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代族群遷移適應與認同現象-以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當代族群遷移適應與認同現象-以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當代族群遷移適應與認同現象 政 治 大 -以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為例 立 ‧ 國. 學. ‧. Migration , Adaptation and Identity of Contemporary Ethnic Group:A Case Study of Kucapungane People in Tjimur Community.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官大偉 研究生:陳 堯 Suliyape Taljimaraw. 中華民國 一 O 八年 六月. DOI:10.6814/NCCU201901095.

(2) 謝誌 做田野、寫論文的這幾年,受到很多人的幫助,像是一路給予我信心和不輕 言放棄的指導老師官大偉教授、一起認真也一起耍廢的民族系碩班老屁股們、提 供我田野研究支持的中研院民族所師長、大學到研究所都很給力的民族系師長與 助教群、在外求學路上相互勉勵的室友們、隔著距離也不斷線的三地村青年們、 總是知道怎麼接住我的古拉斯醫師,以及願意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和智慧分享給我 的三地村古茶柏安 kaingu、umu、ama、ina 與兄弟姐妹們…當然,還有最辛苦的 我的父母親,這些年陪伴我翻譯、蒐集資料,一起帶我認識「我們」,一起記錄 三地村古茶柏安的遷移和發展,感謝您們給我的力量和祝福,這個小小的研究才 能完成。. 政 治 大. 雖然入學到畢業這段過程很漫長,但很感恩上天所給予的緣分和功課,讓我. 立. 和我們一起經歷這麼多重要的、寶貴的回憶,也感謝上天總是有奇妙的安排,在. ‧ 國. 學. 我拚論文的同時,也引領著我回到家鄉工作…。. 願這一份集結眾人生命和回憶的研究,會是一本開啟更多祝福的契機。最後,. ‧. 將這本論文獻給我在天上和地上的家人、朋友,有您們真好!我愛您們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 DOI:10.6814/NCCU201901095.

(3) 摘要 素有雲豹傳人美名的古茶柏安(Kucapungane 音譯) ,其祖先因雲豹的帶領, 從臺東的 Skipalhichi 一路輾轉來到屏東縣霧台鄉的舊好茶,並在 750 年前形成古 茶柏安部落。古茶柏安周邊資源、物產豐饒,又因地形優勢難以攻克,部落勢力 逐漸壯大、人丁旺盛,為獲得更廣大的生活空間,族人一方面透過無人開墾的可 耕地,產生分支的新聚落,成為西魯凱眾多部落的源頭;另一方面,與鄰近的排 灣族部落競和、彼此消長,以擴增部落領土與資源。 然,日治時期統治者挾帶武力與新型生產技術,不斷向原住民族地區推進, 不但改變古茶柏安的社會秩序、經濟行為與文化慣習,也轉變了部落空間區位和. 政 治 大. 與外界的互動方式,使得古茶柏安面對急迫且複雜的生存壓力。國政時期,加速 實施一系列山地平地化的政策,更加惡化了古茶柏安的處境。長久處在國家發展. 立. 邊陲的古茶柏安,在交通不便、現代設施設備不足的情況下,族人生計與發展明. ‧ 國. 的歷史進程。. 學. 顯受到限制,因而開啟 1950~1970 年代部落大量人口外移,和 1978 年集體遷村. ‧. 古茶柏安人當代的遷移、適應經驗,備受各界關注,其中本研究所關注的三 地村古茶柏安人,便是 1950~1970 年代向淺山原住民族地區移動的類型。三地村. Nat. sit. y. 古茶柏安人有鑒於當時的山政策與社會脈絡,考量到家屋與家名的延續,並衡量. er. io. 就學、就業、就醫往來的交通距離,以及與原鄉親友支持網絡等因素,而選擇移 入排灣族傳統領域裡的移住型部落三地村居住。過程中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發揮兼. n. al. Ch. i n U. v. 容兩地群文化特性適應策略,與相互為補充的多種遷移路徑,不但成功地使其獲. engchi. 得遷移所需的適應支持,也使後嗣穩定的在三地村開枝散葉,並發展出屬於該經 驗特有的適應與認同情況。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遷移適應經驗不但高度展現了移 民的能動性,研究也顯示他們的調適舉措和認同現象富含了文化及時代意義,不 但可作為多元族群雜處下的認同與文化變遷案例之探討,也可提供讀者重新省視 族群識別與生成方式。 關鍵字:遷移、適應、認同、古茶柏安、好茶、三地村。. ii. DOI:10.6814/NCCU201901095.

(4) 目次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理論與文獻回顧……………………………………………………………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方法……………………………………………………………14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16 第五節 本論文章節安排……………………………………………………………21. 第一章 「原鄉」與「客鄉」:移入地與移出地的形成與文化 ……23 第一節 原鄉與客鄉的地理位置與聚落形成………………………………………23. 政 治 大. 第二節 原鄉與客鄉的社會文化與生產活動………………………………………43 第三節 進入國家體制中原鄉與客鄉………………………………………………50. 立. 小結 …………………………………………………………………………………58. ‧ 國. 學. 第二章 從「原鄉」到「客鄉」: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遷移 ………60 第一節 遷移及選址因素……………………………………………………………61. ‧. 第二節 遷移的類型與歷程…………………………………………………………75. sit. y. Nat. 小結 …………………………………………………………………………………86. er. io. 第三章 「客鄉」變「家鄉」: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生活適應情況 88. al. n. v i n Ch 第二節 移入者的行動………………………………………………………………99 engchi U 第三節 與原居地的連結 …………………………………………………………107 第一節 移入者的困境………………………………………………………………88. 小結…………………………………………………………………………………113. 第四章 「主人」還是「客人」: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認同 ………115 第一節 影響認同建立的外部因素 ………………………………………………115 第二節 影響認同建立的內部因素 ………………………………………………120 第三節 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認同現象 …………………………………………130 第四節 古茶柏安的多義性 ………………………………………………………137 小結…………………………………………………………………………………142. 第五章 結論…………………………………………………………………… 143 第一節 各章特色與研究發現 ……………………………………………………143 i. DOI:10.6814/NCCU201901095.

(5) 第二節 本研究對遷移、適應及認同理論之回應………………………………146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151. 參考文獻…………………………………………………………………………153. 附錄………………………………………………………………………………160 一、家戶訪談大綱…………………………………………………………………160 二、個人族群認同訪談大綱………………………………………………………161 三、2016 年屏東縣三地門鄉古茶柏安愛鄉協會會員意見普查問卷……………162 四、2016 年屏東縣三地門鄉古茶柏安愛鄉協會會員普查問卷分析……………16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i. DOI:10.6814/NCCU201901095.

(6) 圖目錄 圖 1、三地門鄉各村地理位置示意圖 ………………………………19 圖 2、三地村古茶柏安人村中活動區域示意圖 ……………………20 圖 3、1931 年前的排灣族與魯凱族部落分佈圖 ……………………29 圖 4、排灣族各亞群系統分佈示意圖 ………………………………34 圖 5、1931-1938 年排灣族/魯凱族部落合併與移住…………………36 圖 6、三地村組成部落分佈圖…………………………………………37. 政 治 大 圖 7、三地村住地空間分佈圖(含各部落頭目家屋)………………39 立. ‧ 國. 學. 圖 8、1931 年排灣族/魯凱族部落彼此敵對的網絡 …………………44 圖 9、1931 年排灣族/魯凱族部落彼此友好的網絡 …………………44. ‧. 圖 10、舊好茶西進行經三地村的古道路線圖 ………………………42. y. Nat. er. io. sit. 圖 11、三地村週邊地區示意圖 ………………………………………70. n. 圖 12、Taimatala 四戶古茶柏安家戶居住分佈圖 a v……………………77. i l C n h e n g c h i U…………………………79 圖 13、Tuljaljangan 及小好茶村位置示意圖 圖 14、Taracekes 位置示意圖 …………………………………………80 圖 15、三地村古茶柏安人遷移模式演變示意圖 ……………………85 圖 16、屏東縣三地門鄉古茶柏安愛鄉協會 2016 年會員大會照片…136. iii. DOI:10.6814/NCCU201901095.

(7) 表目錄 表 1、不同居住地、屬性之魯凱族分佈情況…………………………13 表 2、報導人資訊一覽表………………………………………………18 表 3、魯凱族各亞群分布及起源………………………………………24 表 4、排灣族各亞群分佈及起源………………………………………32 表 5、1933 年原住民經營收入概況……………………………………53 表 6、1935~1940 年畜產交易量之情形………………………………54. 政 治 大 表 7、1955~1965 年間遷出的古茶柏安的戶數及遷入地……………60 立. ‧ 國. 學. 表 8、霧台鄉各機關團體所在地………………………………………65 表 9、光復後~1980 年代好茶村歷年人口統計………………………69.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v. DOI:10.6814/NCCU201901095.

