究建議

如本論文曾提及,除了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案例,1950~1970 年代尚有許多 古茶柏安人大舉向淺山和近山地區移動的案例可探討,以及 1970~1990 年代古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于嘉明

2009 《在臺泰緬雲南藉穆斯林的族群認同》。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 碩士論文。

王佳涵

2000 《撒奇萊雅族裔雜揉交錯的認同想像》。臺東:東台灣研究會。

王昌甫

2003 《臺灣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

王長華

1985 《多納魯凱族的社會階層及其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 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美青

2004 《文化表徵與族群性—魯凱族下三社群的認同建構》。臺北:臺灣大 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貴 主編

2006 《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部落誌》。屏東:屏東縣原住民音樂歌舞藝 術文化研究發展協會。

王雯君

2006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 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桃園: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丸雅邦

2008 《臺灣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 文。

台邦‧撒沙勒

2008 〈傳統領域的裂解與重構:kucapungane 人地圖譜與空間變遷的再檢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考古人類學刊,第 69 期,頁 9-44。

2009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歷史記憶委託研究報告建置計畫-魯凱族研究報 告書》。屏東: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2014 《重修屏東縣誌》。屏東:屏東縣政府。

2016 《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研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石磊

1972 〈魯凱族的親屬制度〉。思與言,第九卷第六期,頁 18-19。

1977 〈排灣族的傳統社會結構與現在社會生活〉。中國民族學會。中國民 族學通訊 15:22-23。

吳永明

2006 《區域發展及工作地與居住地關係的變遷模式─以新竹、苗栗、臺中地 區為例》。臺北: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亦園

1980〈文化人類學的人口研究〉。刊於文化人類學選讀修訂三版,李亦園編,

頁 417-443。台北:食貨。

李巧寧

2008 《桃園縣大溪鎮中庄新村港澳移民的族群邊界與認同》。臺北:國立 政治大學民族系碩士論文。

李重志

2016 《魯凱族的都市遷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學士博士論文。

林倩如

2011 〈退無可退,再闖新生:災後遷村 Rinari 永久屋─古茶布安之空間生產 實踐析探〉。臺北:台灣社會學研究學會 2011 年年會發表文章。網址:

http://www.atss.org.tw/Seminar/20111005/D1-2.pdf,最後瀏覽日期:

2019/04/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林世志、吳奐儀

2004 《臺灣原住民各族聚落及建築基本資料委託研究-排灣族》。臺東:

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

林孟秋、宋同九

2002 《成功進入大學的內地居香港青少年的適應敘述分析》。網址:

https://wenku.baidu.com/view/6abd07c50c22590102029dc1.html。最後瀏覽日期:

2019/05/30。

松岡格

2018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施政鋒

2013 《自我認同與民族認同的追尋》。臺北:翰蘆圖書出版社。

許功明

1991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臺北:稻香出版社。

教育部

1997 《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臺北:教育部。

郭靜雯

2007 《魯凱族好茶人的性別養成與觀念》。臺東: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 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南郡 譯註,臺北帝國大學 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著

1935 《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陳丁祥

2003 《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的空間拼湊:原住民集體移住與生活調適之能 動論述》。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丁祥、蘇淑娟

2004 〈國家發展大計下的原住民移住聚落-屏東縣三和村拼湊的地區內涵〉。 地理學報,第三十七期:99~1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陳永龍

1992 《社會空間變遷之研究-以好茶部落個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 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宇嘉

1990 《遷移與職業流動-臺灣山地原住民遷移與代間、代內流動之研究》。

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學系博士論文。

傅君

2000 《臺東限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祭儀與狩獵行為等傳統知識調查計畫-

排灣族、魯凱族》。臺北: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喬宗忞

2001 《臺灣原住民史-魯凱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張耀宗

2008 〈國家 VS.部落:日治時期官方原住民教育策略的變革〉。臺東大學教 育學報,19 卷第 2 期,頁 1-30。

童春發

2001 《臺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童春發、洪湘雲

2017 《排灣族 Padain 部落歷史研究》。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黃世民

2003 《雲豹之鄉:隘寮群魯凱部落田野集》。屏東:國立潮州高中。

黃宣衛

2010 〈從認知角度探討族群:評介五位學者的相關研究〉。臺灣人類學刊,

第八期第二卷,頁 113-136。

葉高華

2017 〈從山地到山腳: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社會網絡與集體遷村〉。臺灣史 研究,第 24 卷第 1 期,頁 125-17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塗佩菁

