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客鄉」變「家鄉」: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生活適應情況 88

第二節 移入者的行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移入者的行動

就筆者的訪談和觀察,考量到移入者邊緣的社會處境和薄弱的社會網絡,三 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適應策略,主要圍繞在爭取向上流動的社會地位和獲取移入地 生存發展資源兩大層面,而這些行動策略又可被分作:結拜與聯姻的關係締結、

熱衷投入社區服務及宗教活動、增能與穩定職業的發展、成立協會團結凝聚向心 力。

一、結拜與聯姻的關係締結

婚姻在排灣族或魯凱族的概念中,是非常重要的社會關係締結方式,不僅是 個人身份的改變,更是牽動家族資源、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的重要儀式。結婚使一 個單獨的個體建立一個家,成了「家」得分配到生存及家族的資源,通過結婚也 才能被社會認定,成為正式的一員。婚姻攸關了家的延續、個人定位和族群文化 實踐,也影響到家族資源39的流動,因此婚姻關係的締結,對於三地村古茶柏安 人來說,不僅是象徵被移入地家族、人群認可外,也象徵族群內外分界的鬆動。

通婚帶的來家族資源流動是遷移適應的助力,為三地村古茶柏安人與三地村原居 者之間注入一股強而力的黏著劑,特別是人際網絡的開拓與穩固等無形資源。

除了婚姻關係的締結,三地村古茶柏安人在遷移初期便遵循傳統規範,獻禮 予在地頭目,並與其結拜,盼獲得頭目的認可與照顧。當時「代表」三地村古茶 柏安人與在地頭目結拜的 R 家族耆老 I1 說道:

我們做這個儀式大概是民國 59 年到 60 年,這個儀式本來就是我們傳統 的,就是說外來的人或要搬進部落的人,都會跟在地頭目進行正式的拜 訪,告訴部落的頭說我們要搬進來部落生活,希望可以多多照顧我們。

三地村有很多頭目家族,但我們家選擇到謝家頭目的原因,是因為他們 來到三地(村)的時候,就是到謝家的田幫忙做事,跟他們比較熟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謝家也很熱心幫忙好茶人的事情,像是 Tulalangane(小好茶村)的地 就是謝家的。…結拜所需要的東西,就跟娶頭目的結婚陣仗一樣,要準 備『聘禮』,當時我有有準備古琉璃、陶甕、象徵長茅的小茅、羽毛、

小米、頭飾、衣服、九芎,還有兩個很大很大用來釀小米酒的水缸等等,

然後要做花環、穿戴整齊,帶著這些禮物正式的到頭目家舉行結拜儀式。

那時候,頭目家有回贈禮物給我們家族,有頭目圖樣的珠繡衣服、熊鷹 的羽毛、青銅刀、頭目家族的名字。(報導日期:2016/03/03)

與頭目結拜,需要準備及張羅物力、人力相當龐大,對於尚在適應遷移生活 的三地村古茶柏安人可謂所費不貲。恰好當時 R 家族中有多名公務員,經濟情 況較其他三地村古茶柏安家戶穩定,在 R 家族出錢、其他家戶出力的情況下,

才順利的完成這項重大且極富意義的結拜儀式。根據報導人對儀式準備和回饋的 禮物描述,看似僅有 R 家族獲得頭目階層的贈予,但對於同樣投入在儀式工作 中的其他三地村古茶柏安家戶卻毫無獲益,顯得有失公平且無意義價值。但實際 上這樣的儀式價值並非建立在頭目回贈物質、名字的多寡,而是在於傳統社會領 導階層權利義務的公開展示,和儀式引發的社會關係建立。從儀式的準備期到結 束,都在公開場合受三地村村民及眾人檢視、議論,一則有助於三地村古茶柏安 人的能見度,二則這樣的行動觸發移民與村民的交換行為和實際接觸,三則頭目 作為傳統領袖,代表部落民接納移入者,是一種傳統威望的展現和公信力的授權,

影響所及不只是移入的三地村古茶柏安人,而是在儀式現場所有參與和觀看的人 群,具有相當深厚的意義。

就 R 家族和其他三地村古茶柏安報導人所述,這樣的傳統結拜儀式結束後,

確實對其生活帶來不少轉變,例如:結拜儀式後找工作較容易、在地人「變得」

比較尊重古茶柏安來的移民…等諸如此類微妙、可見的轉變,不僅代表他們成功 獲得適應過程所需的支持,也代表古茶柏安人社會角色和身份地位與過往有所不 同,並突破「本地人與外邦人」的界線,朝本地人的身份逐漸靠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熱衷投入社區服務及宗教活動

遷移者移居後首要任務除了滿足生存基本需求,便是盡可能的獲得在地人的 幫助與認可,以助其在新環境的各項調適。在有限的發展資本和社會人脈下,三 地村古茶柏安人在不干預村中原有的秩序下,透過公益性質高的信仰活動和社區 服務累積人際關係,增加他們在移入地的社會支持網絡。對此,中生代以上的報 導人不約而同的表示,遷移之初成員積極的投入各個教派的服侍工作,使三地村 民有機會接觸並肯認三地村古茶柏安人,故只要有工作、土地買賣等生活資訊交 流時,都會主動告訴或協助他們。