(8)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筆者父母家族皆為古茶柏安的魯凱族,過去不乏與原鄉親族互動的經驗,也 曾與家族至舊好茶尋根,並參與原鄉(部落當時已遷移至新好茶)部落公開的女 子成年禮儀式-siabengelrai(戴百合花),但因家族遷移的關係,筆者幼年便在 排灣族文化氛圍濃厚的三地村成長,對於自己的族群文化卻不慎了解,非但不清. 政 治 大 有人問起筆者的來歷,並得知筆者為住在三地村的魯凱族時 ,便開啟一連串疑惑: 立 楚家族遷移過程,對同是居住在三地村的其他古茶柏安族人也感到陌生。故每當. ‧ 國. 學. 「三地村怎會有魯凱族?」、「你是哪裡搬去的?」…面對這些疑問,過去皆以 簡單的一句「三地村很多魯凱族,多數都是從『好茶』來的」帶過,並以微笑不. ‧. 失禮貌的方式結束這串對話。而這般如牛毛般的提問,在筆者進入研究所就讀後 更加深刻,回望自身的成長經驗,筆者發現與家人的對話時常混用魯凱族與排灣. y. Nat. sit. 族的語彙,平時與三地村排灣族的生活、文化模式相比,也無明顯的族際之分等. n. al. er. io. 現象,使得筆者不斷反思,三地村的古茶柏安人到底是一群怎樣的人?跟原鄉的 族人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種種疑問不斷湧現。. Ch. engchi. i n U. v. 又,2014 年暑假偶然的機緣下,第一次聽到家族長輩分享到遷移史,發現 雙親家族在三地村古茶柏安人遷移歷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進一步觸發筆者對這 群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為何異民族聚落,又是如何在移居地生存、適應,並對這群 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認同傾向感到好奇。然而,綜觀過去的記載和研究,鮮少提 及這群為數不少的群體,也未有人從這群人的視角進行書寫或研究。依據筆者的 田野觀察與訪談記錄顯示,在三地村的古茶柏安人,不僅在移入地「落地扎根」, 在村中信仰、教育、經濟與文化等各項領域多有重要的影響、參與,與村中其他 族群共構部落的發展。故筆者認為這群人的遷移過程實有被記錄和研究的價值, 也希望藉由這項研究開啟不同角度的族群史觀,並詳實書寫人群移動對於族群適 應、族群認同和文化演化的影響。 1. DOI:10.6814/NCCU201901095.

(9) 二、研究目的 遷移是人類活動的常態,也一直是人類學所關注的議題,然而臺灣原住民族 的遷移研究,多關注的是受到臺灣政治經濟發展影響,而「被迫」或是「半自願」 自部落、鄉村移往城市、都會之都市原住民遷移研究,相對較缺乏自原鄉移往其 他原住民保留地的研究與論述,使得當代原住民族的遷移發展情況與文化演變的 研究稍嫌不足。因此,本研究立基於前述之研究動機,透過一系列的田野參與觀 察、訪談查證以及文獻資料對照等研究方法,希望達到以下目的:. 政 治 大. (一)彙整三地村古茶柏安人遷移歷程與家戶資料. 立. 嘗試從報導人、資料檔案的分析中,梳理各家戶的遷移路徑、方式,以及個. ‧ 國. 學. 人與群體的生命故事,釐清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組成與遷移始末,並紀錄、繕打 各家戶家譜與長輩生命史紀錄等歷史資料,提供受訪家戶使用。. ‧ y. Nat. er. io. sit. (二)補充當代原住民族遷移樣貌與觀點. 透過上述資料的採集,擴展至族群遷移史的研究,以兼具主位與客位的全貌. n. al. Ch. i n U. v. 視角,書寫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歷史記憶與生命經驗,「還給」被忽視的少數群. engchi. 體歷史與文化的詮釋權。透過不同史觀的呈現,補足過去官方文獻或研究上的不 足,豐富原住民族的歷史色彩。. (三)呈現當代遷移經驗對族群文化與認同的影響 從當代原住民族移動的情境,一步一步觀看族群的遷移、雜處對族群本質與 文化實踐的助力與阻力,並通過認同現象的梳理,探究文化的能動性與適應性, 如何使相對於原鄉「純粹」的魯凱文化,以不同的樣貌與型態在移入地發展,並 據此繁衍出新的族群形態與認同。. 2. DOI:10.6814/NCCU201901095.

(10) 第二節 理論與文獻回顧 一、遷移與適應 (一)遷移的意涵與相關理論 Michael Kearney(1986)回顧人類學研究遷移與發展的文章'From the Invisible Hand to Visible Feet’,點出人類學家關注遷移現象,係起因於傳統田野地點的轉 變。由於大量的研究對象從原始部落移住鄉民社會或城市地區,於是在 1950、 60 年代間興起針對移民現象進行分析,並發展出鄉民研究(peasant studies)及 都市人類學(urban anthropology)的探討。這樣的轉變,與人類文化進入複雜社. 政 治 大. 會社區進行研究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期的其他學科領域,也相當關注人類的遷移. 立. 和人口的流動現象(瞿振孝,2005:1-2)。不同的是,人類學特別著重探討文化. ‧ 國. 學. 生態、移民適應等議題的關注(李亦園,1980: 424-431)。也就是說,人類學的 遷移研究關切的是人群移動與社會發展、族群認同、性別關係、移民網絡的結合. ‧. 與關係,由微觀的層次分析,對個體、家戶及群體的文化適應、移民的社會組織. io. er. 1996:793,2000:98;瞿振孝,2005:2)。. sit. y. Nat. 形式、族群意識與族群變遷等,做質性的議題探究(Kearney 1986,1995;Brettell. al. 廖正宏(1995:3-8)依據不同學家對遷移意涵的探討,歸結出遷移的三項的. n. v i n Ch 共同特性,分別是:遷移是地域上的移動;遷移是住處的改變;遷移可以是個人 engchi U 行動,也可能是團體的行動。其認為遷移除了受到時間及地理因素的影響,更應 注意社會的情境對遷移者的動機,與後續的遷移行為帶來的連動,以及遷移行為 或過程可能帶來人口結構和職業結構的改變,而再度影響到遷移者動機等現象。 如是故,遷移動機必須再增加心理因素(對價值評估後所做的決定)和互動性因 素(遷移者互動系統的改變)兩大特性來談論遷移。若將遷移做不同向度的區分, 則常以時間(臨時性或永久性)、距離(遠或近)、跨越的界線(國境內或外)、 牽涉的單位(鄉鎮、縣市、州省、國家或文化)、人數(個人或團體)做區分標 準。但若從遷移動機來視,則可透過遷移者的社會組織(家庭、氏族)、政治環 境(自願或非自願)、社會經濟原因或心理目(創新或保守的遷移)等做為分類 的標準。 3. DOI:10.6814/NCCU201901095.

(11) 人類遷移理論據此發展出的眾多類型,最常被使用有以下三項理論:(1) 推拉理論:遷移發生的原因,是移出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移入地的拉力或引力 交互作用而成(廖正宏,1995:94)。不過,這樣的說法其實隱含了「遷移是經 過人理性選擇」的概念,並假定遷移者對移出地及移入地的訊息有一定的了解; (2)引力模型:不考慮個人心理、社會等因素,從整體的觀點來看遷移,假設 距離阻止遷移,一個地方人口外移數量依據地方人口大小,與移入地人口多寡而 定(吳永明,2006:11);(3)經濟理論:從個人評估成本效益的觀點來決定是 否遷移,經濟機會受到技術改變的影響,導致區域間不平均,使區域間的自然增 加率差別作用太慢,於是透過遷移使人口重新分配(廖正宏,1995:115)。. 政 治 大 發現隨著不同政權進入原住民群體,發展出不同的遷移路徑和行為,大致上可約 立. 陳宇嘉(1990)等人通過遷移意涵和理論梳理我國當代原住民的遷移案例,. ‧ 國. 學. 分為兩大類:(1)自行移住:此類為半自願性或迫於生活生計而選擇性遷出, 多半與就業、婚姻與經濟吸因素引而移動,遷移單位以個人或家戶為主,有的遷. ‧. 移至都會地區,有的則是淺山地區,又該類遷移至都會所形成之聚落,往往反映 出原鄉與城市的特性,因此兩地人際關係、文化社會的過度,新居地的空間、生. y. Nat. sit. 產模式和文化地景呈現著混雜的特性,故此類遷移研究多著墨在遷移後的生活適. n. al. er. io. 應、文化變遷、人口結構等探討;(2)集團移住:此類型為經外力強大介入之. i n U. v. 永久性遷移,移住團體也多以部落的大單位流動為主,多發生在日治時期與光復. Ch. engchi. 初期,配合政策從原部落移至其他原住民保留地,近期則因天災因素影響部落居 住安全,而出現永久屋遷村基地的集團移住案例,而此類的研究多談論土地制度、 與他族互動關係、作物種類、傳統部落的生活方式等。從當代原住民遷移經驗的 分類,可知除了外力刻意的政策移住,經濟發展誘因在當代原住民族的遷移被視 為相當重要的因素,其中又以 1950 年代起「自願」遷移至近山和都市遷移案例 最為明顯,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自願」遷移經驗不能排除國家介入的因素, 也就是殖民統治政權以國家力量,對部落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帶來一連串的舉措, 強化族人脫離部落秩序和傳統經濟的現象,引發遷移浪潮和後續效應。 由前述遷移研究結果,可知遷移不僅受到時代、環境的影響,遷移者本身也 受到族群文化及心理因素的影響,形成不同遷移經驗。遷移理論則提供筆者了解 4. DOI:10.6814/NCCU201901095.