2014 〈從部落遷徙歷程探討地方認同的建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 學報。第 22 期,頁 35-52。

葉神保

2002 《排灣族 caqovoqovolj(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花蓮:國立東華 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4 《排灣族 caqovoqovolj(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臺北:國 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蔣斌

1983 〈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刊:

第 55 期,頁 1~48。

衛惠林

1963 〈魯凱族的親屬組織與階級制度〉。中國民族學報第 3 期,頁 1~13。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

2002 《臺灣的原住民-魯凱族》。臺北:吳氏圖書。

廖正宏

1995 《人口遷移》。臺北:三民出版社。

鄭安晞

2009 《霧台、好茶古道與聚落研究報告書》。屏東: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 心。

裴家騏

2010 〈魯凱族的狩獵知識與文化-傳統生態知識的價值〉。臺灣原住民研究 叢論,第八期,頁 67~84。

劉千嘉、林季平

2008 〈臺灣原住民的回流及連續遷徙-2000 年戶口普查分析〉。地理學報,

第五十四期,頁 1-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劉玉貞

2012 《族群、移民與社會適應─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魯凱人的例子》。臺東: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碩士論文。

劉寧顏總編

1995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 第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歐伯恩

2018 《從「尋根」找到回家的路-以魯凱族大武部落為例》。花蓮:國立東 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顏錦珠

2002 《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嘉義:國立嘉 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國昌

2007 《排灣族》。臺北:三民出版社。

蘇羿如

2007 〈遷移中的臺灣「都市」原住民〉。社會科學學報,第 15 期,頁 153-174。

瞿振孝

2005《遷移,文化與認同:緬華移民的社群建構與跨國網絡》。新竹:國立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廖經庭

2008,《家族記憶與族群邊界:以台灣彭姓祭祖儀式為例》。桃園:國立中 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Sigmund Freud,李大和、李雅文翻譯

2008 《論佛洛依德的群體心理學與自我分析》。臺北:五南出版社。

Tim Cresswell,王志弘、徐苔玲翻譯

2006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Virinder S. Karl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陳以新翻譯 2008 《離散與混雜》。臺北:韋伯出版社。

Fredric Barth

1969,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Waveland Press, Inc.

臺灣大百科全書

網址: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796。最後瀏覽日期:2019/04/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錄

一、家戶訪談大綱

此大綱會依據不同家戶的情況,調整訪談題目和方向,例如:針對發起與三 地村頭目結拜之家族,因家戶較了解整個歷程、意義與後續影響,因此會增加此 類題目,以充分了解各家戶所掌握之資訊和歷史。家戶訪談大綱如下:

(一) 家戶人口、信仰、家名、家戶成員關係與家人從事之職業等基礎資料。

(二) 遷移前家戶對三地村的認識和了解?

(三) 遷移至三地村的契機?何時遷來三地村?家戶成員遷出的方式和序列?

(家戶從古茶柏安移動的類型與過程)

(四) 遷移至三地村前,家戶中是否有三地村的血親、結拜或其他社會關係?

(五) 遷移至三地村的生活情形與變化?(食衣住行育樂、教育、政治、信仰 等面向之變化)

(六) 遷移後與三地村原居者的接觸、互動方式?

(七) 在三地村居住或耕作的土地如何取得?跟誰取得?幾時取得?

(八) 遷移後通過何種方式與三地村原居者產生連結?有無特別有好的家戶 或人群組織單位?

(九) 遷移後與原鄉親友的關係如何?聯繫的方式與頻繁程度?是否因此發 生變化?

(十) 遷移後家戶與同為古茶柏安人的遷移者之間的互動情況?是否因遷移 有所變化?

(十一) 對於遷移至三地村的感受與評價為何?從哪些事件或經驗有感而 發?

(十二) 三地村原居者對於家戶、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觀感與評價?

(十三) 遷移後發生過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個人族群認同訪談大綱

透過深度或焦點團體訪談來進行個人認同的探究,礙因每個報導人認同方式 和過程不同,將依據不同報導人之情況,微調訪談題目和方向。個人族群認同訪 談大綱如下:

(一) 請簡述個人的背景資料(含個人與雙親族別、出生地與成長環境、受教

(一) 請簡述個人的背景資料(含個人與雙親族別、出生地與成長環境、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