我們在教會裡面是不會遇到被排斥的現象,而且教會是一個提昇族群形 象或地位的很好的地方,像死人要入殮的時候,大家都不喜歡為死者按 首到禱告幾乎都是我們這些好茶來的在做這些事情。(報導人 S2,報

導日期:2016/02/29)

除了透過教會提升遷移者正面的評價,積極的投入社區服務或志願活動,也 再次強健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形象,故舉凡無計薪的鄰長、調解委員等村中服務 性職務,社區文化活動(勇士舞)、蓋墳墓、志願清潔活動等等,成員以個人行 動在各不同的領域形塑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熱心公益又任勞任怨」的形象,成功 打響移民群體的名聲,而後世也多延續這樣的服務精神,讓移入者跟原居者的藩 籬與不平等的社會觀感逐漸改善。

很重要的是蓋墳墓這件事情,墳墓是禁忌、很忌諱,是免費的服務工作,

沒有人要做這種工作的,到現在我們的人都還在做這些事情,連死者家 屬都不一定願意做的事情,他們到現在 80 歲了都還在做,你說這樣的

奉獻精神,三地村的人怎麼可能不看在眼裡。

(報導人 E2,報導日期:2016/02/29)

K1 因為認識過去的鄰長,他又很熱心部落事務,還得過好人好事獎,

所以被大家推舉為鄰長,服務鄰里長達 28 年,當鄰長是沒有薪水的服 務,要做很多勞動服務,協助村內事務的轉動,村運、豐年祭等等村民

臺灣很多地方演出…(報導人A2,報導日期:2016/10/10)

我當過我們鄉的介紹人41,民國 86 年開始。那時候是三地村戶長會議 也懂魯凱族的人去幫忙協調。(報導人 C1,報導日期:2016/11/02)

阿輝(化名)是一個很熱心也很願意分享的人,只要走在路上,看到路 上有石頭還是路況不好,即便是走過去一次,他也會停下來修好、排好 才離開,不過經過當做沒事。除此之外,他也是發軍餉42的人,如果有 什麼好東西,走回家裡的路上,看到有需要的也都會分享,這個村內的

人也有目共睹。(報導人 S2,報導日期:2016/02/29)

小到隨手的路況維護與物資分享,大到不忌諱協助蓋墳墓以及多項公共事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增能與穩定職業的發展

透過婚姻、傳統結拜儀式與社區服務,三地村古茶柏安人在村中的社會關係 和形象逐步穩固,但社會形象提升對其生活立即性的支持力道仍不足,在發展資 本有限的遷移初期,三地村古茶柏安人必須憑藉自己的力量,以增能和穩定職業 投入,期盼帶來強而有力的經濟與生活支持,累積發展資本突破移民發展資本的 困境,擺脫弱勢和邊緣的情況。

三地村古茶柏安人遷移初期,以勞力密集的職業為主,但在工作機會有限,

如何提升自我能力、擁有他人沒有的技術,才是生存之道。據訪談顯示,此時期 的三地村古茶柏安人不僅吃苦耐勞,在學習新知、語言與技術的成就上也頗受人 稱許,特別是為三地村帶來新的工作技能-以頭負重、泥水工技術。報導人 K1 便是三地村最早擁有泥水技術的師傅級人物之一,其技術也受到國家證照的肯定,

其同時擅長傳統石板屋建造技術,擁有這兩種截然不同技術的 K1,曾承包許多 三地村村民住房的建造,也曾多次參與政府與私人的石板屋修建與公共工程,回 憶起過去的生命經驗時,他表示:

在我們來之前,三地村這邊沒有人會蓋水泥房,都是請外面的人來做。

我大概是民國 50 年中後開始學這個技術,在還沒學會這個技術前,我 幾乎都是做農,或是到外地砍草、打臨工,可是去外面工作很遠也很辛 苦,剛好我們有認識我的師父,想說如果學這個,以後可以在村莊還是 附近蓋房子賺錢,那時候很少人會水泥,覺得不錯就跟在他身邊學習,

後來有熟一點的村民就請我幫蓋房子,我就會請我太太或是我的兄弟一 起幫忙,有錢就一起賺,有時候認識到外面的朋友也會請我們去蓋,甚 至到美濃客家莊、鳳山的中正預校等等…有這個技術很好,賺錢機會比

較多。(報導日期:2015/11/02)

擔任公所職務 F 君曾經雇用過三地村古茶柏安人參與公所的工程,問其當時的經 驗,他表示:

kama(排灣語:叔父輩)他們年紀雖然都有了,但很認真負責,印象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要重來,一定要達到那個標準,很專業又很敬業,加上他們很厲害,傳 統也會,很靠譜,很感謝他們,也是教會我很多東西。

(報導日期:2018/04/12)

除了擁有新的技能與技術,憑著一股對於工作細節的要求,為這群移民團體爭取 到不少就業與生存機會,同時也因著這樣的形象,也被在地村民標籤為小而值得 託付的群體。

遷移初期,三地村古茶柏安人艱辛刻苦累積著發展資本,無非就是希望後世

遷移初期,三地村古茶柏安人艱辛刻苦累積著發展資本,無非就是希望後世