(12) 人類流動的現象與解釋方式,但前述之理論無法回應人類遷移的評估和過程受其 族群文化內在邏輯影響的情況,因此本研究將提取田野觀察和訪談結果,補充既 有理論之不足。另外,透過原住民族遷移特性的觀察,可見當代原住民族的遷移 深受政府集團移住、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政策和主流社會強烈的影響,不但造成了 原住民族在區位分佈上的變化,也帶來族群互動、文化傳承等議題的發生。然而, 無論是何種類型、時代背景或動機因素下的遷移,移動必然會帶來適應的問題, 調適的過程不單對遷移者本身有所改變,對移入地的原居者也會引發諸多的變化。 面對遷移過程中諸多人為的(個體與群體)、政策的、環境的震盪,遷移相關行 為者需要透過調適,使這些挑戰獲得紓緩與平衡,以下將接續通過個體與群體的. 政 治 大. 遷移接觸過,來程理解的適應內涵。. 立. ‧ 國. 學. (二)遷移適應的過程與影響. 「適應」指的是個人為滿足自身的需求,運用各種方式與所處環境發生調和. ‧. 作用,使其與他者或其所處環境之間的互動狀態,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這種. sit. y. Nat. 互動不單是人類與所處的物理環境,還包括對自身、他者、團體的關係,以及心. io. 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顏錦珠,2002:12)。. al. er. 理與情緒的行為,是一種動態的、交互的、有彈性的歷程,是雙向性或多向性的,. n. v i n Ch 根據陳小娥、蘇建文(1977)的說法,生活適應的內涵可分為「個人適應」 engchi U. 與「社會適應」兩部分著眼。顏錦珠(2002:13)將之整理如下:個人適應強調. 個人需求的滿足,個體藉由自我調適與控制,引導適合個人的生活,以確立個人 的目的與社會價值系統,達到自我統整的目的;社會適應則是對他者的適應,個 人在生活環境中,為免除他者與個體間的矛盾,及現實環境對自己的要求,有效 的與人交往的程度。若從狀態和歷程兩方面探討生活適應內涵,劉春榮、吳青山 和陳明終(1995)指出適應的狀態是個體自我的認識和接納、和諧的人際關係、適 切的生活目標與社會技能;至於在適應的歷程,則是個體運用各種技巧與策略, 掌握生活上的改變,並回應挑戰。由前述可知,個體為了降低適應的衝突,會採 取調整的手段面對生活的變動,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環境的要求,甚至有可能採取 同化的方式,放棄個人自身的文化認同,以求達到適應(顏錦珠,2002:13-14)。 5. DOI:10.6814/NCCU201901095.

(13) 已知個人將通過調整改善適應的情況,而族群在面對遷移適應,會有哪些適 應的特點與過程?對此,李巧寧(2008:8-9)使用 Milton Grodon 的 7 種族群適 應的特點與層級,協助筆者釐清多元社會中族群互動的情況:1.文化的同化-改 變文化模式;2.結構的同化-進入主流社會的派系與組織;3.婚姻的同化-通婚; 4.認同的同化-對於主流社會的認同感;5.接受態度的同化-沒有偏見與刻板印 象;6.接受行為的同化-沒有刻意的歧視行為;7.公民的同化-沒有價值與權力 的衝突。由此可知族群遷移適應將遇到許多不同面向的適應挑戰,倘若相互適應 的族群間社會、文化差異甚大,遷移者可能需要耗費較多遷移成本和心力,才能 獲得適應,此況恐將不利於遷移者弱勢的社會處境。也就是說,若是能遷移到與. 治 政 大 風險,也能相對使移入者的主體性能夠保存的相對完整。 立. 移出地政治社會生態及文化構成相近的環境中,則可相對減低適應過程的衝突和. ‧ 國. 學. 適應是一種運用個人和社會調適策略,來妥協部分的自我,以使個體與所處 的環境、人群和諧共存的歷程,該歷程不僅影響著個體,同時也對他者或環境帶. ‧. 來影響,並進一步改變彼此的互動狀態。這種具有互動性和持續性的適應特質, 提示筆者應注重族群適應過程中,族群互動細節與相關行為者的能動性,並且看. y. Nat. sit. 重文化在適應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對此,筆者將參酌前人研究,從 7 種族群相遇. n. al. er. io. 時的適應特點與層級中,分別觀察三地村古茶柏安人遷移後將面對的適應困境,. i n U. v. 並以三地村古茶柏安人通過主動行為和文化適應策略,使其順利的融入移入地作. Ch. engchi. 為切入點,看見研究對象採取哪類對策,才得消弭遷移過程中的諸多不適應,同 時也將觀察此舉對移入地及其居住群體帶來的影響。. 二、族群認同 (一)族群的定義與內涵 王雯君(2006:15-16)在探討族群的定義時,曾提到: 過去一般對於族群(ethnic group)的定義,就是具有共同血緣、語言、 信仰、文化與生活習慣等文化特徵的一群人,因此,許多族群或民族的. 6. DOI:10.6814/NCCU201901095.

(14) 研究都從體質或文化特徵來進行觀察,並藉以判斷某人的族群身份,長 期以來,這樣的觀點被學術界奉為圭臬。 然而,1960 年代英國人類家 Edmund Leachy 據其在緬甸北部的研究結果,提出 族群的差別並非外來觀察者對於族群、文化或種族型態上的客觀差別,而是族群 本身主觀對於身為哪一族群的認同差異,漸而改變學界對族群的看法。在這樣的 思考下,王甫昌(2003)指出「族群」相較於一般的團體,更是具備成員凝聚力 的「要求」,透過主觀認定的共同祖先來源、歷史記憶、語言和文化等特殊約束 力(紐帶),形成一個獨特的群體,影響著內部成員行為表現與思考模式,並據 此歸納出族群的五點特性: 1.. 政 治 大. 以「共同來源」區分我群、他群的認同:從族群的定義可發現判別我群與他. 立. 群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被他者認為有共同文化、祖源或顯而易的特徵的客觀. ‧ 國. 學. 因素;二是主觀的內在因素-自我認同與他者認定。. 族群是相對性的認同:在族群分類的想像中,若以我群作為基準對比出他群,. ‧. 2.. 則可看到清楚的族群界線。. y. Nat. 族群通常是弱勢者的人群分類想像:弱勢族群透過差異中認知、不平等認知、. io. sit. 3.. er. 集體行動必要性認知等族群意識,確立族群運動與鞏固、宣揚的必要性。. al. n. v i n Ch 族群的位階與規模:族群一般被認為是在「國家」和「民族」的範圍內,具 engchi U. 4.. 有不同文化的社會群體。 5.. 族群最為一種人群分類想像:把他族群也當作是人,只要求平等,或是要求 他族尊重自己的獨特性。 從族群的特性和內涵,可知族群不但是一群自認為或被其他人認為擁有共同. 來源、文化或語言等主客觀特質,且同時也是一具有意識的獨特想像人群。然而, 該族群成員究竟是透過何種方式區辨我群與他群呢?不同的區辨方式對認同可 能帶來什麼影響?以下,將透過族群認同理論接續探究之。. 7. DOI:10.6814/NCCU201901095.

(15) (二)族群認同理論 認同是社會化的過程中,將認知的反應和學習內化的過程,認為對於某人、 事、物或抽像概念認識、了解、接納並趨向之,進而內化產生自我肯定和價值感 的過程和行為。由於認同的形成與社會互動有關,立基於這個可變動因素,認同 不再僅是一種固著的身份特徵,而是一種學習和妥協的持續性過程。族群認同便 是在個人與團體的互動中,持續累積使個人產生對團體產生歸屬,而個人據此作 為標示自我的產物。 談論到族群認同理論時,最常使用是「原生論/根基論」與「工具論/情境論」 的辯證,來探討族群認同形成的原因。原生論者認為族群認認同主要來自人們根. 政 治 大. 基性的情感連結,意即生物性傳承下來的生物特徵,並不會讓一群人主動形成一. 立. 個文化實體,而是因著人們出生時的根本賦予,諸如:祖源、歷史經驗、文化語. ‧ 國. 學. 言或宗教等主觀文化因素,才能使人們感知如親屬關係般共享的情感根深蒂固 (王雯君,2006:16)。並據此辨別我群與他群的差異,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缺. ‧. 乏變動的認同論點,但因為過於強調原初特質與族群凝聚力的必然關係,忽略了. sit. y. Nat. 後天因素對族群發展的影響,也因而衍生另一種論調。. er. io. 工具論者認為族群是一種政治、社會或經濟現象,族群建構的認同基礎並非. al. v i n Ch 略,使人們在資源競爭與分配下獲得更大的利益與機會(王雯君,2006:17)。 engchi U n. 承襲自血緣、歷史經驗和語言文化,而是為因應外在環境需求所運用的支配性策. 個體或群體會有策略性的不同區辨選擇,也因此工具論者認為族群認同是多重性. 的,隨著情勢變化而變化(廖經庭,2008:31;李巧寧,2008:7)。工具論補充原 生論對於族群理論上的缺乏,但總的來說,無論是原生論還是工具論,可發現不 同群體的存在與認同價值的建立,前提是確立並維持族群邊界的生成(于嘉明, 2009)。也就是說,綜觀族群的定義和族群認同的理論,可見分辨一獨特的人群 是否為族群,皆仰賴劃出「界線」,由此可知族群邊界儼然是內在區辨異己、生 成認同的方式。. 8. DOI:10.6814/NCCU201901095.

(16) (三)族群邊界說 Fredric Barth 在《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1969)中,表示在全球化 快速變遷的社會中,過去界定族群的條件備受挑戰,遂而提出識別族群的思考方 式-「族群邊界理論」。Barth 認為族群認同是以「文化差異」的社會組織形式 來表現,社會組織形式表現的基礎不在於文化質地本身,而是區分不同團體的邊 界。並認為族群邊界是一種社會邊界而非地理邊界,族群邊界的形成與維持,是 人群在特定的資源競爭關係中,為維護共同資源而產生的主觀異己感。由此可知 維持族群邊界的不是客觀文化特徵,而是族群成員在互動的社會行為中,產生的 區辨彼此的方式,換言之在研究族群時,如果過度強調族群的顯著文化特質,就. 政 治 大 或被他者歸因的過程,而不是特定賦予的文化擁有,也就是說族群邊界的形成, 立. 會變成文化分析而非研究族群組織;再者,族群認同應該被視為自我主觀歸因,. 乃由內部的成員與外部的成員共同操作而生成,族群外部的差異會被強調,內部. ‧ 國. 學. 的歧異會被忽略,進而凝聚為族群的認同(王雯君,2006:17-19;黃宣衛,. ‧. 2010:115)。. y. Nat. 藉由族群邊界理論,筆者得從人們如何區分我群與他群的不同,觀看人們如. io. sit. 何連結我群的相同個體,同時也提供筆者看見不同族群形成和被形成的過程。這. n. al. er. 樣的族群邊界具有相當濃厚的社會意涵,族群藉由接觸而存在、延續一套辨識標. Ch. i n U. v. 準與範圍,個人與群體之間的收編與排除過程,也正好反應著族群邊界的游移與. engchi. 可變動性(李巧寧,2008:10)。. 族群特質的疏理使筆者意識到這樣的人群單位,具備了可塑的、想像的與政 治的特性,因此在觀察族群的認同時,應特別注意這樣的特質生成的原因與環境。 回顧族群認同相關理論發現到不同理論對於認同生成的關注點不同,也各自有被 關注和提取的視角,但眾說法皆提醒筆者,族群互動和社會接觸才是影響族群如 何被界定、我群如何區辨和被區辨的主因。其中,族群邊界的論點與關注認同的 方式,不但有助於釐清研究對象的認同,也提醒筆者應觀看遷移人群面對多樣的 族群互動與適應挑戰作出的認同選擇。故,筆者將採「族群互動」對族群內涵與 認同的影響,作為分析研究對象族群認同的視角,同時關注成員外部和成員內部. 9. DOI:10.6814/NCCU201901095.

(17) 的驅力如何影響他們的認同取向,以觀看這群遷移中認同不斷被建構和挑戰的三 地村古茶柏安人。. 三、古茶柏安魯凱族遷移的相關研究回顧 古茶柏安魯凱族遷移的相關文獻,多分散在不同書籍和論文研究中。以專書 來說,台邦‧撒沙勒(2016)的《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研究》以檔案文獻及訪談 資料的相互印證,串接了過去分散在許多研究中的資料,並以地圖、家系譜與表 格資料,系統的呈現部落的遷移歷史與文化變遷,是目前最完整且具脈絡性的古. 政 治 大 間軸線的方式,介紹古好茶(Rumingane)、舊好茶(kucapungane)、新好茶 立. 茶柏安魯凱族文獻。該書先以我群認知與傳統領域開啟古茶柏安的輪廓,再以時. (Tulalekelre)和禮納里(Rinari)不同時期的古茶柏安遷移地和文化演變。最後,. ‧ 國. 學. 通過古茶柏安的文化遺產的紀錄,和部落歷史回顧的展望作結。此對筆者在了解. ‧. 古茶柏安形成背景與文化變遷,以及相關資料搜索時給予諸多提點,是本研究參 考比例甚多的著作。. y. Nat. io. sit. 而在論文研究方向,依據全國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1的調查,發現全國. n. al. er. 已有 106 篇與古茶柏安(好茶)魯凱族相關的研究題目,其中專門探討「遷移」. Ch. i n U. v. 與「適應」的研究有三篇:陳丁祥(2003)《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的空間拼湊:. engchi. 原住民集體移住與生活調適之能動論述》、劉玉貞(2012)《族群、移民與社會 適應─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魯凱人的例子》、李重志(2016)《魯凱族的都市遷 移》。這些研究分別提供筆者不同的啟發,以下概述其內容。 陳丁祥(2003)的研究講述 1950 年代的「山地平地化」政策背景下,政府 主導的排灣族與魯凱族集團移住產生的「新部落」—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的發 展歷程,以及這群來自遠偏遠山區移動人群的生活調適研究。雖然這一篇的研究 主角並非只限於古茶柏安人,但從該研究中可見當時有非常多的古茶柏安家戶因 原鄉生存限制,選擇跟隨政府的腳步下山,此案例也被視為當代古茶柏安人「自 1. 網址: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nsOPGV/webmge?mode=basic,筆者. 分別使用「魯凱」、「古茶柏(布)安」、「好茶」三大關鍵字進行搜尋,最後瀏覽日期:2019/05/09。 10. DOI:10.6814/NCCU201901095.

(18) 願」遷移的先例。該研究著重於遷移行為者本身的生活適應動能,使移民不再只 是一群被動地接受或同化弱勢群體,而是具備積極地選擇與支配的主動形象。陳 丁祥(2003)對於動能性的關注,改變了筆者過去認為移民等同被動、無奈和不 可選擇的刻板印象,促發筆者從移民如何發動舉措、翻轉相對弱勢處境的策略, 觀察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遷移經驗。 劉玉貞(2012)的研究所關注的對象雖為整個霧台鄉魯凱族移民,而非僅限 於古茶柏安人,但由於嘉蘭村的地理環境與族群文化特性,與本研究的移入地三 地村相仿,且古茶柏安人遷往嘉蘭村與三地村的年代接近,加上筆者關注的研究 問題與其多有雷同,因此在時代背景、遷移原因、族群共通點等方面的比較和論. 政 治 大 的社會秩序、現代政治權利與族群思潮,對於當代魯凱移民各階段的發展影響, 立. 點,給予筆者建構整篇研究時不少的啟發。此外,她的研究中特別關注傳統文化. ‧ 國. 學. 也呼應了筆者在田野中的看見,只不過之於嘉蘭村的魯凱移民,這樣的意識匯流 帶來「新富社區」的出現,對三地村古茶柏安人而言,則是帶來「泛古茶柏安人」. ‧. 的認同產生。. sit. y. Nat. 李重志(2016)的《魯凱族的都市遷移》,研究對象雖與本研究關切的遷移. io. er. 類型不太相同,但其對於都會區魯凱移民的宗教活動和現代社會組織的分析,提 醒筆者應關注三地村古茶柏安人如何拉緊成員彼此,以及如何建立移入地人群關. n. al. Ch. i n U. v. 係,才能更細緻地看到研究對象如何回應適應的挑戰。又,其研究發現都市魯凱. engchi. 移民之所以不去更繁榮的城市區段,或是找能獲利更多的工作,乃是立基在移民 風險迴避的考量,認為親族支持網絡可以到達的範圍,才是最佳的遷移地點,而 這樣的「親族人脈觀點」,正好回應了本研究對象的遷移選址考量。另外,為更 細緻的觀看不同住地的魯凱族群的屬性、分佈及族群關係,筆者改編由李重志 (2016)彙整的「因遷移而致的不同居住、身份屬性之魯凱族」一覽表,並增加 各住地居住族群一欄,以利讀者能較全貌的認識魯凱族目前的遷移情況。 由古茶柏安魯凱族遷移的相關研究回顧,可知古好茶時期的因地形和環境氣 候的限制,使得仰賴傳統燒墾與狩獵的古好茶族人,必須經常在部落臨近地區更 換耕地的情況,甚至引發部落領袖帶著族人向外尋求合適領域的現象,符合族群. 11. DOI:10.6814/NCCU201901095.

(19) 生存的遷移文化邏輯,直到舊好茶前期仍被族人依循著,也因此帶來了霧台、阿 禮等部落的形成。不過,舊好茶後期2受到殖民政權的規範與干預,帶來定耕禁 獵、人口壓力、貨幣與外界物資需求、集團移住等變遷,因而發展出不同於過往 的遷移脈絡、動機和模式,也就是陳丁祥(2003)、劉玉貞(2012)及本研究案 例所關注的-外力介入擾動部落秩序,使得族人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遷移 他鄉的情況。此後,由於舊好茶人口大量流失、交通及資源缺乏,部落面臨嚴峻 的發展困境,未遷出的族人擔憂部落發展權與生存權,於是按省政府的遷村計畫, 1978 年全村遷移到新好茶。但因新好茶位在行水區的沖積扇上,距離河道不到 十公尺,每逢雨季便土石肆虐,1996 年的賀伯颱風之後,連年災害不斷、人財. 治 政 大 迫二度遷村至禮納里,成為新一代集團移住至非傳統領域的部落,並帶來古茶柏 立 安魯凱族的生存與文化延續的挑戰。通過古茶柏安魯凱族不同階段遷移的回顧, 接連損傷,而 2008 的莫拉克風災更導致滅村事件,使遷村僅 30 年的原班人馬被. ‧ 國. 學. 可見遷移之於族群文化意義的轉變,而在前述古茶柏安人遷移案例的研究,也顯 示隨著遷移意義變化和遷移動機的不同,將為同一發源地的遷移群體帶來不同的. ‧. 適應挑戰與文化變遷課題,而此正好是人類學與民族學在探討遷移與移民中最關. n. al. er. io. sit. y. Nat. 注的層面,也將是本研究欲了解內涵。. Ch. engchi. i n U. v. 1928 年是日本殖民勢力正式進入古茶柏安,故台邦‧撒沙勒(2016)的研究以該年為舊好茶 前後期分水嶺。 2. 12. DOI:10.6814/NCCU201901095.

(20) 表 1、不同居住地、屬性之魯凱族分佈情況 世居、原鄉魯. 遷移、非在原鄉之魯凱族(非在傳統領域). 凱族. 系屬. 平原. 隘. 濁. 大. 寮. 口. 南. 群. 群. 群. 山區鄉村. 平原鄉村. 皆有 集團移住. 居住. 霧. 茂. 卑. 瑪家鄉. 所在. 台. 林. 南. 三和村. 鄉. 區. 鄉. 三地門鄉. 治 三地村、 政青葉村、 大 瑪家鄉禮 德文村. Nat. 居住. 凱. 凱. 族、. 族群. 族. 族. 卑南. 魯凱. 移住. 移住. 移住. 長治鄉. 六龜區. 五大. 百合部. 荖濃. 都會. 落(戶. 里、內埔. 地區. 納里好茶. 桃源區. 籍屬霧. 鄉龍泉. 社區(戶. 金峰鄉嘉. 籍屬霧台. 蘭村、歷. 鄉). 坵村、正. 台鄉). 村. y. 魯. 自行. ‧. 魯. 自行. 學. ‧ 國. 立. 三地門鄉. 集團. 自行移住. 興村. 共同. 都市 三群. 隘寮群. io. 魯凱族. 魯凱族. 魯凱族. 、排灣. 、排灣族. 、排灣. sit. 群別. 山區. er. 景觀. n. a族、閩 族、布農 iv l C n 族、 南族 h e n g c h i U族 阿美. 群、外. 族. 省族群. 魯凱. 魯凱. 臺灣. 族、排. 族、布農. 各不. 灣族. 族、客家. 同民. 族群、外. 族匯. 省族群. 集. 資料參考李重志(2016:10),筆者整理改編。. 13. DOI:10.6814/NCCU201901095.

(21)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識與問題 三地村古茶柏安人自 1960 年代遷移至今,在新居地生活近一甲子。然,無 論是三地村古茶柏安人遷徙歷程,還是對移入地生活經驗、文化等紀錄,都極少 在文獻或相關研究出現。又,筆著田野發現遷移不但影響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生 存發展,也對其語言文化、生活慣習等有非常大的改變,特別在世代間的族語使 用、我群文化解讀與認同的作用力等面向。有鑑於此,本研究主要問題意識在於 -「遷移對於三地村古茶柏安人帶來的適應與族群認同影響」,並將此分成三個. 治 政 大 下分別描述各項研究問題所欲釐清的部分。 立. 問題層次來探討:遷移原因與過程、遷移生活適應情形、遷移對認同的影響,以. ‧ 國. 學. (一)古茶柏安人遷移至三地村的原因和過程. 為了解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遷移適應與認同變化,則必須先掌握其遷移的進. ‧. n. al. er. io. sit. Nat. 以及後續的遷移行動,包含選址、移動路進等過程研究。. y. 程與脈絡,此脈絡又可區分為遷移前的時空背景,而後再進入遷移的原因的探究,. Ch. (二)遷移後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生活適應情形. engchi. i n U. v. 遷移完後必須適應新的人地關係與社會文化,過程中或多或少將產生不適應 的情況,為使遷移後的是應儘早發生,移入者必須發揮其智慧和所長,透過主動 的行為、舉措,以促其穩定地在新環境中繁衍、延續,而這一連串的適應困境、 策略和行動方式,將是本研究探究與關切的部分。. (三)遷移適應對三地村古茶柏安人族群認同的影響 離開原鄉的三地村古茶柏安人,主要接觸族群、文化和空間皆與留至原鄉的 族人多有不同,此況可能會改變遷移者既有族群內涵和認同。又,雖然同為遷移. 14. DOI:10.6814/NCCU201901095.

(22) 至三地村的古茶柏安人,但因遷移的路徑和適應方式等不同,使得這群遷移群體 內部產生異質性的認同傾向和認同解讀方式,故筆者希望可以梳理這些認同的現 象和形成,以觀看遷移適應之後,對於遷移者組成質地和我群詮釋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 依據研究問題的設定,本研究展開的方法分為前後兩大類,由於涉及古茶柏 安(舊好茶)族群文化、部落遷移、空間建築和歷史變遷的研究資料非常豐富, 前段篇幅有關時代背景和歷史描述的鋪陳,主要採用文獻回顧的方式,搭配檔案. 政 治 大 的遷移歷程、適應現象以及我群認同建構為探討,有鑒於目前以三地村古茶柏安 立 分析和耆老生命史研究,開展前段的書寫。後半段談的則是以三地村古茶柏安人. 人作為研究對象的文獻資料非常欠缺,故筆者將採用大量訪談方式與田野參與觀. ‧ 國. 學. 察,以補足既有文獻、檔案的空缺。. ‧. 訪談方式依據目的、取向又分為:個人深度訪談、焦點團體訪談、家戶訪談. y. Nat. 三類。首先,個人深度訪談的對象,是以三地村古茶柏安群體中關鍵的耆老、三. io. sit. 地門鄉古茶柏安愛鄉協會幹部、三地村排灣族頭目家族及仕紳為主,這類型的對. n. al. er. 象有一項共同特質,就是對於特定議題的掌握度非常高,通過其生命經驗和對特. Ch. i n U. v. 定議題的參與、了解程度,將有助於還原許多特定事件和歷史的情節。至於在焦. engchi. 點團體訪談部分,由於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遷移類型中,曾以四對古茶柏安夫婦 為首,以直接建屋作為開創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遷移「先鋒部隊」,又其豐富的 生命經驗,對古茶柏安歷史和遷移等面向多有深入了解,有鑒於耆老們年事已高, 顧慮到其身體狀態,故安排焦點團體訪談,使其可在輕鬆的團體對談中,勾起更 多遷移的經驗記憶;此外,筆者在進行認同的探討時,為使報導人能暢所欲言, 筆者也多安排 2~3 位彼此有親屬或友好關係的報導人,同時就認同和特定主題進 行訪談。最後則是家戶訪談,這類的訪談是筆者在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方式,形式 趨近於焦點團體訪談,但有鑒於訪談單位性質和談論層次有所區別,故獨立在焦 點團體訪談外。家戶訪談的「家戶」的設定是依序遷移發生當時(1960~1970 年 代)的「家戶原型」為單位,也就是說這個「家戶」從遷移演變至今,實則發展 15. DOI:10.6814/NCCU201901095.

(23) 為多個家屋、家名和龐大的家族成員。家戶訪談不僅對本研究有相當大的助益, 意義也相當重大,原因在於此訪談不僅是為了研究而進行家族遷移、適應過程及 家譜的訪談,也是創造「家戶」成員認識過去家族遷移和家中長輩生命故事等機 會。由於並非所有的家戶成員都參與過遷移,故未參與的成員對於這部分的家族 遷移始末相當陌生,通過參與訪談一方面可以增加他們對於家族的了解,無形中 也在強化成員們與家、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親密度。 參與觀察則是另一項筆者重要的研究資料獲取方式,該法是指研究者在研究 場域中,通過參與研究對象的日常生活、祭儀、生產活動等面向,進行研究對象 本身及其行為的觀察,使得研究者可以對於研究對象所處的文化脈絡和環境有更. 政 治 大 會(以下簡稱愛鄉協會)的會員大會、尋根與教育活動,以及參與研究對象的生 立 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筆者在這些年的研究中,多參與、三地門鄉古茶柏安愛鄉協. ‧ 國. 學. 命禮俗,與之共食、共耕等方式,在過程中,累積筆者對研究對象的生活樣貌和 報導人觀點的掌握程度。. ‧. Nat. sit. n. al. er. io. 一、研究對象. y.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 Ch. engchi. i n U. v. 本研究對象為自古茶柏安3(舊好茶)遷移到三地村居住、生活,並設籍在 三地村的魯凱族移民,以及其家庭直系親長(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 母、曾外祖父母)有前述背景,且成長環境及生活範圍皆在三地村的古茶柏安後 裔。據此設定,該研究對象在層次上有世代、出生地、族別和年紀的差異,在文 中本應以「居住生活皆在三地村的古茶柏安(舊好茶)魯凱移民與其後裔」指稱 本研究對象,但因字數過長不易閱讀,故以「三地村人古茶柏安人」作為其代稱。 目前,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目前約有 160 位4,彼此之間多有親族關係,族別登記. 3. 古茶柏安為 Kucapungane 的中文音譯而來,本研究將用「古茶柏安」一詞作為 Kucapungane, 以方便閱讀。 4 因無相關統計資料,故筆者依據田野整理之三地村古茶柏安人家譜,並按研究對象之設定,與 報導人 N2 及 A2 共同核對後得到之人口統計資料。 16. DOI:10.6814/NCCU201901095.

(24) 以魯凱族為主,也有部分因與三地村其他族群聯姻,而身份登記上屬排灣族,或 是少部分其他族群;以原鄉與客鄉傳統的階序社會角度來看,研究對象皆來自平 民階層,除了一家戶為 kazangiran(卡達吉蘭)頭目家族出身;職業的分佈上, 超過 65 歲的成員多為農業、工業出身,但也有幾位公務員和神職人員,中生代 成員(45~65 歲)的則以軍公教和工業為主,青壯年(25~44 歲)除了有軍公教 以外,也不乏服務業、工業等不同領域職業。 在報導人的選取上,考量到報導人對遷移和適應歷程的了解與掌握,以及文 獻檔案不足的問題,故在報導人選取上,多以中壯年(歲數約在 50 歲以上)的 三地村人古茶柏安人的生命經驗,作為遷移歷程的資料來源,年輕世代的報導人. 政 治 大 (表 2)。每一位報導人皆有其代號,三地村古茶柏安的報導人為「代號為英文 立 則多出現在我群認同探討的篇幅中。為便於閱讀,簡要說明報導人的組成與差異. ‧ 國. 學. 字母+數字」呈現,筆者在報導人選取上盡量平衡性別、職業,以排除報導觀點 的限制,在此前提下可見三地村古茶柏安的報導人出生地有舊好茶與三地村的差. ‧. 異,50 歲以上的報導人出生地多為舊好茶,但也有例外如 A2。至於為何有些三 地村古茶柏安報導人為排灣族,這是跨族通婚的原因下,使得三地村古茶柏安人. y. Nat. sit. 年輕世代中出現非魯凱族的成員。而為了補充部分族群互動歷史和觀點,筆者也. al. n. 現之。. er. io. 在田野中參考三地村原居者的報導人的說法,文中以「代號為英文字母+君」呈. Ch. engchi. i n U. v. 17. DOI:10.6814/NCCU201901095.

(25) 表 2、報導人資訊一覽表 代號. 性別. 族群. 年紀. 職業. 出生地. Z1. 男. 魯凱族. 歿. 農、工. 舊好茶. L1. 男. 魯凱族. 歿. 農. 舊好茶. T1. 男. 魯凱族. 84. 工. 舊好茶. R1. 女. 魯凱族. 84. 農. 舊好茶. K1. 男. 魯凱族. 83. 農、工. 舊好茶. C1. 女. 魯凱族. 82. 農. 舊好茶. M1. 女. 魯凱族. 79. 農. 舊好茶. F1. 男. 魯凱族. 79. 工. 舊好茶. I1. 女. 魯凱族. 78. 農. 舊好茶. E2. 女. 魯凱族. 農. 舊好茶. W1. 男. 神職人員. 舊好茶. G2. 男. 公. 舊好茶. 工. 舊好茶. 男. 魯凱族. 63. 男. 魯凱族. 59. 教. 舊好茶. 女. 魯凱族. 59. 教. 舊好茶. 女. 魯凱族. 59. 神職人員. 舊好茶. 女. 魯凱族. 53. S3. 女. 魯凱族. 33. D3. 女. 魯凱族. 31. V3. 男. L3. 男. H3. A2. Nat. S2. io. n. al. C魯凱族 hengchi. y. T2. 家管. 三地村. 教. 三地村. 工. 三地村. 警. 三地村. sit. N2. er. B2. ‧ 國. 65. 學. 魯凱族. ‧. 立. 政 治 73 大 魯凱族 68. i n 29U. v. 排灣族. 26. 教. 三地村. 男. 魯凱族. 24. 服務業. 三地村. Y3. 女. 魯凱族. 22. 學生. 三地村. Z3. 女. 排灣族. 22. 學生. 三地村. P君. 男. 排灣族. 71. 政治工作者. 三地村. F君. 男. 排灣族. 39. 公. 三地村. 18. DOI:10.6814/NCCU201901095.

(26) 二、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區域為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據屏東縣內埔戶政事務所資料顯示 5. ,2019 年 6 月三地村全村共分 14 鄰,戶數為 505 戶,總計有 1,670 人,人口數. 比其他 9 個村里人口多達 2~4 倍,為全鄉之冠,也因此三地村被視為北排灣族相 當具代表性的聚落之一。三地村過去為排灣族的傳統領域,因此在族群組成比例 上,以排灣族為多,與魯凱族人口比例約 9:1,這些魯凱族多半為古茶柏安的 移民與後代,以及其他因婚姻關係,從霧台和大武等部落入籍三地村的魯凱籍居 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三地門鄉各村地理位置示意圖 資料來源屏東縣三地門鄉鄉公所官方網站(網址: https://www.pthg.gov.tw/sandimen/Default.aspx,最後瀏覽日期:2019/05/10) 5. 網站: https://www.pthg.gov.tw/neipu-house/News_Content.aspx?n=C25EDF2BAAB5A561&sms=26D4 5FB4F4CA2B0A&s=B332FE36F11DDA2F,最後參考日期 2019/07/07。 19. DOI:10.6814/NCCU201901095.

(27) 三地村的古茶柏安人主要的生活空間為 Taracekes(第 2~14 鄰區塊)、 Tudaljingr(產業道路區),以及 Tikuc(台 24 以西至天主教教會)的緩坡平台 地(見下圖 2),這裡不但是居民家屋主要的建地,也是三地門鄉行政機關和醫 療、文教單位的所在地,各教派、儲蓄互助社和生產單位等也皆設址於此。此外, 由於過去三地村古茶柏安人遷移的路徑,使得部分三地村的古茶柏安人現居範圍 延伸至 Tuljaljangan 和 Taimatala 兩塊地方。 至於在農地和林地經濟生產的區域,則是分佈在以在三地村平台腹地向外擴 散出去的四周空間。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田地多半在村中的 Sameceng 地區(沿 台 24 線經中山公園後 200 公尺處右轉),還有 1960 年代後因公地放領,使其在. 政 治 大 圍的詳細介紹與人群互動關係,可見第一章及第二章的描述。 立. 達來村 Tjaravacalj 地區也有耕作地,林地則多「留在」原鄉舊好茶。這些生活範. ‧. ‧ 國. 學 y. Nat. n. al. er. io. sit. Tudaljingr. Taracekes. Sameceng. Ch. engchi. i n U. v. Tikus. Tuljaljangan. Taimatala 圖 2、三地村古茶柏安人村中活動區域示意圖 筆者自繪 至於在研究的時間範圍上,由於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遷移首見於 1962 年, 一直到 1970 年才趨緩,故在遷移史的關注上,會以 1960~1970 年代為主。不過,. 20. DOI:10.6814/NCCU201901095.

(28) 考量到國家勢力進入,對古茶柏安帶來的改變與引發族人向外遷移的考量,故筆 者也會就 1895 年~1950 年代期間統治者介入的時代背景做簡要的整理。而遷移 行為發生之後,才開始有生活適應的情況出現,但由於適應是一個動態、相互的 情況,無法以明顯的界線區隔,故筆者在文中提及的適應經過,可被視為一種從 遷移開始到研究結束的連續時間面。最後,基於認同的流動性,若單以時代或世 代來約分某一時期的認同,恐怕將移民與其後裔認同的壓抑在時間的向度,而無 法展現遷移適應彈性情況,故認同部份則未以時間作為研究劃分。. 第五節 本論文章節安排. 治 政 本論文共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呈現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文獻 大 立 回顧、研究意識與方法,以及研究對象與範圍。接著進入到第一章,從移入地與 ‧ 國. 學. 移出地的位置、聚落形成、傳統文化與社會秩序等梳理,對原鄉及客鄉兩地有初 步的認知,再觀看兩地進入到當代國家情境下發生的結構性改變與衝擊,以對研. ‧. 究對象選擇離開古茶柏安有時代脈絡的了解,並展開本研究主要研究問題之篇幅. sit. y. Nat. -第二章至第四章。. n. al. er. io. 承接前述的鋪陳,第二章談論的是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遷移因素和歷程,第. i n U. v. 一節先談到遷出和遷入的原因,透過訪談資料和相關文獻的閱讀,整理出研究對. Ch. engchi. 象遷移和選址的主觀、客觀因素,此分析將參考推拉理論,並關照影響遷移者評 估遷移的文化內在因素對照書寫。釐清遷移與選址因素後,第二節則關注在研究 對象遷移的過程和路徑,並對不同的路徑進行分類,從中看見這些遷移模式背後 所隱含的遷移策略,以及三地村古茶柏安人遷移的特色。 為瞭解研究對象在移入地的生活情況和適應與否,第三章將從移入者的困境、 移入者的行動、與原居地的連結三大部分,觀看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適應情況。 首先,為一探研究對象遷至三地村所遭遇之挑戰,筆者欲分析田野觀察及訪談資 料,歸納出移入者的困境。三地村古茶柏安人作為決定遷移的主要行為者,面對 遷移適應的挑戰不僅是被動的接受,故第二節將接續關注移入者如何具備能動性 的回應遷移適應的困局。通過適應策略的探討,筆者發現三地村古茶柏安人與原 21. DOI:10.6814/NCCU201901095.

(29) 鄉的連結程度,是支持其適應移入地很重要因素,因此安排第三節書寫研究對象 與原居地的連結,從社會網絡和文化慣習的視角,看見來自魯凱族文化內在的養 分如何支撐研究對象的遷移與適應。 對於研究對象的遷移歷程和適應情況有所掌握後,接著筆者想了解遷移至三 地村的古茶柏安人究竟是如何認同自己,如何識別我群,環繞在這個研究問題下 展開第四章的書寫。第一節透過族群邊界理論,觀看與三地村古茶柏安人有密切 關聯的原鄉和客鄉群體,如何看待這一群遷移者,特別是在哪些情境下族群的邊 界會被凸顯,據此看到影響研究對象建立其認同的外部擾動因素。第二節則回到 內部觀看影響三地村古茶柏安人成員認同建立的因素,通過田野資料分析,探究. 政 治 大 安人我群認同,由於研究對象的我群意識建立在血緣、情境、文化等複雜因素而 立 哪些條件和方式會帶來研究對象的我群認同感。第三節便接續討論三地村古茶柏. ‧ 國. 學. 成,故其認同呈現出游移與兼容的特性,而這樣具備彈性的認同與認同方式,也 影響到三地村古茶柏安人如何解釋、看待「古茶柏安」,因此筆者安排了第四節. ‧. 來釐清研究對象眼中具備的多元意涵與價值的古茶柏安。. sit. y. Nat. 透過遷移環境及背景的介紹、遷移歷程與類型的書寫、遷移適應與認同現象. io. er. 分析等章節的安排,逐步觀看遷移對於三地村古茶柏安人帶來的生活改變與認同 影響。而本論文第五章結論部分,首先就各章特色與研究發現重新梳理一遍,再. n. al. Ch. i n U. v. 參照相關理論,提取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經驗價值,作為本研究的論點,最後提 出本研究限制與未來見做結。. engchi. 22. DOI:10.6814/NCCU201901095.

(30) 第一章 「原鄉」與「客鄉」:移入地與移出地的形成與文 化 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遷移始於 1960 年代,在此之前,已有為數不少的古茶 柏安家戶,陸續離鄉遷移往不同的「宜居地」。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長久聚居 於古茶柏安(舊好茶)的族人遠走他鄉?又是什麼原因使這群古茶柏安人最終選 擇三地村作為新故鄉呢?在進入三地村古茶柏安人遷移歷程與適應探討前,必須 先就 1960 年代前古茶柏安(舊好茶)的地理環境、人群特質,以及三地村的聚 落形成與族群生態有初步的認知,同時關注日治以降國家收編古茶柏安和三地村. 政 治 大. 的方式,對兩地帶來的衝擊與改變,以利後續探究這群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遷移. 立. 與適應過程。. ‧ 國. 學. 第一節 原鄉與客鄉的地理環境與聚落形成. ‧. 一、魯凱族的古老發源部落-古茶柏安. y. Nat. er. io. sit. (一)古茶柏安在魯凱族系統中位置. 魯凱族的聚落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南段-卑南主山以南到北大武山之間的. n. al. Ch. i n U. v. 的東西兩側,四周環繞著排灣族、卑南族、布農族與阿美族等部落勢力,長期以. engchi. 來彼此接觸、消長,族群關係複雜,使得魯凱族過去在分類及稱呼上多有變化。 而最早確立魯凱族(Rukai)族群地位的著作,為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和馬淵 東一合著的《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1935),該研究依據語言、口傳神 話與系譜的追溯,將魯凱族獨立於排灣族,自成一格。後續學者大體上也依循這 樣的分類,認為儘管排灣與魯凱兩族在體質、社會組織、百合花與百步蛇信仰方 面極為接近,但在語言、祭典、埋葬方式與繼承制度上仍有顯著差異,仍認為兩 族應分別獨立出來(衛惠林 1963、1965;李汝和等 1972;石磊 1976;許木柱等 1995;台邦‧撒沙勒 2009)。魯凱族的族稱源自族人相對於鄰近的排灣族人的自 稱-ngudradrekai,意為「來自高冷、高山地方的人」,意即「rekai」一詞指的. 23. DOI:10.6814/NCCU201901095.

(31) 是一種地理的相對概念,相對於排灣族,魯凱族是住在是高的、乾冷冰涼區域的 意思(台邦‧撒沙勒,2016:5)。 魯凱族族內部因分布區域、語系和部分文化特徵等差異,被分為山脈以西的 西魯凱群與下三社群,以及山脈東側的東魯凱群(大南群)。西魯凱群分佈在隘 寮溪流域,因此又稱隘寮群,下三社群則分佈在荖濃溪支流濁口溪流域,故稱濁 口群。西魯凱及下三社以海拔五百至一千公尺左右的山區為主要居住地,東魯凱 則居住在臺東平原的沿山地帶。比較三個亞群的文化特徵,下三社群與西魯凱、 東魯凱的語言差異甚大,甚至下三社各部落間的語言也不盡然相通;在文化習俗 的差異上,則因部落周遭環繞的族群不同,而產生各亞群間差異性,像是會所制. 政 治 大 表 3,三大亞群中又以西魯凱的系統和分佈最為廣泛,因此族群生態相當複雜。 立 度便僅見於東魯凱群。魯凱族各亞群的分布、起源神話、使用語言等資訊可見下. ‧ 國. 學. 而本文所探討的三地村古茶柏安人,則是來自於西魯凱群中的古茶柏安系統的好 茶村(舊好茶),而後經遷移而至三地門鄉三地村的群體。. 起源. 週邊. 與村落. 族群. (大南. 社區. 群). Ch. engchi U. 語言. 卑南族、阿 東 魯 凱. er. al. 東興村、蘇巴陽 (小鬼湖). n. 域. io. 東 魯 呂 家 溪 流 臺 東 縣 卑 南 鄉 戴德額勒 凱群. 使用. y. Nat. 流域. 分佈鄉鎮. sit. 分佈. ‧. 亞群. 表 3、魯凱族各亞群分布及起源. v ni. 美族(馬蘭 語 阿美)、排 灣族(東排 灣). 西 魯 北 起 高 雄 屏 東 縣 霧 臺 鄉 Kucapungane. 排 灣 族 霧台魯. 凱 群 市 荖 濃 霧 台 村 、 好 茶 (古茶柏安)系統 (Raval 拉 凱語 ( 隘 寮 溪 , 南 至 村、阿禮村、佳 源自臺東的. 瓦爾亞與. 群). Vucul 布曹. 屏 東 縣 隘 暮村 寮溪一帶. skipalhichi. 屏 東 縣 霧 臺 鄉 本部落原生說(東 爾 亞 群 的 吉露村. 北 方 的 岩 石 所 vucul. 系. 生,或稱與聚落附 統) 近的一棵大茄茗 樹有關。) 屏東縣三地門 霧台、好茶、阿 24. DOI:10.6814/NCCU201901095.

(32) 亞群. 分佈. 分佈鄉鎮. 流域. 與村落. 起源. 週邊. 使用. 族群. 語言. 鄉德文村(互助 禮、佳暮部落民遷 巷、北巴巷)、 移形成 三地村 屏東縣瑪家鄉 霧台、好茶、阿 三 和 村 美 園 社 禮、佳暮、吉露部 區. 落民遷移形成. 屏東縣霧臺鄉 大武系統源自台. 大武魯. 大武村. 凱語. 東大南社(達魯瑪 克). 治部 落 、 政 Talamakau 部落、 大. 屏 東 縣 三 地 門 dadrele. 霧台、. 鄉青葉村. 大武魯. 立. 好茶部落民組成. 凱語. ‧ 國. 鄉三地村. 學. 屏東縣三地門 主 要 以 好 茶 村 (舊)為主. 布農族、平 霧 台 魯. 建山里、高中里. 埔族群、拉 凱語. ‧. 高 雄 市 桃 源 區 霧台部落民組成. 族、卡那卡 凱語. 組成. io. al. n. v i n C h興 禮、佳暮、吉露落 嘉蘭村、正 engchi U 臺 東 縣 金 峰 鄉 霧台、好茶、阿 村、歷丘村. 那富族. er. 荖濃里. sit. y. Nat. 高 雄 市 六 龜 區 霧台、好茶部落民 阿 魯 哇 霧 台 魯. 排灣族(東 霧 台 魯 排灣). 凱語. 民組成. 下 三 高 雄 市 濁 高 雄 市 茂 林 區 達 羅 巴 林 ( 大 鬼 布農族、平 茂 林 魯 社 群 口溪. 茂林村. 湖). 埔族. 凱語. ( 濁. 高雄市茂林區. 萬山魯. 口群). 萬山村. 凱語. 高雄市茂林區. 多納魯. 多納村. 凱語. 資料參考林美容、王長華(1985)、台邦‧撒沙勒(2016)、歐伯恩(2018)等 人研究,筆者整理改編。. 25. DOI:10.6814/NCCU201901095.

(33) (二)古茶柏安聚落的起源與形成 關於古茶柏安聚落的形成,有遷移說以及始祖傳說兩種,但多數的研究成果 以及筆者田野間的採集,傾向古茶柏安聚落為遷移說,也就是說古茶柏安在形成 以前,其實已經過幾次的遷移的。高業榮(1986:201-203)參酌了《臺灣總督府 臨時舊慣調查會》(1915)的研究整理出這條遷移的路徑: 相傳好茶部落的始祖普拉奴洋(Puraruyan)是個孔武有力的獵人,約 在距今 650 年前,從臺東縣太麻里社至知本間的 Rarando 山中腹突出 轉彎處,名叫 Skipalhichi 的地方,帶著一隻雲豹溯太麻里河翻越叢山 峻嶺來到霧頭山和北大武山(標高 3092 公尺)狩獵,他的雲豹在好茶的. 政 治 大. Dadaudaiwan 的 Karusgan 地方不願離去,普拉奴洋這才發現好茶真是. 立. 個風景優美,富於靈性的佳境。普拉奴洋便回到臺東率領族人和親屬來. ‧ 國. 學. 此定居,再次向西越過高峰連綿霧頭山的 Manakual 茂密低矮叢林,下 到 Lumingan(標高約 1800 公尺,意謂高山靜寂之所。)台地,部分族. ‧. 人留在此處居住,另約 5、6 戶約四十餘人來到好茶。. y. Nat. 可知由於雲豹逗留不肯離去,並曾在人形、豹形之間變化的緣故,使古茶柏安人. io. sit. 的祖先有機會遷居至原野廣大、森林中野獸繁多,且水源也豐富的古茶柏安(舊. n. al. er. 好茶),也因此該地被稱為「雲豹的故鄉」,族人以「雲豹的傳人」自稱,並以. i n U. v. 雲豹為其神獸,至此有禁獵雲豹的習俗。然,因從臺東一路到舊好茶的路途相當. Ch. engchi. 遙遠、漫長,故古茶柏安人祖先在正式移住古茶柏安(舊好茶)前,曾先停留在 一個名叫 Rumingane(上文描述中的 Lumingan)的地方生活。在 Rumingane 生 活的歷史由於缺乏史了可佐證,多由耆老口述得知。台邦‧撒沙勒(2016:37-44) 梳理耆老口述資料研判,Rumingane 時期族人的根基不穩,糧食及生活方面多需 仰賴東部的親族支持,且 Rumingane 的海拔過高不宜糧食作物生長,又離水源 地 Achilathane 常遙遠,故待族人情況穩定後,才集體移至古茶柏安(舊好茶) 生活。而後古茶柏安因人丁旺盛、逐漸壯大,約在 400 年前左右為解決住地、耕 地等生活空間不足的問題,古茶柏安人開始向外拓展,成為霧台鄉內的神山、霧 台、阿禮等部落的發源部落。. 26. DOI:10.6814/NCCU201901095.

(34) 古茶柏安一名首見於歷史記載,可追溯至荷蘭時期《臺灣番社戶口調查表》 的「Koetapongan」 ,由於當時荷蘭人的勢力並未真實觸及到古茶柏安(舊好茶), 被認為是東部卑南集會區未歸順的部落之一。至 1734 年前清史志《臺海使槎錄》 的描述,以「加者膀眼社」稱作之古茶柏安,屬鳳山縣轄區中的化外之番,成為 目前唯一可見清治時期古茶柏安與外界互動的歷史紀錄。至於後來「好茶」名稱 的出現,據台邦‧撒沙勒(2016)推論可能是由古茶柏安 Kucapungane 的“kuca” 而來,日語的“kucia”是「好的茶」的意思,後來可能就演變成為「好茶」(台邦‧ 撒沙勒,2016:52-53)。此後古茶柏安有了一個新的稱呼-好茶,此稱呼簡短好 記也與原音無太大落差,因此現代族人也多以「好茶」來作為古茶柏安的代稱。. 治 政 大 使用,必須搭配時空、語境等多方情況來考量,意即「好茶部落」、「好茶村」 立 不完全等同於本研究所指的古茶柏安,因此文中還是傾向使用古茶柏安,並以加 只不過由於當代族群頻繁遷移和國家力量介入部落重劃的事實,「好茶」一詞的. ‧ 國. 學. 註的方式呈現,以利後續觀看不同時空、語境下的古茶柏安。. sit. y. ‧. Nat. (三)古茶柏安聚的地理環境與空間分佈. er. io. 古茶柏安(舊好茶)是西魯凱眾多部落中,最南端的古老部落,其位於南隘. al. n. v i n C h Vucul 群諸多部落,像是高燕(Padain)、瑪 落接壤,南邊隔著大武山與排灣族 engchi U. 寮溪北側支流旁的山腹上,北起井步山與同系統的神山、霧台、阿禮等魯凱族部. 家(Makazayazaya)、白鷺(Pailjus)、平和(Piyuma)、筏灣(Su-paiwan/Paiwan) 等部落遙遙相對(參見圖 3),西側沿著隘寮溪流域的可通過 Djaljadjai(達來)、 Valjelu(馬兒),下到屏東平原,東邊獵場在極盛時期則可達到臺東縣太麻里溪 上游部落。 古茶柏安(舊好茶)位處海拔約 930 公尺,年雨量約在 3000 公釐上下,最 高溫不超過 27 度,最低溫則可至 10 度以下,以屏東山區地帶來說,是一個濕度 相對高且涼快的區段。整個部落基地為 40-45 度之間斜坡地,涵蓋了五種空間類 型:聚落住地(lialiolo) 、農耕地(takawaungane) 、獵場(talupane) 、漁場(talakwilane)、 神聖空間(aididingane),這些不同功能類型的空間,又可以依據其特質、方位、. 27. DOI:10.6814/NCCU201901095.

(35) 高度、細向用途,再劃分為更細緻的地名(台邦‧撒沙勒,2016:14-22)。由於古 茶柏安(舊好茶)的形成早先於當代國家政權介入,聚落的使用與地景呈現,皆 遵循著傳統空間觀念。古茶柏安人認為高的地方(上方)是好的、乾淨的,而低 的地方(下方)則是不好、污穢的,此外右與左、前與後,分別代表了邊陲與中 心等相對空間意義,從日治時期以前的住地空間,確實依循這樣的空間觀發展, 由部落的右側一路延展到左側而成,頭目家屋、靈屋等社會意義位階較高的,也 多設在住地較上方處,此況直到統治勢力抵達才被移轉(陳永龍,1992:8-9)。 不過,無論是上方還是下方、左邊還是右邊,總的來說古茶柏安內所有社會性空 間和生產空間,為頭目家族所有,族人來則必須透過身體實踐、納貢的方式獲得 使用權。.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8. DOI:10.6814/NCCU201901095.

(36) 古茶柏安(舊好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3、1931 年前的排灣族與魯凱族部落分佈圖 資料來源葉高華(2017:132)的研究,筆者加註改編。 29. DOI:10.6814/NCCU20190109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只有貴族和與貴族同宗的國人才有資格上戰場,而且戰場上還必須遵守戰爭禮儀,例

在不影響主流課程結構下,接納和 認識學生的不同文化背境,有效地 把不同學生族群的文化元素(如節

當時德蘭已經是當地一間貴族學校的校長,她沒有對學校圍 牆外面的痛苦置若罔聞,就手旁觀。她發現街上垂死的病人

隨著經濟實力的衰退,基輔的 公王越來越沒有影響力,而羅斯人 的文化傳統中,沒有固定的家族繼

隨著經濟實力的衰退,基輔的 公王越來越沒有影響力,而羅斯人 的文化傳統中,沒有固定的家族繼

內地交流、參觀、參與制服團隊/比賽),讓學 生從多角度認識《憲法》、《基本法》和國家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 學校在安排學生參加交流 活動時,參觀古代中國建 築遺存,瞭解建築中展現 的各種特色,認識背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